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重生香江:从1978年开始 164.第164章 情报构想,对《东方日报》的觊觎

164.第164章 情报构想,对《东方日报》的觊觎

    第164章 情报构想,对《东方日报》的觊觎
    第二天上午,随着各家报刊媒体的报道,市民们对林浩然收购港灯集团这件事情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
    譬如,香江地区销量领先的《东方日报》不仅详尽转述了港灯集团昨日发布的官方公告,还精心整理并刊登了林浩然先生过往的生平简介,为读者们勾勒出一个更加立体、全面的林浩然形象,使得公众对他的成就与背景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林浩然,现年26岁,万安集团原董事长林万安的小儿子,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厦商学院。
    1978年夏天,留学归来的林浩然成为一家小型水泥厂的负责人,因此与水泥企业结缘。
    然而,林浩然先生并不甘心仅仅经营一家小厂,他利用前瞻性的目光,趁着九龙仓股价低时大量吸入,最终通过九龙仓赚取完全属于自己的第一桶金。
    数月之后,利用这笔宝贵资金,林浩然悄无声息地完成了对香江地区最大水泥供应企业——靑洲英坭公司的收购,正式接管公司并担任董事长一职。
    此举不仅让他在商界崭露头角,更成为首位成功收购英资上市企业的华资企业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然而,好景不长,随后爆发的靑洲英坭公司英国股东“违反收购准则”的举报风波,迫使林浩然不得不采取私有化措施以平息争议,目前已经私有化成功。
    时间推移至去年2月,林浩然正式接过了父亲林万安的接力棒,担任上市公司万安集团的董事长。
    上任后,他再次展现出果敢的决策力,推动万安集团实施私有化计划,该计划同样取得了成功。
    1980年1月28号下午6点,港灯集团正式对外发布消息,林浩然先生成功收购港灯集团,持有港灯集团49.9%股份,正式担任港灯集团董事长职务。
    有传言称,在石油危机爆发前夕,林浩然便预见性地筹集资金大举投资石油产业,此举或许正是他收购港灯集团背后的重要资金支持……”
    林浩然收购港灯集团,在今天,绝对是一个爆炸性的新闻!
    港灯集团,在香江谁人不知啊?
    这家历史将近百年的电力公司,绝对是如今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电力公司之一,是市民们最为熟知的香江公众上市企业之一。
    “真是不敢想象,才二十多岁,凭一己之力收购港灯集团,真给我们华人长脸了!”
    “谁说不是呢,港灯集团啊,我家的电就是它供应的,每年都为它贡献不少电费,这下好了,这钱与其给英国佬赚去,还不如给咱们华人赚去!”
    “不仅仅能提前预知九龙仓会大涨价,甚至还能提前预测石油危机,这种人,未来绝对能成为咱们香江商界最顶级的人物之一。”
    “什么未来,要我说啊,他如今成为港灯集团老板,就已经站在香江商界顶端了。”
    “虽然年轻,可对赚钱如此有天赋,港灯集团的未来绝对不会差,现在香江股市那么火爆,或许我持有港灯集团的股份,未来会成为一笔非常英明的投资,决定了,股市开市后就买一百手港灯集团股票!”
    “才26岁,年少多金,看登载的照片,长得又靓仔,如果我能嫁给他,让我的胸再大一点我都愿意。”
    “你这光天化日之下还做这种美梦呢,想得真美。”
    ……
    香江各地,对林浩然入主港灯集团这件事情议论纷纷,绝大多数人,都是觉得林浩然是在为他们华人争光。
    在英港政府统治下的香江,历来是英国人是一等人,华人是二等人。
    英国人看不起华人,是普遍的事情。
    如今看到华人接二连三地收购英资企业,这仿佛有种翻身当主人的感觉,这让这些香江本地市民怎能不激动呢,林浩然收购港灯集团,绝对是香江华人引以为傲的一件事情!
    《星岛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更是说到香江市民们的坎儿去了。
    文章以“华资财团接二连三收购英资企业,这是英资财团的衰落,华资财团的崛起!”为标题,深入地剖析了此次林浩然收购港灯集团所带来的影响。
    文章里面写道:“包裕刚先生收购九龙仓集团,李加诚先生收购和记黄埔集团,林浩然先生收购靑洲英坭公司、港灯集团等等,这一系列以往从未发生过的华资企业家收购英资企业的事情,却在最近两年内接二连三地出现,这代表着香江华资财团逐渐赶上来了,让我们期待未来会有更多的英资企业转变为华资企业……”
    施勋道别墅区,林浩然的别墅中,起床不久的他,一边吃着早餐,一边看着报纸。
    不出意料,他成了今天所有新闻报刊的主角。
    看到《东方日报》对他个人介绍的那部分报道,就连林浩然都有些惊讶。
    没想到,这些狗仔队获取资料,还是有一手的啊,居然连他从石油危机里面赚取到一大笔资金都查出来,这事情,可没什么人知道的!
    虽然里面的内容有些不对,但是也从侧面看得出来,《东方日报》的确有点本事,也难怪能连续十几年成为香江销量第一的报纸了。
    “如果我能成功收购《东方日报》,那岂不是意味着我将拥有一个直接而强大的情报网络,为我所用?”林浩然脑海中突然闪现出这样一个念头。
    《东方日报》,这份深受普通市民喜爱的报纸,其独特魅力在于:
    首先,它紧密关注香江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快速捕捉并深入报道各类民生新闻,时效性强,覆盖面广,牢牢抓住了读者的心;
    其次,其副刊版块更是荟萃了香江新闻界与文艺界的精英之作,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再者,文章风格简洁明了,栏目设置丰富多样,既专业又不失亲和力,满足了不同年龄层读者的阅读需求。
    就连林浩然,在香江每日必看的报纸中,就有《东方日报》。
    而它每日能够收集如此多的新闻咨询,旗下的狗仔队以及遍布全香江的眼线功不可没。
    如今,林浩然最缺的,不是钱,而是情报!
    就像此前那样,他想找霍健宁的下落,只能几经周折之下钱最终找到了他家的地址。
    这种被动与低效,让他深感不便。若他能拥有自己的情报机构,一切将截然不同。
    无需再依赖外部的不确定因素,情报的获取将变得直接而高效。
    更为关键的是,情报机构的负责人可以将每日为他精心筛选并呈上至关重要的情报信息,让他能够洞悉先机,把握市场动态。
    在竞争激烈的商界,情报的价值无可估量。
    提前一步掌握信息,意味着能够更早地做出决策,抢占市场先机;而滞后于人的信息获取,则可能导致错失良机,甚至陷入被动。
    因此,建立自己的情报体系,无疑是提升竞争力、确保商业成功的关键一步。
    而对于林浩然而言,若真能掌控《东方日报》,这可以说是一条通往情报世界的捷径。
    相较于从零开始构建一个情报系统所需耗费的巨额资金、漫长时间与无尽精力,《东方日报》所具备的情报基础与资源积累显得尤为珍贵。
    尽管直接获取高度机密的情报仍具挑战,但作为媒体平台,它在信息搜集、整理与分析上的深厚底蕴,足以成为林浩然在商业竞争、决策制定等方面的重要助力。
    除此之外,《东方日报》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打广告平台,未来林浩然的产业会越来越多,产品也越来越多,如此一来,《东方日报》的作用就更大了。
    此时此刻,林浩然有了收购《东方日报》的想法。
    当然了,这事情不着急,《东方日报》不是上市企业,想要像收购港灯集团那样暗中收购股份从而达到控制它是无法做到的,如果想要收购它,唯有从《东方日报》背后的老板那边下手。
    吃完早餐,休息了一下,看看时间已经来到上午的九点多了,于是,林浩然启程去港灯集团总部大楼。
    这是他成功担任港灯集团董事长后第一次正式前往这家集团,虽然已经成功收购了,可他对集团的业务还不算很了解。
    如今,港灯集团已经成为他旗下最为重要的企业,自然要重视。
    施勋道别墅与港灯集团总部大楼的距离不算远,仅仅十分钟的车程,车子便顺利地开进港灯集团总部大楼地下停车库中。
    “董事长早上好。”
    “老板上午好。”
    “老板早~”
    从车库到董事长办公室,一路上员工们纷纷向这位年轻的新任老板问好,不管是洋人还是华人。
    而林浩然也是一一点头微笑会议。
    来到董事长办公室,陈寿麟并不在办公室中。
    “陈董呢?”林浩然问陈寿麟的助理。
    虽然陈寿麟不再担任董事长,可他如今也是港灯集团的执行董事,所以喊他陈董完全没毛病。
    “董事长,陈董去开会了,如今在3号会议室中召开高层会议,每天上午都会召开一场管理层会议。”助理恭敬地回答道。
    林浩然点了点头,并没有去会议室找他们,而是坐到了洽谈室的沙发上,同时心中也盘算起来。
    这次通过黄金期货大约赚了57.44亿港元。
    这段时间从这笔钱中拿来购买港灯集团股份的资金,一共约了5.94亿港元。
    也就是说,他手头上可用资金还有约51.5亿港元。
    不过,裕民财务公司那笔2.4亿的贷款下个月就到期还款了,所以林浩然还要减去这笔钱。
    可即使如此,他依然还有着近五十亿港元的可用资金。
    这笔资金,肯定是不能就这么让他白白躺在银行里,这样太不划算了。
    现在,才1980年初,许多优质上市公司的股价都还很低,可几年之后都会翻几倍,所以现在如果不抓住机会收购,就是白白错过大好机会了。
    那么,如今港灯集团已经成功收购了,接下来收购哪家企业比较好呢?
    林浩然坐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皱着眉头思索了起来。
    他此前计划收购一家大型的房地产公司,现在看样子是该行动起来了。
    (本章完)


同类推荐: 风起云涌陈浩叶心仪重生:官运亨通高手下山,我家师姐太宠我了南璃萧景煜安南笙穆伏城重生之官屠娇软奴婢,又被强势王爷溺宠了全职热血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