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盛世国师 分卷阅读208

分卷阅读208

    盛世国师 作者:木兰竹

    分卷阅读208

    才华的人,都是极力拉拢培养。内斗不能内损,不能伤了自家元气。不然不等别人对付你,你自己内部就把自己弄垮了。

    当年他们就说,司马家这一代,也就司马鹄有些能耐,甚至比司马家老大更强。司马家老大诡计有余,气度不足。

    现在看,果然如此。

    司马鹄被自家人压制,却凭借自己的才华夺得榜眼桂冠,名扬天下,帝王亲自问策,带花骑马,风光无限。

    看着司马鹄的风光,其余世家子心中隐约有些羡慕。好似这样真的很风光呢,比起自家暗搓搓的在朝为官,这样似乎更张扬一些。

    于是一些对自己才气很自信的世家子也去下场尝试了,折戟的不少,脱颖而出的也不少。

    比起司马鹄因司马家的事很是让京城中八卦了一番,其余两位,就少了些话题。

    但也只是一些而已。

    毕竟是第一批进士,怎么关注度也不会少。

    这次状元乃是国子监博士谢寰长子谢淳。谢淳素有才名,在世家中也小有名气,且其父乃是儒学大家,即使世家笑其迂腐,但也不得不称赞其学识。谢淳夺得状元之位,乃是家学渊源,实至名归。

    探花则是一贫寒学子,名为赵璀。不仅是庶族,还是寒门,不仅是寒门,甚至出身贫寒之家,连入京赶考都是借的盘缠。此人年纪也不过刚三十出头,一直默默无闻。此次一举夺得探花之位,可谓是鱼跃龙门,一鸣惊人,平步青云了。

    因司马鹄,世家子也想风光;因谢寰,非世家的官宦子弟找到了另一条路;而赵璀的成功,才是科举兴盛的最关键的导火索。世间无数学子,他们默默无闻,他们想要自我推销,却连世族的门都进不去。他们写的诗词歌赋被人扔进废纸篓,他们和人辩论只会遭到人的白眼和嘲笑。他们似乎学的再多也看不到那条青云路。

    现在通过科举,通过层层考试,他们不仅看得到青云路,甚至还能踏上去。

    虽然科举之路十分艰辛,虽然十年寒窗,成功之人寥寥无几。但至少有路,而不是之前那样,每一条路都被堵死了,看不见希望。

    而且,就算考不上进士,考上秀才,就可以去给人当先生,去县衙当小吏,好歹有口饭吃。考上举人,就能补缺,当个小官了。

    便只是一小小县令,对于大多数贫寒学子而言,何尝不算“青云路”?

    这次春试之后,各地科举兴盛不少,或许世族还在观望,但庶族寒门学子,几乎都蜂拥而至,将科举当做人生第一重要事。若是落第之后,才会向以前那样,想着依附世族去当幕僚。

    或许这种情况以后会改变,但现在,大家都认为科举是公平的,是皇帝的恩赐,是读书人的福音。而世族在无知无觉中,就被皇帝挖了人才的墙角。

    可看不上这些庶族寒门的世族们,顶多只是担忧一下庶族寒门的官员多了,会挤占他们的官场名额,却没想到更深层次的问题。

    皇帝挖了他们的墙角,就是断了他们的根。仅凭世族自己那点人,他们又能做什么事?

    乡试和春试三年一次,但童试是每年都有的。青州作为自古读书人聚集的地方,今年童试的声势也很是浩大,有不少有名之人参与。

    这些名士,有中的,也有落榜。毕竟吟诗作画可以,但论起科举考的那些,就不一定成了。于是专门钻研科举应试之人也逐渐兴起,各种习题之类也开始畅销。

    宿谊觉得这算是财路之一,便搞起了五年科举三年模拟,咳咳,现在还没有五年科举,那就一年科举一年模拟吧。

    宿谊为了帮墨家人保存典籍,折腾出了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这次他的印刷术才真正显示出威力来,各种模拟题和经书飞快的从工坊运出,其上好的质量和相对低廉的价格,让读书人们爱不释手。

    宿谊见这书本生意挺好做,便做起了全城的生意。他让印刷工坊,可以接全城书坊的单子,什么诗歌集,什么经义集,什么文章集,只要给钱,都给印,给多少钱印多少。

    宿谊还张罗了些话本,印了不少话本。那话本比什么诗歌文章还更好卖一些。

    宿谊赚到钱之后,就亏本印了不少技术类的书籍,比如怎么纺织,怎么种地,怎么盖房子,怎么改进农具之类,将其刊印出来。

    科举兴起之后,每家只要稍稍有点钱,都会让子孙读书习字,即使是农家。因此很快识字的人越来越多。至少,每个村子肯定会有一个识字之人。这些书本,总会派上用场的。虽然现在可能卖不出去,但将来一定会有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些他们好不容易研究出来的东西可不能就这么放在那里不管不顾了,刊印出来,总会流传下去。即使以后遇上战争什么的,文化断代。只要有书籍流传下去,这些生产技术总会恢复。

    就算真的遇上恢复不了的,当后世子孙考古挖到这些书籍的时候,好歹会感叹一声,咱祖宗好聪明,原来科技发展到了这一步啊。

    宿谊在赚够钱,和慕晏商量之后,将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以及纸张和墨的改良的方法也刊印出去。虽然在许多人眼中,这种事实在是太傻了,但看到作者是宿天师的时候,就没人说傻了。

    这是宿天师教化民众呢。

    新的纸张、雕版和活字印刷,这将让书籍变得更加便宜,让文化的传播变得更加容易。这是读书人的盛事。

    宿谊虽然之前在民间声望已经够高了,但此刻才在一些读书人心中地位高起来。

    一些读书人,眼睛有问题,脑袋也有问题,不觉得民生是大事,认为那是俗事,俗不可耐。而宿谊现在,做的才是雅事,才是读书人的事。

    宿谊对此只是呵呵,谁告诉你我是读书人了?我是道士啊,我是天师啊,别拿你的标准衡量我。

    宿谊的确是有意推广文化知识,让书籍变得更加普遍,让更多人读上书。若将来有机会,他还想做更多扫盲的事,只是现在他没想到怎么做。

    但这不是什么雅事,和推广玉米土豆红薯棉花等一样,都是应做之事罢了。

    第129章

    又近年关, 上个年关出了北疆战事, 朝中上下都没心思过年。

    边疆将士经过一年浴血奋战,北疆战事已经稳定,朝中以为今年终于可以过个好年。

    青州棉花种植出来之后,宿谊与慕晏商议,庄园中收获棉花并未贩卖,又从民众手中收购棉花, 制成棉衣, 运往北疆。

    此事自然得了皇帝允许,也是皇帝名义, 官方采购。

    慕晏和宿谊并非想要什么功劳,不过是有了御寒之物,就想着北疆将士用得着而已。

    皇帝在得到棉花制品, 肯定其作用之后,已经下

    分卷阅读208

    -


同类推荐: 窑子开张了(H)我在恋爱综艺搅基绝处逢生医生(H)被退婚后,我娶了未婚夫的叔叔一入梦(H)脔仙(H)知我者谓我心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