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挽明 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68章 授衔和外出

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68章 授衔和外出

    崇祯在北郊大营授衔时,一队百余骑的人马也正从阜成门离开京城,向着西南方向缓缓而去了。

    这队人马大都身着锦衣,其中还夹杂着几位太监打扮的人员,稍稍有些见识的京城百姓很快便认出,这些被锦衣卫簇拥着出城的太监,大约是奉命出城办差去的。

    阜成门街道上的商贩行人看到这队人马之后,顿时纷纷让开了道路,宁可避让一时,也不愿意不小心冲撞了这队外出的人马。

    领着这队人马出城的锦衣卫首领,正是从前被东林党称之为魏忠贤大儿的指挥使田尔耕。这位前锦衣都督在魏忠贤失势后,曾经消停了一段时间,大家还以为此人从此就要销声匿迹了。

    然而2年时间不到,田尔耕倒是又登上了巡警部总监的职位。受锦衣卫和刑部双重管理的巡警部总监,虽然不及锦衣都督威风,但同样是一个位高权重的职位。

    只不过,差点因为魏忠贤失势而陪葬的田尔耕,总算是汲取了一些教训,做事再无此前那么高调张扬,这才让弹劾他的奏章少了许多。

    然而很少在京城抛头露面的他,今日却亲自带队出城,这不由让不少认出了田尔耕的路人大为惊奇,不少人下意识的便猜测到,难不成什么地方又要兴起大案了么。

    这些路人猜测的虽然有些离谱,但事实上他们的猜测倒是同真象相去并不多远。

    出了阜成门的瓮城之后,骑在马上的田尔耕便小心的对着身边三位30余岁的太监说道:“几位公公,我们此次出京办的差事,乃是一件极为紧急之务,接下来15日内我们要赶2000余里路,其中有一小半是山路。

    由于事情紧急,所以只能请几位公公也一并骑马赶路了,若是路上几位公公有所不便,还请多多忍耐一二,否则我便只好带着其他人先行上路了。”

    三位太监虽然脸色有些发白,但还是纷纷说道:“田指挥使放心,我等也是身负皇命,岂敢拖延时日。即便再怎么艰难,我等也会跟上指挥使的。”

    田尔耕对着三人点了点头,便催着马匹跑去了队伍的前头,于是这一队人马便沿着官道,向着西南方向上的卢沟桥而去了。

    在北郊的大校场上,每个接受了军衔的武官都显得极为开心,当然这同他们事前已经了解了,每级军衔所对应的各项待遇和职权不无关系。

    同以往武臣的武散官名衔不同,军衔只存在于现役的武官之中,但是相比起已经成为了空头名号的武散官不同,新军所设立的军衔不仅保证了各级别武官的待遇,还保证了作战时上级军衔对下级军衔的指挥权力。

    朱由检只授予了元帅和将军的军衔,然后便和孙承宗退到了主席台的一边,让这些新授的将军们给校、尉两级军官授衔。至于尉官以下的士兵军衔,为了节约时间,就干脆在返回营房时由尉官授予了。

    朱由检一边看着授衔的过程,一边则小声的同孙承宗交谈道:“先生应当看过朕昨日送给你的,关于陕西事件的情报了吧?”

    孙承宗下意识的点了点头回道:“是的,陛下。陛下可是打算调动一支新军前往西安吗?这会不会有些远水解不了近渴?其实相邻的山西和宣大都有富余的军队可以调动,这比调动京城新军更为方便一些,后勤补给也容易一些。”

    朱由检却摇着头说道:“山西和宣大虽然有队伍可以调动,但是迟早还是要调动回去的。这次从新军调动一个师前往西安,朕还打算从军官学校拿出两个毕业班来,对陕西边军进行改造。

    总参谋部不是已经将今年的整军方案报上来了么?我们今年将要把新军发展到12万人,除掉宣大、蓟辽、京畿、山西、山东、河南地区外,西北自然也要有一支足以镇压地方的新军。

    秦军一向吃苦耐劳,兵源质量也高于其他边镇,内部也较为团结。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在平常年月里,我们想要改编秦军,肯定会遇到极大的阻碍。

    但是现在,陕西连年遇灾,地方百姓和士绅之间,边镇卫所和地方百姓之间,都出现了矛盾。借着这个机会对秦军进行改造,建立起陕西新军的骨架,会为日后朝廷在西北建立起一支可靠的军队打好基础。所以,我还是要求,从京畿新军中调一只部队过去为好。”

    孙承宗低头思考了半响,才谨慎的对着崇祯说道:“如果陛下是这样考量的话,那么臣建议不如调左良玉出镇西安。

    左良玉做事细心,又颇能笼络人心,让他前往西安,应当不会同秦军将领发生什么冲突…”

    授衔仪式结束,送崇祯离开北郊大营后的孙承宗,就带着总参部的成员和新军的将领们返回了营中的帅司衙门,开始向这些部下们传达,皇帝的最新命令。

    确定了总参谋部对于自己的支持之后,朱由检便坐着马车返回了京中。坐在马车内的他,一直在思考昨晚同三家银行代表商谈的事务。

    当朱由检因为马车车夫的提醒,从马车上走了下来时,他才发觉自己已经回到文华殿前。

    他在原地稍稍舒展了下筋骨,便随口向迎上来的王承恩询问道:“内阁今日对于派往陕西的官员,还有关于陕西的土地纠纷问题,讨论的怎么样了?”

    被崇祯留下听取内阁讨论的王承恩,小心翼翼的向着皇帝回道:“回陛下,内阁的几位阁老今日争论了一天,对于这两个问题都没有得出什么结论?”

    朱由检顿时有些惊异的看着他问道:“连指派前往陕西的官员都没讨论出来?那他们早上都在讨论些什么?”

    王承恩看了看左右,先挥手让随行的小太监们退后,方才小声的对着皇帝说道:“回陛下,就是因为阁老们都想不出解决土地纠纷的方案,所以就不能确定派出官员的人选。

    按照陛下昨日在会上的意思,派出官员下去处理土地纠纷问题时,总是要偏向返回家乡的灾民一边,以防止激起地方上更大的变乱来。

    但是这样一来,这派出的官员不就等于要得罪地方上的士绅,甚至是宗室藩王了么?这办好了差事,要被陕西的士绅宗室所怨恨;这要是办不好差事,又要被朝中官员们当做激发地方变乱的替罪羊。

    几位阁老既不想推荐自己的门生好友下去,也不愿意无端招人怨恨,所以迟迟不能决出几个人选来。”

    朱由检下意识的皱了皱眉头,旋即又松开了眉头说道:“那么他们现在讨论出的候选人,都有那些人?”

    王承恩不假思索的回道:“排在第一个的是崔凝秀,第二位是韩一良。不过徐先生反对崔凝秀下去,认为他刚刚复官不久,对于朝廷和陕西的内情都一无所知,让他下去有可能适得其反。

    郭先生和徐先生同时反对韩一良,认为人选虽然合适,但是现在韩一良还在扬州,等他到了京城再转道陕西,估计陕西早就遍地烽火了…”

    一边走一边听取了王承恩的汇报之后,朱由检算是大致了解了,今日内阁在会议中大致讨论了些什么内容。

    站在了文华殿的会议室门前,朱由检整理了下仪容,便对着王承恩吩咐道:“去通报吧,朕要参与内阁的讨论会议。”

    黄立极等内阁阁臣起身注视着从门外走进来的崇祯,不少人心里突然有些心虚了起来。他们今日开会时,可没少互相推诿,如今看到崇祯亲自到场后,他们终于又感觉到事件的紧迫性来了。

    坐下后的朱由检并没有如往常一般,同各位阁臣打招呼,他沉默了片刻之后,才开口对着黄立极询问道:“黄先生,朕想知道,内阁是否已经讨论出,关于受灾百姓土地被侵占一事,应当如何处理的方案了么?”

    黄立极先是看了眼边上的同僚,方才下定了决心对着皇帝说道:“回陛下,臣以为当前最要紧的,还是应当保证陕西地方的安定。

    因此,让地方官员督促乡绅退回土地,是目前唯一可行的办法。不过现在内阁还有些不同的意见,臣还需要时间进行统一认识。”

    黄立极的表态,终于让朱由检脸色缓和了下来,他微微点了点头说道:“内阁有这个基本认识,朕觉得还是不错的。

    当然朕也知道,想要不花钱从那些乡绅手中将土地弄出来,必然会掀起轩然大波。

    而且,这其中的确有不少土地,是当初灾民离开家乡之前出售给他人的,因为他们此前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还能够再次回到家乡来。

    然而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即便是那些乡绅再有怨气,朝廷也不得不让他们吐出一部分利益出来。当然我们做事也不能直来直往,总还是需要一些策略的…”


同类推荐: 冬夏莫言(父女,1v1,H)启明1158抚宋摄政王家的农医宠妃不死的我只好假扮血族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重生后嫁给废太子李治你别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