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688章 议功

第688章 议功

    第688章 议功
    从乾清宫回到文华殿,朱慎锥刚准备看几份奏折时,首辅温体仁来了。
    听是温体仁求见,朱慎锥让人带他进来,而他随手拿起一份奏折漫不经心地翻看着。
    朱慎锥和崇祯皇帝不同,崇祯皇帝是大小事都是亲力亲为,所有奏折必须全部由自己过目,然后批示。但朱慎锥可不一样,所有奏折都是由内阁和司礼监先过一遍,然后等内阁和司礼监拿出意见或者处置方案后再送到文华殿来交由朱慎锥过目。
    至于朱慎锥也不是全部看,一般的鸡毛蒜皮小事他很少关注,每日只会从其中随意抽取几份瞧瞧,主要是监督内阁和司礼监的工作效率包括态度等等。只有大事才会亲自过目,并且对内阁和司礼监的批示结果斟酌处置。
    不得不说,现在的内阁和司礼监干的还是不错的,尤其是作为首辅的温体仁做事很是认真,给出的意见基本妥当,哪怕有异议或者吃不准的事,内阁和司礼监也会在上面备注,并说明情况,以供朱慎锥参考决断。
    这样一来朱慎锥的工作强度大大减弱,他根本不需要像崇祯皇帝那样每天看七八个时辰的奏折,从早到晚累的吐血。
    每日朱慎锥费在奏折上的时间最多也不过两个时辰,有时候略长些也绝对不会超过三个时辰,如此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其他事,同时也可以更好的思索其他问题。
    正当朱慎锥聚精会神看着手中的奏折时,温体仁被带了进来。
    进了殿中,温体仁在殿门口停下脚步,朝着朱慎锥行礼,口称臣温体仁拜见监国殿下。
    “先生来了,来人!给先生搬把椅子来。”听到动静,朱慎锥放下了手里的奏折,抬头朝着温体仁望去,脸上露出了笑容。
    “臣谢过殿下……。”温体仁连忙再次行礼,朱慎锥笑呵呵地摆摆手:“先生辛苦,来来,坐下说话。”
    温体仁也不推辞,他和朱慎锥已打了近三个月的交道,对于这位主子的性格脾气也已摸清楚了。和崇祯皇帝不同,朱慎锥这个人极有魄力,不仅敢用人,更敢放权,作为首辅的他这三个月里可以说是温体仁入内阁以来过的最为舒心的日子了。
    没有上面主子今天这样指示,明天又那样要求,事事不放心臣子,大小都要亲力亲为让下面无所适从的举动。朱慎锥大大方方地把许多政务交给了内阁处置,使得他这个首辅做的名副其实。
    而且对于许多事,朱慎锥都尊重温体仁和内阁的态度,很少驳回内阁的建议,并且还主动帮温体仁扫清朝中障碍,使得政令通畅,内阁权威大增。这些让温体仁很是高兴,更切实感受到了权利所带来的“快乐”。
    这是向来热衷于权力的温体仁一直梦寐以求的,只不过如今才真实感受到而已。但如果说朱慎锥仅仅只是这样的话,那么就大错特错,温体仁丝毫不敢小看朱慎锥,在和朱慎锥打交道中他深切体会到了朱慎锥绝对不是一个好糊弄的人。
    虽然朱慎锥敢放权,却不是放任内阁和温体仁不管,对于大方向和大事上面的掌控比之崇祯皇帝有过之而不及。而且朱慎锥眼下已实际掌控了锦衣卫,锦衣卫的权势从崇祯朝的低落到如今一跃又成为了大明最强力的特殊部门。
    整个京师上上下下,包括百官和老百姓无不在锦衣卫的监控之下,外面的大小事朱慎锥全知道,内阁假如想搞小动作,蒙骗朱慎锥是根本不可能的,温体仁已领教过朱慎锥的手段了,在这三个月里,朝廷中已有好几个官员阳奉阴违,私下搞小动作,包括有串联拉拢阁臣意图不轨的举动,朱慎锥不动声色就暗中出手,直接处置了这些人,而且处置的理由正当,罪证确凿,任何人都说不出话来,让所有官员为之胆寒。
    可就算这样,对于温体仁来说在朱慎锥手下远比在崇祯皇帝手下干要好上不知多少倍。毕竟这位主子手下干活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略有疏忽是不会问罪于你的,而且许多时候还会尊重臣子,和臣子就事论事进行讨论,只要臣子说的有理,朱慎锥也不会一意孤行,更和善于甩锅,不敢担责任的崇祯皇帝有着鲜明的区别。
    让人上了茶,等侍卫退下,打量着温体仁,朱慎锥关切问道:“本王见先生近日越发清瘦了,是否内阁政务太过繁忙?先生还得保重身体呀,来人!去取些朝鲜贡来的辽参,先生走时带上,回去补补身子。”
    “殿下厚爱,臣感激不尽,臣何德何能,让殿下如此挂怀……。”温体仁连忙起身谢过朱慎锥,一副感恩涕零的模样。
    “无妨,先生乃内阁首辅,国家柱石,国家政事本王还需仰仗先生诸多,先生不必客气。”
    “臣谢过殿下……。”温体仁这才再次道谢,坐了回去。
    “先生今日来见本王,不知有何事?”端起面前的茶盏喝了口,朱慎锥直接询问道。温体仁道:“臣来见殿下主要有三件事。”
    朱慎锥点点头,听着温体仁继续说,温体仁接着说道:“其一,我明军大败辽东建奴,逼迫皇太极大军无功而返,此乃我大明数十年来从未有之大功。监国摄政,就立下如此武勋,实乃我大明之福,天下之福也!内阁接到捷报,臣召集阁臣商议此事,均觉得应大肆宣扬此战之胜,并重赏将士,激励士气,传召天下,以安地方。”
    “臣今天前来,就是同殿下商讨此事,如何赏赐,另外出征将士不日就要返京,这凯旋而归,京师又如何安排更为妥当。”
    “哦,这件事呀。”朱慎锥笑问:“既然先生提起,那么内阁应该有预案吧?内阁讨论下来是怎么想的?”
    温体仁笑着点头:“内阁的确有预案,臣已带来了,还请殿下过目。”说着,温体仁从怀中取出一份东西递上,朱慎锥接过打开后细看,里面密密麻麻写了不少条陈,上面还有删选,其中都是对此战后的将领、将士们的论功行赏建议,包括凯旋而归的部队如何迎接,又用如何规模的程序等等,另外还有其他林林种种的一些安排。
    细看之下,内阁的讨论还是比较靠谱的,其中主帅王晋武的赏赐是封爵加官,王晋武眼下是总督京营戎政,特进荣禄大夫,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因为此战大胜,不仅护住了长城防线,还打退了皇太极的大军,是大明这些年难得的大捷,自然为首功。
    内阁提出,可封王晋武伯爵,并加太子太保衔,其余职务继续保留,依旧统管京营。
    这个方案正中朱慎锥下怀,王晋武是朱慎锥的表弟,更是他最得力的大将之一,而且当初朱慎锥让王晋武总督京营戎政就是要让王晋武掌控京营这支大明名义上最强大的中央军事力量,虽然现在的京营早就不是以前那支百战精兵了,可毕竟这支军队的规模还在,架子也保留着,这支部队再烂也是军队,绝对不能落到其他人手里,必须掌控在自己绝对信任的人手中。
    何况除了京营,还有朱慎锥这些年耗费大力气练出来的新军和骑兵精锐,这是朱慎锥的老底子,自然也是要握在自己手里的,王晋武是代替朱慎锥掌控军队的代理人,当初因为王晋武的名声不显,朱慎锥没办法给与他爵位,而如今挟大胜而归,封爵加官理所当然。
    除去王晋武外,其余诸位将也各有封赏,比如吴三桂这一次带关宁铁骑和蒙古骑兵袭扰皇太极后路立下大功,内阁建议升吴三桂总兵之职并加右军都督府都督同知,山东军总兵张可大加左军都督府右都督之职,东江镇暂领总兵沈世魁实授总兵加左军都督府都督同知,李佑升副总兵,副总兵金日观、楚继功等人皆有加官封赏。
    至于山东兵备道李信可加巡抚衔,实职未定,由朱慎锥决断。之前戴罪立功的孙元化复右佥都御史,而率领天雄军作战的卢象升加兵部侍郎衔,实职未定依旧由朱慎锥决断。
    宣大那边,主将黑龙云加右军左都督,是否封爵暂定,黑云龙的几个儿子也皆有封赏,或封参将、副将之职。此外各级将领或升职,或加荫官,名单一长串,数下来足足有数十人。
    从这些来看,内阁是做了相当准备,讨论下来的方案也没大问题,至于凯旋的部队回京用什么礼仪,也是中规中矩,此外对此战的宣传包括传旨地方的意见都丝毫挑不出毛病来。
    朱慎锥对此很是满意,当即就做了指示,内阁拿出来的方案基本通过,除去几个要求让他决断的外,其余就按照内阁的建议来办。至于其他,等朱慎锥考虑后再告知温体仁办理就是,眼下还有时间,不急这一日两日。
    “殿下,有个问题比较棘手,还请殿下示意。”
    “什么问题?”
    “就是官职和加官包括荫官都是小事,但三军的实赏如何解决,还有战死军士的抚恤等等,眼下朝廷拿不出这么多银子来,臣实在是无能为力。”温体仁实话实说,把困难给摆了出来。
    朱慎锥默默点头,这的确是问题,虽然现在朝政掌控在自己手里,可因为自己这个监国不是正常上位,地方名义上承认自己,但真正听话的人没几个,尤其是大明财政在崇祯皇帝手里已是破产了,朝廷户部空的能跑马,丁吃卯粮早就没银子了。
    这场战争开打到现在,耗费的钱粮可不是小数,这一仗下来打掉了朱慎锥六十多万两银子,如按照大明的军队正常战功赏赐和抚恤,接下来还需要近三十万两银子的支出,朱慎锥虽然自己有钱,这些银子还是拿得出来的,可如此钱如流水让他个人垫付,长久下去也是吃不消,地主家也没余粮啊。
    (本章完)


同类推荐: 风起云涌陈浩叶心仪重生:官运亨通高手下山,我家师姐太宠我了南璃萧景煜安南笙穆伏城重生之官屠娇软奴婢,又被强势王爷溺宠了全职热血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