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寡人心中有数,魏卿大可放心。”
“臣明白了。请大王保重,臣去了!”
最后拜上一礼,百里燕(既魏贤)从咸王手中接过通关符节,翻身上了战马,挥别而去。姜蓉、肖春玉等女子坐在车中,看去逐渐远去的背影,眼泪夺眶而出。
“大人走了……”
肖春玉泣不成声,姜蓉擦着眼泪:
“还会回来的。”
这时南门城头人山人海,随着马队远去,关龙翔不无担忧道:
“大人此去凶多吉少,也不知何日能归呀……”
“兄长既担心魏大人,为何不追随而去出谋划策呢?”
“大人不让随行,愚兄也无他法。”
“呵呵……”
赵安陵无故发笑,关龙翔不解道:
“贤弟何故发笑?”
“我是笑兄长杞人忧天。”
“杞人忧天?贤弟此话未免太过刻薄了吧。”
“刻薄?我是说的实话。兄长且不看魏大人随行带了什么,若非遭遇强敌,多半不会有事。”
“贤弟怎知晓?”
“魏大人临行之前,令杜家筹集红景天、紫萝棠这两味药物,还令人去了妙天山采集红景天,丝毫不用怀疑,大内药库所用红景天、紫萝棠定也是被魏大人调走,由此可见大人对南境准备较为充分,还不至于出师未捷身先死。”
红景天在当下仍是名贵药材,生长于海拔一千八百米至两千五百米间的高海拔纯净地带,有补气清肺、收涩止血、散瘀消肿、肺热咳喘、气虚乏力等功效。
有扶正固本,增强免疫力抗疲劳,调节精神系统等作用。同时也能增强红细胞携氧量,增强体内含氧量,预防高原缺氧产生的气虚乏力。
紫萝棠是当世所特有的一味药,价格略高,花开五瓣取其茎叶入药,在晋国的高山山民常以此药服用,增强体魄缓解乏力,同时还有极强的止血功效,因此也具有红景天增强红细胞携氧量的功效。
百里燕出发之前,令杜家父子收集此两味药材,最终掏空了王宫医官署药库,只筹得红景天价六十余斤,紫萝棠两百八十余斤。
百里燕率军分兵两路,步军随辎重粮草,坐船走水路入望亲江前往志国,骑兵走陆路抄近路先行前往望亲江叉江口持节通关。
为便于各诸侯国南下作战,御客以及各大门派与梁国订立有千岳山会盟协议,金雪狄北犯期间,诸侯国中止内战一致对外,各诸侯国军队可持飞云符节,无害通过各诸侯国领土,各诸侯国无条件放行,不得阻碍刁难。
同时会盟之日起,至南境战事中止,各诸侯国大军返回本国期间,各诸侯不得相互攻杀,各诸侯国军队不得以通过领土为借口手段,占领他国土地,攻占他国城池,但凡违令者群起而攻之。
百里燕率军走出不到二十里,前方探路的鲁诚骑马来报:
“将军,前方有一儒士拦住去路,说是要面见将军。”
“见本将?人呢。”
“前方三里官道小树林。”
“走,前面带路。”
“诺!”
随鲁诚来到小树林,只见一身高七尺有余,二十四五出头,一席靛色深衣头,戴紫檀木冠的英俊青年,牵着一匹罕见的高头大白马拦在官道上,神采奕奕的眺望大军来时的方向。
见百里燕而至,青年上前略施一礼:
“某见过魏大夫。”
百里燕翻身下马打量着青年,只觉此人脸上尽是自信和一种难以言表的玄奥。
“阁下是?”
“魏大夫无需知道某是何人,某前来是有一计奉上,不知魏大夫可有兴趣。”
“魏某不知阁下身份,岂能轻信阁下之言。”
“信与不信,魏大夫自作评断,某无意强求。”宗伯泰淡淡一笑,很是自信悠哉。
百里燕又是打量了来人,心中仍是一头雾水不知其来意,思索片刻后又说:
“那便要看阁下所言何事了。”
“魏大夫此去千岳山,务必谨慎一事。”
“千岳山?如此说,阁下对南境熟稔?”
“魏大夫高抬草民了。”
“那阁下想说什么?”
“南蛮金雪狄此番北犯必是倾全国之力,其势将是梁朝六百余年来之最,故而今次一战,正面交战凶多吉少,各诸侯国必将相互倾轧暗中争斗自保实力,将军若想保得平安化险为夷,千岳山之南,将比千岳山之北更为安全,请将军自鉴之。”
“千岳山以南那是无尽的大草原,南蛮金雪狄的领地,阁下难道不知吗?”
“正因如此,将军想要活命,最好不要力敌,而御客无情,断然不准退缩,故而活路只在南边,北面必成死地无疑。”
“阁下这是危言耸听了吧,我若将人马拉向南边,既无法攻城,亦没有粮草辎重,三万将士何以活命。”
“呵呵……”宗伯泰浅然一笑,接着又说:“镇北必死无疑,南路尚有生机,某言尽于此,魏将军好自珍重,若能得返中原,你我来日必有再见之日。某告辞了!”
言毕,宗伯泰翻身上马,又是行了一礼,便是径自骑马离去。
这时一侧司空南道:
“将军,这人是疯了吧,千岳山之南那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南蛮的领地,我等南去既不能攻城,亦无后勤辎重,岂非送死。”
“是啊,这天下只有狂人才能做此不可理喻之举,此人若是真言,定有其过人之处。传令大军,继续开拔。”
“诺!”
不明男子的出现让此行一直较为乐观的百里燕,心头蒙上一层阴影,一种不祥的预感徘徊萦绕在心头,久久挥之不去。如果背靠中原腹地尚且生死难料,向南进入一望无际的草原,又何来生路。
……
从陔陵骑马抵达晋、咸、志三国相交之叉江口足用了十二日,平均日行一百三十里,水军逆流划桨而上,日行却不到百里,足等了五六日,方才等到水军抵达叉江口。
边关志军早已得到咸国通报,百里燕持飞云符节和御客令顺利通关,志国未予阻拦。不过毕竟是外军过境,志国方面还是调动了一万骑兵随行,水师尾随,防止发生不测事态。
志国地貌风物与晋国内陆大抵相当,都是北平原,南丘陵的地貌特征。不同的是,志国北部郡县仅有接壤咸国的两郡,能一年种植两季稻米,其余郡县因为年积温度的差异,一年只种一季水稻一季冬麦,越往南,纬度越高地区,产粮越低。
大军进入志国不久,步军继续坐船逆流而上,此番随行战船多为划桨大帆战船,以利于逆流而行。战船载满辎重补给、骡马车辆,更有一百多辆载重十五石的四轮辎重马车以便于运输,粮草足够三万人马抵达贡江源头一路吃到掣驰城尚有余粮。
同时百里燕自率骑兵,携带五千匹驮载辎重的马匹沿江而行一路南下,由于骑兵速度快的更多,但凡所过志国城镇,百里燕概不错过,就地采购棉服皮货,同时利用咸国盐枭在沿江两岸的商渠,兜售从国内带出的商品。
此番南征咸王里外凑了十万寸银,魏府拿出了两万,赵逊给了五千,其他林林总总捐了一万多,但拢共没过十五万。
如果咸国铜钱是硬通货,此番少说要带百十来万才够开销,可惜咸国的铜钱价贱,自己人都不用,更是很难在国外流通。如此一来,十五万寸银就显得极为紧张。
好在这些年咸国特产小商品已经卖到中原各地,尤其是铁器,所过之处刨去支出,收入还大有盈余。
随行负责监视的志国大都督,多半是十万分没想到,咸军居然还一路走一路做买卖,可好像也没有什么规定,不允许客军过境期间不准做买卖,于是负责监视的志国大都督连忙派出四百里急件报知志王。
从叉江口过境志国抵达宋国边境,骑兵慢慢悠悠走了二十余天,小一个月,沿途城镇人口由北向南日渐稀疏,但还没觉得有何异常,直到进入宋国才知道什么是地广人稀。
一个国度面积五六百万平方公里的诸侯,本土人口只与咸国相当,气候变得干燥多风,放眼望去尽是一望无际的草原,两三百里地都看不到人烟也实属正常,偶尔发现的牧民,尽都是赶马的牧民,驱赶着数以千计的马匹专场寻找新的草场。
百里燕想采购一些上等马匹以备不时之需,询问了宋国随行大都督方才知道,但凡购买十匹以上战马要上报郡府,一百匹以上要报知大司马府,且必须累计统计。
大宗战马的交易都是国家层面的来往,即便你有钱,也还得走正规渠道按章办事。
宋国是个资源相对匮乏的诸侯,至少以当下的技术手段,很难勘探出地下有什么资源,土地只能种植小麦和青稞,产量很低,除了牲口以,外多数物资都只能通过外部输入,晋国正是拿捏了宋国的短把子,令其臣服于晋国。
不过也正是由于宋国的资源匮乏,当地的贸易交易环境要比志国更为宽松,也不难怪丁肃称之为交易的世界,几乎是除了盐、马匹以外,所有外部输入的物资都能在宋国自由交易,也包括铁器、铜器、煤炭等矿产资源。
百里燕随行带了不少备用钢刃、铁剪刀、铁锤、针头线脑、铜锅铜勺、炊具等等,甚至是边角料做的钢制小匕首、剪刀,都是当地的抢手货,价格也比志国高出五成到一倍。
此外最受欢迎的是糖、果脯、蜜饯、酒水、香料,以及尚未成熟的茶叶行业,最不受欢迎的反而是丝绸、高档面料。
宋国是产棉和畜牧大国,有羊皮、牛皮、棉花等大宗交易物资。地处寒冷南方,因此对丝绸需求不大,更热衷皮货和棉袄面料。
此外宋国金银贵金属较少,远不如志国富裕,无法全部以金银贵金属交易结算,但是宋国铜钱在千岳山宋国地盘能交易,且保值力比咸国铜钱强,能兑换城徐国、卫国钱币在千岳山流通,因此依然换得了不少的卫国、徐国铜钱。
第417章 启程
同类推荐:
冬夏莫言(父女,1v1,H)、
启明1158、
抚宋、
摄政王家的农医宠妃、
不死的我只好假扮血族、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重生后嫁给废太子、
李治你别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