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盛世国师 分卷阅读255

分卷阅读255

    盛世国师 作者:木兰竹

    分卷阅读255

    ”慕晏道,“你能动摇什么?!谁不知道你的安危最重要,快跟我走。”

    宿谊耸肩:“我觉得这不是我自己吹嘘自己,是真的会。”

    慕晏看向王博源。他非边关将领,即使身份地位高,也从不插手边关只是,顶多给马崇或是王博源当一下幕僚。所以他没有接触底层士兵,也不知道他们对宿谊到底是何种态度。

    王博源叹了口气,看向马崇。

    马崇道:“是我的错,本想匈奴人不会这么快来,国师理应离开了才是,就没有多想。谁知道匈奴人现在已经打来了……”

    慕晏按住额头道:“难道下面已经开始传,有国师在,此战必胜?”

    马崇叹气。

    慕晏道:“这其中有多少是将士自发的言论,多少可能是匈奴人的钉子散播挑起的言论?匈奴人会不会是知道康乐还没离开这里,才急急忙忙打过来,他们的目的说不定就是将康乐留在这。”

    马崇也觉得这言论太突然,前几日还没有人这么说,怎么突然就传开了。被慕晏这么一说,马崇心中立刻不安。难道匈奴人的钉子已经安插到军中了?

    “不管如何,既然他们已经这么说,我就不可能走。”宿谊道,“难道他们会认为,将我留下来,会让他们好过不成?”

    地雷、大炮、连投石机投掷的都是火药桶。

    “我会让他们后悔。”宿谊心中又泛起仇恨的情绪。

    有些事,或许一辈子都忘不了,比如因自己枉死的那几个侍卫。

    第147章

    宿谊决定留下来, 马崇还是要对军中进行清理的。

    匈奴人可在军中散播言论, 岂不是可以动摇军心?大战当前,任何细节都不能疏忽。

    宿谊本想又弄出一次战争动员,比如放烟花之类,被慕晏阻止了。这要再来一次烟花,真的就拦不住民间的言论了。宿谊的声望太高了也不是好事。虽说现在压着也难,总要注意一下。

    宿谊想了想, 放弃了烟花助阵。地雷已经够可怕了, 再来烟花,真会让人以为他有什么大本事呢。

    战争动员不能做, 宿谊除了管理一下那些新式武器之外,好似没什么可做的了。

    不过打仗要他来做什么,昱朝才是要完蛋了吧。

    宿谊想了想, 专门盯后勤去了。宿谊在看电视的时候,总看到会有人拖后勤的后腿。前线将士还在打仗, 后勤就敢侵吞他们的军粮, 将他们的的衣物盔甲都换成残次品, 甚至为了打击某个政敌,故意延迟后勤抵达时间。

    将士们浴血奋战,却吃不饱穿不暖,连兵器都不够。

    我在行军打仗上帮不了忙, 难道还不能在后勤上帮忙吗?宿谊背着手,天天去检查后勤了。

    在皇帝如此重视边疆的时候,这时候后勤可没有敢克扣的。不过在分发的时候, 还是会有些猫腻在。这都是底下人的小聪明了,和什么朝廷倾轧没关系。

    在宿谊的紧盯下,这些小聪明可不敢使。每个将士碗里的东西都是足量的。

    在边关,最难得的物资反而不是肉和布,而是盐。之前盐的产量非常低,盐的运输也十分困难。不吃盐就没力气,盐和铁同样作为军事物资,被朝廷看重。

    之前朝中一直有人上折子让盐也收归官营。

    宿谊在青州搞盐场成功后,就将盐场的建造图纸和晒盐方法给了皇帝,皇帝立刻让人誊抄之后,快马加鞭送给各地刺史,各地沿海官员也开始搞盐场。

    在这期间,也出现了许多官员因想虚报功绩而出现的类似于胡乱圈地、压榨百姓的问题,但大部分地方官员都不蠢,都是将其作为一件可以收拢民心的事来做。他们都学着宿谊,用钱粮雇佣百姓,不但提高了盐的产量,还得了好名声。

    至于那些借着建造盐场霸占良田,乱摊派徭役的官员,皇帝正等着他们如此做。皇帝下旨就是让各地按照宿谊的方法做,不摊派徭役,不占良田——海边本身也种不了田。这些抗旨的官员们,皇帝就有借口一一收拾。

    收拾了这些地方官,正好腾出位置给下一批科举进士。现在又要新一轮科举考试了。

    而那些在地方飞扬跋扈,以为可以只手遮天的官员大多是和地方豪族勾结。若不是地方豪族需要那些田地,官员过一段时间就会轮值,何必在皇帝特意下旨点明怎么做的时候,还公然抗旨不尊?

    以后进士出身的官员也会渐渐被官场腐蚀,有些变得甚至比豪族出身的官员更加贪婪。但现在他们认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是官场一股清流,一切以皇帝的旨意为准,他们是皇帝直属的臣子,不依附于任何世家豪族。

    在这种前提下,边关这次的盐比往年充裕不少,宿谊看着那些堆积如山的军需物资心里很高兴。看来克扣军需什么的,没有在这里发生呢。

    而且现在北疆的屯田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待这里的土豆玉米和棉花丰收之后,应该能大大减缓军需的耗费吧?

    北边虽然雨水少,但阳光充足,正好适合种植棉花。说不定这里的棉花种多了,还能运往其他地方呢。

    宿谊想,之后将羊毛纺织的机器也研制出来,科学放牧的方法也总觉出来,以后咱们占了匈奴的地,也不会说人家蛮荒,可以在上面养牛羊羊圈地放牧了。

    来到边关之后,唯一一件在吃食上让宿谊高兴的是,牛肉可以随便吃。

    战争的时候咱们也会去抢匈奴的牛羊,和平时边贸会有牛羊贸易。胡人的牛不输于禁止杀牛的范畴,京城世族中养的肉牛也是钻的如此空子。

    胡人放牧的牛,不算耕牛。

    宿谊记起,好似他原来所处世界哪个朝代傻逼兮兮的规定北疆放牧的牛也属于不能杀不能吃,希望能增加耕牛,结果反而人家不放牛了。

    这种只能说当政者太傻逼,这种一刀切的政令,不起反作用才怪。虽然都是牛,但牛和牛之间也是不同的。中原上耕种的牛自然不能乱吃,但北疆上放牧的牛本来就是用来喝奶吃肉的,你不让杀,别人干嘛养?

    昱朝的皇帝没蠢到这份上,不知道以后继任的皇帝会不会犯蠢。他要不要在有生之年写一本经济学方面的书?宿谊摇了摇头。他抽奖抽到的可能性都比自己写的可能性更大。

    宿谊去监督后勤,底层士兵知道之后,感动的热泪盈眶。就是这种最基本的需求的满足,才让他们感觉到熨帖。大部分士兵所图的,不过是打仗之余能吃饱穿暖而已。宿谊所做之事,正好在他们心坎上。

    而宿谊这个高大上的人,居然会关心这么庸俗的吃饭穿衣问题,更是让他们感觉不习惯之余又更加从心底觉得宿谊是个真正的好人、高人。

    宿谊不知道自己管个后勤也能管出个忧国

    分卷阅读255

    -


同类推荐: 窑子开张了(H)我在恋爱综艺搅基绝处逢生医生(H)被退婚后,我娶了未婚夫的叔叔一入梦(H)脔仙(H)知我者谓我心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