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赵四娘家 分卷阅读333

分卷阅读333

    赵四娘家 作者:璇源

    分卷阅读333

    忍。

    肖云裳作成这样,杭清溪却丝毫都没动怒,依然竭尽全力满足她的要求。

    可以说,面对厉氏祖孙时,她从来都是和声细语,一句重话都没说过。

    至于她是真的没有动怒,还是动了怒却没让厉氏祖孙察觉,想也知道。

    她之所以迟迟没对厉氏祖孙下手,不过是忌惮厉氏的精明,生怕贸然动手会横生枝节,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其实,她早就不耐烦厉氏祖孙了,尤其是肖云裳,恨不能让她立刻去死。

    其实,她在等待,一直在等待一个合适的下手机会。

    她知道,她不用等太久了,因为厉氏祖孙在她的多番笼络之下已经慢慢松懈了下来,她很快就可以下手了。

    可以预见,只要杭清溪一出手,厉氏祖孙的逍遥日子就立刻会到头。而杭清溪忍了这么久,受了这么多窝囊气,一旦发作,厉氏祖孙多半会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那厢杭家正自暗潮汹涌,赵四娘家这边却热火朝天。

    赵三娘先是帮杨久平家从自家铺子里挑了一间,紧接着就和他们一起张罗着各项开张事宜。

    杨久平家的铺子在南城外,在赵四娘家的众多产业中,这间铺子是最靠近码头的。

    其实,当时杨家要挑这间铺子时,姜氏是不大赞同的。

    别看这间铺子的地点不错,位于人来人往的码头,相信只要稍微用心经营,就不愁没有客人上门。可问题是,这间铺子还真就是纯粹的铺子,一共两间大小,一间做灶房,一间做铺面,连个后院都没有,根本就没有地方给表兄一家居住。

    姜氏认为,相比起这种单纯的门面房,她家住宅区里的铺子显然更适合表兄一家。那些铺子都是前店后家的设计,既可以满足他家做生意的需要,还可以为在府城没有屋子的他们提供一个居所,生意生活两不误,多好。

    可任凭姜氏怎么劝说,杨久平一家就是铁了心要选这间铺子。姜氏苦劝无效,也只得作罢。

    其实,杨久平一家不是不识好歹不听劝的人家,他们之所以坚持要选这间铺子,是有他们的考量的。

    他们搬来府城,主要有两个目的,做生意还是其次,主要是寻回杨大喜。

    杨大喜随着丁家和杨家二房来府城投奔杨钱氏的亲戚,那是个什么样的亲戚,他们不得而知。可依照杨钱氏的性子,那门亲戚要是富贵,肯定早就嚷嚷到人尽皆知。可之前在边城那么多年,他们都从未听杨钱氏提过。可想而知,那门亲戚家境多半一般。

    即便那门亲戚肯收留丁家他们,可依照那亲戚的家境,能够帮衬的肯定不多,他们想要在府城立足,还得要靠自己的劳作。

    逃荒到府城的流民能做什么?他们没有土地,自然无法种地,唯一拥有就是自己的那身力气了,最大众的选择就是去卖力气。

    要论哪里卖力气的人最多,当然要数码头。而城南码头是府城最热闹的码头,这里每天都有数不清的流民前来卖力气。

    杨久平一家相信,只要丁家他们真的来了府城,那么他家就终有一日能够在城南码头上碰见他们。

    正文 第二百八十章 干粮铺子

    不管出于何种目的,杨久平家铺子的选址问题算是解决了,接下来他家就该决定做什么生意了。

    原先杨久平家是想模仿最初的赵家铺,开个实惠的吃食铺子,专做码头上工人的生意。

    然而,到了南城码头那儿他家才发现,类似的铺子那里已经有了好几家,其中开张最早、生意最好的那家铺子正是由赵四娘家所开。

    这下,杨久平一家就有些着慌了。

    自家要是坚持原来的设想,在这附近开一家和赵四娘家雷同的铺子,肯定多多少少会影响到赵四娘家的生意,这其实就是变相的抢生意了。

    用着赵四娘家教会他们的手艺去抢赵四娘家的生意,这也太不讲道义了,简直就是臭不要脸。

    无论如何,原先设想的铺子是不能开了。可不做这门生意又能做什么呢?

    杨久平一家一时半会儿想不出来。

    赵三娘注意到,原本斗志昂扬的杨久平一家这几天不知怎么回事儿,一个个都心不在焉,全都苦着一张脸。

    赵三娘就问他们,刚开始时他们还不好意思说,后来见赵三娘是诚心想要帮他们排忧解难,便把遇到的难事说了一遍。

    赵三娘一听就笑了,在她家铺子附近开家类似的铺子怎么了呀,哪里就扯到了道义上面,杨久平一家纯属是想多了。

    只要是凭着自个儿的真本事,没用歪门邪道,别说是开在她家铺子的附近,就是开在她家铺子的正对门,她家都不会说什么。

    当然了,赵四娘家能够如此包容,无惧挑战,那是因为她家已经成为了业内的霸主,别家轻易越不过她家去。这要是在以前,她家还守着一间小铺面的时候,就会成天担心别人会来模仿她家做吃食的法子,会来盗取她家的构思。那会儿要是有人敢在她家附近开家差不多的铺子,赵三娘第一个就要冲过去撕了人家。

    如今赵三娘有了底气,不但不撕人家了,还很欢迎人家来竞争。拿她小妹的话来说,有竞争才有进步嘛。来来来,大家都来吧,一起进步哈。

    看到她家铺子每天客似云来,许多心眼活的人纷纷效仿,开起类似的铺子来。那些都是外人,赵三娘尚且吩咐伙计与人家和睦相处,要是亲戚杨久平一家想开,她又怎可能出言反对?肯定会鼎力相助。

    不过在赵三娘看来,赵家铺之类的铺子在南城码头一带已经趋向于饱和,再开下去收益有限,最好还是换个行当。

    杨久平一家深觉赵三娘说得有理:就算无关道义,他家也不能开类似赵家铺的铺子。不为别的,自家这个后来的,肯定争不过先开的,更何况那些先开的铺子里还有无比强大的赵家铺呢,这是在拿着鸡蛋碰石头。

    “三娘姐,那你说咱家开干粮铺子怎么样?”杨二喜问道。

    “专卖干粮的铺子?”赵三娘想了想,道:“这里靠码头,每天都有很多南来北往的客商经过。出门在外,这些客商肯定要备些干粮,其中就有不少人来赵家铺买些包子馒头带去路上吃。不过再好的包子馒头吃多了也腻味,要是你家的干粮铺子除了包子馒头外,能多弄些花样,肯定会很受欢迎

    分卷阅读333

    -


同类推荐: 神道仙尊做局我的极品美女老婆都市小保安至尊保安逆天丹尊都市沉浮都市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