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了密林,很快便惊动了林中巡夜的士兵。
只见领头一人满脸胡须,在火把的笼罩下根根如火蛇奔舞,不是李松林又是何人?
“公子,你怎么半夜出来了,可是蛮营有变?”李松林诧异地问道。
“李叔!”朝李松林微微一抱拳,裴盛秦便摇着头苦笑道:“蛮营无事,只恐我军大营有变。”
李松林一惊:“啊?此话从何说起?”
裴盛秦便又将事情简略说了一遍。
“来人!速速唤醒众将士,披挂上马。”李松林面色一肃,也清楚事情的严重性,当即便安排了下去。
一炷香的时间后,裴盛秦率军朝光化洲秦营疾驰而去。此刻裴盛秦麾下已有四百骑兵,一百是他的亲兵,三百是父亲的亲兵。另有李松林、石越二将随侍左右。
裴盛秦抵达时,已是黎明前夕。借着淡薄稀疏的一线初升阳光,他看到了营地外围的大秦旌旗已经不知所踪。
大秦律法,行军在外,朝廷旌旗不可落!父亲如何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旗落,便说明父亲已经落败,失去了对大营的控制。
桓老太君,果然已经成功发难了么......
裴盛秦的心沉入谷底。
其余人同样将大营的异常看得清清楚楚,见裴盛秦不语,李松林便咬牙道:“公子,咱们这便杀入营中,救出将主。”
身后士卒纷纷意动,他们都是裴盛秦和裴元略的亲兵,一生荣辱都和裴氏父子与共,忠诚无比。
“慢着!”石越拦住了李松林,朝后面那些跃跃欲试的士兵低吼道。
“我们不过四百人,更是连夜赶来,正值困乏,对营中情况又一无所知。七万大军,你们可知道哗变了多少人?连将主都制不住局面,咱们四百疲兵不问青红皂白便冲杀进去,是送死么?”
李松林怒道:“将主生死未卜,哪里还管得了那么多。”
“李叔,稍安勿躁!”裴盛秦出面打断了李松林。此刻他才是最心慌意乱的那个人,因为遇险之人是他的父亲!但裴盛秦知道,这时候他是主心骨,他不能够乱!于是裴盛秦强迫着自己振作起来,缓缓说道:“父亲是要救的,但石叔说得对,我军兵寡而力疲,此刻万万不可意气用事。将士们熬了一夜,早已是强弩之末。现在应该做的是先寻一处安全之地,让将士们睡上一觉,同时派人潜入营地打探消息,再做定夺。”
李松林虽说冲动无谋,但毕竟是一员大将,基本的意识还是有的。稍一冷静,也知道自己先前失言。此刻见裴盛秦出言,也点头称是。
石越赞许地看了裴盛秦一眼,心中默默为裴盛秦添上了一个临危不乱的标签。他说道:“公子所言极是,昨日赴秭归之前,吾已仔细探查过光化洲周边地势。南边有片芦苇荡,地势复杂广袤,水草交错,可先入内修整。”
此刻天已放亮,裴盛秦正愁如何在附近寻一处不会被发现的地方修整,石越的话让他喜出望外。石越不愧是历史上评价极高的名将,光是这份意识,就很少有人能及得上。要知道,从益州水师抵达光化洲,到使团出使东晋,中间不过短短一两个时辰,石越竟已细心地勘察清楚了光化洲附近地形。
于是裴盛秦点头道:“就听石叔的,先去芦苇荡休整,另外排出几个机灵的弟兄在大营附近打探消息。”
众人领命,公狗与顺强安排了几个士卒打探消息,裴盛秦与剩下的士卒便由石越带路,往芦苇荡走去。
“到了,就在前方!”石越止住了脚步,片刻后却又皱眉道:“不对,有人来过。”
众人顺着他的目光看下去,只见地上零零散散地分布着一些折断的芦苇,分明是被人踩断的。而且看翻起的泥土新鲜,应该就在不久之前有人出入!
正在众人惊疑之时,天空中零零散散射来的数十支箭,裴盛秦高声道:“格挡!”
哗啦啦!
箭支落下,所幸芦苇茂盛,故而这些箭都是抛射,威力本就小了很多。加之反应及时,倒也没出现伤亡,只是有几个兄弟刮破了皮而已。不过原本严密的队列却被这轮飞箭给搅乱了。
便在这时,听得四周芦苇深处传来喊杀声,却见许多大汉手握兵刃,从芦苇丛里钻出。领头人方脸黑面,甚是严肃,他身边跟着数人,其中一个披甲胖子哇呀呀地叫道:“南蛮贼子,纳命来!”
裴盛秦突然笑了,同时眼泪也从双颊落下,这是喜极而泣。他泣声呼唤着那方脸黑面的大将:“父亲!”
胖子雍建岚还在那摇头晃脑,哇呀呀地乱叫,听到裴盛秦的声音终于反应过来。定住了脑袋,瞅着裴盛秦惊道:“公,公子?”
晨曦升起,两边士卒看清,原来都是袍泽,不待吩咐,便相互笑笑,收了刀剑。
裴元略终于反应过来,他看到了裴盛秦,看到了石越,看到了李松林,也看到了裴盛秦带来的亲兵。终于喃喃念道:“都回来了,好啊,都回来了。”
裴盛秦忍不住,便冲向前去,紧紧地保住裴元略:“父亲!”
父亲老泪横纵,呼道:“盛秦吾儿!”
“昨日有蛮使来营,却是一老妇人,自称桓氏老太君。只说你们要留宿蛮营,恐吾生疑,特来为质。后来此人借口参观军营,为父本想着炫耀我军威势,便由两个亲卫领得她去。谁料到,这老妇人,她,她竟是成汉公主!她趁着参观军营之机,鼓动水师反叛。幸亏那两员亲卫警醒,发现情况不对,第一时间通报了为父。为父反应过来,忙召集各将领与麾下亲兵,聚千余众。只是终究晚了一步,营中大军短短时间便已被那老妇所挟控弹压,为父与诸位将军带着亲兵奋勇冲杀,最后才勉强杀出了大营。只因那老妇刚刚夺权,对营中控制并不严密,担心生变,所以不敢出营追击,为父方才能辗转来此休养。”
父亲带着裴盛秦等人朝芦苇荡深处走去,一路上把营中之事说了个大概。裴盛秦也将半夜惊觉有变,连夜逃出晋营,然后召集密林伏兵一同赶回的事情说了一遍。父亲听罢,不由大感欣慰,道:“吾儿有大才!”
雍建岚也在一旁拍着马屁:“公子果真是麒麟降世,先是预判了荆州有蛮兵把守,今又能通过蛛丝马迹判断处大营有变。更为难得的是,公子情报精准,连南蛮桓温的家室都能摸得清清楚楚。假以时日,必能成一方大将!”
不得不说,经历了这几次事件,父亲与军中诸将对裴盛秦的看法已经彻底改观,不再将裴盛秦当做一个不谙兵事的少年看待。不过裴盛秦自己却清楚,这些“先知先觉”不过是靠着历史书作弊罢了。他们也并不清楚,若不是裴盛秦执意出使东晋,桓氏便不会动用这一杀招,现在的局面或许要好上很多。
因此,面对雍建岚的马屁,裴盛秦只是惭愧地笑笑,并不做声。只是没曾想这样一来,他却又给众人添上了成熟稳重的映象。
到了芦苇荡深处,那面大秦旌旗依旧牢牢地插在地表。只因芦苇茂密,所以在外面看不到。
大军所在,旌旗不落!这里便是父亲的临时驻地了。
吩咐士卒都去休息,将领们被父亲聚在一起议事。
临时聚起的千余亲兵,在数万大军的冲杀中折了大半,剩下成功抢到马匹冲出大营的,只有数百人而已,减去一些动弹不得的重伤,便只得不到四百。加上裴盛秦带来的四百兵马,如今裴元略麾下顶天也只有八百人!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这八百人都有战马,水师本就缺马,这八百匹战马几乎已是益州水师的全部数目。如今营中叛军缺乏机动性,就算真出来追击,众人也能够逃脱。另外军中大将几乎也都逃了出来,这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通过父亲这边,裴盛秦等人也了解到,或许七万水师中大部分都归附了桓老太君,但仍有小部分理智的人,这部分人或是无奈从贼,或是被桓老太君囚禁看押。总之,桓老太君还没有完全控制住水师大营,此时应该还在进行内部清洗。短时间内,她是不敢放这些还未完全驯化的水师出营的。也就是说,这七万益州水师虽然叛变了,但暂时还不能成为南蛮的战斗力。
“七万人呢,说叛就叛。史书说淝水之战时前秦先后有数十万兵马叛变,果然不是吹牛的。”之前还对历史书上的离奇记载抱有疑惑,现在裴盛秦终于是服了。前秦的这位苻坚大帝仁则仁矣,威则威矣,可惜御人之术实在是不及格,这一点还是得向东晋那位同行多学习才是。
“盛秦,你刚刚说什么?”父亲疑惑地看着裴盛秦。
这时裴盛秦才发现,刚刚不小心竟嘀咕出声了,还好声音并不大,没让旁人听清楚。
裴盛秦想了想,便说:“孩儿认为,桓氏此举,多半是为入蜀。桓玄想要脱离我大秦的阴影,便唯有‘烧掉剑阁七百里,蜀中别是一洞天’,正因他本就怀着入蜀自立的想法,所以才敢蛊惑我军,不怕朝廷降罪。”
裴盛秦并没有说前秦即将大败于淝水,反正说出来也没人会相信,他只是单纯的分析了桓玄这次举动的目的。不得不说,数千年的阅历还是有些用处,裴盛秦自己都想不到,桓玄的心思竟被他摸了个一清二楚。
众将七嘴八舌,不是沟通着秦营与晋营的情报,就是分析桓氏的目的。听了许久,几乎该弄清楚的都已经弄清楚了。于是父亲打断了众人,问道:“事已至此,咱们只剩下八百骑兵。诸位将军认为,我等应该何去何从?”
第一卷 袭会稽 第十章 父子相见
同类推荐:
冬夏莫言(父女,1v1,H)、
启明1158、
抚宋、
摄政王家的农医宠妃、
不死的我只好假扮血族、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重生后嫁给废太子、
李治你别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