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赵四娘家 分卷阅读363

分卷阅读363

    赵四娘家 作者:璇源

    分卷阅读363

    煊深深地看了淳于风一眼,他深知自己太过年幼,这些老一辈的人看似完全听命于他,其实在心底并不服他。假若下命令的是他的父王,相信就是再离奇十倍,他们也不会出口质疑。

    凤祤煊收回目光,望着漆黑的窗外说道:“我让你们去盯住王敏之自然有我的道理。一直没从王敏之那儿查到异常之处,一种可能是王敏之确实没有问题,还有一种可能则是王敏之确实有问题,只是没让你们发现他有问题。若是第二种可能,王敏之就未免有些可怕了……”

    “可是殿下……”

    凤祤煊抬手示意淳于风不必再说,他接着道:“我知道,你认为我对王敏之的猜测毫无依据,如此行事未免太过多疑。可你要知道,幽州乃是我们的根本所在,我绝不能够容许一个藏得极深的人留在此处却不为我所掌控。就算是多疑也好,但凡王敏之有一丝可疑之处,都不能够让他逃离我们的视线。

    “如今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王敏之此人绝不简单,他身上的疑点远不止一处。如今你们不但要继续盯着他,还必须加派人手仔细盯。至于我此行去燕京的人手问题,那就不用你们操心了,我自有我自己的解决之道。”

    淳于风深觉新主子年幼不知事,太过意气用事,便想要好好劝上一劝,却被凤祤煊以强硬地姿态拒绝了。

    淳于风很是恼怒,退出议事堂后,忍不住道:“如此小儿,难成大器!”

    “淳于大人,还请您谨言慎行。”

    清冷的月光下,一身黑色劲装的少年冷冷道。

    淳于风知道这个少年是幽州苏家的大公子苏珏,他的父亲苏邝乃是先太子最为信重的心腹之一,曾为先太子执掌兵权。

    当年先太子遭内奸出卖,惨死于陪都,追随左右的苏邝也一同身亡。

    先太子死后,新帝立刻对先太子的嫡系实施打压,想方设法收回先太子手中的势力。不过,苏珏凭借苏邝的余威,依然在幽州军中担任要职,暗中掌管着幽州一部分军马。

    可以说,在太孙自海外回归之前,苏珏一直是先太子余部中的第一人,就是资历很深的淳于风也得要卖他的面子。

    淳于风在背地里指责自己的主子,本就不是他这个做属下当为之事,如今被苏珏当面训诫,他大感羞愧,向苏珏颔首致意后,便匆匆走了。

    苏珏回望着淳于风的背影,嘴唇微抿,眼底一片复杂。

    正文 第三百一十二章 搬至城外

    时光飞逝,弹指之间,秋去冬来。

    秋天的时候,赵三郎兄弟像往日一样频繁逃学。可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终于被赵三娘逮了个正着。于是,赵三郎兄弟成功地惹毛了赵三娘,气得她不得不对他俩下重拳。

    不肯上学是吧?那就去码头上搬货,反正你俩满脑子都是稻草,以后也就只能靠卖死力气养活自个儿了。

    这要是在两年前,兄弟俩说不定还能吃得了这个苦。可近年来,兄弟俩都被家里娇养着,哪能扛得住这种苦楚?

    头一天,他俩的肩膀就被磨出了血;第二天,赵四郎成功地扭伤了腰,让别人扶着回来了;第三天第四天,赵三郎都坚持住了,可到了第五天,他还是被日益沉重的货物压趴下了,倒下来的时候不巧扭到了脚,也是让别人扶着回来的。

    别以为兄弟俩受伤倒下了,这事儿就这么算了。赵三娘可发话了,养好了伤继续上,就是赵永忠夫妇百般求情也无法让她改口。

    赵三娘始终记得,为了把兄弟俩塞进陶山书院,赵四娘足足花了一万两银子。

    一万两银子,那是什么概念?打成银砖都能把家里头的地给铺满了,那得是多大一笔钱啊!

    他兄弟二人竟敢这般辜负白银万两,这在赵三娘这只铁公鸡看来是无法容忍的罪过,她非要他们为此付出代价不可!

    赵三郎还是挺有眼色的,看出了赵三娘的怒不可遏,知道此事无法善了。于是,他拉着赵四郎很诚恳地做了一番深刻检讨,然后不顾脚伤未愈,就和赵四郎一起乖乖回陶山书院读书了。

    经此一事,赵三娘对赵三郎兄弟俩已经没有信任了。为了更好的监督他俩,赵三娘决定把家搬去陶山书院所在的山脚下。

    其实,赵四娘早就看上了那块风水宝地,早早地在那儿建了好几些产业,其间她还参与了督建。

    只不过,一则那儿离城内有些远,要是住在那儿的话,不方便赵四娘家做生意;二则赵三郎兄弟害怕束缚,死活不肯搬至那儿。这才迟迟没有入住陶山书院脚下的宅子。

    可如今,赵三娘觉得不搬去那儿不行了,必须尽快搬、立刻搬。

    赵三郎兄弟居然还敢反对,立刻被她堵了回去:“四娘还在信里问起你和四郎的学业呢!你不搬去书院那儿,对得起四娘对你的一片苦心吗?”

    原本赵永忠夫妇还想给赵三郎说情,可听赵三娘提起赵四娘的嘱咐,他们便不再吭声了。

    于是乎,赵四娘家搬家一事就成了定局。

    听闻赵四娘家要搬去陶山书院附近,姜荷莲子也动了念头。

    以前还不觉得,自从弟弟出生以后,她开始觉得春华堂的后院根本不够住,得置下一处住宅来才好。只是搬去哪儿比较好呢?她一直没想好。

    如今听赵三娘提到陶山书院,她知道那里可是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于是,她便从赵三娘手里买下一处宅子,和赵四娘家比邻而居。

    不过,无论是赵四娘家还是姜荷莲子家,他们都不是第一个入住此处的住户,第一个住户其实是宋知言。

    前些日子,赵三娘在百忙之中还得要抽空给宋知言找文具铺的铺面,真的是烦都烦死了。

    出于眼不见心不烦的原则,赵三娘就把铺面选在了此处,美其名曰方便宋知言做书院学子的生意,其实就是想把宋知言打发的远远的。

    也不知宋知言是被赵三娘忽悠住了,还是真觉得此处挺合适,二话不说就点头答应了,从此扎根此处当起了文具铺的大掌柜。

    好吧,说是大掌柜,其实铺子里就他一个人,赵三娘这个大东家很抠门,连个小伙计都没给他请。

    这可苦了话痨晚期的宋知言了,有时候一整天都找不到个可以说话的人,都快憋出内伤了。

    这会儿赵姜两家搬来过来,可把他

    分卷阅读363

    -


同类推荐: 神道仙尊做局我的极品美女老婆都市小保安至尊保安逆天丹尊都市沉浮都市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