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挽明 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620章 压力

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620章 压力

    做事情最难的是什么?朱由检以为是跨出第一步,越是过程漫长的大事件,这第一步就越难跨出。事实上有些看似毫无成功可能的事情,当你有勇气跨出第一步时,起码就已经将某种可能抓在了手中。

    就好比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丢下江西根据地转移时,几乎没有一个人会知晓他们是开创了长征奇迹的伟大红军,而不是第二个石达开。

    作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不管崇祯做什么都不会缺乏支持者和反对者,而他所需要的做的便是将支持者弄的多多的,把反对者削弱成少数而已。

    经过十一年的改革,朝廷已经在河北地区获得了最广泛的支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昔日的北直隶已经成为了崇祯的基本盘。这并不是如过去那样,皇帝只是从当地的地主士绅那里获得的支持,当地百姓的忠诚是通过本地士绅地主转移到他名下的。

    这是通过退役军人协会、农会、公社组织、县议会、学校,直接把朝廷的统治施加到农户头上的严密控制。河北士绅对于自家土地上耕作的百姓控制权力,已经被削弱到有史以来的最低。公权力已经进乡入村,重新构筑了大明朝的权力基础。

    正是凭借着对于河北地区的彻底掌握,朱由检才有这个底气跨出对于南方士绅阶层的挑战。而崇祯十二年的河南大旱,也迫使他放弃了缓缓对付南方士绅的策略,决定采用一种激进且暴力的手段,敲开江南士绅对于地方政权的把持包揽。

    不过崇祯也很清楚,在没有外力的推动下,内阁的这些阁臣们是不会这么轻易的跨出这一步的。因此在他向钱谦益交底之后,便立刻招来了崔呈秀、冯铨、孙之獬等人,开始营造时势,以逼迫中枢大臣们表明自己对于救济灾荒的态度。

    于是大明时报上开始成编累牍的出现了北方各地灾情的汇报,同时开始呼吁大明上下各阶层同心协力的对抗这百年一遇的北方大旱。崇祯亲自撰文刊登于时报上,认为抗击旱情不仅仅是灾区百姓的事,同样也是全大明百姓的事。

    他还认为,这是一场人和自然搏斗的战争,朝廷绝不能袖手旁观,看着灾区百姓自生自灭。朝廷必须以对抗外敌入侵的心态,领导和凝聚全国的力量去打赢这场战争。在真实的战场上出卖祖国的叛徒要处以极刑,那么在抗击旱情的战场囤粮居奇破坏抗灾的人,同样也是人民的敌人,不应当再受到法律的保护。

    崔呈秀、冯铨随即响应了皇帝的号召,领导着北方的士绅组建了赈灾捐助物资慈善会,主动捐出钱财前往南方和海外购买粮食,以赈济灾民。而北方的不少大地主和粮商们也公开表态,在这样的灾荒之年绝不囤粮居奇,也不发国难财。

    从京城发端的舆论声势,很快席卷了北方诸省,赢得了受灾各省士绅百姓的支持。接着是浙江、福建、广东、云南等南方省份的发声,这让还在摇摆不定的内阁阁臣们陷入到了一个困境之中。

    江南士绅们的势力虽大,但也不及此时关注内阁动向的北方士民对他们的舆论风评。大明朝的官员首重的就是名誉,只要名誉不被败坏,哪怕暂时失去了官职,总还有复起的希望。但是一旦坏了名声,这官是无论如何都做不下去了。

    当下京城和北方的风潮已经刮起,拯救灾情已经成为了政治正确,任何敢于在这点上发出质疑的官员,无疑就等于是政治自杀。而崔呈秀、冯铨领导组建的慈善会,更是赢得了北方士民的极力称赞,这甚至将两人身上的阉党污点都洗去了不少。

    崔呈秀、冯铨可不是孤家寡人,他们下面有着各自领导的部门和众多北方士绅的支持。这两人的声誉高涨,顿时引起了内阁诸臣的警惕。在当前的局面下,如果内阁倒台而什么人能够受益的话,显然是这两位有重新组阁能力的阉党骨干了。

    此时的内阁六部,势力最大的自然是改革派官员,其次才是从东林党人脱离出来的新东林党。改革派官员虽然大多和阉党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甚至有些人根本就是所谓的阉党,但是阉党本身就是一个为了反抗东林独大局面而依附于魏忠贤周边的政治联盟,真正拥戴魏忠贤的阉党骨干其实并不多。

    所有当崇祯登基之后,便轻易的拉拢了黄立极等阁臣,将魏忠贤、崔呈秀赶出了京城。而黄立极组阁之后,也迅速的和魏忠贤、崔呈秀撇清了关系,这才有了改革派官员的出现。这些改革派官员虽然出身于阉党,但是对于这个已经过气了的政治联盟并无好感。

    在当前改革已经进入到平稳阶段的状况下,改革派官员已经稳稳占据了官场的上升渠道,他们自然不会再把崔呈秀、冯铨请回到自己头上来。而出于对这些阉党骨干的了解,这些官员比东林党人更加警惕他们的复起,担心他们得势后清算自己这些背叛者。

    至于新东林党人,虽然他们比东林党人的政治态度要温和一些,愿意同改邪归正的改革派官员们共同主政,但是不代表他们愿意接受迫害东林领袖的阉党骨干们重新进入执政圈子。

    因此在京城乃至整个北方舆论的大势压迫下,许多官员们就开始改变了态度,认为在特殊状况下,朝廷使用某些特殊手段度过难关,并不应该被视为对于地方士绅财产的一种侵害。

    特别是归德知府王琦的上书被公开之后,一些年青的士人态度也有所转变,认为当前朝廷执政大臣应当先考虑活人,而不是反复盘算着自己颁发的政策会不会得罪地方士绅。

    本就有所心动的的钱谦益,终于在和皇帝密谈后的第十一天跨出了第一步,将皇帝提出的主张交付了内阁进行小范围的讨论。

    经过了三天四晚的闭门会议,内阁终于还是通过了皇帝提出的大部分主张。唯有对于余粮征集的方案,众人认为方案过于激进,还是先搁置一段时间,除非海外运粮难以填补灾区的缺口,到时再做考虑。

    听过了内阁的汇报之后,朱由检并没有断然否决内阁的决定,他思量了一番之后,决定稍稍退后半步,“既然各位先生认为余粮征集的方案要搁置,那么也就是说,大家都认为这显然是最后的解决办法,而不是荒诞之策了。”

    钱谦益和同僚们交换了眼神之后,方才代表着内阁向着皇帝点头说道:“是的,陛下。我们都一致认为,余粮征集是一剂猛药,现在河南等地的灾情尚未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没必要现在就用上这剂猛药。”

    朱由检沉默了片刻,方才继续说道:“既然是方案搁置,并不是彻底废除,那么我们总还可以做一做准备工作。

    余粮征集是一个过程,培训这些中学生们也是一个过程,我们现在虽然不能实施余粮征集,但是对这些中学生进行一些培训,想来各位先生们总不会反对吧?”

    钱谦益下意识的向同僚望去,不过这一次却没人给他使眼色了,他思考了片刻之后,便含含糊糊的回道:“培训中学生的事,臣以为没什么问题,有备无患也是好的。”

    朱由检这便合上了内阁递交上来的会议记录,对着众人说道:“那么就先照着内阁的决议实施,蒋卿把会议记录总结一下,交给大明时报刊发出去,先安一安灾区百姓和全国民众的心。

    关于本次赈灾委员会的事,朕来牵这个头,郭、蒋两位先生做我的副手,有什么问题,第一时间通报于朕…”

    在大明集中全力应对自然灾害的同时,远在万里之外的西班牙王国也正面对着一个极大的难关。

    这个在大航海时代之前的欧洲三流小国,一度被各外来民族所统治,其中对其影响最深的莫过于摩尔人。四百多年被异教徒统治的经历,使得西班牙人成为了最狂热的天主教保守主义者。

    即便这个国家征服了美洲,建立了一个世界性的帝国,成为欧洲一等强国,也依然没能让西班牙人放弃过于保守的天主教教义。

    也正因为如此,西班牙人无视了地缘政治和现实利益,放弃了巩固自己在全球的海上利益,用其在美洲掠夺而来的大批财富,为欧洲宗教战争点燃了熊熊烈火。

    但是,美洲的金银也许是无穷无尽的,可是西班牙人的战争潜力却并非如此,当时间推进到1639年时,这个老大帝国终于展现出了力所不能及的一面。

    在北方尼德兰地区,西班牙军队正处于荷兰人和法国人的包围之中。在德意志地区,原本已经击败了瑞典,并迫使萨克森与勃兰登堡和哈布斯堡皇室签订了《布拉格和约》,基本已经赢得了战争的局面下,却因为法国人的参战,使得哈布斯堡皇室获得的胜利果实化为乌有。

    年,西班牙出兵法国,与神圣罗马帝国由南北两路夹攻,并且一度进逼至法国首都巴黎,但最后为法军所败。1638年8月法国海军更打败了西班牙海军,这让西属尼德兰一度处于了孤立无援的状况,而法军也正不停的向着比利牛斯山脉接近着,似乎想要突入到西班牙领土上作战。

    北方的各个战场上已经几乎榨干了西班牙王国最后的人力和物力,而就在这个时候,西班牙王国的后方还着火了。西班牙人所任命的葡萄牙总督曼图亚女公爵玛加雷特,是一个傲慢而又缺乏政治智慧的西班牙贵族,她之所以能够担任葡萄牙总督,仅仅是因为其身上流着哈布斯堡家族的血脉。

    曼图亚女公爵鲁莽的行使着自己的权力,用西班牙人和意大利人取代了不可靠的葡萄牙贵族,组成了葡萄牙的行政机构。她试图把葡萄牙变成西班牙的一个省,却又不打算给葡萄牙人留下任何权力,她的施政政策终于将原本缺乏勇气反抗的葡萄牙各阶层,凝聚成为了一个反西班牙大联盟。

    如果不是贵族们的领袖布拉干萨公爵过于胆怯,不敢承担自己对于葡萄牙王国应尽的责任,葡萄牙人的怒火早就被引燃了。而西班牙国内的卡塔洛尼亚地区,他们对于王国的怨恨也不亚于葡萄牙人。

    马德里的贵族们都很清楚,这两个地方迟早是要起兵反叛的,只不过他们还不清楚,究竟谁会先举起反叛的旗帜而已。菲利普四世最为信任的首相奥利瓦雷斯并非对此一无所知,但是依然认为事情依然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直到去年秘鲁运银船被劫的消息传来,才让这位王国的首席大臣惊慌失措,感到一切失去了控制。


同类推荐: 冬夏莫言(父女,1v1,H)启明1158抚宋摄政王家的农医宠妃不死的我只好假扮血族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重生后嫁给废太子李治你别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