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战国万人敌 657 各忙各的

657 各忙各的

    汉军推进的速度之快,让那些想要看汉军吃瘪的列国间谍,都是彻底懵了。
    他们并非不知道李解能够冬季作战,但是楚国汉东地区,居然大批大批的“望风而降”,这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李解亲自出马,硬仗一次都没有遭遇,像样一点的战斗,鳄人仅仅是出动了中队长。
    而且中队并不满编,是缩编的中队,辅兵成了这次作战出力最多的部分。
    等到郊郢地区也逐渐被汉军掌控之后,原本还在上鄀的列国间谍,这一次终于坐不住了,纷纷南下,在湫邑恭候汉军的到来。
    只是李解虚晃一枪,部队在雍澨以北略作休整,以沙哈带了一个扩编大队,外加两个大队的勇夫,同南下的三关部队,合兵与沈鹿。
    这地方比较特殊,当年楚国会盟合兵,就是在这里仿造鹿台,然后指天发誓,绝不背盟。
    整个郊郢东行的通道,此时就算彻底被隔绝,那么即便楚国最后来一次亡命一波流,过了汉水就要面对重重困难。
    当年楚国祖先是打下了大量丘陵地带的交通要道,加上水陆交通上的重要节点,才能够让楚国保障后勤,轻松地将部队输送到前线,然后跟汉阳诸姬大战数次,最后在蒲骚一战定乾坤。
    现在想要复制祖先的套路,基本没什么希望。
    李解和商无忌一南一北,打的算盘就是分割汉东跟楚国故地的联系,至少在交通上,直接禁绝交流。
    不但汉水上的舟船尽数为“沧浪君”管理,从长江沿岸开始,阳水南岸的渚宫,云梦泽南的州国都邑,汉水和溠水之间的雍澨,再加上沈鹿、绿林,中间间隔随唐两国,这由南至北的一条线,算是把楚国在汉东的念想,全部斩尽杀绝。
    想要搞敌后袭扰不是不可以,给援助;想要搞占领区打游击不是不可以,给援助;想要烽火狼烟燃个不停,让汉军疲于灭火不是不可以,给援助。
    只要楚国咬咬牙,上下一心,以楚国宗室和老世族的底蕴,挤出几个楚国朝廷的全年财政收入,都是没问题的。
    但这只是最美好的想象,实际情况则是楚国地方世族,根本不可能给楚国中央掏钱,更别说是一大笔钱。
    这跟楚国一直在模仿周室的体制有关系,整个国家的县邑,其实就是封地,打下一个封一个,久而久之,自然地盘越打越大。
    但要说中央军有多么牛逼,却是不尽然,反而地方部队尾大不掉,最终形成斗氏等等奇葩。
    高速发展期的时候,战争红利能够驱使着楚人奋勇向前,但是伴随着前所未有的受挫,定然就会出现各扫门前雪的境况。
    以李解离开渚宫,亲征汉东为例,正常来说,就算不把楚王熊生迎回去偷回去,至少也要给李解制造一点麻烦,让他后方不稳,是前线军心失衡。
    但这一切都没有发生,因为郢都现在最大的势力是斗氏,而且按照实力对比来看,楚国总体衰弱,但斗氏的权力比重,却大幅度提高。
    如今的楚国令尹,又是斗氏所有。
    而司马项拔,更是斗氏的姻亲,权邑斗氏更是将奴客两万,以商队的形式,送到淮中城。
    落在楚国在核心统治区老世族的眼中,斗氏就是在卖国,并且还是权臣卖国。
    这种情况,除非斗皇拿出一部分权力来瓜分,才能稳住局面,这样楚国各个地方世族,即便不是很甘心,但出钱出人来搞事,也是愿意的。
    可楚国令尹斗皇,有些事情没办法跟老世族说,他总不能跟老世族们讲,他斗皇凭借直觉,认为汉子李解这条恶狗不简单,可能是要算计他们,所以现在咱们算了,安心发育,不要到处浪。
    就算最终证明斗皇是对的,但现在也是有理说不清,索性斗皇就不去说,自然也就不能把好不容易集中起来的权力,人为地分散。
    斗皇的想法比较简单,既然汉子李解也清楚一口气吃不成个胖子,把楚国全部打下来,以汉子国的体量,还没办法快速消化。
    汉军只要敢过汉水,楚国老世族就敢边打边退,实在不行学左军,一口气逃到巴国去,再不行逃到蜀国去,再不行南逃洞庭。
    总能跑路的,只要手头有人有钱有装备,就不怕在蛮荒之地重新站稳脚跟。
    因为又先例在,比如说斗尊这个“丹阳公”的最早封地,其实就是在楚国西陲,常年要跟百濮人作战。
    再比如罗国遗族,如今就是被迁徙到了江南,重建的罗国,已经跟扬粤诸部斗了几十年,水稻田也开辟出来几十万亩。
    只要能站稳脚跟,总能活下去。
    不过这是最极端的情况,斗皇自然是不想走到这一步。
    从楚国令尹斗皇的角度来看,他并非不知道李解早一天消化汉东,平定汉东,对楚国来说,就是要早一天面对重重风险。
    汉军的战斗力太强了,斗皇完全看不到胜利的希望。
    他唯一能期待的,就是汉军在长期的围攻消耗战中,将精锐逐渐打光,那么这样的话,还能有反攻的希望。
    那一天可能很遥远,斗皇甚至都已经打了自己绝对看不到那一天的主意,他最大的决心,就是两代人甚至三代人,将汉子国消耗死。
    在此之前,斗皇准备着手的,无非是重建楚国都邑,效仿秦国和齐国,设置多个都邑,但实际统治核心,必须后撤,并且在汉西建立有效防线。
    即便不能防住汉军,给核心统治区撤离的反应时间,那也是相当好的。
    于是乎,明知道汉军从渚宫出发,先荡平雍澨,后进逼上鄀,楚国方面,尤其是楚国中央,并没有什么动作。
    甚至郢都有人抨击令尹斗皇的时候,斗皇也是充耳不闻,假装这种冷嘲热讽没听到。
    至于在朝会之上,他一边要拉拢赵太后,寻求李解、楚王的政治支持,一边也确实拿出了一些好处给顺从他的氏族。
    如楚西屈氏之流,斗皇允许他们一边组织马队前往巴蜀采购生丝,一边又将巴蜀生丝,转卖到淮水流域。
    同时就在阳水之畔,明明渚宫和郢都互相望得见,但还是在两个地方的天然交界处,开办了互通贸易的市场。
    阳水上的一座木桥,一南一北,各有一座交易市场。
    在这里,汉子国的各种特产,都会在河南集中起来,然后销售到河北。
    桥并不长,也就十几丈的长度,但从桥南到桥北,一次交易,就是完成了一次进出口。
    两岸的仓库,虽说有官方的推波助澜,但民间私自建设的临时仓库,也是相当相当的多。
    甚至有些管制物品,比如说青铜器、粮食、玉石,此时双方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交易。
    为了稳住郢都的局面,防止暴乱发生,令尹斗皇算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一面将斗氏子弟全部提拔出来,在关键的实权岗位上,都是用了自己最信得过的人;一面到处筹措物资,既要保证供暖过冬,也要保证粮食果腹。
    完成这个高难度任务,斗皇甚至连百濮人都放了一马,行政命令上,允许百濮人可以进入楚国境内,前往允许的市场进行交易。
    这跟以前楚国在面对百濮诸部上的政策,基本就是全面推倒。
    以往楚国的国策,就是把狗蛮子往死里逼,逼死了狗蛮子,自然地盘就是自己的。
    在逼迫的过程中,还会把楚国的手下败将,封地到这些狗蛮子的附近,让他们去跟狗蛮子打生打死。
    这样双管齐下,在缺少交易的状况下,武器装备落后、营养摄入失衡的百濮诸部,只能不断地往深山往西南地区发展。
    但现在令尹斗皇,却通过了一道法令,可以让百濮人前往楚国境内的关市进行交易,也就是说过,楚国头一次要跟狗蛮子玩温和政策,而不是刚到底。
    要知道哪怕面对老妖怪最霸气的时候,楚国崩归崩,还是当吴国是狗蛮子的,只是这只狗蛮子比较能打。
    毫无疑问,斗皇这一次干出来的事情,直接让整个楚国核心统治区都在震荡,但震荡归震荡,斗皇在冬季的财政上,居然还有上浮。
    原因就在于,百濮诸部多少年积累的各种物资,可以通过楚国来释放,而这些物资,楚国人就算不用,转手到渚宫,就能从汉子国换来更需要的过冬物资。
    其中百濮诸部存量最大的,就是各种皮毛、鹿角、犀角、象牙、宝石、羽毛、矿物、木材等等。
    这些对现在的楚国来说,基本没什么卵用,但对汉子国而言,却是需求量不小。
    汉军的军装是制度化的,军官和士兵之间的区分,也主要就是靠金属徽章和不同颜色的羽毛。
    这些东西,都比较昂贵,看上去没什么卵用,但对部队的统一性、凝聚力,还是有帮助的。
    整个贸易过程中,阳水两岸,桥北的楚国口岸,其关市税,根据不同的货物,从值百抽二到值十抽一不等。
    令尹斗皇在针对不同的商品,要根据通关口岸的货物交易量来定税,整个冬天,基本上能够做到一物一税。
    大宗货物的税少一点,奢侈品的税多一点,同时关税和市税,只征一次。
    同时交易双方,在通关口岸会请关市大使为官方中人,那么每次交易,就可以根据通关口岸的行市市价来进行估算。
    楚国令尹斗皇,将通关口岸的出口交易预估,称之为“估卖法”,因为从本国出口,比较容易控制,商人基本也没有反抗的能力,很容易在这上面稍微做一点手脚,也不多贪,大概就是在百分之二左右。
    这么一点,对穿越前的李总裁来说,绝对是不低。
    但这年头,二十抽一、十抽一、十抽四都是正常的,所以对很多楚国境内的地方世族马甲商队来说,就显得不怎么起眼。
    同时对令尹斗皇来说,“估卖法”减轻了很大的统计压力,基本就是集中在通商口岸交易,而且很多时候,并不需要在交易彻底完成之后,再去抽税。
    在交易之初,就能提前抽税,然后发放完税凭证,类似商人之间的“玉简”,接下来就是任由商队出关。
    又或者就是从淮中城进口大量白纸,因为白纸非常昂贵,用来制作完税凭证,相当的完美,加上又书写便利,只要做好备份,就能根据存档,来追查当时负责某一天某批次出口交易的官方负责人是谁。
    对斗皇来说,出现逃税,他没有心思去追查怎么逃的,他只需要把负责人抓起来,然后抄家。
    抄家所得,自然就能补上逃税的这一块。
    于是乎,李解在汉东忙着扫荡的时候,楚国令尹也没有闲着,同样忙着“扫荡”,只不过他做得比较文雅,飞快地将楚国中央财政重新恢复过来。
    同时,斗皇在恢复财政上,重点并不是在出口上,而是进口。
    大头自然是从汉子国的进口,大量的奢侈品进来之后,为了避免通关时候刺激汉人,往往都是把汉子国的商队放进来之后,在市税上做文章。
    关税少一点,甚至直接减免。
    但是市税就直接拉高,并且因为市税一视同仁,汉子国的商队,除了抗议,就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除非能够说动汉子李解,为了降低楚国的市税,再发动一场伐楚战争。
    有楚汉和约在,短期内这种想法都是做梦,所以奢侈品进场,比如说高档丝绸、高档陶器、漆器、瓷器、玻璃器、金银器等等,斗皇是不愁收钱收到爽的。
    就算不收钱,收实物税,楚国中央政府一转手,就能拿这些高档奢侈品当做俸禄下放,只要是贵族世家,就没办法拒绝。
    因为人总归是要死的,这年头本家老祖死了,没点像样的好物件陪葬,整个家族都会蒙羞。
    薄葬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斗皇吃的就是这一份人心,因为这些老世族去市场上采购,比往年的价钱,要多了百分之二十可能都不止。
    这么一算,还是俸禄形式比较划算,毕竟,奢侈品有价无市是长期的,吃饭问题,自己家有封地,地里有产出,怕个屁?
    然而从汉子国的进口,依然不算是斗皇的工作重心。
    重点反而是在百濮、扬粤等蛮子身上。
    以往楚国针对这些蛮子,是铁了心往死里整。
    但是现在不同,令尹斗皇为了缓和财政,给了这些部族甜头,地价收购土特产的同时,又和相邻的一些部族,效仿阳水通关口岸,在当地部族的主要活动区,建立市场。
    不过这个市场建立,令尹表示这是大楚国释放善意,为了表现诚意,大家各退一步,以后凡是到这里来交易的,除了楚国和本地土族,都要征税。
    然后每扩张一个交易市场,当地土族就得继续保持这种优良作风,加强大楚国和土族之间的长久友谊。
    一句话,外来户进场,税都他娘的往死里收!
    百濮人一合计,反正他们也不怕巴国还有乱七八糟的小邦国,唯一能搞死他们的,貌似就楚国,那就答应吧。
    于是乎,那些溜达到楚国西陲的陵师三军残兵败将们,都发懵了,他们突然发现有一天跑去百濮人那里采购肉干、粮食、木材的时候,居然要掏一大笔钱。
    而且不能私下交易,得去市场交易。
    在市场上,还见到了郢都来的使者,专门帮助百濮老乡,建立完善的收税工作。
    只这么一招,就让大量地方军头菊花一紧浑身难说。
    大冬天的,咬咬牙抢百濮人一把,也不是不可以,但风险就在那里,抢东西容易,来年就不好过了。
    天气一转暖,百濮人也不是傻的,肯定要反抢报复。
    进退为难之间,有些桀骜不驯的军头,第一时间派出了心腹,前往郢都,说是要给太后恭贺新春……


同类推荐: 冬夏莫言(父女,1v1,H)启明1158抚宋摄政王家的农医宠妃不死的我只好假扮血族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重生后嫁给废太子李治你别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