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文坛大神是只喵 分卷阅读163

分卷阅读163

    文坛大神是只喵 作者:木兰竹

    分卷阅读163

    而之前提过的两位少年郎已经长成了成年人,开始投身乱世之中。

    第74章

    楚铭写文一向以后来发展出乎读者所料,因此被读者大批量寄刀片而著称。但这篇文,楚铭从标题上,就把第一部分剧透完了。

    题目是大汉,那第一部分最终胜利者肯定是大汉。那么起义军中,最后国号为“汉”即为胜利者。

    但楚铭就算已经剧透,但剧情在精彩程度上,丝毫不逊色于之前两篇文。

    或者说,比之前两篇文看着更让读者投入。

    这是另一个时空中发生过的真实的历史。而历史,向来比人所编造的小说更加精彩。

    楚铭在开篇就点了两个少年郎,这笔法一看就知道,这两人肯定是第一部分主角。

    当所有人都以为,主角应该是项羽的时候,项羽跟随叔父起义,旗帜却是“楚”。

    读者们有点慌。

    这旗帜一打出来,就表明这是个失败者了啊。

    那么,胜利者是目前还没有什么闪光点,让读者看了之后觉得完全粉不上的痞子?

    项羽是什么人?他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妥妥的名门之后;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家四势“兵形势”代表人物,后世认定的军事家;他“羽之神勇,千古无二”,是历史长河中,许多文人哀悼的悲剧英雄,真正的大英雄。

    在楚铭那个世界,有无数人思及项羽一生,哀叹不已,并且有不少传世的诗歌描绘这一位大英雄。

    那么在这个世界,项羽的人设更圈粉也理所当然。

    相比之下,刘邦的人设就太逊色了。

    楚铭描绘项羽的外貌,虽然长得很壮实,但形容多用赞美之词,别人看其相貌,也说此人很不一般。

    再反观刘邦,额头高高隆起,胡须和鬓角很美(?),大腿上还有十二颗黑痣……

    女性读者简直要掀桌了,这特么什么鬼?

    再来项羽虽然在早年学习之时,学剑学了一段时间不学了,学兵法学了一段时间又不学了。但是众人对其的评价,还是力能扛鼎,才起惊人。

    而刘邦呢?他出身农家却不事生产,整日无所事事就知道做白日梦。读者们看到刘邦大摇大摆的去吕公家吃霸王餐,吕公居然还觉得此人很不错,把女儿嫁给了他……

    女读者哭了,男读者更哭了。

    老婆是这么好娶的吗?他们现在去别人家吃霸王餐还来不来得及?

    而且,刘邦起兵的时候,已经四十八岁了……

    四十八岁,在现代开始创业,都要说一句起步太晚,何况是古代?古代的平均寿命才多少?

    而且这可不是创业,而是从零开始打天下。

    人重耳虽然七十多岁才当国王,那也是他本来就是晋国公子,只要条件成熟,继承王位顺理成章。

    而刘邦这是打天下,打天下还那么累……

    读者们表示真的很慌。

    也有读者说,虎王陛下之前说过了,这本小说着重的不是人,而是“历史”。所以会不会这大汉的开国皇帝其实不是刘邦,而是刘邦的儿子?

    他老婆吕雉不是长得很漂亮吗?儿子肯定会继承吕雉的基因,是个小帅哥呢。

    楼下读者纷纷点赞,表示这个可以有。

    楚铭看到这些留言都快笑哭了。

    前两本小说是真的大众流派的通俗小说,即有一个主角从头到尾贯穿主线。

    但这本小说就更接近“文学”范畴了。

    它的主线不是人,而是事,是在这个时代发生的时。所以虽然他也有连接主线的“主角”,但主角并不是一直都有出场。

    这是一本群角戏。

    说实话,楚铭写的很忐忑。

    如果没有大礼包送过来的资料让他琢磨人物,他自己光凭记忆动笔,就算要动笔,他也不会采取这种方式。

    楚铭会像之前一样,选一个主角,然后只写主角身边的事。其他的剧情就一笔略过。

    这样写要轻松许多,也不担心出错。

    所以楚铭最开始就想写个汉高祖,写个汉武帝就得了。

    但是现在他却采用的历史演义小说的写法。

    这种写法,是在死皮赖脸拜师上曰之后,师徒二人共同商量出来的。

    上曰看了楚铭的人设和粗纲之后,觉得写人物小说实在是太浪费这个人设和大纲了。明明已经有了历史演义小说的底子,却偏偏只砍一小部分来写,上曰说自己会被逼疯。

    楚铭当时很没自信,他觉得这对他太高难度了。

    上曰冷笑,这就是提升自己的时候,就是有困难,才有写。等你这一本写出来了,就没人会再说你是凭着肖总才出名的了。

    楚铭纠结了一阵子,还是采纳了上曰的建议。

    在这个时代,萧何、张良、韩信等等许多人物,都是楚铭熟知的典故,千百年来一直鲜明的活在人们的记忆中。

    刘邦的确可能没什么圈粉的地方,但他手下男神扎堆,楚铭就对张良敬佩的五体投地,对于这个才华横溢又懂进退识时务,最后是汉朝建立之后下场难得比较好的人之一的人十分佩服。

    这些人,如果只是一笔带过,甚至只出现一个名字,楚铭也觉得,有点难以忍受。

    他想把每个人都写下来,就像是历史演义小说中那样,即使有一条主线,但每一个阵营的人物,都是那么鲜活。

    历史,是人的历史。正是这群精彩的人,才造就了这一段精彩的历史。

    不过如果按照这个写法,楚铭估计就不是三卷,而是拆成三本了。

    这个看编辑衡量,楚铭只负责写。

    网上上千万的小说也不是没有。

    楚铭写了好几万字,刘邦还只是这段精彩历史中的配角。虽然最开始没有明写刘邦是这一部分的主角,但楚铭心里是这么想的。之前写文的惯性,让他很担心在主角不出场的情况下,读者们会不会不满意。

    结果下面的读者看得津津有味,讨论的也不是主角如何而是胜利者如何,十分能接受这种历史演义类小说的形式。

    甚至他们还有心情讨论最后胜利者的脸好不好看……

    上曰知道之后,狠狠的嘲笑了楚铭一番。

    一看楚铭就是没在古代历史小说类别淘过文看。这种近文学严肃类模仿真正历史的小说并不少见,甚至是热门之一。

    只是写得好的不容易,所以写这种小说的多是直接写古代历史上的人

    分卷阅读163

    -


同类推荐: 窑子开张了(H)我在恋爱综艺搅基绝处逢生医生(H)被退婚后,我娶了未婚夫的叔叔一入梦(H)脔仙(H)知我者谓我心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