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盛世国师 分卷阅读107

分卷阅读107

    盛世国师 作者:木兰竹

    分卷阅读107

    京中可是很有名气的贵公子。

    许多不如司马鹄的人,幸灾乐祸的恶意已经溢了出来。

    司马鹄之前虽然被“放逐”,但他照旧有钱,有朋友,过得并不凄惨,所以落井下石的人还只是稍稍讽刺一下,并不会太过分。

    但司马鹄现在这样子,不了解的人并不知道司马鹄是“自找苦吃”,以为司马鹄真的跌落尘埃之中了,甚至专门来司马鹄住的小破院子门前来嘲笑。原本还有联系的一些人也立刻跟司马鹄断了交情。

    司马鹄便在这种嘲笑冷落中慢慢打磨自己的心。

    京城中,最近让人谈论的最多的大事,是世家中的世家,王家那浪荡子王禀居然正儿八经的入朝为官了。

    王禀在世家中可是非常出名。

    他视礼教为无物,每日纵情声乐,和一些不愿意入朝为官的名士一起,放诞不羁。

    王禀并非身上没有官职,皇帝之前甚至给了他实职。不过王禀每日醉酒,不上朝不上班,实职自然只能免了。皇帝为了给王家面子,给了王禀一个虚阶,让他白领俸禄不干事。

    这次王禀突然入朝为官,让人以为王家又要做什么事了。

    但王家老太爷却病了,王家人人面容严肃,似乎并没有高兴的意思。

    之后的事京中世家就更看不懂了。

    一日,有人看见王禀一瘸一拐的从王家本家走出来,然后对着紧闭的王家大门咳了三个响头。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王禀和王家起冲突了?

    但王家的人嘴很严,谁也不知道究竟在王家中发生了什么事。

    宿谊本来也是不知道的。不过有一日,王家老爷子居然亲自登门拜访。

    当然,王家老爷子是伪装后悄悄上门拜访的,还是王博源带上门的,把宿谊吓得不轻。

    还好宿谊现在装逼已经装习惯了,才没有在脸上露出被惊吓的表情。

    王承面容看上去比宿谊曾经在王家看见的时候苍老许多,好似经受了很大的打击似的。

    王博源悄悄退出门外,屋内只剩下宿谊和王承两人。

    宿谊觉得这气氛实在是太凝重了,他需要做点什么来减轻一下自己的心理压力。

    但宿谊想不出来。

    就在宿谊冥思苦想的时候,王承率先开口。

    “宿天师,有家族会长盛不衰吗?”

    正在走神的宿谊想了不想就答道:“孔家。”

    王承道:“孔家为何会长盛不衰,因为有孔子这位圣人吗?”

    宿谊道:“因为尊儒学,因为不慕权,因为左右逢源。”

    王承愕然。

    宿谊这才回过神来,心想,要糟,自己怎么把心里话说出来了?

    孔家的确有许多忠直之人,但孔家世代不倒,除了儒学好用之外,更有孔家世代都有“识时务”之人有关。

    一朝天子一朝臣,改朝换代之际,总有孔家后人向当朝皇帝投诚,然后皇帝就把反对他的孔家后人杀了关了放逐了,将正统的帽子给支持他的孔家后人。

    现在这个时代还看不出来,但宿谊那个世界的历史就很明显了。

    比如明末孔府三姓衍圣公孔胤植,明末时,他作为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君恩如山;李自成一入山东他就令人供奉大顺国永昌皇帝龙位;李自成没多久就败了,清军来了,他立刻奉上《初进表文》,说清朝“山河与日月交辉,国祚同乾坤并永”,“臣等阙里竖儒,章缝微末,曩承列代殊恩,今庆新朝盛治,瞻学之崇隆,趋跄恐后”,“恭设香案,宣读圣谕”,令族人剃发。

    这时候,“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深受孔孟思想教导了几千年的汉族民众激烈反抗,“嘉定三屠”,“扬州十日”,惨绝人寰。

    前有圣人先祖作为保护伞,后有识时务的族人不断涌现,孔家当然能长盛不衰。

    当然,宿谊并没有看不起孔家的意思。因为每个家族都有败类。后世传闻,孔姓四百万,孔家有“识时务”的人同时,也有“不识时务”的人。

    这些“不识时务”的孔家人有死战的,有殉国的,有避世不出的。只不过为了打好“尊孔”这一个招牌,每朝皇帝总能从孔家人中找出那么一两个败类,给他们扣上“衍圣公”的帽子而已。

    元朝时,皇帝就挑起孔家内部斗争,扶植归顺元朝的“衍圣公”。孔洙“让爵”,归而不顺,南北孔分裂。

    若孔子知晓后人之事,不知是喜是悲。

    不过现在虽然还没有这种事发生,孔家也发生了差不多的事。

    作为大世家的族长,作为当朝太傅,王承当然不是盲目尊孔之人。他尊的事孔圣人,而不是整个孔家。

    孔家在当朝皇帝登基的时候,前代孔家族长并不愿意“归顺”。在一番孔家内部争斗之后,这一代孔家族长并非前代族长之子。他率人归顺当朝皇帝。

    至于前代孔家族长的子嗣,天知道遭到了什么样的待遇。

    皇帝不关心,世间的读书人,也不一定关心。

    王承心想,孔家尚且如此,王家如何?

    王家没有孔圣人这个金字招牌保护自己,就算能够左右逢源长盛不衰,但后来的王家人和他王承有什么关系?说不定还是他王承后人的仇人。

    就像现在的孔家嫡系,和汉朝时的孔家嫡系。

    “算了,儿孙自有儿孙福。”王承突然想通了。

    在儿子中,他最担心的就是王禀。现在王禀自己要奋起了,就算不和王家一条心,但只要王家不和皇帝作对,王禀也不可能去害自家人。

    而王家会和皇帝作对吗?没那么傻。

    至于孙子,就交给儿子教导了。他已经老了,不想操那么多心。

    “天师果然通透。”王承叹息。

    他站起来,对宿谊深深一拜,在宿谊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转身离去。

    这时候的王承身上好像少了什么,又像是多了什么。但至少,他的精神气又重新回来了。

    宿谊眨了眨眼睛。

    算了,他都习惯了。

    作者有话要说:  衍圣公爵位传承期间发生过多次夺门之祸,灭门之灾。而且孔子后人的事,也不能怪在孔子头上。谁管的了自家亲戚呢?就像是南北孔分裂了,但南北孔都有忠烈之人,也有败类。所以,因为孔家后人有败类而批孔我认为有失偏颇。孔家正统,也是孔家内部的事,旁人没必要置喙。孔家自己认可就成了。

    当然,因为孔圣人而对整个孔家跪舔,那也是很畸形的一件事。

    第78章

    宿谊将此事也问了慕晏。

    慕晏只道让宿谊不必想, 不必问即可。

    宿谊想想也是, 别人家的事,自己八卦一下就成,想那么多干嘛。操心的事,留给皇帝老爹和太子

    分卷阅读107

    -


同类推荐: 窑子开张了(H)我在恋爱综艺搅基绝处逢生医生(H)被退婚后,我娶了未婚夫的叔叔一入梦(H)脔仙(H)知我者谓我心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