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盛世国师 分卷阅读228

分卷阅读228

    盛世国师 作者:木兰竹

    分卷阅读228

    字之外,宿谊所说的“传说”“神话”等,也让太子开拓了思维。

    上层阶级信鬼神,又不信鬼神。他们有时候会忌惮,有时候又会鄙夷轻视。而越愚昧的人,神异之事在他们心中就越发重要。

    比起历史书,他们或许更相信民间传说。

    若是大家相信一样的传说,相信同样的来源,那么心理上认同感自然也会提高。

    这点宿谊表示他可以提供小说,咳咳,传说支持。洪荒流小说,又可以拿出来用一用了。

    太子和宿谊相谈甚欢,蜡烛都换了几根,直到天蒙蒙亮,两人才入睡。

    这次太子如愿以偿,可以跟宿谊躺一个被窝。

    ................................

    太子在宿谊这里腻歪了一天,然后被皇帝催促赶快跟我滚回来,才念念不舍的离开。

    回到宫中之后,太子将和宿谊所讨论之事告诉了皇帝,皇帝听完之后,忍不住敲了太子的脑袋:“这么重要的事,你为何不昨日回来?”

    太子嘴里道:“儿子知错。”心里却想,今日说和昨日说又有何区别?本就不是马上就能做成的事。父皇分明是嫉妒自己能见到大哥,他不能出宫。

    皇帝又骂了太子几句,然后才和太子继续讨论此事。

    皇帝一听就知道那所谓“打土豪分田地”的功效,实际上在他到处征战,建立昱朝过程中,也多次用到此方法,只是没有这么鲜明的提出来,也没有一个具体的章程。

    或许是太子还年轻,或许是太子想法和普通人不一样,也可能是太子在传话的时候,没有说的那么详细,太子所想到的土地兼并的事,皇帝并没有想到这一点。

    皇帝对教化十分感兴趣,宿谊所说的印刷术早就给了他一份,他还没想好怎么用。他本来准备等宿谊回京之后交给宿谊决定,或者将此给慕晏,让其成为慕晏的功劳。现在宿谊已经回来了,就可以让宿谊着手去做了。

    至于宿谊不能露面,这事简单。以前宿谊要做的事,是借慕晏的名义,现在借太子的名义就好了。太子也长大了,需要有功劳和声望傍身了。

    或许是太子还年轻,或许是他自己的皇帝生涯没当多久,现在皇帝还是尽心尽力的想要给太子造势,并未像其他皇帝那样,猜忌太子,压制太子。

    不过就算是猜忌太子的那些帝王在最初的时候,都对太子非常好,乐于给自己的继承人造势,让其成长。只是当继承人成长起来,自己又老去了,就会开始猜忌了。

    但并非所有帝王都会从猜忌自己的继承人。皇帝不知道是哪种人,但至少现在他是希望太子快快成长起来。

    教化字体,编纂字书,创造新的音韵表的事,皇帝本想交给太子,太子拒绝了。

    “此事必须要父皇亲自做,才会更有利。”太子道,“即使儿子,威信也不够。”

    皇帝本以为太子是认为此事难度太大,在听太子所言之后,他也觉言之有理。文字改革一事,的确要皇帝亲自督促,才会顺利。

    毕竟是读书人的事,而有时候读书人非常顽固。

    不过虽然说是皇帝牵头,其实也只是名义上而已,最后具体事情,还是交给太子安排。太子也欣然接受,不过表示若是二弟有空的话,希望两兄弟一起努力。毕竟事情很多。而且太子觉得,可以将几大世家一些倾向于皇室,不赞同世族以家族为主的观念的人也拉进来,还有一些学问好,但是政事上不怎么给力,但在民间十分有声望的“名士”们也可以加入。

    皇帝不断点头,十分欣慰。太子的确长大了。

    这件事好好操作,的确可以解决许多问题。

    比如他最头疼的,屁事不懂,就喜欢乱指手画脚,偏偏在世间十分有名的各种“名士大家”。

    皇帝为了昱朝的声望,为了自己“求贤”的名声,用高规格的仪式将那些名士贤者迎接入京,让他们做官。但这些人学问好,不一定政事上就给力,而他们许多人都很固执,让皇帝十分头疼。

    编书的话,的确是这些人很适合的位置,既可以杜绝他们对政务上不懂装懂的指手画脚,还能物尽其用。

    皇帝和太子为此事讨论许久后,才说起刺杀宿谊一事。

    不仅仅是宿谊,易苒的行迹也已经暴露,且多次遭遇刺杀。

    不过在昱朝的管辖内,易苒自己武力值也很强,他可是打死过老虎的人,即使有侍卫帮忙,也可见得他的武力值。

    所以易苒那里基本上没有什么大问题。

    但没有问题,不代表皇帝没有震怒,不会追究。

    太子说起宿谊被刺杀一事,也是心中杀意顿生。若不是宿谊劝着,他理智上也约束着,太子甚至想管他三七二十一,先把可能会刺杀宿谊之人一个个找其他事弄死。

    不过太子也不需要忍耐多久。待慕晏班师回朝,京中军力更加充沛之后,皇帝就会对一些人发难了。

    现在主力毕竟还未到位,皇帝可用的兵力不多,需要考虑别人狗急跳墙之后自身安全。

    本来,皇帝还想再修养几年。打仗这种劳民伤财的事,需要休养生息。

    但以宿谊的点子,以战养战,皇帝就不用担心这次打高句丽的战斗会给昱朝带来损失。

    俘虏高句丽的官员之后,慕晏听从了宿谊的建议,专门去找到了高句丽已经开采出来的各类矿产,以及各地特产的图志。

    有这些资料,昱朝不但能弥补战争给昱朝带来的损失,还会得到更多好处。

    而高句丽的土地也很适合种玉米等作物,待明年,粮食也会更加充足。

    至于那些药材木材之类,虽然贵重,但都算小事了。

    打仗居然能获得这么多好处,皇帝本来就好战的心忍不住蠢蠢欲动。不过他也知道,虽然有好处,但也需要消化了再说其他的。

    现在他需要将高句丽的战果消化了,该种粮食和棉花的地方全种上,该开采的矿产都开采了,待这些都转化成昱朝的国力之后,再说其他的。

    高句丽和昱朝这次战争的导火索是高句丽对扶余的战争。本来皇帝觉得自己力所不逮,占太多“蛮荒之地”也吃不下,不如还给扶余,换些名声。

    后来皇帝在跟宿谊和慕晏通信之后,觉得,还可以,但是不能白还。比如用金银换,比如商量一下每年的进贡。咱们昱朝为了你们扶余流血牺牲,怎么也得有点补偿吧?

    现在皇帝觉得,这点地,昱朝还是吃得下的,咱们还是不还了吧。

    你扶余不满意,来打我啊?我们凭本事从高句丽吃下的东西,又不是打你们得来的,凭什么给你们?

    宿谊在得知皇帝的决定之后,心中有一瞬间的无语。

    不过在战

    分卷阅读228

    -


同类推荐: 窑子开张了(H)我在恋爱综艺搅基绝处逢生医生(H)被退婚后,我娶了未婚夫的叔叔一入梦(H)脔仙(H)知我者谓我心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