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赵四娘家 分卷阅读334

分卷阅读334

    赵四娘家 作者:璇源

    分卷阅读334

    的。”

    杨二喜见赵三娘认可了自己的想法,顿时满心喜悦,道:“咱家卖烧饼,卖馓子,卖油茶面……只不卖包子馒头。”

    “为什么不做包子馒头呢?虽然包子馒头几乎每家店铺都卖,卖它没有新意,可这是客商认可的主流干粮,少了它,你家这干粮铺就有些名不副实了。”赵三娘说到这儿,有些明白了,不禁又笑了,道:“你这是在担心卖包子馒头会抢了咱家的生意吗?行啦,别说咱们赵家铺主打的是汤面、菜肴生意,包子馒头只是个陪衬。退一步讲,就是咱家专卖包子馒头,咱家客人也不是谁说抢就能抢走的。你呀,好好把自家的干粮铺子料理好就成了,别成天尽想这些有的没的。”

    其实,杨二喜早在几天前就生出了开干粮铺子的想法,可她还真就是担心铺子开张后会影响到赵家铺,才一直没有说出口。今天有了赵三娘这番劝导,杨二喜再无顾虑。

    于是,杨久平一家开始了他家卖干粮的大业。由于他家兢兢业业的不懈经营,新开的铺子很快就打开了销路。

    很多年后,杨久平家的干粮铺子开遍了幽州的各个码头,他家卖的干粮甚至被客商带去了海外,可谓是享誉海内外。

    这段时间里,不光是赵三娘和杨家人在忙,詹惠岑也很忙。

    詹惠岑倒不是在忙木器店的事情,她要忙的是许家的事情。

    上回詹惠岑生怕许香兰留在县城里会继续受到范文俊和肖守安的迫害,就把许香兰带回了府城。不久后,听说那两个贱人被天收了,她顿时大喜过望。

    詹惠岑正张罗着要送许香兰回家,许家人却先她一步,主动找了过来。

    许家人表示,他们要移居府城,在准备期间想请詹惠岑收留他们一段时间。

    这倒不是许家人看詹惠岑心善,就想赖上她家。他们之所以忽然跑来詹家,实在有他们不得不来的苦衷。

    原来,范文俊和肖守安是死了,但皮家还在,再准确点说,皮家的当家夫人范氏还在。

    范氏将她弟弟之死的一部分原因,归咎于许香兰。

    这就奇了!

    按常理来说,范文俊死都死了,范氏要是想为他报仇,就该找打死他的苗家和温家,万万不该找上被范文俊害得家破人亡的许家大闺女许香兰。毕竟许香兰是不折不扣的受害者,这是不争的事实,范文俊之死怎么也不该扣在她头上啊!否则的话,还有没有天理啦!

    可那是常理,范氏的脑回路和常人有所不同,她居然认为那场造成范文俊死亡的争端源于肖守安强抢许香兰一事,许香兰是红颜祸水,是祸端,必须将她除掉。

    正文 第二百八十一章 如此租期

    范氏是这么想的,也将其付诸于行动了。

    就在昨天,范氏派了一堆家丁闯进了许家,口口声声要把许香兰拉出来打死。

    尽管许香兰不在家,大难不死,躲过了这一劫,可许家的那些家当就遭殃了,全都被砸得粉碎。

    家当毁了还是小事,毕竟许家做了这么多年生意,也攒下了不少家私,还可以花钱重新添置。可这一回范氏的爪牙没找到许香兰就砸东西,那下一回呢,要是还没找到许香兰的话,他们会不会就砸人了呢?再说了,许香兰不可能在外面躲一辈子,许家就在这儿,她总有一天是要回来的。要是范氏真这么耗上了,铁了心要除掉许香兰,那许香兰岂不是一直都很危险?

    为了避免可能发生的惨剧,保住许香兰的性命,许家人宁愿离开生活了一辈子的静海,移居府城开始新的生活。

    不过许家之前从未来过府城,人生地不熟,在这儿就只和詹家有些交情,只好前来投奔她家。

    詹惠岑最是心善,得知了许家要留在府城的缘由后,当即表示,要是他们不嫌挤的话就在她家住着,可以一直住到他们找到合适的新住所为止。

    詹惠岑一家来府城也没多久,他们还没有置下房产,现在所住的地方是由赵四娘家提供的。

    因为赵三娘很看重詹惠岑,各方面都给了她最好的待遇,给她家安排的房子自然相当不错,是一套颇为别致的四合院。

    詹惠岑家就三口人,住正房就足够。就是前几天许香兰来了,因为她的情绪一直不太稳定,詹惠岑没敢让她一个人住,也让她住进了正房。

    许家人口也不多,不过他家把几个老仆也带了过来,光给安排一个厢房的话有些铺排不开,詹惠岑就把东西两个厢房都借给了许家。

    许家就这样在詹家住了下来,可这也只是权宜之计,总不好一直借住在别人家里,他们得尽快找到房子租出去。不光如此,想要移居府城,还得变卖他家在静海的产业,然后筹备府城的新营生。

    这些事情千头万绪,要想办好得要耗费很多的精力。

    上回为了阻止肖守安将许香兰强行带走,许家人个个带伤,至今脸上还挂着彩。许香兰更是身心皆受重创,就算神志清醒了,一时半会儿也无法出门办事。赵成蓝的前夫许继业本就是个病秧子,经那么一打,一直歪在床上起不来,靠着家中老仆半背半扶才好不容易到了府城。

    也就是说,许家勉强能够办事的,就只剩下了年近半百的许母谭氏和今年才十四岁的许承业,以及几个老仆。真的是,老的老小的小,一大家子老弱病残。

    詹惠岑始终记得,当初自家走投无路,是许家收留了她们娘儿几个。就冲这份情,她得要去尽心尽力地帮扶许家。

    为此,她特意请了几天假,陪着谭氏在府城静海两地连轴转,忙得不可开交。

    许父去世多年,许继业又体弱多病,这些年来许家一直靠谭氏支撑着。谭氏自然不同于寻常老妪,她是个有见识也有能耐之人,加上詹惠岑倾力相助,顺利将许家在静海的房子、铺子和田地等恒产折成了现银。

    如今谭氏正忙着在府城找合适的铺面和居所,其中铺面是当务之急。只是詹惠岑陪着谭氏看了好几处铺面,谭氏都不甚满意,个中原因主要还是嫌租金太高。

    忽然詹惠岑想起东家有多处城外的铺面正在招租,听说租金相当便宜,便带着谭氏去城外看了看。

    经过这几个月的建设,赵四娘家又有多处城外产业陆续竣工,除了东城外的产业依然不对外出租外,其他三城外都有为数不少的产业在进行招租。

    分卷阅读334

    -


同类推荐: 神道仙尊做局我的极品美女老婆都市小保安至尊保安逆天丹尊都市沉浮都市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