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94章 来去之间

第94章 来去之间

    第94章 来去之间
    曹睿在陈留郡也只是休整了一日,第二日便动身继续南行,向着谯县进发。
    说句题外话,若要强行找一个地方和曹氏绑定,陈留郡可能是最合适的,没有之一。
    董卓在洛阳倒行逆施之时,袁绍、曹操等人纷纷从洛阳离开,曹操甚至需要改换姓名才能跑出来,甚至到了河南尹最东边的中牟之时,曹操被一个亭长抓住,被解送到县里之后方才得脱。
    曹操是九月从洛阳逃出的,十二月方才在陈留起兵。从九月到十二月这中间的三个月,实际上曹操过的颇为窘迫。
    曹操一路向东,出了中牟县就是陈留郡。过陈留、经梁国,才能抵达曹操的家乡沛国谯县。
    回到家乡,能够依靠的不就是父亲和亲族吗?但曹操和父亲曹嵩在政治方面的意见背道而驰,当曹操说明要起兵之意的时候,曹操的父亲曹嵩明确反对,甚至还带着家资东往琅琊避祸。
    没了父亲的照应,曹操的起兵也一点都不顺利。先是豫州牧黄琬欲要谋害曹操、而后沛国相袁忠也想将曹操法办。若以宗族而论,这个黄琬应当是日后东吴将领黄盖的堂兄。
    起兵未半而中道崩殂?这谯县是无法待了。曹操只能从谯县前往陈留,在陈留遇到了自己的原始股东卫兹,也就是卫臻的父亲。
    曹操正是在陈留正式开始了自己的称霸之路。
    有趣的是,汉献帝刘协在被董卓捧上帝位之前,爵位正好就是陈留王。
    而原本历史中最后一位魏帝曹奂,又是被司马炎封为陈留王。
    陈留王曹氏一系在西晋东晋又传承了一百多年。而等到刘裕威逼东晋末代皇帝司马德文禅让的时候,禅让需要表文是吧?需要大臣联名上书是吧?
    最最巧的一件事是,此时东晋所有贵族之中,传承最久、爵位最高的一位,就是陈留王曹虔嗣。于是曹虔嗣的名字,被写在了劝进表文的第一位。
    一个轮回,一个讽刺,真真是天道好还。
    曹操执掌天下之权,家乡谯县也自然沾到了曹操的光。谯县本来是沛国的郡治,在曹操掌权之时,分沛国而成谯郡,就是谯县的‘谯’。
    从陈留到谯县的道路异常宽阔平整,五千骑兵加上皇帝的车队,在平原的道路上前后绵延数里之长。
    五千骑兵,其中有四千来自于曹洪领着的中垒营,另外一千虎卫骑兵则来自许褚自领的武卫营。
    而皇帝的车队里面,足足有近百辆车。
    这可不是曹睿铺张浪费,而是确实需要这么多车辆随从于后。连护卫的军队全都是骑兵,若是随从还要步行,那岂不是要龟速前进了?
    除了皇帝曹睿的仪仗车驾以及侍从们外,还有中书所辖的机要及校事官员、侍从和散骑等内朝官员,甚至司马懿的司空府吏员也随在后面。
    可曹睿今日却有车不坐,反倒是骑马前行。皇帝的御马自然是优中选优,曹睿自十岁开始练习剑术骑射,骑马之事已是寻常,反倒包含了一丝乐趣在里面。
    上有所好,自然下必效焉。
    司马懿也只四十余岁,侍中们更是久从军旅。都是从建安年间的征战中过来的,哪个都不矫情,此时都在皇帝身后骑马随行。
    上午的阳光有些刺眼,曹睿手里握着马鞭,身形随着马匹的走动而上下微微起伏。
    曹睿此时突然想到一句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似乎和现在的场景比较贴切。
    不过这句词大概提到了孙权,毕竟是‘亲射虎,看孙郎’嘛!孙权可以射虎,但两军对阵之时,他一人一骑能有什么用呢?
    还不是在合肥城外的逍遥津,被张文远的八百步兵冲到阵散,还差点被擒了?此事在洛阳城早已经人尽皆知了,当日张辽在逍遥津问投降的东吴士兵:“向有紫髯将军,长上短下,便马善射,是谁?”
    孙权长上短下这四个字就成为了洛阳权贵们酒后的笑料。战场上抓不住,酒后开开玩笑总是无伤大雅的。
    至于写出这句词的苏东坡,大概还有八百年才能来到这个世上吧。
    这时一阵急切的马蹄声从后传来。曹睿正在驱马前行,身后传来孙资的声音。
    孙资此人如今也快六十了,不过骑马赶路依然无碍,看来在皇帝身边做事还是需要一定水平的,身体水平也是一个重要的点。
    孙资到了皇帝几丈远的地方就缓缓慢了下来。曹睿并没有勒马停止,孙资也只好在马上向皇帝汇报机要。
    孙资说道:“陛下,刚刚从后面的陈留传讯过来,雍丘王给您上表了,正在此处。”
    ‘没有苏东坡,来了曹子建。’曹睿心中想到。
    曹睿在马上没有转身子,偏过头瞥了孙资一眼:“雍丘王?他又有何事找朕?”
    孙资身为中书令,由他传递给皇帝的文书自然他都已经看过。孙资顿了一下,随即说道:“禀陛下,雍丘王此次上表,又是向陛下自荐,希望能够在南征中效力。”
    曹睿此时的面色冷了下来,向后轻拉了一下缰绳,身下的白马就聪明的停了下来。见皇帝停下,身后的刘晔紧忙示意整个队伍停下。曹睿转身看向孙资:“雍丘王是怎么知道朕要南征的?是谁告诉他的?”
    孙资也不知道此事如何让曹植得知的,此时只得拱手言罪:“是臣失职了,臣这就让校事去查。”
    曹睿没有答话,继续问道:“朕今日清晨方才从陈留出来,现在中午还没到,表文就从雍丘发到这里来了。看来有人贼心不死,还给雍丘王通报朝中的事情啊。”
    “传朕的令,将雍丘王的监国谒者和防辅吏拿到廷尉处,让司隶校尉再从洛阳找两个新的官员,发到雍丘王处。”
    见曹睿动了怒,孙资连连拱手称是。
    曹睿用脚轻磕马腹,白马又开始向前驶去,整个队伍又向前移动了起来。皇帝并没有让孙资离去,孙资见状也只好控马追上皇帝的马后。
    曹睿说道:“孙中书你说,雍丘王如何一点都不晓事?他来前线能做什么,是能先登陷阵、还是能驾车驶船呢?
    “先帝都不用他,朕自然也不会用他。何必一次又一次上表,破坏朕对他的好印象呢?”
    若说曹丕对待曹植苛刻,毕竟是兄长、曾经继承过储位,还是有情可原的。曹睿如今给曹洪平反、又用夏侯霸在凉州,正是在笼络曹氏夏侯氏人心的时候。
    若是处置了曹植,岂不是许多工夫就白费了?
    见皇帝抱怨似的向自己问话,孙资思考了一下回道:“或许是雍丘王正值壮年,平日在雍丘府里无事可做,寂寞之下自然难掩心思。”
    曹睿冷哼了一声:“无事可做吗?那朕就给他安排些事情,让他忙起来就是。”
    “孙中书?”曹睿说道。
    孙资连忙回应:“陛下,臣在这里。”
    曹睿问道:“卿知道为何如今通晓经义的人如此之少吗?”
    怎么还聊起经义了?孙资虽然困惑,但还是在脑中努力想着答案。如今这个皇帝虽然很多时候不拘小节,但在皇帝面前的发言还是要慎之又慎。用心回答还是不用心,以皇帝之智肯定是能听得出来的。
    孙资说道:“臣以为,或许是教经学的名师太少了吧?昔日重整太学之时,招纳大儒博士就耗费了许多曲折。”
    曹睿微微摇了摇头:“学习经义这种事情,拜师学习只是讲解的更为精微罢了,和经义是否普及有什么关系呢?”
    孙资作答一次已是尽力了,实在猜不出皇帝想要说什么:“那臣就不知了,陛下有什么可以示下于臣的?”
    曹睿不急不慢的说道:“如今经学也好、其他学说也好都不算普及,其一是书籍太少,其二是经义难以理解。”
    “朕问你,春秋之言微言大义。若是一个资质平庸之人,即使是看了郑康成的注解,能够靠自己来看懂吗?”
    笑话,若是只凭自己就能看懂郑玄的注解,那还要太学里这帮博士干嘛?解散太学算了。
    孙资应道:“臣以为自然是看不懂的。”
    曹睿说道:“就是因为看不懂才要改!推行教化,难道只能凭太学多教出几个儒生来吗?还是要从书本本身入手!”
    孙资在曹睿左侧后方驱马行着,静静的听着皇帝的发言。他也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回复陛下之言。
    曹睿问道:“孙中书,卿以为用白话将经文翻译出来,并加上详细注解,此事能成吗?”
    孙资开始困惑起来了:“陛下,白话是何意?臣实在不知。”
    曹睿耐着性子说道:“朕的意思是,当今之人写信作文之时用的是文言,言简意赅语句优美。”
    “而现在朕和你之间言语交谈,说话随意无需过分咬文嚼字。这种随口而出的日常用语,则被称为白话。”
    “太学讲经的时候,郑博士、高堂博士他们不也是用白话在口中讲出的吗?”
    “若用白话将五经翻译一遍,若没有名师在侧,士子们自己阅读起来也想必会更加容易。”
    孙资还是有点想不通:“那此事和雍丘王有什么关系呢?”
    曹睿吸了一口气:“雍丘王不是闲着没事情做吗?弘扬五经、推行教化,这样的事情总不算委屈他了吧?”
    “就让他在雍丘老老实实的呆着,为朕翻译校对五经!”
    今日第二章会在十二点前发出
    (本章完)


同类推荐: 风起云涌陈浩叶心仪重生:官运亨通高手下山,我家师姐太宠我了南璃萧景煜安南笙穆伏城重生之官屠娇软奴婢,又被强势王爷溺宠了全职热血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