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挽明 正文 第二卷 拂晓之晨_第387章 紧急磋商

正文 第二卷 拂晓之晨_第387章 紧急磋商

    面对郭允厚报出来的一连串数字,大多数官员都还在思考时,陆澄源已经忍不住回道:“据臣听说,以往每年太仓收入商税的银两不过20万两上下,但是今年光是生丝一项的税收就超过了90万两。这难道还不是与民争利么?”

    陆澄源的话顿时激怒了户部尚书郭允厚,他立即训斥道:“简直是强词狡辩,往年生丝征收的是实物,今年不过是把实物折成了现银,难不成你以为朝廷征税也征错了不成?”

    对上郭允厚,陆澄源的心理压力就没有这么大了,他毫不客气的抗辩道:“朝廷征税也应当适度,往年全国征收的生丝实物不过8、9千担,而今年征收的银两折合成生丝据说达到了1万5千担,几乎增长了三分之二的数量,难道不是横征暴敛么?”

    郭允厚被堵的一时说不上话来,他正想着要如何反驳陆澄源的话语时,朱由检已经听不下去了。后世有句话说的好,你可以叫醒一个睡着的人,但是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显然,这些清流官员已经开始变成装睡的人了。

    “够了,户部的责任是按照朝廷律法征税,不是按照个人的征税。今年生丝税收的增长,不是朝廷多征收了,而是往年逃税的人太多了。

    你身为朝廷命官,不想着如何申明朝廷法纪,倒是为偷税漏税的行为辩护,你的屁股究竟坐在了那里?

    再说了,京城就有各省商人代表组成的大会,他们对于朝廷的征税方式和额度都没有什么不满,反倒是你们都迫不急待的跳了出来,你们究竟想要做什么?

    朝廷征收税赋,本就是削有余补不足,丰年积谷,荒年防灾的意思。今年西北大荒,京畿、浙闽都有地区灾害,朝廷若是不征收税赋,何以赈济灾民?难道还要靠道德说服那些灾民,在家安安做饿殍不成?”

    崇祯的斥责声,不仅没让陆澄源、钱士升等官员幡然醒悟,反而击碎了他们心头最后一丝幻想。跪在前方的他们,似乎还感觉到身后的官员窃窃私语中有了退缩之意,这让几人觉得今日之事不仅激怒了皇帝和执政大臣,也许还会让自己失去名望。

    作为自诩清流的官员,失去了名望就等于在政治上的死亡,这个认知显然让这些官员们恐慌了起来。人一旦陷入了恐慌的情绪中,不是变得极为胆怯,便是变得极为莽撞。

    王守履、钱元慤大约是前者,而钱士升则应当是后者。恐慌之中的钱士升,不由有些口不择言的说道:“君子喻于义,小人才喻于利。只要陛下勤修道德,上天自然会降下福泽,庇佑天下万民度过灾荒。

    陛下岂能汲汲于蝇头小利,而忘记了自己的身份。陛下乃是万民之表率,陛下爱财而不好德行,天下人又会变成如何?”

    钱士升的口不择言,终于激怒了崇祯,同时也让殿内的其他官员为之侧目。他这话已经不是在讨论朝廷征收钱粮多寡的问题,而是公然把崇祯的德行同今年各地的天气异相联系了起来,这是隐隐在质疑崇祯究竟有没有资格做这个帝位了。

    虽然从嘉靖朝的海瑞开始,大臣公然面刺皇帝已经成为了一种政治风气,但是在东林党案之后,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公然在朝堂上质疑皇帝,而且还直接触及到了最为敏感的政治问题上。

    原本在边上绞尽脑汁想着要为这些官员解围的几位东林领袖,顿时心里一沉,知道事情要糟糕了。

    同钱士升等官员不同,他们这些东林领袖并不是为了经济问题才默认今天的事发生的,在他们看来,皇帝在思想上倾向于自然科学,同西洋教士们为伍才是最令他们担心的。

    他们原本想要借着这个机会对崇祯进行一次劝谏,让他知道即便他是大明天子,也需要顾及到臣子的感受,不能够为所欲为。

    但是他们一没有料到,徐光启这些人会站出来维护新学;二没有料到钱士升会公然把今年的灾荒同崇祯的德行联系在一起,这显然让事态超出了他们的设想。

    虽然这一年来,崇祯的对待朝政的表现并不像一个少年人那么冲动,但是他毕竟还只是一个18岁的少年,天知道他会不会因为钱士升的言论而被激怒的失去理智。

    不管是杨廷和、张居正、东林党人,把一位皇帝刺激的失去了理智,他们的下场绝不会有什么不同。在大明朝,皇帝才是能够呼风唤雨的人。

    果然,随着钱士升的话语落下,朱由检终于失去了最后一点耐心,再没有想要同这些清流和东林党官员纠缠下去的意思了。

    他语气生硬的冷笑道:“终于露出了你们的真实想法了么?什么反对地方官制,反对新学,反对内府插手工商业,都不过是你们的幌子罢了。

    归根结底,不就是想要质疑朕有没有资格做这个皇帝位置。说说吧,你们觉得朕不应该坐这个帝位,那你们想要让谁来坐这个位置?

    既然都说出口了,不妨就把话说得明白一些,朕给你们这个说话的机会!”

    崇祯的话音刚落,工部尚书兼内阁大臣吴淳夫便立刻站了出来,指着殿前的钱士升等人斥责道:“你们这些大逆不道的逆贼,居然还自诩为清流,简直就是污浊的不能再污浊的泥水。你们还不老实招来,到底是受什么人指使,想要对陛下不利。”

    作为魏忠贤的亲信,这位一年之内六迁的工部尚书,在魏忠贤倒台后便成了众矢之的。一干东林党人都想要从他这里打开缺口,从而在朝中掀起对阉党清算的风潮,而黄立极等人也一直犹豫着,是不是把他们这些魏忠贤的亲信抛出去,作为同东林党和解的条件。

    在崇祯的庇护下,加上儿女亲家掌握了京畿的军权,才让吴淳夫战战兢兢的挨过了这一年。但是他可不觉得自己的危险已经减少了,毕竟崇祯对他的圣眷还能维持多久,他并不清楚。而那些东林党人同阉党结仇太深,已经同他成了不死不休的局面。

    他可不希望,有一天东林党人重新得势,从而彻底清算自己。因此当他看到东林党和清流自己作死,同崇祯杠上了正面,便想要趁着这个机会,彻底断绝东林复起执政的希望。

    有着吴淳夫的带头,此前一直被东林党和清流喊打喊杀的阉党余孽们,顿时群情激奋的把钱士升等官员当做了结党谋逆的奸贼来攻击,大有重现天启四年、五年在朝堂上对东林党人批斗的架势。

    而朱由检一反常态的沉默,更是纵容了这些官员的扩大打击范围。事态很快就从钱士升一人的口不择言,扩张到了要对朝中东林党人彻底铲除的局面。

    不管之前刘宗周、袁可立、钱谦益、钱龙锡、韩爌等东林领袖都有些什么心思,现在也不得不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为这些清流官员辩护了起来。

    但是,钱士升的话语同崇祯的冷漠,使得相当一部分中立的官员并不敢出声支持东林党人。而新学一系的官员们,还在厌恶刚刚这些清流和东林党人对新学的污蔑诋毁,不仅没有保持往日的中立立场,还有些人直接加入了对钱士升等人的讨伐之中去了。

    原本在朝中还略有优势的东林党人,今日同部分清流联合后,反而在皇极殿内被他们所看不起的阉党余孽们所压制住了。

    袁可立第一个反应过来,如果崇祯现在不出来制止这场争论,一旦让朝中出现了全面声讨东林党人的风潮,到时就算是皇帝自己也拦不住这场残酷的党争,那样的局面显然也不是崇祯愿意看到的。

    袁可立迅速的走出了班序,直接走到殿中对着崇祯大声请求道:“陛下,现下朝中各人情绪激动,不是理智的讨论政事的态度。臣请暂时中止朝会,进行紧急的国是磋商。”

    紧急国是磋商,是崇祯为了减少朝会次数想出来的偷懒法子。按照国初定下的规定,皇帝要每三日临朝一次,不过成祖之后,大部分的皇帝都不乐意上朝,因此这个规定也荒废了许久。

    有万历和天启两人的榜样,崇祯每月初一、十五临朝一次,已经算是很积极了。但是以往万历、天启都没有定时召开内阁大臣会议的习惯,也就是说,现在有一部分官员能够随时见到皇帝,而其他官员却见不到皇帝。

    大明的政治制度保证了一切权力都归属于皇帝本人,而内阁同皇帝的定期见面,也就确认了内阁诸臣的地位远在六部其他官员之上,这显然就淡化了其他各部官员的权力,这显然是不为六部堂官们所喜的。

    为了安抚这些官员们,朱由检才设定了一个国是会议和紧急国是磋商制度,前者保证了其他各部官员也能定期同他见面,而后者则认可了各部官员同样有在特殊状况下,同他见面讨论事务的权力。

    不过在袁可立提出紧急国是磋商时,这还是第一次有大臣请求动用这项权力呢。朱由检虽然有些不乐意,但并不想破坏了自己制定的规则。他沉默了许久,才低声对着边上的王承恩说了几句。

    王承恩低着头倾听了朱由检的吩咐后,便直起身体大声宣布道:“本次朝会暂时中止,各官去两侧偏殿休息一个小时后再回来议事,休息期间各人不得喧哗和四处走动。内阁诸位先生和各部三品以上大臣,请去后殿…”


同类推荐: 冬夏莫言(父女,1v1,H)启明1158抚宋摄政王家的农医宠妃不死的我只好假扮血族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重生后嫁给废太子李治你别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