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赵四娘家 分卷阅读318

分卷阅读318

    赵四娘家 作者:璇源

    分卷阅读318

    四娘当然不会傻乎乎地待在船里不动,他们打算四处去逛逛,好好领略一下南洋风情。

    至于沿途需要的花费,反正他俩已经在人家船上白吃白住了好几个月,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了,本着一事不烦二主的节操,就在船上顺了一些货物,打算将它们变卖成现钱供自己在路上花销。

    起初,他俩还担心自己不会说南洋话,手上的货物会不会卖不出去。可等他们一下船,所有的烦恼就全没有了。

    这里不同于前几次临时停靠的那些穷乡僻壤,码头上到处都是不停忙碌着的人们,人群中不时会有提篮小贩出没。这些小贩中,居然有不少在用宁国官话叫卖。

    宁国官话虽然和燕国官话有所不同,但差别并不太大。毕竟这两国的官话都是自前朝的官话变化而来,而前朝灭亡还不到五十年,再变化也变化不到哪儿去,说着宁燕两国官话的人之间几乎不存在交流障碍。

    于是,赵四娘将手中的货物很顺利地卖了出去。

    令她惊讶的是,刚刚自己到底不大好意思白拿,就没从船上顺特别贵重的货物,只是拿了些寻常的草药。可就是这些在幽州卖不了几个钱的草药,在这儿居然卖出了难以想象的高价,而且是有价无市。

    这些意外收获加上她小衣衣角里的数颗金豆子,以及挂在脖子上的金叶子,居然成了一笔不小的财富。

    不管是不是出于本心,南洋来都来了,而且本钱也有了,赵四娘这个生意人自然不能空手而归,就开始寻思从南洋倒腾点儿什么东西带回幽州。那什么南洋风情观光旅行,早被她忘到了九霄云外。

    至于说,赵四娘这么瞎改行程,人家江泠会不会有意见,这你就多虑了。

    自从江泠有一次在船上烧了三天三夜后,醒来的他就转性了。以前他对赵四娘总是淡淡的,很多时候赵四娘问他十句,他都懒得答上一句。可那以后,尽管江泠还是惜字如金,可赵四娘能够感受到,他开始对自己上心了,不再敷衍自己。只要自己提出的要求合情合理,他都会竭尽所能地去满足。

    改行程这点儿小事儿,江泠自然不会逆了赵四娘的意思。

    先不提赵四娘如何在南洋买买买,再继续说姜家滩这一头。

    回到姜家滩后,赵四娘一家先和姜老爷子一家寒暄了一番,就开始聊起了近况。

    不久前,姚氏又生了一个小闺女,起名叫桃花。小桃花和她的姐姐梨花一样,生得玉雪可爱,甚是招人疼爱。

    赵三娘和她娘逗了小桃花好一会儿,才去帮忙张罗婚事。这才发现,姚氏的娘家人也前来帮衬了。

    这也不难理解。姜氏的娘家人丁稀薄,在村子里除了刚刚落户下来的杨家,基本上没有什么太近的亲戚,操办起婚事来难免有些吃力。姻亲姚家的当家人老姚头最是热心,哪怕他家离这儿有相当长的一段路,听说后也肯定会带着家人来帮一把手。

    可问题是,同是姜家的亲戚,杨家和姚家似乎有些面和心不和。不对,两家有时连面和都谈不上,时常面对面的就怼上了。

    就拿方才来说吧,为了给赵四娘一家接风,姜老爷子特地摆了两桌酒席。姜老爷子要和女儿女婿好好聊聊,就让赵四娘家和姜家人坐了一桌,安排杨家人和姚家人坐了另一桌。

    那一桌上,杨老太爷的大儿媳妇廖氏在给杨老太爷布菜,她知道公爹的牙口不好,就多夹了几筷子入口即化的粉蒸肉给他。后来她见今儿的粉蒸肉肥而不腻,蒸得格外好,就忍不住也往自个儿碗里头夹了一块。

    偏偏那盘子粉蒸肉就摆在了姚氏的娘亲朱氏面前,朱氏见廖氏三番四次在她眼皮子底下扒拉肉菜,不由得暗自嘀咕道,这还有完没完了,这还让不让别人吃了?她心里便有些不快。

    说实话,朱氏人并不坏,就是有时候不大管得住自个儿的嘴。近一年来在女儿女婿的有意帮衬下,姚家窘迫的家境大为好转。朱氏不用再为衣食发愁,渐渐少了很多烦心事儿,心里头自然松快了许多。她心里头这一松快,嘴上就没了个把门儿的,说话越发口无遮拦起来。

    朱氏拿筷子敲了敲装着粉蒸肉的盘子,转头朝她的儿媳妇孙氏道:“哎,最近也不晓得是咋回事儿,猪肉的价钱涨得厉害。”

    孙氏忙接下婆母的话茬,点头称是。不仅如此,还添油加醋地说了好些有的没的,仔细琢磨就能发现,她所说的字字句句都是在含沙射影地挤兑杨家。

    正文 第二百六十四章 家无宁日

    既然说者有意,听者当然就更有心了。

    杨老太爷还好,当时他在吃其他的菜,只是略微一愣,便又继续吃了起来。可廖氏就尴尬了,嘴里的粉蒸肉嚼了一半儿,顿时失了滋味,她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

    廖氏的儿媳妇何氏见杨老爷子和廖氏吃瘪,心里也不痛快起来。

    要说何氏,当初还没嫁人之前,那也是十里八乡数得上号的泼辣姑娘。可自打嫁进杨家之后,作为长媳的她断断续续生了三个丫头片子,多少年了愣是没能蹦出个小子来。关于此事,婆母和丈夫虽没说什么,可身边总有人明里暗里地挤兑,让她难堪下不来台。刚开始时她还会反唇相讥,可时间长了,未免就有些抬不起头来。近些年来在多番磋磨之下,加上一直无子的巨大压力,她算是彻底把暴脾气给收了,一直老老实实地当着鹌鹑。

    可自打何氏在姜家滩生下了儿子,就被注重血脉传承的杨氏视作了杨家的大功臣,变着法儿地抬举她。

    何氏被杨氏这么一抬举,当年的泼辣脾气又上来了。谁敢给她不痛快,她就敢给谁不痛快。

    何氏分别给杨老太爷和廖氏夹了一大筷子粉蒸肉,劝道:“阿爷,娘,这盘粉蒸肉是三娘她娘亲自下厨做的,她知道你们牙口不好,这是专门做给你们吃的。你们可要多吃点,千万别便宜了别人。”

    何氏一边劝菜,一边甩了朱氏婆媳俩一眼。这意思不要太明显,朱氏婆媳就是她口中的“外人”。

    朱氏气得肺都要炸了,拍着桌子道:“你说谁是外人?”

    在朱氏看来,姜家就姜华这么一个儿子,往后姜家的一切都是属于姜华和她闺女一家的。这个杨家也就是仗着杨氏还在,才能赖在姜家吃闲饭。等他日杨氏一蹬腿,就没他们啥事儿了,迟早得要卷铺盖走路。而他们姚家呢,姚氏和姚氏所生的

    分卷阅读318

    -


同类推荐: 神道仙尊做局我的极品美女老婆都市小保安至尊保安逆天丹尊都市沉浮都市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