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赵四娘家 分卷阅读151

分卷阅读151

    赵四娘家 作者:璇源

    分卷阅读151

    固然可怜,可更加不幸的还是他们的女人。

    每逢集日。码头上都人来人往,人群中时常能看到一些从北岸过来的女人。她们穿着褴褛的衣裳,背着沉重的竹篓,怀着忐忑的心情将去赶集。竹篓里或是一些想要典当的家什,或是一些山里挖来的野菜……运气好些,能够在镇上找到买主。可即便这样,回程的脚步也不见得有多轻快。毕竟卖来的钱支持不了多长时间的家计。更遑论一些没有找到买家的女人,不过几个时辰,面黄肌瘦的脸上竟添上了几分死色。

    在这个世道。男人尚且吃不饱饭,女人就只能靠喝照得见人影的汤来挣命了。走了几十里山路的她们不管有没有把东西卖出去,走到江边都会蹲下去大口大口喝着江水——既解渴,又解饥。

    生命有时是那样顽强。可有时又是那样脆弱。

    在码头上待久了。赵四娘总是会听说谁家的媳妇儿年纪轻轻就染病去了……

    既然决定提供免费开水,索性就一道为那些憔悴的女人准备些好点的茶水好了。于是,赵四娘就回想了几种前世常喝的凉茶,挑了最经济的那种每日提供。

    虽说凉茶是用中草药熬制而成,但说到底它也就一饮料,用来补充体力或许可行,但想靠它来治病救人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但是赵四娘觉得能尽一份力就尽一份力吧,万一喝了这茶就能提高些免疫力呢?且不论效用如何。至少她试过了。

    尽管凉茶用的是最寻常的草药,里面加的也是最廉价的黑糖。可日积月累下去也将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不过家人谁也没觉得赵四娘败家,都对这个主意表示十二分的赞同。不仅如此,家人还用行动表示支持,轮流去茶水摊看火添料,确保茶水能够正常供应。

    最初的时候,赵四娘也曾担心开设这种爱心茶水摊会影响赵家铺的生意,尤其是怕给面汤生意造成致命性的打击。

    不过考虑到随着菜品种类的增多,如今面汤已不再是铺子里最重要的盈利来源,少了这项收入也不打紧。于是,赵四娘还是毅然把摊子支了起来,不过终归是有些心疼。

    然而,试着维持了一个月,月底盘账时赵四娘惊喜地发现,面汤销量确实有所减少,但赵家铺的总营业额却未见减少。

    不错,除了喝不起茶水的北岸村民,以及一些路过的贫寒百姓,茶水摊里也会出现些家境尚可的客人,这些客人里不乏赵家铺的老主顾。既然他们在茶水摊用了茶水,就不太可能再去铺子里点汤水,这确实是一大损失。

    不过,乡里人素来淳朴,也不好意思光占便宜。大多数客人会在喝过茶后再进铺子里买上点啥。当然了,这些客人多半会过日子,擅长精打细算,因而买的东西极为有限,也就几文钱的花销。但是一来二去的,铺子的生意也就没少啥。

    或许,爱心茶水摊带不来盈利,但赵四娘却再一次透过它感受到了乡里人的纯朴,收获了满满的感动。

    茶水摊毕竟是非营利性质的,也就是赵四娘家的人抽空照料一下,并非时时刻刻都有人。

    即便如此,摊子上的茶碗啥的从未丢过,而且几乎每个人在喝过茶水后,都会主动用灶台边摆着的几桶清水把碗洗干净——其实又没人看着,就算不洗又怎样?

    最开始的时候,赵四娘家的人曾跟前来喝茶的人提过淡盐水随便喝,而甜茶水则是专门给女人孩子准备的。在赵四娘看来,淡盐水远比甜茶水适合干重体力活儿的男人喝。可是,人家不知道呀!在幽州盐不便宜,好些穷苦人家几个月都吃不上顿有盐有酱的饭菜。但相比而言,糖就更金贵了,好几年吃不上的人家大有人在。要是让人家选,肯定要挑糖水喝。不过,码头上的工人都很遵守这条不成文的“规矩”,即便是早早出来做活儿的半大小子他尚处在馋糖的年纪,也会跟着大人一起喝淡盐水。其实也就这么一说,要是男人坚持要喝甜茶水也不会阻止,更何况大多时候摊子上都没人看着,就算喝了又怎样?

    不仅如此,几乎每天都能在摊子上发现几把野菜或是几枚山蒜等从山上采来的新鲜野物——不用说,这定是实诚的山里人留下的“茶钱”。东西虽不值什么,这份心意却让人感动。其实乡亲们心里也很清楚,开设这种茶水摊的赵四娘家就没指望有回报,就算不给又怎样?

    话说回来,茶水摊在乡亲们的共同照料下,就算赵家铺不派人来收拾,也能运行得很好——看见火小了就伸手加根柴,瞅见地太脏就动手扫个地——除了来加水加料,基本上就不用赵四娘家费什么心。

    如今把袁春花派来看摊子,相当于是送她来“养老”。不过这点,淳朴敦厚的赵三郎当然不会告诉她,家里其他人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作不知。

    原想着活计轻松,即便前来喝水的人大多来自北岸,他们所说的土话有些晦涩难懂,但身为老乡的袁春花决计不存在交流障碍,这回总能胜任了吧?

    偏偏事与愿违,老天再一次无情地捉弄了这个可怜的女孩子,让尚未走出阴影的她再次遭受了巨大的苦难。i1292

    正文 第一百二十七章 无意伤人

    热门推荐:、 、 、 、 、 、 、

    端午作为传承千年的节日,在广大燕国百姓心中占据着颇为重要的地位,稍讲理数的人家都会在此期间互赠节礼。

    不过端午毕竟不比春节和中秋,也不讲究阖家团圆,加上古代交通不便,此时又逢农忙期间,亲友之间就不一定能上门拜访,有些人家会选择托人送礼——赵四娘家就打算把精心准备好的节礼托赵永孝捎回老赵家。

    有想走动却抽不开身的,也有不想来往想尽办法推脱的,而更多的则是不嫌路远坚持走亲戚的。

    随着端午日益临近,姜家滩码头一天比一天热闹,赵家铺里人流量几乎达到饱和。放眼望去,铺子里差不多都是走亲访友的乡民。

    原本这天赵四娘又打算和赵元娘去趟县城,前一天就让他爹把赵元娘从镇上接了过来,以便第二天能够早点儿出发。

    可如今,铺子里的生意如此红火,家里人个个忙得脚不沾地,赵四娘实在是没法子说走就走,于是就挽起袖子在后厨里帮忙。

    经过这几月的实战,姜氏的厨艺早已得到了质的提升。不过,像赵家铺这种走大众路线的饭馆,靠的可不光是口味,还得拼速度。赵四娘每回看姜氏掌勺心里都暗暗

    分卷阅读151

    -


同类推荐: 神道仙尊做局我的极品美女老婆都市小保安至尊保安逆天丹尊都市沉浮都市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