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士大夫集团的领头人物,窦武和陈藩都已经死了。但是太监们并没有就此罢手,正如陈藩和窦武恨他们一样,他们同样也恨窦武和陈藩,于是他们的刀首先挥向了窦武和陈藩的党羽。
窦武结束了生命后,太监们开始拼命抓窦氏宗亲、宾客、姻属,就连那个自诩看透天象的两面派侍中刘瑜以及屯骑校尉冯述都没有放过,跟着窦武一起被诛杀全族。
可怜所有与窦武相关的士人,终究没有逃过太监的毒手。
按理说,窦武和陈藩死了,太监们也应该收手了。然而,此时的太监已经杀红了眼,他们要把事情做绝,他们奉行“宁可错杀一千,也不可使一人漏网”的坚定信念,要彻底肃清文人是大夫党羽,当然也包括那些平时太监们看不惯或者反感的人。
虎贲中郎将刘淑、前尚书魏朗,被指与窦武通谋,二人听闻后,为不受辱皆自杀身亡。议郎巴肃也与窦武有联系,宦官们起初并不知,便只是将他罢官,后来追查其他人的时候又将他牵扯出来,自然不能放过,刚到家屁股还没有坐热的巴肃听说此消息后,也不待太监派来的特务先到,便直接去县中投案,但县令向来敬重巴肃,说自己愿意辞官,随巴肃从此亡命天涯,但巴肃却拒绝了!县令不得已,只能将‘犯人’交给特务们,几天后,巴肃被杀;对于那些由陈藩和窦武之前为朝廷举荐的人才,则全部罢官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做完了这一切之后,太监们算是彻底控制了朝政。
这是士大夫阶层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若陈藩和窦武泉下有知,则死不瞑目啊!
那位平时听惯了甜言蜜语的窦太后,此时或许已悔之晚矣,她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些平时唯唯诺诺的宦官尽然如此阴毒!可惜,此时她失去了人生的自由,再也没有办法颐指气使,更别提垂帘听政了。
或许是太监们感恩那位曾经保护过他们的窦太后,也或许太监们也动了恻隐之心吧,也可能窦太后苦苦哀求,最后,宦官们竟将窦武和陈藩的老婆和孩子免死,流放到了南郡。
对太监来说,冬天算是过去了,春天实实在在的到来了,鸟语花香,冰封的河流已经解冻,清澈见底的春水很快便洗刷了前段时间留在心中的血和罪恶,他们又披挂上阵了!
曹节升为长乐卫尉、封育阳侯;王甫升为中常侍,并继续担任黄门令;朱瑀、共普、张亮等六名宦官封侯、十一名宦官封关内侯。史书记载:“群小得志,士大夫皆丧气!”
另外,对于那位剿灭叛乱有功的“凉州三明”之一的张奂,太监们也是感恩戴德,特意封他为大司农,并要给他封侯!
却说张奂将军,在平定了所谓的叛乱之后,才得知整个事件的真相,可惜不能亡羊补牢了!他十分气愤,却又找不到一个发泄的地方,此时太监们带来了封侯的圣旨,张奂当然是拒绝了。
再说那位在北寺监狱被太监杀害的70多岁的老头子陈藩死后,由他生前好友朱震上下打点,偷偷前来为他收尸,并且秘密将陈藩的儿子陈逸藏了起来。可不知怎么走漏了消息,太监们将他全家抓了起来,逼他说出陈逸下落,然而数次严刑拷打,朱震最终都没有说出陈逸被藏在了哪里!说到这里,我真得既为陈藩叹息,觉得他死的不值,又为他高兴,觉得他能有这样的朋友也算此生没有白活一场。因为在那个黑暗而动乱的年代,特务横行,人人自危,死后更是凄凉万分,却依然有人能为他做该做的事情,我很感动。
真正的朋友,在你获得成功的时候,为你高兴却不捧场,而在你遇到不幸和悲伤的时候,会给你及时地鼓励和支持,在你有缺点可能犯错误的时候,会给你正确的批评和帮助!
在我看来,陈藩和朱震才是真正的朋友!
朱震值得让每一个读历史的人记住他,因为他在太监们的严刑拷打下尽然坚持了很久,一直坚持到黄巾起义,汉灵帝被逼大赦党人这才被释放了出来。当然,在他的坚持保密下,陈藩的儿子最终逃过一劫。
至于窦武自杀以后的善后工作,由其属下大将军府的掾属胡腾完成,窦武年仅2岁的孙子窦辅也被胡腾收为义子,与令史张敞共同保护教育,直到汉献帝建安年间,当时身在零陵郡的窦辅被荆州牧刘表辟为从事,才知道窦辅为窦武的后代。
说到这里,我觉得无论在何时,无论外界如何动荡,这人世间总还有珍贵的东西,比如朱震的朋友之义,比如胡腾的恩,对上司的感恩戴德,尤其在动乱年代,有恩有义则弥足珍贵。这两个人的事迹被记录了下来,让我知道了,在哪个民不聊生太监乱政的年代,还是有值得让人去品味的东西,去学习和珍惜的东西。
正文 第八章 赶尽杀绝
同类推荐:
冬夏莫言(父女,1v1,H)、
启明1158、
抚宋、
摄政王家的农医宠妃、
不死的我只好假扮血族、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重生后嫁给废太子、
李治你别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