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崇祯窃听系统 405 兵役

405 兵役

    他们想着的是,皇上刚才所说,是大明西北的所有男丁,难道说那些有功名的秀才,甚至举人都要当兵?还有那些世家子,比如藩王郡王什么的嫡子世子什么的,难道也要当兵?
    皇上说这个话的时候,是不是说得有点不妥当,没把这些人给撇开?是不是应该说大明西北所有的民户男丁?
    在他们看来,皇上肯定是说错了话,本身的意思是不会包括这些人的。
    因此,一开始的时候,他们也就想想,并没有在意。
    而点将台下的这些青壮,基本上都是普通民户,听皇上说得在理,自然就都答应了。
    崇祯皇帝说完了这个事情,他就回去了。不过锦衣卫指挥同知伍忠,却还留在这里,开始询问这些青壮,有关归化城和草原上,他们所看到的所有情况。
    这些细节上的东西,崇祯皇帝就无法通过窃听系统知道,因此,就有必要这样收集信息来补充对归化城那边的敌人的了解。
    回到议事大堂,司礼监的太监没在身边,内阁成员也没有,崇祯皇帝便口授,让三边总督郑崇俭拟旨,准备把义务兵役制这个新生事物,先在大明西北进行试验。
    郑崇俭边听边写,不过写着写着,就写不下去了,他不得不提醒崇祯皇帝道:“陛下,有免役的那些,该不用如此做吧?”
    这么说着,他就准备把崇祯皇帝所说得所有成年男丁改为按律服役之人。
    但是,崇祯皇帝却断然说道:“此事,不算劳役,不在免役之中。所有人等,皆要遵守!”
    听到这话,郑崇俭顿时有点呆住了,其他那些文官武将也都呆住了。所有人都要当兵,这是不是开玩笑啊?
    他们的脑海中立刻想象出那些秀才,举人老爷,又或者那些世子什么的,一个个苦逼去当兵的样子,这……这叫什么个事?
    郑崇俭最先回过神来,不得不提醒皇上道:“陛下,这怕是不妥吧?”
    其他文官武将,听到这话,也全都看着崇祯皇帝,很想知道皇上接下来会怎么说?
    “有何不妥?”崇祯皇帝一听,毫不犹豫反问了一句,他盯着郑崇俭的眼睛,让对方感觉到了很大的压力,不得不低下了头,而后才继续说道,“建虏肆虐的时候,难道还会挑选是否有功名?兵灾之下,所有人都是一样,没有人能够幸免的。男儿有力气,为何不能自己保家卫国?当兵训练个三年,至少让他们都能知道,当敌人入侵的时候,自己该怎么做!”
    如果说,这话是在崇祯十一年之前所说,甚至这话在崇祯十三年之前所说,估计都会引来在场不少人的反对。至少这些文官,肯定是要反对的。
    但是,如今崇祯皇帝的威望,那是与日俱增,特别是在近段时间,威望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些在崇祯皇帝身边的文官武将,那个不对崇祯皇帝心服口服。
    因此,崇祯皇帝此时说出来的话,那份量是相当重的。
    在崇祯皇帝的强势之下,郑崇俭不敢再反驳,他怕皇上又会提“投笔从戎”的事儿,似乎和眼前皇上的意思,还是有点相似的。这可是文人从武的经典,是被传颂的。
    再者说了,秦汉时候,那时候也是全民皆要服兵役的。虽然秦汉时候和后世比起来,特别是从隋唐有了科举,经历过宋代之后,情况已经大大不同。可是,毕竟是有了出处不是!
    与此同时,在他内心中又想想,皇上这道旨意,也不关他什么事情,没必要犯颜直谏。
    因为大明官场上有规矩,官员必须异地为官,在大明西北的他们,就不是大明西北的人,因此,皇上这道旨意,和他们是无关的。既然事不关己,那就高高挂起好了。
    在场的其他文官,也大都这个想法。
    至于那些武将,在经过最初的惊愕之后,心中其实不无期待,平日里那些文人对他们这些武将指手画脚的。呵呵,等以后他们当兵了,看他们还怎么说?
    这么想着,他们甚至更期待那一天快点到来,他们就想看看,那些有功名的人当兵,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于是,就这么地,在场的文官武将,在崇祯皇帝的威望之下,没人再反对。
    看着这道圣旨拟好,崇祯皇帝亲自过目,符合自己的意思之后,便笑着说道:“其实,当兵的好处也是多了去的。如今这个时候,保家卫国,守护自己的亲人,这个就不用说了。就算是和平年代,没有了外敌。可当兵也能锻炼身体,强健体魄,还能锻炼意志,让人知道服从集体的重要性……”
    说到这里,他的目光扫视过堂下的这些文官,加重了语气说道:“总要好过那些文人士子整天无所事事,逛青楼,穿妇人衣裳招摇过市,是不是?”
    这种情况,在西北这边很少,在北方相对也少,最主要的是江南那边多。郑崇俭听到这话,心中顿时一惊,该不会这事儿,皇上还想推广到江南那边去吧?
    不过他作为一个实干派的文官,带兵打仗的,自然也看不惯那种娘娘腔的文人士子,然而,风气如此,就算是他,那也是无可奈何的。
    因此,皇上要真得向江南推广,朝中重臣之子,皇亲勋贵之子,全都要遵守此项规定的话,那自己孙子也要这么做,也就无所谓了。
    这么想着,他便向崇祯皇帝躬身奏道:“陛下所言极是,儒家子弟,其实皆是能文能武。只是到了后来,很多人一心只读圣贤书,却把先贤教导的其他东西给弄丢了。弱不禁风,何以为陛下效命!”
    其他文官听了,有点诧异郑崇俭的反应。他们觉得,这事儿,不反对就是了。可总督大人为何还要如此赞成?
    他们在想着,那些武将却乐得起哄,顿时一个个都向崇祯皇帝附和,表现出强烈拥护圣意的意思。
    其他文官见了,就怕在崇祯皇帝的眼中留下不好的印象,便也都支持了。
    崇祯皇帝听得微微一笑,如此一来,等到以后在大明都推广之后,既然大家都当过兵,那么世俗对武人的歧视,就会少很多了,有利于实施文武并重的治国方略。
    等他们都附和了一会之后,崇祯皇帝才开口继续说道:“如今对归化城一战,须得进一步了……”
    众人一听,立刻端正了态度,一个个表现得很严肃,看来,皇上终于是要御驾出征了。
    不过他们没想到,崇祯皇帝话锋一转,却是说道:“……斥候战要加大强度,始终保持我军兵力比建虏探马要多,形成优势不断消耗建虏兵力,并且进一步威压建虏和蒙古部族,加速他们的粮草消耗。如果有必要,骠骑营全部出动,就依托榆林重镇,一日可达范围内和建虏作战。总之,耗建虏兵力,威压建虏,耗建虏粮草,这就是下一步的作战目标,逼迫建虏和蒙古部族决裂,明白么?”
    “遵旨!”文官武将们一听,立刻大声领旨道。
    他们心中都是高兴地在想着:皇上的这一个方略,对明军来说,又是风险最小的,这一步步算计,建虏那边怕是要苦不堪言了。
    于是,大明和建虏的斥候战再度升级。
    一般来说,探马的数量,一队也就十来人左右;可是如今,这斥候战导致双方的数量都在增加。建虏探马增加到一队五十人,但是,明军夜不收这边立刻就增加到一队一百人,形成对建虏的兵力优势,加上夜不收皆出自骠骑营,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只要双方发生遭遇战,那绝对是明军这边占据优势。
    如此情况下,建虏探马抵挡不住,不得不后退,同时也增加了兵力,一队也增加到一百人,想要和明军夜不收至少在兵力上持平。但是,明军夜不收,一队立刻增加到两百人,且派出的夜不收队伍也增加了,至少在靠近边关一带的草原上,几乎都是明军夜不收的身影。
    如此几次之后,前方军情再次报到归化城的济尔哈朗这里,他就有点吃不消了。这样耗下去,他可耗不起。他最大的期望,就是明国皇帝快点出关来攻打归化城。
    这一日,他又得到手下探马禀告,说明军每日出关的骑军,至少有四千人左右,大清探马这边,实在是无法应对了。
    济尔哈朗对此想了很久,终于做出了决定,传令军队集结。
    蒙古部族头目们一听,不由得喜出望外,那是飞一般地速度赶来听令。路上遇见熟人,就很是感慨道:“看来是明国皇帝终于要出关了,这下好了,终于等到了,打完这次战事,就能入关去抢他娘的了!”
    “是啊是啊,我那边都快坚持不下去了,已经有族人赶来禀告说,部族那边再不补充粮草,就只能杀马充饥了!”
    “那可不行啊,牛马羊都杀了,明年怎么办?”
    “……”
    就这么聊着,他们兴高采烈地跑去听令,结果济尔哈朗却对他们说道:“要是不狠狠地教训一次明军夜不收,痛打他们一顿,明国皇帝还不会出来……”
    他的话还没说完,那些蒙古部族的头目纷纷跳了出来,再没有以前对济尔哈朗的敬意,立刻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都是非常诧异和有点怒气了。
    “啊,什么,明国皇帝没出关啊?”
    “什么时候才能和明国决战,殿下给个准信吧!”
    “打明国夜不收,大清军队出动就可以了,为什么叫我们?”
    “就是,我们的儿郎都躺着不敢动,就怕肚子饿得更快,那还能出兵啊,一点粮草,都留着打决战呢!”
    “……”
    这种情况,以前从未有过,让济尔哈朗的脸色有点阴沉了下来。他明显地感觉到,这些蒙古部族的头目,似乎越来越大胆了。当然,他也明白,这完全是因为粮食闹的。
    边上的阿济格却听得怒气顿生,如此无礼,反了天了。
    这么想着,他一下从座位站了起来,大步走过去,盯着其中几个闹得最凶的蒙古部族头目,恶狠狠地说道:“军机重地,大清亲王面前,谁敢再呱噪?”
    听到这话,这些蒙古部族头目们立刻想起建虏的凶残,顿时,所有人就变得都安静了。
    适时地,济尔哈朗赶紧当红脸道:“以雷霆之势除掉明国骑军,等回头决战的时候,也能轻松不少。就算明国皇帝不出关,只要他没了骑军,那我们也可以解除战备,无需时刻备战的。”
    行吧,反正你说啥是啥!蒙古部族的头目们心中想着,也不敢不遵守军令,只能遵守。
    于是,建虏军队出兵三千,各蒙古部族出兵六千,从归化城出发,绕了一个大圈,然后从大明边关的左右两侧,一起夹击包围出关的明军。当然,与此同时,其探马还假装敌不住明军夜不收,往后败退,想要吸引明军这边更进一步深入草原。
    这日出关的骑军,刚好是吴三桂所部。
    对于建虏的情况,可以说是这支关宁军最为熟悉了。就算吴三桂一时没有察觉,可军中老兵却立刻有了反应,把情况报到了吴三桂这里:“老爷,情况似乎不对,按理来说,建虏好像没到这样败退的地步!”
    “呵呵,没想到是真的,这事儿皇上已经算到了!”吴三桂一听,脸上再次露出了敬佩之意道,“临出关前,皇上有给本帅交代,说建虏耗不住了,很可能这次会出兵,想要包围消灭我部。”
    一听这话,他的手下顿时惊喜,没想到皇上竟然有交代,那肯定是真的了。
    吴三桂就根据崇祯皇帝给他所说的“推测”,立刻召集分开的其他几支骑军,合并一处之后,突然往西侧而去,直接撞上了乌拉特部的三千人马,立刻杀了个对穿,而后扬长而去。
    等到附近的建虏军队赶过来时,吴三桂早就进关了。从崇祯皇帝御驾亲征以来,边关的明军,第一次见到了建虏和蒙古联军出现。
    那没得说,既然敢来,那就要好好招待一番的。


同类推荐: 冬夏莫言(父女,1v1,H)启明1158抚宋摄政王家的农医宠妃不死的我只好假扮血族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重生后嫁给废太子李治你别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