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盛世国师 分卷阅读103

分卷阅读103

    盛世国师 作者:木兰竹

    分卷阅读103

    高,独占了和宿谊的机会,不给其他人插嘴的机会,还是让王博源十分郁闷。

    好不容易慕晏才滚出京城,和宿天师谈天说地的机会多难得啊,全被王禀搅和了。

    其余人也只能苦笑。

    他们也很希望能和宿天师多说几句话,但遇上一个不给面子又不要脸的“长辈”,他们都无可奈何。

    还好有司马鹄这个主人家出面打圆场,让清谈会开始,不然王禀估计得拉着宿谊的手一直说下去。

    宿谊心里也很感激司马鹄。大热天的,一直说话,口很渴啊。

    司马鹄知道宿谊喜好,特意给宿谊泡的白水,里面加入了花瓣和蜜糖,味道香香甜甜还不错。

    司马鹄虽然被司马家排挤,但司马鹄母亲虽早逝却也是世家嫡女,嫁妆不错。司马鹄母亲知道自己丈夫不靠谱,自己身体又不好,因此手中嫁妆早就分批悄悄移到司马鹄手中了。

    女子出嫁的嫁妆是能自己支配的,她全移到了司马鹄手中,司马鹄又足够机警,他父亲又只有这一个儿子,所以并未有人打他手中财产主意。

    当然,司马家其他人有这种想法,但他们都是要脸的人,不能哄骗司马鹄自己将财产拿出来给司马家做贡献,那就无可奈何。

    也因为如此,司马家的爷爷对司马鹄很不满。

    司马鹄呵呵。若不是他自私,现在估计真的只能厚着脸皮,靠着朋友接济度日了。

    他父亲出事之后,司马家大房可是迫不及待的借此机会将他父亲送去偏远地方当官,而二房的财物也基本上用以给他父亲疏通的借口瓜分了。

    他现在就靠着母亲留下的嫁妆过活。

    因有这一份财产,司马鹄底气还在,接待友人也不会失礼。不过蜜糖对于他而言,也算贵重物品了。能拿给宿谊喝,足以说明他对宿谊的看重。

    宿谊如今也渐渐知道这个世界的一些物品的价格,不是全然的小白了。对司马鹄于细微之处表现出来的看重和尊重,宿谊领会之后,也在想好歹是朋友,要不要帮帮他。

    不过怎么帮呢,去跟皇帝老爹说,殿试点他做状元?

    算了,政治上的事他还是少掺和了。还是等慕晏回来再问问吧。慕晏肯定知道怎么安全无害的帮人。

    向皇后老妈承诺以后要带好脑子保护自己的宿谊,无意识的就把帝后都说很靠谱很好的慕晏当做了自己的脑子,自己本人的脑子,继续放飞。

    宿谊两辈子被人溺爱养成的性格,估计是改不了了。

    刚写信和好,信上还只有两字,对方反应也不知道,宿谊就心安理得的将动脑子的重任交给了对方。现在,他悠闲的听着面前一堆人清谈。

    他们的话题好像是清与浊,涉及了大自然人世间方方面面领域。

    哎哟好高深,听得好想打瞌睡。

    宿谊慢慢就开始走神了,想着今晚上吃啥。

    等等,这个时代的人好像是讲究过午不食,虽然有粥有小点心可以吃,但是正餐是没有的。一顿丰富的晚餐是没希望的。

    好像有点淡淡的失望呢。

    还好出门的时候,奶妈和管家担心他吃不好,特意让他带上了一匣子的饼干。

    不过饼干也快吃腻了,要不要不要懒了,做个简易烤炉出来,做蛋糕呢?但他蛋糕只会最简单的,要是能抽到蛋糕的食谱就好了。不知道买一万只鸡蛋,会不会送蛋的一百种吃法。

    然而他不可能去买一万只鸡蛋。

    宿谊的思绪慢慢越飘越远,都快和太阳肩并肩了,在场清谈已经发展到只和政事有关了。

    皇帝务实,底下的人也会上行下效。清谈也渐渐变成了务实起来,多谈论国家大事。

    虽每朝每代都有文字狱,但明清之前,文人舆论环境还算宽和,世家子仗着自家权势,更是无所不谈,皇帝也没少被讽刺过。

    皇帝即使知道这些事,对事不对人的话,他还要表示虚心接受民众舆论监督,特别是当今皇帝这种想要成为明君的人,更是如此。

    所以这清谈谈着谈着,果然又扯到皇帝身上了。

    扯到皇帝身上就罢了,王禀这个评委不好好当,自己还下去辩论了。

    这下子一团糟,众人就找唯一一个笑(神)而(游)不(天)语(外)的宿天师评理了。

    宿谊回过神,听完他们的辩诉之后,眨了眨眼睛,没反应过来。

    不是在辩论“清浊”吗?为什么扯到皇帝亲自下田,与农民伯伯亲切交谈,弄得一身泥是否符合皇帝的威仪了。

    这跟“清浊”有关系吗?

    第75章

    宿谊听了许久, 才明白这其中关系。

    有人认为, 皇帝此举是“心清”,有人认为皇帝此举是“礼浊”,所以就争论起来了。

    宿谊一脸懵逼。

    且不说原来这还能从“清浊”来描述,就说这两分明是两件事,“礼浊”就不能“心清”了?这有什么好辩论的?至于争论这么激烈吗?

    显然宿谊这个现代人是不懂古人的思维的。他们认为既然“礼浊”,就是不对的。所以也就谈不上“心清”了。

    皇帝就算要重视农桑, 也应该要重视礼仪, 不能让自己浑身尘土。皇帝是天下人的表率,理应随时注意形象。

    宿谊当然觉得皇帝是正确的。不过非要他跟人辩论这些, 反而会把他自己带进沟里。

    宿谊又觉得争论这些很没意思。皇帝只要做的事对百姓好,对国家好,就是好皇帝。争论这些有屁用?

    但看着围着自己那群人非要争个所以然来的样子, 宿谊知道自己逃不掉。

    他转头看向王禀,道:“王大人认为, 陛下是‘心清’?”

    惊讶惊讶, 说好的放荡不羁是因为逃离现实呢?既然王禀对现实不满, 不是应该皇帝说什么他都反对吗?

    王禀笑道:“拘那些虚礼作甚?”

    宿谊收回视线。好吧,他明白了,或许王禀只是单纯对繁文缛节不满。

    “这位大人认为陛下应该更注重礼仪?”宿谊对着那个不认识的人道。

    那人对着宿谊拱手作揖道:“在下周矩,字规正, 当不得宿天师如此称呼。”

    宿谊微笑回礼。还真是名如其人,够“规正”的。

    宿谊回忆自己在大学看过的辩论赛的流程,先让双方请代表将自己论据陈述一边。

    正方举出三皇五帝亲耕织尝百草治洪水, 以及周王汉王几次亲自耕织的记载,来论证皇帝此举的正确性。

    反方则举出先贤重视礼仪的言行,比如子路的“君子死,冠不免”。为了正衣冠,连死都不顾了。皇帝重视农桑,有的是方法。

    宿谊可以听出,双方都对对方的论据是认同的,只是对对方观点不认同。所以他们在辩论时

    分卷阅读103

    -


同类推荐: 窑子开张了(H)我在恋爱综艺搅基绝处逢生医生(H)被退婚后,我娶了未婚夫的叔叔一入梦(H)脔仙(H)知我者谓我心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