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赵四娘家 分卷阅读145

分卷阅读145

    赵四娘家 作者:璇源

    分卷阅读145

    的往来,他们苗家多少会给苏记几分薄面。不如就由苏记出面居中调停,把这事儿给了了,如何?”周掌事见不得赵四娘蹙眉深思,忙开口应承道。

    此言一出,宋氏和赵永忠登时松了一口气,满口子道谢。而赵四娘却依然立在一旁低头思索。

    其实,赵四娘丝毫不怀疑苏记的能耐,她深信只要苏记一出手,肯定就没苗佑仁什么事儿了。

    不过,难不成只许别人来坑姐,就不兴姐坑回别人?其他杂碎暂且不提,先给老赵家添点儿堵再说!

    “周掌事,小女子有一事相求,还请借一步说话。”赵四娘先是让赵永忠送赵永芳一程,接着又随口支开宋氏,拉住周掌事低声密议起来。

    对于赵四娘拜托的事情,周掌事颇感诧异。倒不是说这事儿有多难办,毕竟以苏记在静海县城的人脉,不必费多大工夫就能办妥此事。只是这个法子应当是小姑娘顺着方才自己所说的话临时想出来的,虽然仓促,却可谓是斩断老赵家荣华路的绝佳妙法。这个年纪就能有这份心机,着实是让人不敢小觑。怪不得,怪不得……

    周掌事匆匆压下思绪,一口答应了下来,直说让赵四娘静候佳音。

    没过几日,便传来了苗佑仁答应解除婚约的消息。虽然早在意料之内,可直到消息确实,众人心里悬着的石头这才真正落了地。

    此外,赵成蓝平安出狱了。因为乔福生翻供称自己乃是诬陷,赵成蓝并非情愿与其通奸,从头到尾都是为他所迫,方才不得不从。

    这是台面上的说法,可真相如何,知情人心里有数,就连知县心里也明白得很。

    不过这位知县素来是秉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认为通奸虽然伤风败俗必须严惩,可它毕竟不等同于杀人放火,也就不再揪住不放。更何况,这件案子后头……

    于是赵成蓝由原先的犯案者瞬时间洗白成了受害者。不过想来,如若不是赵成蓝不禁吓,初次上堂就利索地承认了她和乔福生有私,只怕如今她就要说自己同乔福生没有任何瓜葛了。

    赵成蓝固然不是什么好货,而她那奸夫其实同她半斤八两,前世就自私凉薄得让人齿冷,没道理这一世忽然之间就变得有情有义起来——前几日在公堂上他就没少咬赵成蓝。这中间是老赵家使了钱呢,还是“姻亲”温家出了面呢,外人无从得知。唯一清楚的是,赵成蓝只是在最初时领了几板子,出狱的时候可谓是“全须全尾”。然而,选择了主动伏罪的乔福生就惨了,虽念在他认罪态度良好,就打了他一百板子,却还是逃不了流放的命运,怕是在有生之年都回不了故土了。

    针对此事,周掌事曾亲自上门来征询过赵四娘的意见,问她是否要这么轻轻放过赵成蓝。

    在赵四娘看来,一个坏了名声的女人即使逃过了牢狱之灾,以后的日子想必也好过不到哪儿去。与其让她躲在里面坐牢,倒不如放她出来受千夫所指。况且,这个毒妇为夫家所弃丢了爪牙,再也影响不了自家往后的生活,不如就此放过。于是,有些小心眼的赵四娘这回宽厚地表示“随她去吧”。

    对于赵成蓝的消息,赵四娘无喜无悲,可另一个“喜信”却让她很不高兴——赵成青“嫁”了。

    迎亲的路上没有敲锣打鼓,更没有大红花轿——这和约定好的不一样。

    一直吹嘘自家和皇亲国戚攀上亲的老赵家甚至连酒席都没有来得及摆,就让人家把闺女给领走了。

    不过,素来喜欢撒泼打滚的赵乔氏母女这回没有闹腾。据说那日赵成青斯斯文文地上了前来接她的青尼小轿,安安静静地离开了小村庄,心甘情愿地去了她所向往的大户人家。

    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如今的赵四娘就很不如意——她没能等到期待中的“佳音”。

    无论如何,老赵家还是巴结上了温家,虽然不太光彩,不是吗?(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百二十二章 欣欣向荣

    人生再不如意,生活还是要继续下去。

    不知不觉间就到了季春,这日一大早,一个穿着粗布褂子的乡民领着他媳妇儿行至了姜家滩村口。

    只见一辆又一辆满载货物的板车从村子里驶出,正络绎不绝地涌向码头。夫妻俩惊讶地发现这块曾经土瘠民贫的土地上,如今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原来当天是姜家滩村办作坊交货的日子。原定为五天一次的交货日,由于货品销量太好,现在已经改成了三天一次。也就是说,这样的景象隔两天就能看到一回。

    其实粉丝这种东西,实在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可言。尽管姜家滩严防死守,就为防止方子泄露,还是有聪明人自行琢磨出了粉丝的制法。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姜家滩作坊已经走上正轨,即使交货量由每次一万斤增加到每次三万斤也能够确保及时交货,并且保质保量,绝不粗制滥造。优质稳定的供货,再加上姜家滩产的粉丝早已名声在外,即使其他粉丝相继涌上市面,一时间也没有对作坊造成太大影响。

    作坊红火,收益自然丰厚,赵四娘家也跟着赚了一笔。然而,有些贪财的赵四娘这回最欣喜的却是她家收获了极佳的名声,至于赚了多少钱倒没怎么在意。毕竟她家仅占了村办作坊的两成干股,生意再红火也终归赚得有限。

    不过,乐衷于发家致富的赵四娘虽没能在粉丝作坊上赚到大钱,却又想到法子从其他地方找补——开设食品加工作坊,将产品暂定为酱菜、调料和豆制品等。一直经营着的赵家铺、刚开没多久的养鸭场、正在筹备中的作坊以及镇上管理着的铺子等,赵四娘家为了经营好这份家业。全家人日日都忙活得脚不点地。

    饶是这样,赵永忠等实诚人在百忙中仍然不忘乡邻,热切地关注着村办作坊的成长。

    “产品太过单一的话,就算今日没有倒闭,也迟早会要关门。”这是赵四娘时常挂在嘴边的话语,用以激励家人去发挥想象力研发新产品。

    可惜赵四娘的这份苦心收效甚微,鼓励来鼓励去就没见一家人中有谁拿出个像样的点子出来。唯一的成果恐怕就是激起了家人的危机意识。然而让赵四娘无语的是。家人们最先担心的却不是自家铺子的存亡。

    原来赵四娘的那些家人杞人忧天地认为,粉丝作坊若只生产粉丝的话前景堪忧,于是他们强烈要求赵四娘再替作坊想个点子出

    分卷阅读145

    -


同类推荐: 神道仙尊做局我的极品美女老婆都市小保安至尊保安逆天丹尊都市沉浮都市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