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有妖 分卷阅读204

分卷阅读204

    有妖 作者:荔箫

    分卷阅读204

    校,再给我背几段《史记》。”

    ☆、第122章 苏醒的地下军团(十六)

    一个小时后, 霍去病回到军营, 听迪恩背完《史记》的相关段落, 陷入了良久的沉默。

    这玉佩上的两个字是“少卿”,对他而言并不陌生——飞将军李广的长孙李陵,字少卿。

    李陵小他六岁, 他离世时, 李陵还未有什么功勋,只是常来府里,和他的异母弟霍光有些走动, 和他便也还有几面之缘。

    见到这块玉佩时,他心里油然而生的猜测,是李陵在他死后发生的某一场战争里,死在了匈奴的地盘上。是以现在被伊稚斜当成阴兵复活了, 想找他一起守护华夏。

    但万万没想到,《史记》所告诉他的, 是一段出乎意料的过往。

    “数岁, 天汉二年秋……陵军五千人,兵矢既尽,士死者过半,而所杀伤匈奴亦万余人。”

    “且引且战, 连斗八日……陵食乏而救兵不到, 虏急击招降陵。”

    “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匈奴。其兵尽没,余亡散得归汉者四百余人。”

    霍去病实在想不到,飞将军的长孙竟会向匈奴投降!

    而且, 在李陵投降后,汉朝诛了他三族,单于则将公主嫁给了他,还封他做了右贤王。

    从后续史料中的只言片语来看,李陵似乎还爱着故土,又似乎很安于在匈奴王廷的生活。最终,他死在了异乡,其复杂的经历在后来的两千年中引起了各样评说,他究竟是忠是奸,至今也无定论。

    现在,他似乎出现了。霍去病无暇去研究历代史家们的看法,又迫切地需要知道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他对大汉、对现在的华夏民族是怎样的看法呢?

    他把这块玉佩扔来又是什么意思,是挑衅还是为传递什么信息?

    这些太重要了,又复杂得让他无从下手。这毕竟是两千年后,没有人认识李陵,也没人亲眼见过他的举动,他尝试着问过楚潇,但就连活了上万年的楚潇,也只能遗憾地表示自己并没有亲历那件事,所知和史书所载的并无差别。

    霍去病于是觉得很棘手。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种李陵清楚他的全部人生,他却无法了解李陵的为人的感觉,无疑会令一个为将者头疼。

    在为此迷茫了片刻后,霍去病换了个思路,尝试思索假若李陵仍在为匈奴人做事,伊稚斜会让他干什么。

    他在帐篷中踱着步子,一个来回又一个来回,直到外面响起人声:“将军。”

    “怎么……”霍去病抽神应话,继而惊觉天竟然已经黑了。

    他信手打开电灯,外面的人走进来,告诉他说:“有个人来找您,他……说的古汉语,楚先生去见的,他自称也是西汉将领,说您知道。”

    李陵?

    霍去病目光微凌,想了想,道:“我知道他,请他进来吧,暂且别让别人靠近。”

    “是。”那妖务部的工作人员应了一声就要走,霍去病又道:“等等。”

    工作人员停住脚,霍去病略作沉吟,道:“那个监控的东西……能往我这里放一个吗?这个人比较复杂。”

    他想到的是先前监测到匈奴探子的无人机,但工作人员想了想,说:“我们有监听设备,监控声音的,您看行吗?”

    “也行吧。”霍去病点头。

    于是,在李陵走进霍去病的帐篷前,两枚纽扣大的监听器被贴到了桌下。然后,守在帐外的警卫逐渐退远,霍去病凝视着帐帘等着。片刻工夫,一个人影的轮廓映在了帐外,霍去病呼吸微屏,接着,帐帘掀了开来。

    走进来的身影并不陌生,他带着些许迟疑,好似从两千年前一步步走来。

    “你怎么……”霍去病心生疑惑,“听说你是六十岁时离世的?”

    眼前的李陵看起来分明只有二十出头。这个年纪,他甚至连出征都还没去。

    李陵也满脸疑惑,怔了良久,用古汉语问他:“将军,您说什么?”

    “……”霍去病恍然大悟。

    真尴尬!

    负屃给他施法之后,不论他脑子里想什么,说出来都会变成现代汉语。最初时他很不适应,现在虽然适应了,可还是无法说出古汉语……

    但好在他还能听懂,也还会写。

    霍去病于是从柜子里将毛笔和竹简找了出来,径自提笔先写了两行,解释了自己被上古神兽施法后只会现代语言的事情,李陵看后哑然,惊叹说真神奇啊。

    接着他又写了一行,问李陵说少卿君你不是六十岁离世的吗?怎么现在看起来还如此年轻?

    李陵看着他递过来的竹简滞住,过了良久,他的嗓音变得有些发哑:“将军您……读过史书了?”

    霍去病没有作答,打量着李陵,边探究他神色中的情绪,边等待他的下文。

    李陵苦涩地笑了笑:“我……我很怀念在长安时那些年少轻狂的日子。”他下意识地逃避着霍去病的目光,“直到我死,我都还在怀念那段日子。那时候祖父还在,您和大将军名震四方,子孟君也……”

    “可你后来叛了国。”霍去病冷漠提笔,用掷过去的一根单一的竹签截断了他的话。

    李陵明显一愕,过了好一会儿,都依旧没能接受他这样的不给面子,哑哑地不知该说些什么。

    “你对得起飞将军吗?”霍去病又写道。

    李陵静默了很久,颓然叹息:“您不懂,当时我粮草已尽,援兵迟迟不来,我若不降,一死而已。”

    那你就……

    霍去病想写“那你就慷慨赴死啊”,但下一秒,他把这句话噎住了。

    如果同样的事落到他身上,这是他会做的选择。但理智来看,他不得不承认,这其实并无什么意义。至少与大汉而言,他死去或被俘,都是失去一个将领。

    这样想来,这似乎也不是全然不能理解。

    这大概就是造成李陵的历史评价那么复杂的原因吧——有一弹指的工夫,霍去病这样思量着。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简单的、“极端”的人,相对容易被评价,比如他自己。他战功显赫,没有败绩,最后还英年早逝,没有卷入太多会使自己亦正亦邪的权势斗争,所以史书里对他的评价是没有争议的。他在两千年后的今天复活,也依旧可以没有争议、没有矛盾地活着,和当年一样,做个简单的、正义的“英雄”。

    但李陵不一样,李陵做了一些他可以理解、但他觉不会做的选择,导致

    分卷阅读204

    -


同类推荐: 神道仙尊做局我的极品美女老婆都市小保安至尊保安逆天丹尊都市沉浮都市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