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大明铁骨 第161章 成功(第一更,求月票)

第161章 成功(第一更,求月票)

    不过只是短短数月,作为大明南都的南京,就已经不见了丝毫鞑虏之气。百姓身上不见了清虏用刀子强迫换上的马褂,即便是那曾经剃只留金钱鼠尾头发虽不过只长出了数寸,但百姓仍然欢喜的戴上了网巾——这是高皇帝命名的“一统山河巾”,也正因为其特殊的含义,才使得当年清虏才会严禁网巾。

    而此时的南京,无论士民工商男子皆带着这“一统山河巾”,其间的喻意自然不言而喻,在他们每个人的心底,都有着其对“一统山河”的期待。

    普通人尚是如此,身居高位者自然也不例外。

    “砰!”

    一声铳响于世子府的后宅响起,这南京城中的世子府,自然是延平王世子郑经的府邸。今年刚满18的郑经,在月前经郑成功授意离府另辟世子府,同时设立幕府。

    虽说幕府刚立,但在郑经的幕中却也是英杰云集,不仅有江南各地的青年俊才,同样也有王府官吏子弟,而冯锡范正是其中之一,而作为其侍卫,深得其信任。

    “这自生火铳便是江北的自发火铳?”

    接连试射几发之后,又一次举起手中的自发火铳,郑经颇感兴趣的看着冯锡范,问道。

    “现在江北的忠义军都是用这种自发火铳?”

    尽管作为延平王世子的郑经对于朱明忠并没有多少好感,但并不妨碍他对江北的军器充满兴趣。毕竟这江北军器犀利已经为人所共知。

    如果有忠义军中的军械官在这的话,一定能认得出来,郑经手中的自发火铳正是忠义军中三钱自发火铳,与现在忠义军以6钱火铳作为制式火铳,那些用三钱鸟铳改制的三钱自发火铳主要用于训练,毕竟相比于前者,其弹丸、火药都减少了五成,训练成本自然下降了一半。

    而除了训练之外,江北各城的守备部队,也大都使用这种武器,其实这正是忠义军特点,尽管同样身为忠义军,但地方守备部队在忠义军的序列中,却一直担任着二线部队和补充部队,至于野战部队则集中于北方,也正因如此,郑经得到的才是三钱自发火铳,而不是正在取代五钱铳、三钱铳的六钱自发火铳。

    “回世子,现在江北忠义军至少半数皆改用火器!这自发火铳正是江北所独用!”

    冯锡范回答着世子的问题时,又把话锋一转。

    “属下还听说去年朱明忠之所以能够兵败达素,全凭这自发火铳犀利,其自发火铳全用三钱鸟铳改制,若是我军也能将三钱鸟铳改为自发铳,如此一来,他日临阵时,自可凭兵器犀利破敌兵阵!”

    “去年就用上的军国利器,到现在还没献给父王,世人皆言他朱明忠于大明尽是赤胆拳拳,以我看来,他所谓的赤胆忠心,不过只是沽名钓誉罢了,若不然,于父王这边又岂会有这些私心!”

    郑经发出一声冷笑,说道。

    “他的私心又何止是将此等军国利器藏私,两淮盐税全部为他截流,这江北更是如同其私有一般,父王麾下诸将,又岂有像他这般藏私之人?”

    一直以来,对于据战江北的朱明忠,郑经从没有任何好感,甚至在他眼中,朱明忠根本就是狼子野心之辈,所谓的“忠义”不过只是打着的旗号罢了。

    “大奸似忠,那人不过只是面似忠心罢了!”

    世子的话让冯锡范的心底略微冷笑一下,他能够理解世子为何对朱明忠的不满,究其原因再简单不过——自北伐以来,他朱成仁虽然看似出于大将军麾下,可是从他夺下南京那天起,就不断夺走属于大将军的荣誉,以至于世人只知的朱明忠,而不知大将军。或许大将军能接受这一切,但是世子对此却早就是满腹的不满。

    “还有那银元,自古以来,无朝廷许可,又岂有地方铸币之事,他居然擅铸银元!且不征籍口不征火耗,如此一来,江北不收火耗,江南却仍收火耗,不正是陷父王于不利之中,父王对此居然视若无睹,真是……”

    提及银币的时候,郑经的脸上带着怒容,他出府开幕之后,所上书的第一件事就是江北擅铸银币,可谁曾想,这件事最后却不了了之——按大明律,银两本就是由商号私铸,江北只不过是改银锭为银币,所以并不违反大明律,毕竟江北并没有铸制钱。可谁都知道,江北的银币截然不同于民间自铸的银两,而是等同于制钱。

    “其实,王爷也是顾全大局!”

    冯锡范见世子满面的愤愤不平,便说道。

    “若不是王爷念其功在大明,又肩负守卫江北的重任,又岂会容其胡来!”

    冯锡范口中的“胡来”可以说是恰到好处,正好付和了郑经的不满。

    “父王待人虽谈不上持之以宽,可是对朱明忠此人实在是太过宽纵了!”

    摇头感叹着,郑经又说道。

    “成功成仁,现在时人只知他朱成仁,又岂知若无父王,又岂有今天大明的中兴!父王若是对其再似这般宽纵,只恐怕……”

    眉头紧锁,郑经的目中带着与其年龄不符的忧虑,他看着远处时,神情越发显得凝重。

    朱明忠、朱明忠……

    他从未曾考虑过此人是忠是奸,其实这根本就所无谓,就像张煌言一般,他朱明忠虽说出自父王麾下,但其绝不是父王的亲信,这才是最关键的!

    “世子,属下倒是听说一件事!”

    见世子有了兴致,冯锡范才继续说道。

    “属下听说,那朱明忠以江淮经略衙署的名义上书王爷,称欲对仕清伪官加以清算,从而明正典刑,令天下人不敢再为为清虏效力,不敢再为汉奸!”

    提及此事时,冯锡范的脸上带着喜色,在他看来这根本就是自取灭亡。

    “哦!”

    冯锡范的话,让郑经的眉头猛然一跳,然后看着他急声问道。

    “此事当真?”

    “回世子,若是不错的话,现在王爷他们肯定正在讨论此事!”

    “好!”

    郑经一听,立即吐出一个字来。

    “若是他姓朱的,当真提出此议,到时候本殿定会支持他,此等好事,我等又岂能反对!”

    别说郑经不会反对,就是王府的官员之中,同样也是无人反对,在所有人看来,这都是一件好事——对王爷百利而无一害的大好事!

    “大将军,以下官看来,此议甚好,甚好,非但抄没伪吏家产,可以用于充实军需,而且又能威慑屑小,令其不敢再像过去一般肆无忌惮为满清效力,助纣为虐!”

    抄家!

    这是好事!

    尤其是对于那些出身闽省的府中官员来说,他们与江南士林本就没有太多的瓜葛,甚至可以说,江南士林本就瞧不起他们,在这种情况下,有人提出对江南事清官员家产动手的建议,自然不会有人反对。

    非但不会反对,他们中的一些人,反倒觉得是件好事,尽管表面上抄家可以解决二十余万大军的军需,但他们所想的却是另一件事——作为提出者的朱明忠,必定尽落骂名!

    对于南京来说,这是一件好事!

    “非但可解决军需用度,如此一来,正像成仁所言,不需一兵一卒,既可瓦解清虏于北方各省统治,南直隶、江西以及浙江本就是文教重地,出仕官员岂止万人,他们或是于京中,或是于地方,凭此一招,即可令其人心惶惶不可终日,事亲至孝者,必定弃官返乡,而留任者恰正是不忠不孝之铁杆汉奸,如此铁杆汉奸者,纵是没其家产,流其家人又有何妨?”

    即便是王忠孝面对这件事中所带来的利益,一时间也无法找出拒绝的理由,他非常清楚,这件事对王爷的益处。自夺下南京之后,王爷的声望一直为江北所压制,也正因如此,而江南士林人心又大都为张煌言所用,朱明忠的建议对于王爷来说,非但没有任何损害,反倒有利于王爷,如此一来,王忠孝又岂会拒绝。

    “此议一出!只恐怕天下士民之心离乱徒生啊!”

    相比于王忠孝等人的赞同,郑成功又一次看着那份公函,这份公函是朱明忠的呈请,在接到这份公函的时候,他甚至怀疑是不是看错了,毕竟但凡稍有理智者,都知道,作为这一建议提出者的朱明忠,从而非但不可能获得丝毫利益,甚至可能从此为士林所唾弃!

    甚至可能尽失民心!

    何谓民心?

    民心从来都不是老百姓的心思,而是士林的心思,毕竟对于也许终生都不会离开村子的老百姓来说,他们更相信那些读书人话语,这人心之所以在大明,正是因为读书人心在大明。

    而现在,朱明忠这一招,尽管有邀好遗老之嫌,但却得罪了另一群人——数万出仕满清以及赴满清科考的士子。

    “废除其功名,勒令其退还取清虏功名后积免的钱粮,再加上了流徒仕清官员的家人,没其家产,成仁……”

    眉头微略一皱,郑成功满腹疑惑的说道。

    “到底为何行此昏招?”


同类推荐: 冬夏莫言(父女,1v1,H)启明1158抚宋摄政王家的农医宠妃不死的我只好假扮血族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重生后嫁给废太子李治你别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