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贤思考了许久,抬头看向崇祯说道:“敢问陛下,那么周皇亲这边应该怎么办?”
朱由检想了片刻便平静的回道:“朕听说,济州岛的气候不错,也很养人。朕打算下个月送周皇亲一家去济州岛养老,想来他们是不会有什么意见的。”
张维贤听后顿时沉默了,过了好一会,他才开口请求道:“臣想向陛下求个恩典,犬子张之极也需要找个地方休养,陛下能否也将他发落到济州岛去?”
朱由检注视着英国公的眼睛看了许久,方才说道:“济州岛的气候不适合张之极,朕觉得婆罗洲倒是不错。婆罗洲物产丰饶,却又地广人稀。朕打算迁移民众开发婆罗洲的资源,如果有一个地位较高的人在当地调解大明移民和土著部族之间的矛盾,想来对大明开发婆罗洲是很有帮助的。”
张维贤很快便点了头,算是同崇祯达成了交易。但他虽然同皇帝达成了交易,心里却并不轻松,他依然想要明白崇祯的真实心意是什么。于是他取过了桌上的文件问道:“陛下只要兴起大案,一样可以要求他们交出土地,为何要让臣来处理这件事?陛下是不愿意手上沾血,还是想给臣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朱由检的目光飘忽了一下才说道:“国公以为,在今日的大明,不,就在今日的北直隶内,朕想要做些什么,可有什么人能拦得住吗?”
张维贤在脑子里仔细的想了一回,终于还是摇头说道:“陛下真想要在北直隶内做些什么,恐怕没人可以拦的住了。”
朱由检这才脸色平静的说道:“是啊,正因为没人可以拦得住朕,所以朕才不想被人激怒。
西方古代有位哲人曾经说过,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头野兽,只有用道德或是法律关住每个人心中的野兽,我们才会成为一个完完全全的人。
想要放出心里的野兽并不难,但是朕并不知道如何将它关回去。所以,让朕畏惧的,不是手上沾上别人的血,而是担忧自己会喜欢上鲜血的味道…”
张维贤在田尔耕、张世杰的扶持下,走下了午门。直到坐在马车内,他还在思考着自己同皇帝的这场谈话。
看着英国公坐上马车离去之后,朱由检才收回了目光对王承恩说道:“去掉有关周皇亲和英国公方面的口供,将卷宗交给首辅过目,只准首辅一个人看,看完就收回来。告诉首辅,接下去英国公将会处理谋逆案,希望首辅约束阁臣和六部官员,不要胡乱介入。”
王承恩答应了一声,便叫上了两名太监去整理卷宗了。王德化突然发觉,这案子似乎和自己无关了,他忙碌了几昼夜,颇有些不甘心失去这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陛下,这英国公府本身就和案子牵涉不清,现在让英国公单独处理此案,会不会有包庇人犯,高举轻判的举动?臣愿意替陛下分忧,前去监督英国公办案的整个过程。”
朱由检转头来颇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方才说道:“现在重要的已经不是查办案子了,而是要确定京城内的这些勋戚们,到底有多少人是愿意无条件效忠于朕的。
从他们口中掏食,就是一个得罪人的活计,英国公倒是无所谓,反正他也快走到人生尽头了。你去监督英国公办案,难道是想让这些勋戚的仇恨再转到宫内来么?”
王德化顿时支支吾吾的退下了,朱由检这才转回头来,看了看天色说道:“时间也不早了,回尚书房去吧。”
马车载着张维贤回到了自家府门前,田尔耕对着被张世杰搀扶的英国公抱拳行礼道:“老公爷请先回去休息,明日一早下官便来府上报道,老公爷觉得可以吗?”
张维贤眼睛半开半睁,有气无力的对田尔耕说道:“好,就这么办,明日你过来的时候,再带上两百户过来…”
听完了张维贤的吩咐之后,田尔耕便重新上了马,带着马车离去了。看着田尔耕的车队都消失在巷口之后,张维贤才在张世杰和家仆的搀扶下进入了家门。
刚刚走进庭院,张维贤便站定了脚跟,对着边上的管家说道:“去将世子叫去后院的祠堂,我要在那里见他…”
听到老主人的吩咐后,边上伺候的家仆们顿时有些紧张了起来,不少人纷纷审视了自己的服饰举止有没有出错,免得被老主人看出来责罚。在这个时间开祠堂,显然是要准备教训某个不守规矩的子孙了,主子们心里不痛快,他们这些奴婢要是出错,自然就是主子最好的出气筒了。
从小和张维贤一起长大的老管家,很快就让人打开了后院的祠堂,并点上了香烛,好方便主子们祭拜。
每日都有人前来清洁的祠堂,显得格外的干净。前厅后堂,加上中间四方的天井,便是最为典型的一个祠堂格局了。
一般来说,后堂是放置神主牌、族谱和祭祀的地方,前面的大厅则是族人议事的地方。不过英国公府内的这个小祠堂主要是府内家人祭祀所用,因此大厅的面积就小了些。
青石板铺就的地面,油漆成暗红色的柱子和天井内放置的两个蓄水铜缸,配在一起倒是颇有意趣。只不过今天张之极并没有欣赏这些的雅兴,他刚一跨过门槛,便听到了父亲一声怒吼:“跪下。”
张之极虽然已经是个中年人,这些年来也算是英国公府的真正主事者,但是在这一声断喝下,他还是下意识的就跪了下去。膝盖和地面的碰撞,让他的膝盖和地面交接处有些火辣辣的疼痛感。但张之极并没有在意这个,而是拼命在脑海里寻思着,父亲为什么会发怒。
还没有等张之极想明白,坐在太师椅上的张维贤已经向他发问道:“昨日那个管家是怎么死的?老老实实的交代出来,有半句瞎话,我就在列祖列宗面前活活打死你这个孽障。”
张之极立刻明白了过来,自己是东窗事发了。他再不敢有所隐瞒,将事情一一托出了。
管家其实是张之极命人灌醉了之后吊在屋梁上的,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位管家数日没有见到宫内和他接头的人之后,感觉情况不妙,便回来向他禀告了。
张之极顿时明白宫内大约是出事了,若是通过管家查到自己头上,那可就大事去矣,因此便命人灭了口。
张维贤感到自己的脑子里嗡嗡作响,差点就要昏过去了。他凶狠的看着儿子说道:“这么说来,送那个嬷嬷进宫谋害皇子,确实是你的手脚了?”
张之极脸色惨白的回道:“孩儿刚开始的时候确实不知道这件事,孩儿只是和东宁伯他们喝酒时谈及新政,还有最近这个所谓的粮棉统购之策,大家一时有所抱怨。
然而就有人提出,说礼妃殿下一向深受陛下宠爱,礼妃所生之子有可能继承大统,不如先和礼妃拉上关系,日后也好请礼妃在陛下面前说说好话,放开对勋家的土地限制。
于是儿子一时糊涂,听了他们的怂恿,将一名善于照顾小儿的嬷嬷送去宫内。但是没多久,此前被打压下去的孝定皇太后要责罚陛下子嗣的谣言又在勋贵中流行了起来。
接着便听到了大皇子夜间无故啼哭的消息,然后那位嬷嬷便传出消息,说儿子让她做的事情她完成的很好,以后每隔一日会报一次平安。
可儿子什么都没跟她说过,我都不知道她做了什么,但是儿子也不能跑去宫内揭发,因为大皇子的病症当时已经很严重了,儿子担心洗脱不干净,只能每隔一日等宫内传一个平安出来…”
看着还在絮絮叨叨的儿子,张维贤觉得当初生下他时就应当把这个蠢货淹死在马桶里。他猛烈的咳嗽了几声,方才问道:“这个嬷嬷是你从哪里找来的?她的家人在哪?”
张之极有些茫然的回道:“是东宁伯推荐的,说是扬州人飘落在京城,并无什么家人。当初看她同礼妃是同乡,又穿戴干净整齐,为人老实,孩儿才挑她入宫的。”
张维贤立刻追问了下去,“那么东宁伯是怎么找到她的?”
张之极回道:“是东宁伯门下的一个清客举荐的,说是念在同乡之谊,不忍她流落街头,便向东宁伯举荐了。”
张维贤又问:“那个清客呢?”
张之极茫然的回道:“半个月前回南方探亲去了…”
就在英国公盘问儿子的时候,宫内一处庭院内,王德化脸色难看的看着脚下一具湿漉漉的女尸,女尸边上还跪着两名浑身颤抖的太监。
其中一人正在给他解释道:“之前这位李嬷嬷都很配合,我们问什么她就招什么,小人们就有些放松了。
从五凤楼押回来的时候,她喊着肚痛要上茅厕,小人就解开了她手上的绳子。可没想到,她就这么跳到井里去了,小人该死…”
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239章 祠堂问话
同类推荐:
冬夏莫言(父女,1v1,H)、
启明1158、
抚宋、
摄政王家的农医宠妃、
不死的我只好假扮血族、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重生后嫁给废太子、
李治你别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