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司礼监 第八百三十章 下回叫老相国开开眼

第八百三十章 下回叫老相国开开眼

    当了一辈子官,做了十几年首辅,几万两于沈一贯不算什么。
    于魏公公而言,倒是有些咬牙,因为他的开支巨大,几万两虽也是杯水车薪,可好歹也能让他顶一阵,不至于年关难过。
    但这几万两若能换来沈一贯的支持,那却是能叫他魏公公半夜都能笑醒,怎么算怎么划算的。
    小投资,大回报。
    无事不登三宝殿。
    拿人钱财替人办事,沈一贯好财,却不是见钱眼开之人。他得弄明白这个小太监给他拿这么钱的目的何在。
    事可为则为之,事不可为,老相国是断然不会为之的。
    隐约也猜到一些,多半和定海卫的事有关。
    小太监捅出这么大篓子,浙江军民视他如大敌,岂能善了了。便是他老相国方才接见请愿士绅商户时还说,定还他们一个公道。
    而他沈一贯虽致仕,但在皇帝心中份量仍重,指不定何时就会起复。在这浙江乃至东南,他沈一贯的名号比之总督巡抚都重。但要他沈一贯说了话,这东南数省又哪个不遵呢。
    方才他老相国叫管事遣人去一趟苏杭织造衙门传句话,这话听着无甚份量,也无甚意思,可那织造太监孙隆敢不慎重,敢不警醒?
    怒了老相国,他孙隆莫不真以为杭州百姓就是安分守己的,不会如苏州那般?
    如此想来,怕是这小太监知道后果,这才登门来访。
    看着,倒也是个精明人,知道这结的根子在哪。
    “木偶兰溪,山阴娄江。福清新建,皆为婴儿。四明不出,谁与争锋。”这话,沈一贯是受用的。
    如他这般自负的人,又岂会将朱庚、张位、叶向高之流放在眼中。
    数天下英雄,他四明相公不排首位,何人敢排?
    五人中,王锡爵固名声最大,然东宫储位可是他四明相公力争而定,单此功劳,他王锡爵便拍马不及。
    国本之争持续十五年,最终能在沈一贯手中拍板定案,确是他沈相公一生最大功绩。
    当年皇帝传旨礼部:速议册立仪制来看。
    圣旨到内阁和各部时,已是深夜二更,各部大臣听说后,无不欢呼雀跃,都以为长达十五年的国本之争要见分晓。
    哪知礼部刚拟定十月十五日举行册立大典,一切仪仪活动按部就班,皇帝却突然下旨命改期。
    满朝文武惊愕,无一不担心皇帝再次变卦,却人人无有办法。就在此时,沈一贯却坚定行使自己首辅的权力,毫不犹豫将皇帝诏书奉还,当着传旨太监的命称“万死不敢奉诏!”
    看到首辅态度如此坚定,皇帝不敢坚持,终是同意册立大典如期举行,使国本之争落下帷幕。
    这事,要搁那五位,谁个敢?!
    天下英雄,舍我其谁!
    “四明不出,谁与争锋”这八个字,当真是深入老相国之心。
    在他看来,那五人是根本无法与他相提并论的,木偶、婴儿之说用于他们身上,最是合适不过。
    当然,沈一贯知这小太监说这番话,存了拍他老相国马屁之意,然这马屁拍的就是到位,就是让人愉悦,故这小太监身段放低些,老相国倒也能不为难他。
    再怎么着,也要给陛下一些面子。
    陛下叫这小太监南下来办什么海事,所图无非金银而矣。老相国叫分点出去孝敬皇帝,不过一句话的事。
    而且,再怎么说,这小太监也真是会做人,出手就是几万两,单这份魄力,内廷那帮人又有哪个可比?
    这是心存志向,要做大事的。
    不然,几万两买个镇守都够了,何必巴巴送他四明相公呢。
    做大事者,首先得做人。
    魏良臣会做人这点,实在是叫四明相公格外欣赏。
    可惜,就是个太监,若是文官,倒是能从族中选个女儿配于他。
    老相国如今最不开心的事莫不过后辈无人出仕,他老人家在,四明沈家尚可维持,他老人家若不在,这沈家只怕就要渐渐中落了。
    ……..
    钱确不是白给的,魏公公真是有求于人老相国。
    但这个求不是哀求,恳求,而是利求。
    他再次欠身,很是诚恳道:“不瞒相公,晚辈自受皇帝南下以来,颇受江南文武猜忌,尤以东林党人为甚,以致酿出无锡事变,使晚辈背负骂名。然相公需知,无锡之事,绝非晚辈无视律法,实是漕抚害我。”
    当今天下,但说“漕抚”,必指李三才。
    哪怕如今李三才因盗取皇陵木一事被皇帝下旨贬为平民,世人说起“漕抚”,也仍是他三才相公,而非现任漕运总督王纪。
    此意正如四明、福清代指,名声大了,说某官便是专指某人。
    皆因,名气太大。
    说话间,有丫鬟上来斟茶。
    魏良臣接茶时方注意到桌上摆着的画竟然是幅春色图,不由愣了下,旋即面色不变,端坐敬视。
    春色图这种东西,对于两世为人的魏公公,真是提不起半点兴趣的。
    原因无它,画的再逼真也不如逼真啊。
    心里却是盘算,这春色图下方有唐寅的印,以沈一贯的身份肯定不可能是假画,而其以首辅之尊却公然将这春色图拿出,想来也是性情中人。
    史料中说这位四明相公以浙党党魁自居,恃权纳贿,党同伐异,以“妖书”案为开端,成为明末党争的始作俑者。
    真假不知,毕竟史料乃是人写。既是人写,自有立场,能做到七成公正客观,便是后人之福。
    就万历党争这事来看,魏公公倒认为顾宪诚才是始作俑者。
    这就是立场不同,角度不同了。
    从这幅春色图来看,四明相公定是性情中人,也是洒脱之人,再从对方并不曾斥言自己送钱来看,纳贿这事也当是真。
    女人和钱,向来都是上位者最爱啊。
    魏公公也好这两样。
    看来下次再拜访老相国,得带几幅热不热过来,嗯,最好是大西欧那种,叫老相国好好开开眼。
    至于他为何提起李三才?
    原因便简单了。
    确立双方的共同敌人。
    以李三才、沈鲤、叶向高等为首的东林党人,可是他四明相公的死敌。


同类推荐: 冬夏莫言(父女,1v1,H)启明1158抚宋摄政王家的农医宠妃不死的我只好假扮血族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重生后嫁给废太子李治你别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