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帝国行 第633章 新币

第633章 新币

    屋中落座,百里燕想到许多,便是先问宗伯泰:

    “宗伯先生既有大才,当年为何不出仕呢,非要等到如今,白白浪费了六年。”

    宗伯泰浅然一笑说:

    “实不相瞒,在下当年以行医游历各国数载,途径志国时被卤侯所请,故而来到陔陵在卤侯家中做客,为其太子侧妃廉荟请脉。”

    “哦……想起来了,是太子诸嫔妃不孕之事。怎么,到现在依然如此?”

    “是,但宗伯却是无能为力,本以为侯爷医术高明,应能瞧出端倪,不想至今也无果。故而这数年来,太子府中仅西寰一人诞下两子,其余诸妃子无一人怀孕。”

    从发现太子嫔妃不孕至今六年间,只有西寰一人先后生下两个儿子,姜拓、姜平二子,其余诸嫔妃无一人怀孕。

    现在完全可以坐实,是西寰下毒,但关龙翔、宗伯泰、卤侯、咸王密探追查了六年,既没有发现用药,也没有下毒或是毒打,太子几个女人都不孕,这种概率非常之低,只能是用了无法察觉的手段。

    “既然卤侯相请,先生为何不投于卤侯门下,非要当年献计于在下,空等六年呢?”

    “呵呵……投卤侯门下者众多,且多为爱财寡义之人,只可用以力,不可投效之,在下言行对其门人既无利,亦无任何好处,卤侯供养在下,除了能医治诊病,其多半不会采纳在下之策,而毁其自身根基。

    至于侯爷,侯爷重实干而轻虚浮,兴农政倡工商,侯爷岂能信我这三寸不烂之舌。”

    “哦……在下明白了,先生是担心一生才学无用武之地,故而抛砖引玉待在下顿悟。”

    “不敢不敢,在下此生别无大志,只想才学能为明主所用。当年闻之侯爷生平,宗伯料定侯爷定能大有所为,故而苦心在此,只为能替侯爷效力。”

    “先生此话当真!”百里燕恳切道,心中颇为感动。

    “侯爷若不弃,宗伯愿为侯爷安平天下。”

    “有先生此言,我百里燕绝不负先生所望。”目光转向赵安陵,百里燕又道:“但不知,安陵贤弟有何打算。”

    赵安陵行一礼说:

    “安陵也愿追随侯爷左右,定国安邦。”

    百里燕大喜,吩咐关龙翔弄黄酒与酒具来:

    “好,能得二位相助,咸国何愁不能图强,请二位满饮此杯!”

    “侯爷请!”宗伯泰道。

    三人满饮碗中酒,下刻赵安陵说:

    “国中情势,侯爷可知?”

    “陔陵时,已听咸王与赵帅说起,昨日夜间和刚才又得你大伯与关龙先生消息,内外差别甚大,我此来永兴,也是为巡视当地与周边屯田,不日要赶去中兴城巡视,之后还要厘清国库与各地赋税,具体如何应对,还要细细安排,此外新附民最为棘手,应优先安置。”

    “那侯爷此番带回财宝准备如何处置。”

    宗伯泰问,百里燕反问:

    “宗伯先生以为呢?”

    “在下以为,能不用,先不用,一旦开了头,各国倘若疯涨货品价格,抬高过路税,对咸国百害而无一利。”

    “先生果然见识不凡,大王已是允诺在下重铸金银之后封存财宝,只支用部分用于赏赐,以免咸国陷入众虎搏兔之境。只是眼下国库日空,过去数年大王又激进推进新法,致使北海、东原、江东、岁当四郡地方豪强并起,贵族遮天,国库日虚颇为棘手。

    宗伯先生与安陵贤弟长居于此,对当下情势应是比在下透澈,不知可有对策教在下应急?”

    这时赵安陵笑着说道:

    “宗伯兄有上中下三献于侯爷,只是不知侯爷可想听否。”

    “只要能解眼下困局,皆可说来,还请宗伯先生不吝赐教。”

    “呵呵,侯爷见识非凡,岂敢赐教。在下上中下三策,所对应三种结果,其上策可一劳永逸,中策可解痼疾,下策之可解燃眉之急。”

    “那上策是?”

    百里燕诚恳问计,宗伯泰斩钉截铁说道:

    “重新铸币!”

    “嘶……重新铸币可非同小可啊,牵一发动全身,稍有不慎,非但无法无法稳定铜钱,还可能搭进去跟多金银财货。”

    “但侯爷可曾想过,以金银注入铜钱之中,强行提振咸国铜钱币值。”

    “这个……还真可行。但是宗伯先生有所不知。铜钱素来是铅六铜四,目的便是为了防止铜太多,有人炼钱取铜,坐等铜价上涨后,将铜卖出,以赚取其中差价。

    因此为提高民间以钱炼铜火耗,一直是铅六铜四铸钱。如若改为添加金银,少了,无法起到提振币值稳定铜钱作用,多了,则可被奸人用以提炼金银,故而此法虽好,但弊端显而易见。”

    “侯爷博学广识所虑甚密,宗伯要说的恰恰是这铅铜之比。铸钱通常只加铅,但是铅与铜易熔,且只需一次冶炼,可利用往铅水通入空气,而铜水浮于铅水之上将之分开。

    但如若其中再加金、银、锡,将之分离所需代价将成倍增加,如此铸钱将十分容易,而炼取其中的金银铜将十分困难,如此此法可行!”

    “嗯,有道理!”百里燕点头肯定了宗伯泰建议。

    当下分离铅和铜的合金,通常以木炭粉作为冶炼剂,使用通气法,将空气通入熔炉,令熔融液体与空气发生反应,形成铜、铅氧化物,后投入木炭,令氧化铜与木炭发生还原。

    由于铅密度比铜重,铅的氧化物发生沉淀,而还原后的铜浮在铅水上,就此将铜和铅分离,如此可以提取到铜。

    当然,氧化铜与碳的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铅亦会发生还原反应形成纯铅,竟而进入再次聚合铜的过程,但这个反应过程所需的温度远高于熔炼铜铅合金的温度,因此倒也不存在这个问题。

    而要两种金属充分相溶成均匀合金,则需要让铜铅充分冶炼,这样的铸钱的成本,其实要比通过熔炼铜钱获取铜要高,因此铜钱往往维持在铅六铜四的比例,让民间无法通过提取铜,利用物价波动,而换取铜钱赚取差价。

    而金的熔点与铜相当,银略低,锡的熔点则比铅更低,继续通过以上方法获取提取金银铜,成本将会变得很高,当下也不具备冶炼分离这种合金的技术基础,且所需的还化学原剂将更加复杂,不存在这一获取化学冶炼剂和工业基础,每一次土法分离,都意味着一次火耗与更为复杂的化学冶炼成本。

    而且金、铜、银的熔点相近,惰性更强,没有完善的化工体系,想单纯利用碳作还原剂,将金属逐一分离将会非常困难,其中必然会产生大量合金渣。如此无疑增加了所需的冶炼难度,让熔钱取金,变得无利可图。

    当然,宗伯泰是不会知道如此详细的理论,多半是参阅典籍和生活实践得来的认知,加上永兴城工业便利,掌握基本的冶金知识并非难事。

    多种金属铸造合金币,既能提高币值,同时也杜绝了违法之徒,但初次的投入的成本极大,所以上策最大的问题是投资成本。

    中策相对折中,开源节流,继续扩朝廷屯田规模,提高生产力,稳定基本物价,降低生活必需品流通税,适当加征税赋,以都郡以西养活半壁江山。

    此法见效至少一年以上,而且提高生产力的主要途径是技术,没有技术就只能堆人力,而当下既没有足够的教育、人才、时间资源用于推高技术工业能力,也缺乏人力扩张基础规模,因此缓不济急,远不如第一种。

    至于下策,能立竿见影,但只是将问题延后,无法彻底根除。

    都郡西郡实行养民政策已有五年,立即取消恢复征税,咸西、丘南取明年补贴恢复基本征税,各地税赋上调,并加征进关税和过境税费,强充国库。

    此法百里燕显然不会同意,因此只能在上、中两策间做出选择。中策见效慢,镇痛却是一点不少,上策瞬间镇痛强烈,但也是最解决问题的手段。

    北海、东原、岁当、江东四地的铜钱贬值远比都郡极为厉害,因为都郡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力高,支撑了市场供应和币值。

    但权贵豪强一面收紧金银,一面让咸国铜钱无下线贬值,然后他们再用所得铜钱,到铜钱相对坚挺的都郡兑换金银,赚取中间差价。

    使用含有金银合金币后,官方财政可以官方物价为基准,先用含有金银的合金币从权贵手中,强行兑换铜钱,挤掉四郡恶意贬值的水分,同时在年关清帐前,陆续将新币流入各地市场,以取代旧币。

    新币将因含有金银而比旧币更受欢迎,不会出现当年秦国币改,出现的新币难以取代旧币的情况,将有利于短时内迅速扩大至全国,稳定币值和市场情绪。

    但这笔巨额金银从什么地方出呢?

    如果动用南境之战的战利品赎金和暗款,必然加剧金银市场供应,甚至贬值,因为市场和生产力就这么大,陡然增加的货币供应,只会导致通货膨胀,将失去更多的贵金属流出国内。

    “上策虽好,但不动用财宝情况之下,从何处筹得如此多的巨款,用以铸币呢?”百里燕问。

    “国库空虚,但卤侯为首的盐枭并不缺金银,若是能得卤侯、轩亭侯支持的话,不足之处可以想办法先借出来。”

    百里燕闻讯向轩亭侯借钱,也是大吃一惊,轩亭侯那是只进不出的人精,能借出来,他就不是乔廉。

    “如此巨款卤侯怎能轻易借出。”

    “或可以财宝金银抵押,待回款之后,再从现款之内提取。”

    “这不行不行,财宝都进了咸王税承司与内府,怎可能拿出来抵押。”

    要咸王拿自己的钱作抵押,根本不可能。国库是国库,小金库是小金库,公私有别,咸王好不容易自己得到一笔天外横财,哪里可能拿出来。

    百里燕甚至想到,宗伯泰还要拿珍珠作抵押,从轩亭侯手中借出银两。如果不能按期回款,轩亭侯还不热络的拿走珍珠养殖工艺。

    但是想到细处,却还真有两笔钱可以用。


同类推荐: 冬夏莫言(父女,1v1,H)启明1158抚宋摄政王家的农医宠妃不死的我只好假扮血族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重生后嫁给废太子李治你别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