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 第三章 一个人一个活法

第三章 一个人一个活法

    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 作者:肖申克117

    第三章 一个人一个活法

    <!--go-->

    第三章 一个人一个活法

    李思明在家里呆了两天,他就被校长叫去了。

    “小李啊,你回来了怎么不来我这里啊?”校长直接问道。

    “这个嘛,我刚回来,还没适应过来,这不,你要见我,我不立马从家里赶过来了吗?”李思明道。

    “是吗?我要不是听别人说起,我恐怕还不知道你回京了呢?怎么样,在南方工作得还好吧?”

    “还好,还好!”李思明连忙道。

    “现在回来好啊,你是立即回来工作还是另有打算?”校长关切地问道,因为他知道李思明身份的特殊性,不过从他的角度来讲,他倒是十分希望李思明能留在学校里教书或者搞科研。

    “这个嘛,校长,我还没想好。”李思明说道,他理解校长的期盼,但有些不忍打击他的良好愿望。

    “说实话,我从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讲,我是不赞成你从事与教育或科研无关的事情,我认为大学里是做学问最好的地方。我们也很需要你这样的人才,我希望你好好考虑一下。”校长直截了当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他并不清楚李思明这几年在南方到底在做些什么,他也不是那么好奇。

    “校长,谢谢您的关心,请允许我多一点时间考虑一下?”李思明小心地提出自己的要求。

    “没问题。我尊重你的任何选择,假如你要离开,我说的是假如,你有哪一天要是想回来了,随时可以过来。”校长点头同意,“其实我觉得你离开本校,去其它研究所,并不需要辞职转移档案什么的。”

    “谢谢校长!”李思明向这位令人尊敬的长者鞠了一躬。

    离开校长室,李思明去了一趟他曾经短暂住过的宿舍,现在那里还空着一张铺,那是留给他的。在这个世界上,他总是过着集体生活,在北大荒如此,在军队里如此,在大学里也是如此。也许不久的将来,这种集体的生活将离他而去。当一个人成为集体中的一份子的时候,集体的影响总会在他身上留下记忆。

    老叶和陈剑都在,李思明注意到老叶那本常翻的英汉字典,如今已经处于甲等残疾状态。两人见到李思明十分开心,他们俩人现在都是大四的学生,明年初就要毕业了。两人都准备考研,而且都还想让李思明做他们的导师。李思明倒是无所谓,这两位绝对是属于勤奋好学的那一类学生,只是他现在还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带研究生的资格,更何况他还不一定会在这座象牙塔里呆太久的时间,因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现在他只想让自己充分的休息。

    两位好学生一脸失望,李思明只好许诺如果他可以带研究生的话,他一定会收他们俩。李思明心里有一些好笑,老叶的年纪比自己要大,虽然心理年龄比自己要小,但是他总觉得有些别扭,这么一个学生要是跟在自己身旁,不知道的还以为自己是他的学生呢。

    李思明每天漫无目的地在街上闲逛,看着大街上或忙碌悠闲的人群,李思明感觉到这就是生活:小贩们仿佛一夜之间从地上冒了出来,跟着派出所或工商局的人打着游击;公交车售票员敲打着车身,大声喝斥着,让那些蜂拥而至的乘客靠边;街头年老的大爷大婶们站在路边话着家常,今天粮食涨价了,明天盐涨价了;公园里的石桌上摆着的棋盘被围得水泄不通,看棋支招的比下棋的性急;某位男青年手中攥着电影票在电影门口,紧张又兴奋地等着恋人的大驾光临;小孩们最快乐,他们在老胡同里追逐着打着巷战。

    李思明忽然想起小刀,眼前的一切应该是小刀希望过的生活,那个英俊帅气的年轻人不知道现在还是否常做着恶梦。小刀两年前转业去的是家乡那座小城的公安局,仍然穿着制服,只是从来没有写过只言片语,李思明倒是有些想念,不知道他过得还好不好。

    “瞧一瞧,看一看,正宗香港流行名牌牛仔裤,款式新颖质量好,小伙子穿上那叫帅气,女同志穿着,保准回头率百分百!”一个声音在身旁大声地叫卖着。

    李思明听着有趣,香港的名牌牛仔裤什么时候跑到这个小街上来了。这个服装店在街边一个经过简单装修的房子内,外面还搭着塑料蓬,地上和两侧墙体上一溜各种样式的牛仔裤,一张大白板上写着“正宗香港名牌”六个大字。

    店主正夹着烟卷,对着路边的行人卖力的叫卖着,路人倒是真有不少人驻足,清一色的都是年轻人,牛仔裤同喇叭裤一样,绝对对年轻人很有吸引力,成了“时髦”的代名词。

    店主见李思明站在身侧,连忙转身热情的推销他的牛仔裤:“哥们,买牛仔裤啊,我这……”店主愣住了。

    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原来是李思明啊,我还以为……”原来是钱大海,李思明的兵团战友加好兄弟。

    “大海,真是稀奇,你不是在服装厂吗?,怎么做起了这个?”李思明接过钱大海递过的烟,奇怪地问道。这年月能进工厂到工人,是个很值得珍惜的机会,虽说发不了财,但是养家糊口是没有问题的,要是有耐心或者更有门路,还有分房的机会,这要是换成了二十年后的年轻人,那要是羡慕死。

    “别提了,我跟我们那个厂长不对付。他搞不正之风,大吃大喝,我看不惯就往上告,结果检举信又转到他的手里,三天两头给我找碴。咱兵团战士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骨气,我一气之下辞职不干了。”钱大海找了个椅子,两人就坐在路边聊着。

    “你丫的怎么想起来干这个?”

    “咱总得吃饭吧,咱们知青一代不是有个顺口溜:生下来就挨饿,上学就停课,毕业就下乡,回来没工作。我还好了,现在家里不像前几年有负担,只要我肯干,不会饿死。”

    “你这里真的是‘香港名牌’?”李思明怀疑道。

    “什么名牌,全是仿的,要真是香港名牌,谁买得起?那也就是一噱头,卖的明白买的也明白。”

    “你还真不容易!”李思明道。个体户最初出现,便为很多人所不齿。所以,他们的权益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做的也大多是些不成气候的小营生。那时,很多人吓唬不用功的孩子常说:“瞧你这孬劲儿,再不用功,就让你到街上练摊儿,当个体户去!”还有一句流行语,叫:“大姑娘要想体验生活练吆喝,就赶紧找个个体户嫁过去。”后来,许多小打小闹的个体户发了大财,成了款爷儿,人们的观念才转变过来,由开始的鄙夷变为满脸的羡慕。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实际上,远远不用三十年。

    “这你可能不知道,前两年,工商局管警察逮,整天就是和他们打游击,猫捉耗子。我们有怨气,他们也累得够呛,吃力不讨好。再说了,二十七八岁待业在家的人多了去了,尤其是咱知青,吃过苦好不容易回来了又不给安排工作,难道不准自己在大街上做个小本买卖啊,人总要吃饭嘛。一国营二集体,不三不四干个体。现在好了,去年6月21日,北京市工商局通知说,原来不准经营个体、工商业的待业青年和退休职工,现允许经营。只是对雇工人数有限制。”

    1952年,中国的个体户有750万人。经过20多年“兴无灭资”的改造,到1978年,个体户只剩下15万人。1981年底,个体户增长到101万人。但是,当时私营和民营企业仍不被承认,个体户也被限制在拾遗补缺的范围,百万富翁们也开始从倒服装、开饭馆、卖大碗茶、卖茶叶蛋的人中生出了。

    “你刚才吆喝得挺好啊,挺有水准的啊,我都走出了老远,又返回来看看。”李思明笑道。

    “那是被逼的!”钱大海有些不好意思,“我刚做生意的时候,真张不了嘴啊,想当年咱在万人大会上做过演讲,揭斗过别人,从不知道什么叫怯场,那时候站在台上那是光荣。可这跟在街上做买卖吆喝可真不一样,人人都盯着你看,我就像动物园里的猴子,被人打量三十遍。”

    “我倒是挺佩服你的。”

    “没法子,一个人一个活法。在我们这些人中,你是最有出息的,我相信你将来会更有出息。阿明,将来可不要见到我这个个体户装作不认识啊。”钱大海开玩笑道。

    “哪能那样呢。你看我这不是和你在这里聊了大半天!”李思明道。

    “前两年怎么没见到你,听大帅你去了南方?”

    “是啊。你们常见面?”

    “是啊,蒙他们看得起我,让我当了那个知青联谊会的常委呢!每年来收几次人头税。”钱大活骂道,可脸上却带着笑意。

    “这么说,咱还都是常委,这到底有多少个常委啊?”李思明哈哈大笑。

    “有一百多个吧,每次聚会我都参加。看到那么知青朋友,就像找到了组织,跟他们有那个什么,对!‘共同语言’!跟文化人接触接触,也可以将咱身上铜臭味去掉一些。”钱大海感叹道。

    “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个体户现在不招人待见,过几年你再看看,绝对让现在瞧不上的人羡慕。不是有那么一句话么: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李思明道。

    “咱也等着翻身农奴把歌唱!”

    “没你说得那么不堪。”李思明道,“要我说,要赚就赚大钱,我瞧你这样也就是二道贩子。”

    “阿明,你说怎么才能赚大钱。咱大兴的知青,谁不知道你脑袋瓜子好使,你给支支招?”钱大海连忙再递上一支烟。

    “你应该……”李思明叽哩哇啦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将他的生意经描绘了一篇,拍拍屁股走人。其中的中心思想留给钱大海深刻领会。

    第三章 一个人一个活法在线阅读

    <!--t;

    第三章 一个人一个活法

    -


同类推荐: 神道仙尊做局我的极品美女老婆都市小保安至尊保安逆天丹尊都市沉浮都市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