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昀让周纯收好骠骑将军印后,通知陈珪、麋竺、麋芳、张弘、徐茂、郝泉、曹虎、刘奋、姜树、曹豹、吕布、高顺、张辽等开会。
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勤王是必须的,但张昀不能离开徐州。
原因是袁术对徐州虎视眈眈,张昀一旦离开,袁术必定会集重兵攻打。曹操和袁绍也有可能会攻打,张昀坐镇徐州,这些诸候就不敢对徐州动心思。再说了,徐州到大阳县距离非常遥远,当张昀率兵过去时,一路上很多诸候必然会截杀张昀。即使能够安全到达,估计也得两个月后,献帝也许早就不在大阳县了。
张昀听后,以为大家分析得有理,但献帝有诏,却不去保卫,会失去大义。
陈珪建议由他率领两千兵马前往,理由一是他迫切想见到儿子陈应,二是他处理复杂事务经验足,三是他是张昀外舅,完全能够代表张昀。
大家觉得陈珪说得有道理。
张昀就同意陈珪意见,由陈珪率领姜树的两个步兵部前往护驾。
陈珪率领两千多兵马前往护驾后,眨眼就到了建安元年(196年)二月,这时张昀二十四岁。建安年号,当时还没有确定,是后来定都许昌后,才确定的。
张昀家里的八个女人全都挺起大肚子,再过三个月张昀会一下子多出八个孩子,心情之好,可想而知。
有趣的是,张昀暂不想和吕布之女吕芳生孩子,两人同居这么久,还真没怀上孩子。
张昀以为这样很好,可以尽情和吕芳玩却没事。
张昀并不是那种沉迷于与女人玩乐之事的人,假如是这种人,他也不可能拥有今天的成就。和吕芳玩,也只是在晚上,睡觉时,象例行公事一般的玩。平时,张昀绝对不会碰任何女人,在这方面张昀对自己的要求极高。
陈珪和姜树与献帝会合后,天子大喜,向众人大赞张昀,要求进一步往东。
众人就保护着献帝继续东归。
谁能想到献帝身边的人为了争权夺利,打了起来。韩暹攻打董承,董承投奔张杨。陈珪从中调停,双方才停止打仗。张杨让董承先修缮洛阳的宫殿,太仆赵岐主动请命出使荆州,说服了刘表,让他派人帮助修理皇宫,而军用物资也源源不断的抵达。
献帝不想住洛阳,他想过洛阳到徐州小沛去,依靠张昀。他的理由是小沛是高祖刘邦出生地,他颠沛过苦,思念高祖,想到高祖出生地静上一静。
可是献帝所说,只有陈珪陈应会听,其他人各怀心思,怎么可能让他得遂心愿?除了陈珪陈应外,其他官员都想控制献帝,为自己谋取最大利益。假如是张昀过来,必定会按耐不住怒火,动杀机的。但张昀没在朝廷待过,对朝廷复杂情况的处理没有经验,接到了献帝,要想处理好,也极其困难。总体而言,张昀与那时候的官员们相比,还是过于单纯,下手还过于讲文明讲道义。象张昀现在的状况,极容易被人算计,甚至有可能会被谋害了。
献帝只是官员们利用对象,谁会真心拥戴?献帝只能象木偶一样被随意摆布。
由于献帝多次表达要依靠张昀,反而导致官员们对张昀忌惮,更加坚定不让献帝靠近张昀。
陈珪是官场老油条,他代表张昀保护献帝,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相对较强,而且因为陈珪在朝廷没有关系网,百官对陈珪还是放心的,不会谋害他。
陈珪和陈应联合给张昀写了封信,报告在献帝身边及献帝有可能会移驾洛阳情况,建议张昀保持观望态度,说献帝即使进入洛阳,威仪也将尽失。天下依旧会乱,战争仍然不会停止。
张昀接到陈珪和陈应联合写的信后,重重叹气。
感觉到手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机会,却不能抓住,这个机会还只能让给曹操。不服不行,自己没有当过朝廷的官,假如接来献帝,一定会搞得一团糟。对于自己将来实现宏伟计划,有百害而无一利。
张昀考虑到未来战争频度也许会降低,但残酷程度却会进一步加强,自己的作战队伍因为被陈珪带走两个营,力量减弱了。为了在未来和袁术、曹操和袁绍等决战,张昀决定扩军。
张昀任命宠有为荡寇将军,辖三个步兵部,第一步兵部校尉为昌务,第二步兵部校尉为耿凌,第三步兵部校尉为白追。白追原为张昀都尉府掾,直接提拔为校尉。官兵从微山湖和下相县屯田后备队伍中选拔,配备和其他步兵部相同装备。下相县屯田工作由白绕负责。
刘奋的队伍再增加一个步兵部,校尉为一直担任谋士的丁浩同学。
任命周纯为荡寇将军,警卫队扩编至一千人,成立专门斥侯队,人数为一百人。吕芳协助周纯工作,担任警卫队副队长。职务升为校尉。
张昀还想增加一个骑兵部,由于战马要求较高,暂时先安排人找马,等战马到位后,再成立。
为了保持主力队伍的战斗力和机动性,张昀不想把规模搞得太大,以为拥有这么多队伍,已经足够。
毕竟张昀还有四员大将也掌握着队伍,吕布的队伍已有一万人,臧霸和曹豹各有一万五千人。陈登在广陵的队伍已有两万人。
在忙忙碌碌中,时间过得特别快,转眼到了五月,张昀的八个孩子相继降生,张昀暂时放下一切工作,在微山湖陪伴陈英、麋兰、王氏等。看着新生婴儿和自己的女人们,张昀的心中充满感动。彭城王夫妇和爷爷整天笑得嘴都合不拢,他们也把主要精力放在照料孩子上。
七月,献帝回到洛阳,进入杨安殿。张杨把这看成是自己的功劳,所以就用“杨”字来给宫殿命名。他对诸将说:“天子应当是天下人的天子,人人都有保护的责任,朝廷里自有公卿大臣,我应该外出抵御外患,在京城里干什么?”就回到野王,杨奉也出京驻扎在梁。朝廷于是拜张杨为大司马,杨奉为车骑将军,韩暹为大将军,兼司隶校尉,都授予符节斧钹。韩暹和董承都留在京中守卫皇宫。
把陈珪陈应安排守城门,不许靠近皇宫接近献帝。
韩暹居功自傲、为所欲为,扰乱政事,董承忧虑之下便秘召兖州牧曹操勤王。董承与曹操有私交,曹操又靠洛阳近,董承首选与曹操合作。
陈珪得知这一重大消息后,赶紧和陈应一起悄悄进入杨安殿,面见献帝。献帝赶紧新写诏书,命陈珪把诏书火速送给徐州张昀,要张昀务必以最快速度赶到洛阳勤王。
张昀接到献帝诏书后,立即率领警卫队,快马加鞭赶往洛阳。
第113章 接诏前往洛阳勤王
同类推荐:
冬夏莫言(父女,1v1,H)、
启明1158、
抚宋、
摄政王家的农医宠妃、
不死的我只好假扮血族、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重生后嫁给废太子、
李治你别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