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贞观俗人 第1262章 临终召见

第1262章 临终召见

    若这事是儿子自己琢磨出来的,他早就揍这狗崽子,但既然是魏公提出来的,且魏公也已经在这么做了,那就先试试吧。
    一家人一边吃饭,一边在商量着改变。
    李公佐毕竟在外面见识多,他的划算是,把家里这十几个奴隶,分成四五户,一对年轻男女奴隶婚配,然后再搭上一两个老小的,成为一家子,分给他们百亩地,交由他们耕种管理。
    但管好分给他们的这份地的同时,他们也还得承担这边的任务,比如早上主人来前,要把家里的器具啊院子啊打扫干净,再比如要提前做好早饭,甚至晚上还得负责守院啊,照顾牛马夜草等等。
    总的来说,这边服侍的事不能耽误,但田地里也得顾上,不仅得种好交给他们的份地,也得把李家留下的那份公田也帮着管好。
    其实与现在最大的区别,就是以后奴隶分成四五个组,田地分成份地和公地,奴隶们若是能努力做事,就能在份地交租外,还能额外得到一份自留的粮,这属于他们私产。
    当然,这么改行不行,还得看实际情况。
    但既然儿子坚持要这样做,老李头也只得同意试一试。
    “要跟别家换奴隶,别人肯吗,是不是要交契税和交易税?”老李头心疼,这又是一笔开支呢。
    不过李公佐却觉得值得一试,家里厨房做饭洗漱,屋里洒扫服侍这些,到时几家奴隶的老小轮流来做,青壮男女奴隶就专心负责田地就好。
    “阿大,我马上就要去百济打仗,若是顺利,到时说不定又能得不少赏赐,或得些奴隶呢,奴隶多些,家里的地就都能种的地来了。”
    李公佐家现在一千多亩地,但因为好些地属于需要轮耕间作,因此实际上也就种了一半左右,一半耕一半休,等种几年种熟了后,才能年年耕种,甚至一年两三季。
    那时田地需要更多劳力,光靠自家的人是不够的,况且李公佐也觉得,光靠种地是难富的,要赚钱,还得依托宁远港口的地利,做点买卖什么的才行。但做什么,他现在没想好。
    他如今想的也是准备好这次征讨百济之战,期望到时能够立功,若是能得勋授官最好,就算不行,也希望能够多分些战利品赏赐。
    “一群奴婢,倒是弄的这么金贵。”老李头嘟囔着道。
    “可不金贵么,一个健壮的奴隶那比一匹马都贵呢,那些有手艺的匠人奴隶,更值钱,就算是女婢,年轻能生养的便很值钱,若是有厨艺或会刺绣或是长的好看的又更值钱,咱们家买头牛,阿大你都当宝一样。”
    老李头想想倒也是这么个事。
    也许是自己自来到这里后,心态发生了变化?
    家里有了一千多亩地,虽然还不能全都耕种,但码这一家子现在确实解决了温饱问题,粮食价格再便宜,但码能吃饱饭了不是?
    虽说刚开始时,他们也吃不惯稻米饭,觉得还是西北的谷子小米好吃,但习惯了也一样,再吃不惯的米饭,也比以前吃稀强,甚至以前很多时候还吃不上稀饭,青黄不接的时候,往往得吃野菜粥,都是野菜却没几粒粮食在其。
    更别说灾荒之时,那就全靠老天活不活命了。
    这里有白白的大米,还有肥美的鱼,真正的鱼米之乡。
    又能使唤上奴婢,家里还有牛马。
    屋虽然简陋了些,但宽敞。
    他们宁远这个屯堡,基本上都是原来的移民,家家都有许多田地,甚至家家有牛马和奴隶,而他们的奴隶,其不少以前反而是这里的主人。
    移民们以前多是日子过的一般,甚至穷困的百姓,他们都是托了秦琅的福,才能在这块肥沃的新土地上立足,成为人上之人。
    当然,这种日子他们也出了力,比如老李家有今天的日子,那也都是靠了二儿子,那也是曾拿命在这里跟岛蕃土著交战拼命的。
    ······
    灰色黎明,天空暗淡。
    吕宋新金山衙城内,秦琅坐在自己的书房里一个姿势许久都没有变换,自从打开那封信后他就一直如此。
    此时是贞观二十一年的初秋时节。
    第二次东征战役已经拉开了前哨战,并没有获得委任的镇东大都督府长史牛进达似乎不甘寂寞,也似乎是奉了朝廷的军令,开始在东征北路军团正式出击之前,开始在鸭绿江一线,与高句丽人交手。
    牛进达对高句丽的鸭绿江防线虚虚实实的袭扰,然后出其不意的从海上出击,占据了沿海的皮岛等一些岛屿后,做为进攻的基地,频频绕到鸭绿江防线后面,搞的高句丽人防不胜防,疲惫不堪。
    不过牛进达的进攻似乎也只是如此,并没有更进一步的打算,不过让高句丽人比较头痛的是,牛进达的袭扰只是个开始,靺鞨诸部首领们赶到乌骨城拜见牛进达这位镇东大都督府长史兼押辽东奚、契、霫、室韦、靺鞨诸蕃的唐朝大将军,他们各自带了一支精锐骑兵前来。
    高句丽掌权的渊盖苏不得不全面动员兵马,增援鸭绿江防线,可因为大唐强大的制海权,他又不得不分兵留守平壤以及沿海一带。
    但新罗却在夏季时,配合牛进达向高句丽发进攻。
    这让渊盖苏狼狈不堪,四面受敌。
    但这些却还仅是唐军的开胃前菜而已,因为唐军真正进攻高句丽的将是由宰相李绩率领的二十万精锐唐军。
    牛进达也好,诸蕃也罢,或是新罗等,其实都不过是为了疲惫高句丽军,甚至是让他们无法全力夏收秋种。
    等李绩率军抵达,牛进达他们已经把高句丽人遛的差不多了。
    可高句丽又不得不防,因为牛进达率领的安东军和诸蕃兵马,实力并不弱,一个不小心,牛进达可就不会客气的抢先杀上半岛,甚至攻入平壤了。
    这是一个死结,如今的高句丽再不复曾经力拒隋军的底气了,经历隋唐数轮的强攻消耗,再加上他们自己的内斗,现在的高句丽已经崩溃在即。
    更何况,原本还指望的百济和倭国,如今也指望不上了,耽罗、伽倻如今也已经开始对百济展开袭扰,更何况,大唐已经毫不掩饰的公开了他们要发兵十万直攻百济的军事计划,这种公开,让百济现在根本顾不上高句丽的求援。
    大唐一句话,就让百济和高句丽只能各自为战。
    而倭国,葛城王子秘密拜访吕宋秦琅,签下了二十一条的唐津条约,此时正忙着加紧学习大唐这个老师,哪还顾的着高句丽和百济?
    历史上,倭国的大兄皇子等是坚定联百济支援高句丽抗唐的,甚至在唐军进攻百济时,再次即位的皇极女皇和太子大兄皇子还亲自移驾筑紫,倭国倾国而出,派出了数百艘战船,三万余人马,想要击败远来的唐军,欲恢复他们在朝鲜半岛上的威信,甚至想趁机先败唐,然后再破新罗,恢复对任那地区的控制权。
    只是历史上,唐日白江口水战,倭军大败特败,几乎全军覆没,尽沉白江口水底。也是经此战之后,倭国于是被打醒了,再不敢对大唐狂妄,此后正式全面认真的改革,全方面的学习大唐。
    但在这个时空,倭国在之前已经被大唐这个老师傅用各种手段教做人过了,所以倭国提前就开始认清了大唐的强大,早早开始革新,因此如今根本不想再掺乎半岛上的烂事。
    哪怕百济和高句丽频频向倭国派出使者,甚至百济都愿意向倭国称臣了,倭国也不为所动,明知打不过而要去打,这不是勇敢而是蠢。
    经历了一个夏天,局势已经对大唐越发有利。
    可以说,还没正式开打,大唐实际上已经赢了一多半了。
    不过秦琅今天在书房里发呆,倒不是因为这些。
    皇帝召秦琅前往齐州。
    这次东征,皇帝不准备亲征,但他准备移驾靠近东莱的齐州,准备在再拜拜泰山,顺便方便捷报早点接收。
    他给秦琅来了一封亲笔长信。
    皇帝很诚恳的告诉秦琅,他要不行了,也许这将是他们君臣翁婿的最后一面了,皇帝说了很多,很诚恳。
    秦琅信,因为他掌握的消息,皇帝也确实要不行了,能不能坚持到这场东征战役打完,都还不一定,皇帝可能都撑不到新年了。
    这个时候皇帝召他北上,是要他回去准备辅佐新皇继位接班的,李民告诉秦琅,他为承乾准备的辅政班子基本稳定,但一直还给他留了个位置,他必须回去。
    马周死了,萧瑀死了,房玄龄死了,高士廉也死了。
    如今朝真正有威望的老臣就剩下长孙无忌了,李绩虽入朝但要指挥东征战役,所以在这个关键时刻,李民需要秦琅回朝。
    他欣赏秦琅的才能,更相信他的忠心。
    回顾这一路走来,李民感叹上天没有再多给他十年,甚至近十年时间,皇帝其实一直都病疾缠身,无法好好治国执政,否则他认为自己应当能带领大唐迈上更高的台阶,码高句丽早在数年前就被灭掉了,而不是要等到今天。
    本来这个时候皇帝不应当再派大军征辽,毕竟新旧皇帝交接的时候,也是内部最不安稳的时候,可李民却不打算停止征辽,就算他死了,他也希望能够按计划拿下高句丽和百济。
    对于朝的稳定,他希望秦琅能够回去,有秦琅和长孙无忌领衔政事堂,可保过渡安稳。
    在信的末尾,皇帝甚至罕见的威胁秦琅,若是秦琅不奉诏北上,他将废除吕宋都督府。皇帝非常清楚秦琅的那点小心思,知道他那俗透顶的私心,想在海外当个自由自在的国王。
    如果秦琅能够奉诏北上,好好辅佐承乾继位,李民并不在意这些,但如果秦琅在这个关键的时候还不肯出来,那他也就不会跟秦琅客气。
    秦琅相信皇帝说到做到,自己确实就是这么个俗人,总惦记着自己的封地,皇帝、大臣们谁看不明白呢,只是大家想不明白秦琅为何这么执着于这个而已。
    这些年往边疆跑的,其实都是原的穷老百姓,没田没钱,所以跑边疆去闷荡,图的是田地。
    但士族豪强们,这些年却都是在往京都迁移,因为京都才是天下心,哪怕是过去长安的那些豪门,如今也都几乎迁入洛阳了,守着京城,才能占据更多的资源,才有更多的机会进入枢。
    而不是如秦琅那样,总想着往边地跑,甚至一口气跑到海外去。
    就算换得一块自由自在的封地,在他们看来,也并不划算。
    也只有秦琅才会这么执着,才会拿这些当宝。
    李民也看的很清楚,秦琅的这种做法,却又让李民觉得这个女婿不再有威胁,他会是承乾的重要助力而不是威胁,因为秦琅这些年早把秦家的根都全移去海外了。
    长叹一声。
    天可汗,要落幕了吗?
    一直以来,这位就如同一座大山一样压在他头顶,就算这些年皇帝再怎么不问政事,再怎么修道服丹,也不会改变对他的压力。
    可现在皇帝真要落幕了,秦琅却还有些舍不得了。
    良久,秦琅终于身。
    他按响了桌上的铜铃。
    “第下。”
    “吩咐下去,我后日出发,前往登州港。”
    侍从惊讶,这个决定太突然了。
    “需要让北上的两千水师提前出发吗?”
    “不,水师的原行程不变。”
    “那随行护卫的任务如何安排,是调诸班直还是上六都同行护卫?”
    秦琅道,“我此去登州港登陆,然后去齐州泰山面见天子,用不着兴师动众的,随行人数不要超过五十人,带二十名护卫就行。”
    “护卫数量太少了。”侍从劝谏。
    “我朝见天子带那么多护卫做什么?去安排吧!”秦琅摇摇头,长叹一声。
    吕宋到登州,这一路不会有什么危险。而见了天子,若是有危险,就算带上几千人也不安全。
    所以,倒不如干脆轻车简从好了。
    况且,他也不相信李民召他去,会要弄他。


同类推荐: 冬夏莫言(父女,1v1,H)启明1158抚宋摄政王家的农医宠妃不死的我只好假扮血族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重生后嫁给废太子李治你别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