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 第七十二章 李思明的突发奇想

第七十二章 李思明的突发奇想

    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 作者:肖申克117

    第七十二章 李思明的突发奇想

    <!--go-->

    第七十二章 李思明的突发奇想

    1895 年,卢米埃兄弟向大众展现火车进站的画面时,观众被几乎是活生生的影像吓得惊惶四散。

    但是电影刚刚发明之后,只是拍一些生活中的场景,比如大街上的行人,他们会一直拍摄直到厌倦或者胶片用完为止。电影之父——美国的爱迪生和法国的卢米埃兄弟,对于电影的未来十分消极悲观。因为在经过一两次好奇之后,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要花钱来看那些在大街小巷就可以看到的真实场景呢?”

    但是爱迪生的一位雇员发现,通过将不同的镜头剪辑在一起可以创造出一个故事。于是,电影就成了一门艺术,而剪辑则是促使电影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可以让我们从地球飞到太空,使空间不存在距离,它也可以我们从现代回到过去和未来,使时间倒退或加速。

    一部好莱坞大片通常要花费200小时的胶片,展开这些胶片,它的长度等于洛杉矶到拉斯维加斯的距离。剪辑师通常需要花费好几个月甚至好几年来构思剪辑胶片,来完成一部两小时的电影。完成的电影里有上千个镜头,每个镜头都以1/24秒一帧来计量。可想而知这个工作量是特别大的。

    如果光是一个体力活,那就太好了,但是这却是一个技术活,必须根据导演的艺术思维去剪辑。成功的剪辑会让一部电影成为不朽,否则会让一部电影成为烂片。一个特别有名的例子就是二战期间,导演莱妮 雷芬斯塔尔巧妙运用了声音,图像和高超的剪辑技术,把希特勒塑造成了天神。当同盟国加入了反德战争以后,英国剪辑师查理韦德里重新剪辑了这段胶片,把希特勒塑造成了一个傻瓜。不管是为了政治宣传抑或是娱乐观众,剪辑都显示极大的力量,改变塑造了人们的思维和认知。

    对于李思明来说,电影是拍完了,但是他的工作仅仅是完成一半。这部电影目前已经花了近三千万元,这在1983年时代,无疑是一个成本高昂的冒险。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剪辑,李思明有些担心,在电脑技术还不太先进的情况下,靠机械和手工剪辑,无疑会加大成本和难度。为了能达到自己的要求,李思明不仅请来了阿瑟托米特来做剪辑,还聘请工业光魔电影特效公司做特效。

    提到工业光魔,就不得不提到乔治 卢卡斯。1975年夏天,乔治 卢卡斯获得了八百万美元的投资拍摄《星球大战》第一部。而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召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年轻人,成立了工业光魔电影特效公司。当时的电影制作行业还没有电脑特效这样的技术,他们为了完成拍摄《星球大战》,自己开创了整个电影特效行业。从此,电影行业的传奇,“工业光魔”电影特效公司正式拉开了整个好莱坞电影特效行业的序幕,并从此改变了整个世界电影的制作观念。1982年,“光魔”发明了一项电脑处理方法,并应用在科幻电影《星际旅行:可汗之怒》上。该片出现了电影史上第一个完全由电脑制作的场景。

    但是这个年代的特效并不为人所重视,那些科幻电影虽然都大卖特卖,但是好莱坞此时并不认可,认为那些电影缺少思想深度,没有社会教育意义。这跟后来电影中电脑特效大行其道完全不同。

    “入股工业光魔公司?”大卫 弗兰克尔对李思明的突发奇想有些不可置信。这位中国人花起钱来如流水一般,一点珍惜的意思都没有。

    “当然,如果能收购那是最好不过的。”李思明道。

    弗兰克尔看了看曾智,曾智学美国人那样耸耸肩,表示无所谓。不过他觉得李思明为做特效,而专门去向另一家公司求婚,这事情办得是不是太没水平了?当初干嘛了?

    “那好吧,我立刻派人去接触一下。”弗兰克尔见曾智也同意,至少不反对,只好无可奈何地答应了。

    “听着,大卫,这是项很不错的买卖,虽然我也只是偶然想到,但这个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认为,将来的电影离不开特效。就像卢卡斯的科幻电影一样,未来是个不可思议的世界,电脑技术将会完成我们今天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古代人们认为人类是不可能登上月球的,可是阿波罗不是照样将你们美国人送上月球吗?”李思明解释道。可是他的解释过于牵强。

    “可是,我们是电影公司,不是投资银行啊?”这个美国人还是不太相信这会是一个很不错的投资。

    当乔治 卢卡斯接到麦克肯纳公司的请求见面的要求时,有些自豪,也有些疑惑。自豪的是,自己的这个现在还很小的公司的价值,终于有人表示感兴趣了。疑惑的是,自己到底要不要接受这个商业谈判,这不是自己擅长的地方。

    但是,他对特效这个电影新行业的前景很看好,不太舍得让出一部分股份,被全面收购更是不可能。如果能有更多的资金投入,那无疑会对公司有更大的提升,可以更新更先进的设备,增加必要的人才。于是,他接受了见面的请求。

    这正中李思明的下怀,只要对方不是一口拒绝,说明事情还有希望,李思明认为自己的口才有了发挥的机会。

    “很高兴见到您,卢卡斯先生!”李思明一见面就开始吹捧起来,“我一直以为《星球大战》是外星人参与拍摄的,因为如果没有足够多的才华,是拍不出来这样充满奇思妙想的电影的。”

    “谢谢您能喜欢!”卢卡斯无论如何比李思明年纪大多了,但是李思明吹捧让他听着极为顺耳,对于一个导演来讲,称赞他的电影好看绝对比称赞他长得帅要有效的多。同样的,称赞一位母亲的能干,不如称赞她的孩子聪明要受欢迎得多。如果李思明面对的是一位中国人,那人一定会说“哪里哪里”这些谦逊之词。而当你面对吹捧你的人的时候,你一定要小心了,他也许说的是反话或者违心的话。

    “我来这里,是为了一个我们共同的目的,我们一起去完成一项电影史上最伟大最激动人心的事业!”李思明继续“演讲”。坐在一边的弗兰克尔和曾智,相互看了看,要不是确定这里是百分之百的办公室,还以为他是来福利院做义工的,要么就是那种“国际主义战士”。

    提钱干什么?那是俗人干的,挣钱的最高境界是从不谈钱,而是谈理想谈事业。那些跨国公司从不谈钱,而是谈如何实现公司、员工和客户之间的“共赢”,谈所谓的“事业共同成长”,也从不说“你”、“我”,而是说“我们”。这就是挣钱的诀窍,为了这个事业,你就不要跟我讨价还价,雇员也就不要跟我谈薪水了,因为我提供了一份“事业”给你了。

    “您的眼光很不错,事实上没有多少人认识到电影特效是一门学问。”李思明不同凡响的吹捧,有了回应,卢卡斯笑了笑,他对李思明本人更感兴趣,“您的那一部电影确实不错,上一次颁奖以来,人们谈得最多的还是你的电影,尽管您没有得到任何褒奖。”

    “这说起来,咱们还是同行。”对方没有进入正题,让李思明有些心急,“可是不仅从影迷,还是从老板的角度来看,您的电影最受欢迎,尤其是充满不可思议的特效,比如现在正在上映您的《星球大战》第三部。”

    “你们能给我什么?”卢卡斯终于进入了正题,眼睛却瞄向曾智。

    “工业光魔公司,这几年来除了给您的《星球大战》系列作特效,只有给斯皮尔伯格等导演的几部科幻作品作过特效。贵公司搞得是高科技,是跟电脑打交道的,而这却是烧钱的工作。从一个公司财务的角度来讲,现在缺得是钱,不仅是设备,而且是人才方面也急需扩张。我听说,上个月贵公司的雇员闹着要加薪?”李思明道。

    卢卡斯愕然。

    “绝无此事。”卢卡斯一口否决。

    “您不要生气。您可以换个角度来看,这不正说明我对贵公司是充满诚意的。”李思明可不愿惹恼了他,说得很谦卑,“而且,看得出来,您对这个公司充满期待,但我不想寻求控股或者反客为主。我们只想为您的事业增加一点必要的帮助,比如资金。”

    卢卡斯沉默,他在思索。他的电影很挣钱,但那是投资人拿的大头,他只得零头。工业光魔公司刚开始时预算极为吃紧,要不是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后来提供了一些支持,工业光魔和他的《星球大战》可能就夭折了。

    “您看,有了我们这笔资金,您就可以添置新设备,增加更多的人才,加上您奇思妙想的创意,将来再推出市场。你我都是导演,通过我们的作品,可以让更多的电影人认识到特效。到时候,您就会意识到这是一笔很划算的生意。而且我认为,并不只是科幻电影需要特效,特效只是手段,一切能让电影更好看,都应当受到推崇。”

    “麦克肯纳公司愿意投资多少,获得多少股分。”卢卡斯被李思明描绘的前景,说得颇为心动。

    “两千万美元,百分之二十的股份!”李思明肯定地说道。坐在他身边的弗兰克尔,偷偷地拉了一下李思明的衣服。来的时候,他们的底线可不是这个,李思明一张口这两千万撒出去了。

    “我没听错吧?”卢卡斯有些怀疑,“据我所知,曾先生才是老板。”

    “当然,我是老板。”曾智瞥了一眼有些尴尬的李思明,心里偷着乐,“他的话就代表我的意思。您知道,我是个不太会说话的人,让李跟您谈,我想更能表达我的意思,你们都是导演,更有共同语言。”

    曾智的“谦虚”让卢卡斯听着舒服,却让李思明有被他当枪使的感觉。

    “给我一周时间考虑如何?”卢卡斯想了想说道。

    “好吧,不过现在我们麦克肯纳公司,手头上正好有一部电影可以交给贵公司来做。”曾智起身伸出手来。

    “好的,在您成为股东之前,是一个顾客,我们会尽力的。”卢卡斯与曾智等人握手道别。

    “谢谢!”李思明表示感谢。

    离开了卢卡斯的公司之后,李思明感觉这桩生意很可能会实现,心情很不错,这绝对是个很了不起的生意。不过弗兰克尔却总觉得有些不值,除非李思明哪天拍了一部科幻电影并且热卖,眼见为识才会让他持肯定态度。

    唯有曾智觉得无所谓,天塌下来,有个子高的顶着,他只管签字。不过三天前,他去了趟电影院,看到卢卡斯的《星球大战》第三部正在放映,而场场几乎爆满,他有点相信李思明的判断。不过当目前为止,李思明还没做过亏本买卖。

    有了工业光魔公司的帮助,李思明对自己的电影很有信心。

    “导演有时候就像一个厨子,将更种食材和调味品,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组合,然后就成了一道好菜,或者像一个汽车装配工,按照要求将各种零部件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辆豪华跑车。当然这是个比方。”李思明在谈到导演的工作时是这样认为的。

    李思明的《阿甘正传》在小说原来的基础上,加入了猫王、亚拉巴马大学驱逐黑人学生风波、肯尼迪遇刺、水门事件、约翰 列侬和嬉皮士(披头士)等等他们曾经耳熟能详的内容,大大地丰富了原作中美国战后三十年的社会场景,也就是婴儿潮一代成长岁月的背景。影片一开始就借阿甘的回忆,插入了导演格里菲斯的伟大电影《一个国家的诞生》里,有关南方将军纳森 贝福-福雷斯特创立三k党的片断,从一开始就奠定了这部影片立足于历史并批判历史的基调。通过剪辑和特效的手段,天衣无缝地把电影画面与历史真实镜头连接在一起,让阿甘活生生的活在历史人物当中,这一特色在这部电影中数不胜数。

    但是经过李思明加工之后的剧本,并没有保留原小说中的过于尖利的批判,而是更注重主人公的道德典范,这其实也是为了讨好观众,迎合80年代以来美国人的道德需求。

    “我这可不是为了挣钱,就不顾脸面了。原片中就是这样的!”当面临这样的指责时,李思明只有在心里这样安慰自己。

    而那些李思明从香港带来的香港人,被李思明以协助工作的借口,安排在各技术负责人的身旁。

    这似乎又验证了曾智的判断:李思明是那种不会太吃亏的人,一些看起来吃亏的投资,一般却带来丰厚的回报。

    第七十二章 李思明的突发奇想在线阅读

    <!--t;

    第七十二章 李思明的突发奇想

    -


同类推荐: 神道仙尊做局我的极品美女老婆都市小保安至尊保安逆天丹尊都市沉浮都市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