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赵四娘家 分卷阅读174

分卷阅读174

    赵四娘家 作者:璇源

    分卷阅读174

    娘曾担心过这个全是老弱妇孺的人家能否把偌大的养鸭场照看好,可事实证明,老刘家很靠得住,鸭子在他家的精心照料下,个个膘肥体壮,产蛋量也远高于赵四娘的预期。

    至于赵四娘一直担心的安全问题,老刘家又养了三条狗。尽管它们和赵四娘家的小白一样也是土狗,但老刘头养狗颇有一手,这几条狗经他驯养后堪比烈性犬,足以将有心使坏的人给吓跑。

    值得一提的是,尽心尽责的老刘家觉着畜生就是畜生,说不定哪天没留神就着了歹人的道儿。于是老刘头就领着全家人在养鸭场里盖了间茅屋,一道搬了进去,从此以养鸭场为家,日夜守在里面,再也不用怕有人会打养鸭场的主意。

    料理好养鸭场,接下来要安排的是食品加工作坊。为此赵四娘特地挑了个可靠的年轻人做管事,专门负责作坊的日常营运。

    这个年轻人大名黄三水,来自袁家所在的那个村子,甚至还和袁春芳的娘亲沾着点远亲。

    和袁家一样,黄家也极为贫寒。为了糊口,黄三水的爹娘将他两个哥哥送去了地主家做长工。饶是如此,黄家的境况并未能有多大的改善,还是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苦日子。

    后来黄家听说赵四娘家极为仁义,想着自家没有田地,这日子只会越过越过不下去,与其往后一家人被拆得七零八落,还不如请袁家帮忙说说情,让赵四娘家买下他们全家呢!

    当时赵四娘正在为秘方的保密问题头疼,几经思量后,也动了买人的心思。只是比起相对陌生的北岸人,赵四娘更愿意收下知根知底的姜家滩村民。

    其实,只要赵四娘家招呼一声,凭借着赵四娘努力经营的好家声,绝对会有不少难以维持生计的本村村民愿意同她家签下死契。

    不过,赵四娘刚同家人透露着这一想法,就被姜老爷子否决了。

    在老爷子看来,一旦签下卖身契,乡亲就由良民沦为贱民。即便自家给本村村民再好的待遇,也改变不了让乡亲成为奴才的事实——这不厚道!

    比之厚道,赵四娘更看中利益,签下姜家滩的村民绝对比从外面买人有益得多。放在平日,赵四娘哪怕是编些歪理,也一定要去说服姜老爷子。

    不过,那时赵四娘已经动了离开之心。她寻思着,要是自个儿执意签下本村村民,在自家走后,就得由姜家去直接管理那些往日的乡亲,这无疑会让同村出身的姜家极为为难——这太自私!

    故而,赵四娘不得不打消了这个念头。

    就在这时黄家出现了,加上袁家的说项,姜老爷子也点头答应下来。于是,赵四娘就顺水推舟地将他们一家人买了回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赵四娘发现黄三水虽然年纪不大,大字也不识一个,做事却极有条理,最可贵的是人很本分,就将作坊交给了他打理。

    为了让黄三水更加安心工作,赵四娘还出钱把他那两个在地主家遭罪的哥哥给赎了回来。

    黄家后来得知,当初同地主家签下的是十年长约,他家并没能拿到多少钱。可赵四娘家为了让地主家立刻放人,花了极高的价钱,那些钱足够买四五个壮劳力回来。

    这份情,黄家永远铭记于心。

    如今知恩图报的黄家干起活儿越发卖力,赵四娘也越发安心。

    “三姑娘,北岸有好多乡亲说想见你一面,如今人都聚在茶水摊那里,你看能不能抽空过去看一看?”黄三水的小妹黄小涟如今接替了袁春兰,坐在茶水摊那儿看摊子。这会儿受乡亲们所托,进来请赵四娘。

    赵四娘猜测,那些村民多半是想询问山货收购的相关事宜是否会有变动,忙碌的她大可以让黄小涟去转告她的决定。不过考虑到乡亲们见到她本人的话会更安心,决定还是亲自走一趟。(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百三十九章 模范青年

    “三姑娘,说是你家就要搬到县城里去了,是真的吗?那往后咱手里的山货可咋办呢?”

    “听说往后赵家铺还是照常开,咱们思量着,铺子里应该还是有用得着咱土产的地方。热门</strong>三姑娘,你看能不能让铺子继续收咱们的货呀?”

    一看到赵四娘过来了,茶水摊里的乡亲们都迫不及待地围上前来,七嘴八舌地问道。

    赵四娘家设这个茶水摊,初衷是让走过路过却吃不起茶的乡亲们进来歇歇脚的。

    运营了一段时间后,赵四娘发现和她料想的一样,进来的多半是北岸村民。而他们中鲜少是来走亲访友…⊕wán…⊕書…⊕ロ巴,⊕ans♂←om的,基本上都是将家里聚了好久的山货拿到长乐镇上去换钱。

    原来长治县治下的北岸虽也有个小镇,但山货在那镇上甚至在更远一些的长治县城里完全卖不上价。因而,哪怕要多走几十里路,一路上还必须跋山涉水,北岸的村民都更愿意把东西拿到长乐镇来卖。

    不过,尽管长乐镇是这一带最繁华的镇集,那儿集市上所出的价格也只是略高于其他地方,想靠卖山货彻底解决温饱问题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赵四娘想着,自家是做吃食生意的,那些山货她仔细观察过,绝大多数都能用得上。既然如此,不如就做做好事,在茶水摊设个收货点,把需要的山货都直接买下来,也省的乡亲再多跑十几里路去镇上了。

    于是每逢集日,赵四娘就请杨氏去茶水摊帮忙收货。至于收购价大多按照长乐镇集市上的价格来算。

    赵四娘家提供如此便利且给价公道,乡亲们当然都愿意把货卖给他家。

    同时他们欣喜地发现,赵四娘家从不会因购货量大而压低价钱。哪怕货款的末尾是一文钱都不会要求抹零,该给多少一文不少。

    别看这只是一个小细节,却让乡亲们感动不已。

    先不谈在集市上能不能把东西都卖出去,光说他们很难遇上赵四娘家这样的大主顾,都是一点一点儿慢慢卖。卖的时候,客人不是要求抹零,要么就是要给个搭头。

    如此一来。别看一单生意不值个啥,几单下来那可就是笔不小的损失,而那些钱对于穷困不堪的北岸村民来说尤为珍贵。

    更让乡亲们惊喜的还在后头。

    赵四娘时不时会来这个“集市”转转。她发现北岸那些连绵不绝的山脉竟是个无尽的宝库,只是人们尚未意

    分卷阅读174

    -


同类推荐: 神道仙尊做局我的极品美女老婆都市小保安至尊保安逆天丹尊都市沉浮都市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