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月中旬,赵佶下诏书任命检校少傅河阳三城节度使刘延庆为北伐军都统制,耀州观察使刘光世、步军司都虞候何灌为副统制,出兵二十万,北上收复燕京。
朝廷决定再次举兵北伐,让朝堂之上又炸锅了——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其实——
自从赵良嗣献联金灭辽收复燕云之策开始,大宋高层关于收复燕云的争论就一直没有中断过。
童贯、蔡京、王黼等是支持派,邓洵武、郑居中、李邦彦等是反对派,赵佶则完全是按他自己的心情来,可以说是想一出是一出,结果导致大宋对收复燕云十六州一事总是反反复复。
蔡京后来对收复燕云的态度忽然发生了转变,变得很不积极。
而赵佶又因为种种原因而变得坚定起来。
于是,赵佶认为蔡京老了,便换上更懂他的王黼当宰相。
现在,对于出兵北上收复燕京的是与非,大臣们又开始了激烈辩论。
为统一思想,避免扰乱军心和民心,在王黼的一再请求下,赵佶下了一道严厉诏令:妄议此事者,必罚无赦!
大臣们大多都被震慑住了,都闭口禁言。
不过宋朝宽松的政治环境还是让有些胆大之人跳出来反对。
像朝散郎宋昭,他就给赵佶上了一封言辞激烈的奏章,反对北伐。
宋昭在奏章中说:
“陛下自即位以来,御戎之术实为上策,辽使之来,宴犒赐予,恩数曲尽,因此,他们怀德畏威,向风慕义,稽首称藩,介胄之士,橐弓偃息,黔黎之民,鼓腹咏歌。
历观三代以来,倾心悦服,至诚面内,莫如今日,实太平希世之盛事也。
比者,王黼、童贯力引狂生李良嗣、董庞儿之徒,妄兴边事,致烦宸虑,遣大臣提重兵,久屯塞上,仓廪府库为之一空,官卒民兵死之无数。
财用尚可复全,死者何以复生?
王黼、童贯欺君罔上,蠹国害民,罪不可赦,臣愿断此数人头以谢天下,不惟慰安燕人之心,使之明知陛下德音,无复猜忌,谨守盟好,亦可使其余妄兴边事之奸臣贼子有所惩戒。
李良嗣、董庞儿皆北廷叛臣,心怀怨望,故附会边臣,撰造虚语,欲假中国之势,以复私仇耳,实两朝之奸贼,岂复忠义之可望哉!
今女真刚勇善战,席卷北国,蔡仍贼子,攫取云地全境,力挫辽金二国,傥与二者邻,则将何术以御之?
灭一弱国而与两强为邻,恐非中国之福,徒为女真、蔡仍之利耳。
臣又闻两国之盟,败盟者祸及九族,陛下以孝理天下,其忍忘列圣在天之灵乎?
陛下以仁覆天下,其忍置河北之民于涂炭之中而使肝脑涂地乎?”
赵佶看完宋昭的奏章,气得拍案而起:“宋昭这个狂生,竟口出不逊之言,朕刚下旨不得妄议,他竟敢逆风而上,真是胆大包天!”
王黼对宋昭更是恨得咬牙切齿,他向赵佶建议道:“斩杀宋昭,杀一儆百,杀鸡示猴,看谁还敢如此狂妄不敬!”
赵佶生气归生气,但脑子还很冷静,他说:“还是不杀吧,一介书生,杀之无益,将其除名编管,令地方官严加管束。”
不久,宋昭便被开除公职,枷项押送海州。
赵佶任命五十五岁的刘延庆担任北伐军都统制,应该说还是有些道理的。
第一,刘延庆年纪相当,不像种师道那么老,也不像蔡仍那么小。
第二,刘延庆出身于将门世家,又有多年的实战经验,在西北数次与吐蕃、西夏作战,因战功累迁鄜延路总管、马军副都指挥使等职。
第三,刘延庆曾与童贯有过很成功的合作,也就是平方腊一役,就是由刘延庆出任的都统制。
不过——
这只是赵佶单方面的想法。
实际上,刘延庆对于这次受命为都统制,心情很复杂。
一方面,刘延庆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如果这次举兵北上能够获胜,那么他在军中的威望就会超过种师道,在蔡仍叛宋的前提下,他就将成为大宋第一将。
另一方面,刘延庆又觉得这是一场考验——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将军,他清楚辽军的优势在于骑兵,宋军没有强大的骑兵,单靠步兵的血肉之躯来抗击金戈铁马,恐怕很难获胜。他觉得,对付辽军,不像对付方腊义军那么简单。因此,他告诫他自己,这次出兵北上,必须要小心小心再小心,尤其在他看到赵佶给他配的兵马之后。
有人可能有些纳闷,赵佶给刘延庆配了一支什么样兵马,让刘延庆如此忧心忡忡?
原来——
赵佶觉得北上的兵力不够,便让高俅从中央禁军中抽出五万人马给刘延庆。
可禁军之中哪还有什么能战的人马——禁军中能战的,其实只有金吾军,除了金吾军以外,其余能战的人马差不多都在平方腊一役之中被打残了。
高俅实在是没有办法了,便将此事推诿给了他的副手殿前司副都指挥使梁方平。
梁方平接到了这个烫手的山芋之后,直接就又把它传给了何灌。
何灌费了很大的力气才从禁军中筛选出了两万勉强能战的将士,又在京师的游民(流氓地痞)中间临时招募了二万新兵。
后来,也不知是谁提起,衙内军曾随蔡仍南征北战立功无数,可以充当此次北上的中流砥柱。
于是,赵佶钦点梁秉聪为统制官,率领衙内军作为主力,北上为国争光。
刘延庆实在是不敢想象,这样一支军队怎么打仗?
事实上,这支军队上下全都没有想过打仗的事,他们此去只是为大宋壮声势的,顺便捞点军功,以便将来谋个好差使,打仗的事自有西军和其他军队去。
赵佶并不知道,他给刘延庆配的这支大军是什么成色,赵佶只知道他又给刘延庆配了五万大军。
另外,赵佶大手一挥,将所有河北军队全都调去北上,大致一算,他给刘延庆配了整整二十万大军。
再加上本就在边境的十数万大军,以及赵诩(董庞儿)、张关羽等义军的乡勇军。
这次宋军共有四五十万之众,对外宣称百万。
从给刘延庆配的大军的人数上就不难看出赵佶对刘延庆是寄予了很大的希望的,同时也不难看出赵佶对燕京的势在必得。
临出征之前,赵佶在延福殿接见了刘延庆。
赵佶说:“平定方腊时,刘卿担任都统制立下了大功。这次北伐收复燕京,朕斟酌再三,决定再次委任刘卿为都统制,希望刘卿再接再厉,再立新功。”
赵佶将一面旌旗、一条金枪、一件御袍、还有一根色彩斑斓的束带赐给刘延庆。
同时,赵佶还赐予刘延庆“七宝”。
这“七宝”分别是:黄金、白银、琉璃(宝石)、颇梨(水晶)、砗磲(海贝壳)、真珠(珊瑚珠)和琥珀。
刘延庆跪地谢恩,激动地说:“臣沐浴皇恩,衷心谨记陛下教导,定当赴汤蹈火,粉身碎骨,血沃燕山,誓将大宋旌旗插上燕京城头!”
如果说,今年四月第一次出兵时,赵佶并不想真的与辽国开战,他希望能不战而胜,那么这次出兵赵佶的想法与上次可就大不相同了——赵佶希望这次军队动真格的,真刀真枪地用武力将燕京收复。
所以,对于作战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的军事部署,赵佶没再干涉——他希望童贯和刘延庆能见机行事,一举完成收复燕京这个他们大宋已经谋划了好多年的战略构想。
……
七月底,经过五十多天的攻打,岳飞终于将儒城攻打下来。
城破之后,岳飞派人一清点,儒城中只剩不到一万老幼妇孺,其余之人全部战死。
而且,在城破的前一刻,吴庸将儒城中仅剩不多的粮草焚烧一空,率领剩下的人跟金吾军血战到只剩几百,直到吴庸战死,他们才彻底放弃抵抗。
无独有偶,韩世忠那里的情况更糟,他们一直打到八月初,才打下妫城。
城破之后,韩世忠派人一清点,偌大的妫城中,只剩六千多人,而且这些人几乎都是老幼妇孺,成年男子大多都已战死。
另外,韩世忠还打听到,马人望早在十几天前,就被金吾军的一窝蜂火箭给射死了,在那之后,是妫城中一个名叫“赵忠”的汉人文官率领城中之人殊死抵抗——在城破之前赵忠将他一家老小全部杀死,之后自刎身亡。
蔡仍原以为,儒、妫两城就是自己的盘中餐、嘴边肉,自己想吃掉,随时可以吃掉。
不想,儒、妫两州竟然这么打蔡仍的脸,让蔡仍终于知道,一个昔日的大帝国的临死反扑有多可怕。
不久前投效蔡仍的李石,曾私底下跟左右说:“两朝太平已久,白发老人都没见过南北两国动用刀枪,现在忽然厮杀起来,真是叫人担心啊。你们南人总是说,燕人思汉,其实,燕地割给契丹已接近二百年,燕地百姓与契丹皇帝岂能不产生君臣父子之情?”
这话很快就传到了蔡仍耳中。
之前,蔡仍对此毫不在意,以为这只是一人之言。
直到这两仗打完,蔡仍才知道,李石所言不假。
这也让蔡仍决定暂缓武力攻取燕京,让燕京的问题再发酵一段时间,使燕京完成最后的殊死反扑,再出兵收复燕京……
……
第二百七十四章 殊死反扑(求订阅!)
同类推荐:
冬夏莫言(父女,1v1,H)、
启明1158、
抚宋、
摄政王家的农医宠妃、
不死的我只好假扮血族、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重生后嫁给废太子、
李治你别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