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贞观俗人 第475章 清算弑君者

第475章 清算弑君者

    早朝。
    金殿上,皇帝目光如电,扫视群臣。
    “天地定位,君臣之义已彰。卑高既陈,人伦之道斯著。”
    皇帝一开场的话,就让满殿大臣们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今天的早朝,皇帝特意扩大了与会规模,不仅是常参官早朝,而是按朔望大朝的规格,把大朝会的官员们都叫来朝会了。
    本以为要议的是饥情和疫情。
    怎么还一开始就说什么天地定下君臣之位,君臣道义早分明,高低地位早已陈述,人伦之道明确?
    什么意思?
    有那敏感的官员,马上意思到这是有大事情发生了。
    不少官员纷纷望向了殿中排在前面的那个年轻人,秦琅。半年没有出现在朝会上了,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没有半点动静,不是说还在岭南封地吗?
    还有秦琼,这位大唐司空,今天居然一身绢甲上殿,这也是稀奇事了,秦琼自称病辞相之后,可是难得上朝。
    这秦家爷俩今天一同上殿,这定是有大事发生了。
    长孙无忌站在那里不动声色,可他却是知道秦琅是昨天黄昏时入京的,而且皇帝昨晚居然和秦琼微服降临卫国公府。
    据说皇帝出宫时心事重重,表情凝重。而到了快天亮时才离开卫国公府,脸上却是眉头舒展,难得的轻松之态。
    这翁婿聊了一夜,聊了什么?
    能让这段时间如此憔悴的皇帝都眉头舒展?
    皇帝略微停顿之后,又继续道,“正因此才风俗淳厚,教化天下。既然时常经历治乱,君主有昏庸也有英明,但疾风知劲草,留芳千古的忠臣不会断绝。剖心焚体,视死如归,难道他们不爱惜自己的七尺之躯,不重视自己的性命?”
    “只是由于君臣义重,等级名份和礼教在前,故能在当时明白大节,在身后树立清名。至于赵高杀害秦二世,董卓毒杀弘农王,人神所痛恨,就算是不同朝代也共同愤恨。”
    “况且那庸俗小人,胸怀凶狠叛逆,朕闲暇时观看典籍,莫不诛夷。”
    “辰州刺史、长蛇县男裴虔通,过去在隋朝,曾寄身于晋王杨广手下,炀帝由于潜邸之情,特加喜爱宠信。可此人心无君上,谋逆弑君,密探时机,招集群丑,长戟流矢,一朝窃发。天下之恶,孰云可忍!”
    裴虔通?
    满殿大臣更加一头雾水了,怎么说到这家伙了?
    这家伙现任辰州刺史,还有个长蛇县男爵位,他在前朝时是隋臣,参与了宇文化及的江都弑君兵变,后来归附大唐,也得了官职。
    这转眼都十来年了,怎么又要翻旧账了?
    问题是,皇帝为何这个时候要来翻这个旧账啊?要说逆臣,李家不也是造前朝的反?
    秦琅坐在那里也一样是很安静。
    皇帝不然不会做那没头没脑的事情,君王做事,都是有原因的。越是觉得奇怪的事情,越有来头,背后原因更复杂。
    那边皇帝李世民已经宣布对这种逆臣不能容忍,要追究到底,说要夷其宗族斩其头颅焚其尸体,以彰大戮。
    可又话锋一转。
    “然年代异时,累逢赦令,可特免极刑。”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除名削爵,迁配武安州。”
    一听说最后夺官除爵发配武安州,所有官员都把目光望向了秦琅,觉得这事情更应当与他有关,否则好好的一个刺史,怎么就偏要发配武安州?
    秦琅如老僧入定,不理会众人目光。
    这事他提前不知道,皇帝也没说过,但他在那里细细思量,但是能猜测出李世民的一些意图来。
    昨天皇帝在卫国公府跟他聊到半夜,后来困了,就在他府中休息,秦琼秦琅爷俩都披上了铠甲为皇帝站岗守卫。
    皇帝出人意料的睡了一夜安稳觉,一觉睡到快天亮,起来后还称赞昨晚是难得没有建成和元吉来梦中寻他,大赞秦家爷俩不愧是天王。
    秦琼说以后他们爷俩愿意天天给皇帝站岗,李世民说岂敢劳累两位国之柱石天天站岗。
    一位内侍就说,可以请阎家兄弟这对丹青圣手,把秦公父子的甲胄图像画下来,然后张贴于皇帝的寝宫门上,这样也当有护卫效果。
    李世民大为称赞,还说以后秦家爷俩就是他的门神。
    刚回京,意外成了痘神又成了门神。
    皇帝昨晚睡的香甜的时候,秦琼跟秦琅爷俩站岗的时候,秦琼说起现在皇帝天天做恶梦的事。
    今天早朝,皇帝就要清算弑君的裴虔通,这里面明显是有联系的。
    君君臣臣这些话,可是大有深意。
    皇帝这是要把这些弑君者抛出去,为他顶替天罚?
    “莱州刺史牛方裕,绛州刺史薛世良、广州长史唐奉义、中郎将高元礼,于隋代俱蒙任用,却协助宇文化及,构成弑逆,俱依裴虔通,除名配流岭表武安州!”
    又连清算四人,皆是当年参与江都之变,且现在还在大唐贞观朝中任职,且职务不低的官员。
    能在贞观朝还混个刺史,这都也是不容易的,起码在大唐也是有过功劳的,可现在,李世民直接一道旨意,就要把这些人一撸到底,只保留了性命。
    免官夺爵,甚至抄没家产,长流岭南。
    比死好不到哪去。
    众人还在惊讶之中。
    秦琅这边已经拿着玉笏板在手心里拍打着,发出啪啪的响声。
    “臣大赞!”
    “陛下,天下愚昧之人,喜欢犯法,凡是大赦宽免的恩德,只当施及到遵守法律且无心误犯的人身上。古语云,小人之幸,乃君子之不幸。一年赦免两次,好人从此不再说话,留恶草必伤庄稼,姑息养奸,便是危害好人。文王作刑法,施刑而不赦免。现四海平定,礼义兴起施行,非常之恩,不可多施。如果经常大赦,则愚昧之人会只会希图侥幸赦免,只想犯法,不能改过。”
    李世民拍掌赞赏。
    殿中许多官员们都有点懵,跟不上节奏了。
    皇帝一上来就要清算当年江都之变弑君之罪,现在秦琅又说什么恩不可多施,刑必将严格,啥意思?
    这翁婿一唱一和的,这是要干什么。
    好多领悟不出的人,都急的要出汗了。
    君臣的默契这个时候充分显现,秦琅昨晚跟李世民丝毫没说到这些,可今天李世民突然说到这些的时候,秦琅却是能够明白皇帝的初衷的。
    说到底,还是李世民心虚了。
    当年玄武门之变,杀建成诛元吉幽李渊,两年多过去了,他自认为表现极好,完全能证明他才应当是大唐天子。可是现在饥荒和疫情,尤其是自己接连夭折两个儿子,让李世民自责万分,甚至也心虚,觉得这是当年玄武门之变一事的后遗症,是建成兄弟俩来索命,是上天降罚。
    所以刚才李世民翻出十几年前的江都之变,把当年弑君的那些人,都突然翻出来重罚的时候,秦琅就全领会了。
    在众多大臣们还在那苦思猜测的时候,秦琅再次举起了笏板。
    “陛下,臣近日听闻息隐王和巢刺王之墓地遇震塌陷,臣以为息隐王和巢刺王皆我大唐开国有功之人,且是陛下手足兄弟,虽然过去犯了错,可于公于私,都应当再收敛重葬!”
    又是一道惊雷。
    震的朝官们晕头转向,怎么突然又扯到建成和元吉去了,还给他们重修坟墓?遇震塌陷?没听说过啊?
    玄武门之变过去两年多了,这两年多以来,这两人就是禁忌,谁也不敢公然提起,秦琅在这朝堂上说这个做什么?
    皇帝居然没动怒。
    有官员悄悄打量皇帝脸色,发现皇帝脸上完全看不出表情。
    “卿言甚是,当初若不是建成心急,受元吉唆使蛊惑,也不至于犯下大错。时过数年,朕也原谅他们了。”
    “朕欲给他们改封厚葬!”
    两年多前,皇帝初继位,给建成定下的是息王封号,谥号隐。息代表的是平息,隐,是隐没。
    这是新皇帝对于前太子大哥的态度,不希望再提起他。
    可现在皇帝却主动说要改封号改谥号。
    不再息不再隐了?
    皇帝在上面追述当年兄弟一起起兵,协助太上皇打天下时的往事,说着说着,居然还流下了眼泪。
    皇帝也不提建成要造反夺位啥的了,也不说他们淫乱后宫,也不说他们要谋害他了,反正只说当年兄弟手足情深,说当年并肩膀作战创业等等。
    那眼泪流的,但让人真以为他们曾经是多么的相亲相爱。
    “建成虽然犯了错,可他毕竟曾是我大唐的太子,他于大唐开国,有过大功,这些都不可抹杀。朕,要追封建成为皇太子。”
    建成本来是皇太子,玄武门之后就被李世民让李渊下旨废掉建成太子之位废为庶人了,之后再对外称谋逆诛杀。再后来追封为息隐王。
    所以建成现在的身份都只是追封的王,太子身份是没有了的。
    可现在李世民居然又要追封建成为皇太子,谥号仍然是隐。
    “建成、元吉都无嗣,朕决定,以皇十三子李福过继建成,封赵王。”
    “巢刺王元吉,改追封为曹剌王,以皇十四子李明过继元吉,封曹王。”
    末了,李世民又追封自己刚夭折的第十一子李嚣为江王,谥殇,十二子李简为代王,谥哀。
    满殿朝臣,哑口无言。


同类推荐: 冬夏莫言(父女,1v1,H)启明1158抚宋摄政王家的农医宠妃不死的我只好假扮血族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重生后嫁给废太子李治你别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