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赵四娘家 分卷阅读146

分卷阅读146

    赵四娘家 作者:璇源

    分卷阅读146

    来。帮助乡亲们渡过可能出现的难关。

    点子是这么好想的?别说我想不出,就是有,又岂能再把赚钱的金点子拱手送人?对于家人这种极其“败家”的想法,忙于搂银子的赵四娘当然不会予以理睬。

    然而其他人倒还罢了。却总不好拂了外公的面子。最终,由于姜老爷子也开了口。赵四娘只得咬牙应了,任命地捣鼓起了新点子。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姜家滩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实在是长不出什么特产,一定要找出一样来的话。那也就只有水里的鱼了。于是这回赵四娘决定让作坊生产鱼面和鱼腐。

    鱼面和鱼腐,顾名思义,就是混有鱼肉的面条和豆腐。不过这两种产品在制作成型后。一个要经过烘干,一个要经过炸制。如此处理之后。可以保存很长时间,就能如同粉丝一样贩售到远方。

    对于赵四娘的点子,姜家滩的全体村民当然是举双手赞成,而周掌事在试吃过由鱼面和鱼腐制作出来的各种菜肴后,也当即拍板决定大量订购。

    和预想的一样,鱼面和鱼腐在市场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甚至盖过了粉丝的风头。

    值得一提的是,鱼面确实是新点子,而鱼腐只能算是旧点子,还是所有权不在赵四娘手中的点子。

    原来当日,赵四娘已经把鱼腐的方子连同鱼丸的一起卖给了汪掌柜,且说好了三年之内赵家铺都不再销售鱼腐,而今赵四娘想要大规模生产它,事先当然要征得汪掌柜的同意。

    赵四娘早就听说用到鱼腐的“四喜丸子”这道菜,已经成为了庆丰楼的招牌菜之一。如今招牌菜中的主料就要由秘方沦为大街货,赵四娘还真担心汪掌柜会不答应,于是想着用另一道独门菜谱去换。不过汪掌柜实在太过厚道,听了赵三娘的请求,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下来。

    唯一让人担心的是,无论是粉丝还是鱼面和鱼腐,都要大量使用番薯。而由于事先不知道番薯这种粗粮还能派上大用途,姜家滩乃至其他村庄都没有储存太多番薯。即便姜家滩已经专门安排人去远地收购,但可以预见收回来的番薯即将跟不上生产。

    今年上半年的生意快要结束了。

    即便如此,姜家滩人都很满足。作坊已经红火了好几个月,它所得的利润足以让全村人衣食无忧,今年再也不会有人饿死了。何况作坊还会再开的,下半年收了番薯,又可以继续生产了,多好!

    “咱是从赵家村来的,想找从咱村搬来的赵永忠兄弟……”立在村口的夫妻俩好不容易才等到车流散去,随即寻了个村民问路,人家一听说是来找赵永忠的,赶忙放下手中的活计,当即领着俩人往赵家铺走去。

    “大哥,我像是听见了鸭叫声。咦?这少说也得有上百只吧?这户人家得养了多少鸭子呀!”赵家村村民指着官道旁的那道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围墙好奇地问道。

    “上百只?呵呵,几千只都有!这是永忠兄弟家的养鸭场。这不快到端午了嘛?昨儿个他家还特地给咱村每户人家送了一篮子咸鸭蛋,香得流油。”姜家滩村民满脸笑意地说道:“这可怎么好意思哟!咱村受了他家这么多恩惠,还没来得及给他家送礼,反倒先收了礼!”

    庄户人脚程快,说话间就到了赵家铺。听说赵家村的老乡来了,赵永忠忙从铺子里迎了出来,一看,原来是赵安和他媳妇儿赵氏。一问才知,夫妻俩今日是要去江北看望外嫁到那儿的闺女。赵老爷子得知后,就让夫妻俩替他顺路捎个信儿。

    说起赵安家,虽然他家也姓赵,却不是赵氏一族中人,而是二十几年前搬来的外来户。不过这并不影响赵安和赵永忠的友情,两个人也曾一起上山砍过柴,也曾一道下水捉过鱼,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直到各自成了亲,忙着养家糊口,这才渐渐淡了下来。

    见到了好久未见的老朋友,赵永忠登时喜出望外。他知道,赵安家境极其贫寒,根本凑不出像样的嫁妆,这才不得不把大闺女远嫁去江北。于是,即便夫妻俩再三表示出门时已经吃过早饭,赵永忠还是把他俩拉进了铺子,好好招待了一顿。临行的时候还硬塞了一篮子红油咸蛋和两大串五香肉粽,这才肯放他们走。

    其实夫妻俩的闺女即将临盆,这回是特地去亲家送催生礼的。只是他家并不宽裕,勉强才够温饱,家中又有两个半大小子,实在是拿不出啥像样的礼。勒紧裤腰带才从嘴里省出了两斤红糖钱,又东拼西凑来了大半篮子鸡蛋,这才好意思去登亲家的门。如今得了赵永忠赠的节礼,总算是能体面地走亲戚了。

    满脸喜气的夫妻俩再三道谢后一路行至码头,担心人多会把篮子里头的鲜蛋碰坏,愣是抱着沉甸甸的篮子不肯撒手,急切地等着渡船的到来。

    还好没过多久,就瞧见渡船载着满船人从江对面缓缓驶来。

    赵安媳妇儿眼尖,船还在江心的时候就看见船客中有对眼熟的小姐弟,不由得暗暗叹了口气。

    赵氏娘家穷,婆家更穷,可再穷也不至于饿死——赵家村土地肥沃又依山傍水,只要手脚勤快,总有口饭吃。可是江北的那些渔村就不同了,自打朝廷下了禁海令,日子就一天比一天难挨,不少人家陷入了绝境。闺女上回来拜年的时候就叹息道,和她婆家有亲的这对姐弟家已经临到断炊的前夕,家里头大人又都病得起不了身,虽说在不断地卖儿卖女,可儿女总有卖尽的时候,也不知道还能撑多久。婆家倒也想伸手帮上一把,无奈是自身难保……

    等到姐弟俩下了船,赵氏这才注意到原来他们一行共有三个人,另有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紧紧贴在姐弟后头。可让赵氏感到诧异的是,他们仨虽穿着粗布衣服,却衣裳周全,而那姐弟俩更是浑身上下散发着勃勃生机。这并不像是过不下去了呀?(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百二十三章 深山远亲

    却说此时的赵家铺已经过了早上的高峰期,铺子里只剩下零星的几个客人。

    趁着手头无事,赵永忠埋头思量好久,方才将一家人召集了过来,告知了来自老赵家的口信儿。

    “要去你去,我可没那闲工夫!”赵三娘断然拒绝道。

    老赵家居然请他家回去过端午节?这又是在整啥幺蛾子呐?切,回去绝对没好事!

    不单赵三娘这么想,就连姜氏和赵三郎兄弟也是这么想的。

    不过眼看丈夫不停地搓着手,满脸窘相,姜氏忙给

    分卷阅读146

    -


同类推荐: 神道仙尊做局我的极品美女老婆都市小保安至尊保安逆天丹尊都市沉浮都市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