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赵四娘家 分卷阅读242

分卷阅读242

    赵四娘家 作者:璇源

    分卷阅读242

    ,一盆冷水就泼了下来,只听赵四娘继续道:“他们的住所、营生以及安全等,由你全权负责,不要指望我或者是家里人帮你解决,一切都要靠你自己。最重要的一点,半个月之内必须安顿下来,最迟下个月十五你就得给我去私塾报到。”

    说罢,她也不给赵三郎讨价还价的机会,就转身进屋补觉去了。

    自作自受的赵三郎只得接下这个烂摊子,着手干了起来。

    且说赵三郎为了安顿那些孩子连日在外奔波,忙得不可开交。尽管赵四娘之前发了话,这桩由赵三郎揽下来的差事就得让他自己去干,家里谁都不许帮他做。可背地里赵永忠夫妇没少帮着忙活,又是出钱又是出力。

    不仅是他俩,赵三娘也搭了把手,主动把孩子们领到了百味堂,让一时之间还没找着合适住处的他们晚上宿在铺子里。据说,赵三娘还吩咐负责收尾的伙计每天临走前都得要把灶膛烧得旺旺的,灶上热着的两口锅里,一口装着热粥,一口装着热水,供孩子们随时取用。

    这件事儿传到赵四娘耳朵里后,她非常不屑地翻了个白眼:哼!这是做给谁看呢?我给的那二十两银子,都够那些小萝卜头在小客栈里住上一年了,根本用不着去铺子里挤桌子睡长凳。这分明就是在作秀嘛!

    不过当赵四娘听说,就连一向迷糊不管事儿的赵四郎都把自个儿的羽绒服送给了萝卜堆里的小丫头,脸上再也挂不住了。她想了想,就把存放在春华堂里的羽绒背心都领了回来,从中取出十四件来。一件当然是给赵四郎,另外的十三件就送给了小萝卜头们。

    赵四娘暗自点头道,我的爱心也很大,还是正红色儿的那种!

    可有意思的是,这位自诩超有爱心的人士,她在分发背心的当天晚上,断然拒绝了赵三郎增加启动资金的请求。

    当时她是这么说的:“都给了你们二十两白花花的银子做本钱了,这还不够?要知道,当初咱开赵家铺的时候,只拿得出一贯钱做本钱,不照样走到了今天。所以说,钱少不是问题。哼!真嫌不够?那趁早别干了!”

    所以说,赵四娘的爱心是不是真是正红色儿的,还真不好说。(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百九十三章 围炉夜话

    读懂了梁研的言下之意,赵四娘觉得后槽牙都磨得生疼。

    怎么办?好像撕碎对面那张温良无害的笑脸啊!

    “老娘……”就是不答应,小兔崽子你爱咋地咋地吧!

    还没等赵四娘意气用事爆粗口,梁研又道:“开食铺,米面粮油都是少不了的吧?咱要是合作,这些东西的采购你也不必费心了。”

    这条件也太诱人了吧?明知道这极有可能是梁研抛出的饵料,赵四娘还是忍不住咬上了钩。

    她深吸一口气,又深吸了一口气,方才咽下心头那口喷薄欲出的老血,说道:“成交!”

    听到这儿,一向颇为内敛的梁研笑意深深道:“一言为定!”

    直到赵四娘做完了这笔让她又欢喜又恼恨的买卖,双方都签下了白纸黑字,赵永忠才带着一脸笑意来接小闺女。

    说实话,明知这会儿回老赵家肯定没好果子吃,赵四娘很想找个借口打道回府,至少等到里正赵正义把肖家人赶出赵家村后再回去。

    只是一想到赵乔氏手上的那些砒霜,赵四娘就自觉无法退缩。尽管之前在沈岚那儿告了一道黑状,可沈岚会不会信?信又会信多少?她心里没底,还得亲自走一趟才安心。

    从静海坐船到达姜家滩时,已经到了黄昏时候,村落里炊烟四起。

    赵永忠原打算探望过岳父岳母后就直奔老赵家,却被赵四娘以天色太晚为由拦了下来。最后父女俩商定,今晚就留在姜家滩,明日一早再回老赵家。

    不过赵四娘拦着他爹不让走,却让姜华去镇上把赵永孝请过来,想了想,又让他找个借口把赵二郎也叫过来。

    这会儿正是晚饭时分,劳作了一天的姜家人都已经归家,就连寄居在姜家的杨家人听说赵四娘父女来了,也过来凑热闹。一时间。姜家的堂屋里头围满了人。

    “在外乡过活可有多不容易啊!居然还记挂着我这个老头子,真真是孝顺的好孩子啊!”杨老爷子看着两套针脚绵密的秋衫,点头笑道。

    “正合用!真真是贴心的好孩子。”杨老爷子的大儿媳妇廖氏拄着新拐杖走了两步,一脸感激道。

    “这么好的料子。还是在城里买的,得费不少钱吧?哎呀,这可怎么好呢?”杨老爷子的大孙媳妇何氏小心地摸了摸给她那块衣料,满脸喜悦道。

    杨氏面有得色,笑眯眯地劝道:“这有啥?这是四娘家的心意。你就安心拿着。”

    说罢,杨氏又将一只木匣打开,朝杨二喜姐妹俩招了招手,笑道:“这盒子绢花是你姨特地捎给你们姐妹的,可是城里头卖得最好的样子,快过来瞧瞧。”

    不得不说,赵四娘家想得挺周全。这回回乡,她家不仅给姜老爷子夫妇准备了丰厚的节礼,就连杨老爷子等杨家的亲戚也顾到了,给他们每个人都备了份合适的礼物。

    说话间。手脚麻利的姜月娥就把饭摆好了,招呼大家赶紧入座。

    为了招待难得回来一趟的赵永忠父女,勤俭持家的杨氏破例让姜月娥加了好几道油水十足的肉菜,还把平日里舍不得喝的烧刀子也拿了出来。

    好酒好菜加上好话题,堂屋里的氛围格外火热,说笑声几乎没有断过。

    就在一大家子其乐融融时,姜华带着赵永孝叔侄回来了,紧随其后的还有张和泉。

    赵四娘知道轻松的氛围到此为止,下面不得不开始沉重的话题了。

    那厢好客的姜老爷子正招待赵永孝叔侄和张和泉入席,这厢赵四娘用不低地声音很突兀地问道:“爹。你还记得袁家的小姑娘说过,她以前的主人家有多么狠毒吗?”

    赵永忠一愣,过了片刻,方才答道:“嗯。我想起来了,就是那个肖家吧!又是在老家杀人放火,又是在边城仗势欺人,就连来了咱姜家滩也不肯安生,无缘无故地就打了袁家那孩子一顿,差点儿打出了个好歹来。那都是些啥人啊?”

    赵四娘点了点头。正要说话,一旁的杨老太爷忽然接口道:“肖家?还在边城待过?难不成……他家是不是有个叫肖守安的浪荡子啊?”

    分卷阅读242

    -


同类推荐: 神道仙尊做局我的极品美女老婆都市小保安至尊保安逆天丹尊都市沉浮都市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