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美食之末世求生 分卷阅读36

分卷阅读36

    美食之末世求生 作者:张叔叔i

    分卷阅读36

    他记得自己直说过不喜欢她……古怪的看看红梅,说:“我直说过,不是借口。”

    红梅:“……”

    她一时半会接受不了这道天雷,给劈得差点魂飞魄散。嘴巴张张合合,一句话也说不出,最后将水放在车篮,跨上小电动踉踉跄跄的骑走了。

    霍贤呼出一口气,看看头顶上炽烈的太阳,脚步都轻快许多,转身去吃饭。

    一转身就看见白净俊秀的青年从楼脚处挪出来,眼睛锃亮,一脸的不好意思。

    “你偷听?”霍贤双臂环胸,一脸不悦。

    青年用力摇头,语气十分雀跃的说:“没偷没偷,同道中人啊!我也喜欢男人!”

    霍贤面不改色,从他身边绕过,轻淡的说:“我也不喜欢男人。”

    “……”女人不喜欢男人也不喜欢,郑砚不满的嘟囔:“那你喜欢猪么。”

    霍贤脚步顿住,挑挑眉,回头看他一眼,眼底飞快闪过一丝笑意,竟然非常认真的点点头。

    郑砚:“……”

    郑砚无语凝噎,小跑着追上去,厚着脸皮说:“我是八戒啊!”

    霍贤:“……”

    霍贤在前,他人高腿长,虽然不急不缓的走,速度还是很快。

    郑砚有点吃力的跟着他,两人来到一家小饭馆吃饭。

    头顶上风扇呼呼的转,吹出来的都是热风。跟老板要来餐巾纸,看到对面的青年满面汗水,顺手递给他两张。

    对方捏着餐巾纸,愣了几秒,登时一脸感动的看着他。

    霍贤给他看得起一身鸡皮,心中却悄然升出一丝异样的感觉,低头擦拭凳子和桌子,掩饰心中奔涌的陌生的情潮。

    郑砚用餐巾纸擦擦额头,霍贤招手喊来老板点餐。

    没一会服务员端上两碗水饺。

    上午信息量太大,霍贤这盘馅饼砸得他头晕眼花……然后早上只吃了两个嫩玉米,郑砚饥肠辘辘,摩拳擦掌,准备吃饭。

    霍贤搂着两个碗,这个碗吃一个,那个碗吃一个。

    “……”郑砚无语半天,才说:“没我的啊?”

    霍贤没理他,满脸都是冷淡,低头继续吃。

    郑砚只好苦逼不已的叫来服务员,自己点了一份水饺。

    这家水饺不好吃,皮厚馅咸,郑砚挑挑拣拣的不想吃,想吃面皮。但是看看霍贤一言不发,吃得很快。也许是他的口味呢?郑砚强迫自己吃了两个。

    霍贤吃完,把碗一推,郑砚见状也一推碗,表示自己吃完了。

    霍贤看着青年一脸解脱,十分善解人意的说:“吃,吃得完就考虑收你为徒。”

    郑砚:“……”

    郑砚大喜,绝对不亏本的买卖啊,转而又怀疑道:“你不会骗我的吧?”

    霍贤一本正经的说:“会。”

    郑砚:“……”不要脸。

    虽然霍贤不仁,结账的时候郑砚还是很大度的不跟他计较,抢先付了两人的账。

    一盘水饺五块,老板找零三十五。霍贤结账没抢过他,从兜里掏出钱,郑砚一边后退一边说:“是男人就别这么斤斤计较啊。”

    心里想吃人嘴软,霍贤欠我两碗水饺的人情……

    霍贤恍若未闻,从兜里掏出钱来,往前欺近两步,硬往他怀里塞了两张钞票。而后大步流星的离开,赶着去工地上工了。

    郑砚呆呆的看着手里的十五块钱,让他吃惊的是霍贤给他的居然都是新钱……最重要的是为什么给十五,这不是换成我吃他嘴软了啊。

    下午霍贤继续搬水泥爬高架盖房子,郑砚在工地坐了半天,想时间就是生命,我不能老守着他啊我又不是小媳妇。于是打听好工地六点半下班,跟霍贤打了个招呼……霍贤看都没看他,郑砚有点寂寞的忙自己的去了。

    汽车站不远有一条衣鞋街,整整一条街都是卖衣服和鞋的,人挤人非常热闹。

    将车留在工地,郑砚从空间翻出一个大背包,徒步往衣鞋街走。人多的地方就有吃的,果然一走过去,就看见许许多多路边小吃。

    卖烤红薯的、糖葫芦、卖鱿鱼串和炸麻辣串的等等,琳琅满目挤满了整个路口。

    郑砚挨家挨份,每样都要一份尝尝,觉得味道还不错就多买点,用方便袋包好假意放进背包,实则借此收进空间。

    最后麻辣串、韭菜盒子、麻酱烧饼。驴肉火烧和粽子一样买了十多份,收进空间备吃。

    买完小吃往街里走,意外的在路摊边看到一个老太太在卖鞋。

    这自然不是名牌鞋,而是农村妇女自家做的那种手工布鞋。郑砚拿起来看看,针脚密密麻麻很细致,看上去不太美观,但是穿上很跟脚,非常舒适和耐穿。

    这老太太年龄大了,别的做不了,却有一手好针线活。

    郑砚试了几双,鞋号很合适,当即也不还价,将十多双鞋尽数包圆了。

    老太太戴着老花镜眯着眼睛找零钱,想了想,用老人特有的干哑的声音问:“小子,还要鞋不要?奶奶家还有鞋。”

    郑砚思考一会,现在鞋倒是次要的,于是问道:“要的要的,您家卖棉被什么的吗?加厚那种的。”

    老太太把钱给他,说:“这个没,不过奶奶会做,俺家儿媳们也会做,小子急着不急?”

    郑砚把钱收起来,说:“我先去您家里看鞋吧,现在方便吗?”

    老太太答应一声,搬起自己的小板凳。她已经很老了,腰弯的很厉害,在前边慢腾腾的带路。

    老太太家不太远,走过几条街,拐进一条破旧的小巷,尽头就是她家。

    不大的院子里住着三代人,老太太有三个儿子,加上儿媳和孙子孙女足足二十多口人。

    推门进去,院子里坐着几个妇女,一边闲谈一边在择韭菜。一个个穿戴都很破旧,好在干净,看到老太太带着个陌生人进来,都楞了一下。

    郑砚清清嗓子,简单介绍自己来意,想要购置农家棉被和棉鞋棉衣的想法,几个人不由都大喜。

    她们是典型的家庭妇女,伺候孩子老人,有农活时帮衬着种地。孩子上学又逢地里没活的时间虽然不少,但因为闲下来的时段很不稳定,因此也没机会打工赚个外快。

    如今买卖送上门来,针线活又是她们的拿手戏,自然是开心不已。

    他们家里多多少少都有地种,晒好的棉花是绝绝对对足够用的。于是双方商定,老太太家出棉花和人工,郑砚自己选喜欢的布料和颜色。订做八十床棉被和一百五十身棉袄棉裤,总共付五万块的酬

    分卷阅读36

    -


同类推荐: 窑子开张了(H)我在恋爱综艺搅基绝处逢生医生(H)被退婚后,我娶了未婚夫的叔叔一入梦(H)脔仙(H)知我者谓我心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