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从建国至今,一直保留着使用重甲骑兵的习惯,主要源自于李世民的玄甲军。
但是这类军种代价太大,所以目前为止,全国范围之内,大概也只有不到两万人的具装甲骑,其中一半在长安,也就是羽林和龙武。
安思顺临洮军的骑兵,有整整八千人,但其中具装甲骑只有八百,他这一次带出来的三千骑兵,全是轻骑。
因为他要发挥骑兵在湟中平原的机动性,在鄯州腹地,骑兵是横着走的。
别看只有三千人,能吓坏三万人。
带着三天的干粮,安思顺已经在贼军的行军路线上四进四出,绝不恋战,摸进、偷袭,甩几个技能立马就走。
吐蕃这边也是很聪明的,行军非常分散,绵延十几公里,从高空俯瞰,仿佛十余条血管正在朝着绥和城这个心脏位置汇聚而去。
但是不管他们有多少条行军路线,中军肯定是在中间。
而安思顺就是来找中军的。
一座隆起的小山坡上,安思顺带着麾下五百骑兵,望着下方徐徐行军的吐蕃大军。
下面的人自然也看到了他们,所以会有一支长枪队列阵于道路之外,负责阻击大唐骑兵,剩下的兵团则非常悠闲的继续进军,军士们时不时便捡起一块石头,朝着安思顺的方向扔过来,各种叫嚣谩骂充斥周边。
吐蕃的长枪比大唐的还要长,有六米,主要就是针对大唐骑兵用的。
而安思顺眼下的骑兵,已经分散成六股,游弋四方,这就是骑兵最嘚瑟的一点,你追不上我,所以我爱去哪去哪。
安思顺手执马鞭,坐在马背上望着远处长蛇一般绵延至天际的贼军,打开手里的一幅地图,上面用墨块标记了十余处,这都是他已经去过的地方。
目前为止还没有确定中军的位置。
麾下赤头郎穆誉朗道:
“如今看来,他们的中军似乎应在靠南位置,北边我们已经扫过一遍了,没有发现,往南穿插,非常冒险,就算抓到,我们六军分散在外,难以集中,冲阵作用有限。”
大唐的骑兵经常以五百人为常用战斗编制,因为人数少的话更加机动灵活,打的时候快,撤的时候也快。
所以史书上经常记载,谁谁谁以五百骑军打破敌军,获得战斗胜利。
历史上窦建德十余万大军,就是被李世民三千骑兵给摆平的。
“擒贼先擒王,若能抓到中军,一举击溃,此番入境之贼军,便是全军覆没之局,”安思顺指着地图,沉声道:
“几次攻打石堡未果,我已经憋了一口气了,这一次必须要出了这口气,传令各军,往南游弋,保持在这条线上,东西各为策应,相距不要超过十里。”
穆誉朗点了点头,在自己的地图上做上标记,然后叫来传信兵指给他看。
接下来,安思顺调转马头,沿着坡脊向东缓缓移动。
他动,下面的吐蕃长枪兵团也跟着他动,如果安思顺加速离开,会有吐蕃游骑负责盯上,然后传信给另外一部分的枪兵,做好防袭准备。
骑兵,他不是一直在跑,人能受的了,马也受不了啊,又不是汽车,加满油想怎么跑怎么跑。
只有在冲锋和撤退的时候,骑兵才会进入百分百的速度阶段,平时就是百分之三十四,摆脱追踪也顶多六十,还需要时不时的下马,让战马喘口气。
而安思顺的八百精锐具装甲骑,眼下就跟着大后方,主将是安思顺的绝对心腹何宥,也是粟特人。
何宥眼下就在北面的一座村庄内休整,只等安思顺确认中军位置,他便会率领具装甲骑一口气冲破贼军外围所有防线,直扑中军所在。
在他的大后方,则是安贞率领的临洮主力,整整一万两千人。
双方的游骑已经遍布整个境内,一场场单兵厮杀,正在悄无声息的上演着。
这天晚上,李光弼开始了他进驻绥和城之后,最为艰难的一个夜晚。
厮杀声从太阳落山的那一刻就没有停止过,外侧城墙上已经是千疮百孔,被贼军以各类工具挖出了数不清的小坑,尸体在城墙下已经堆砌了两米之高。
但是李光弼很清楚,这些只不过是炮灰,因为他们的装备非常简陋,真正的攻城,恐怕要等到乞力徐的中军抵达。
不管再怎么杂牌的杂牌军,它当中肯定是要有一支精锐的,辅助军团付出的巨大伤亡,都是为了主力能够建功。
是的,功劳从来都是主力的,辅助的永远都是代价。
李光弼眼下担心的不是自己,而是其他人能不能与他产生默契,明摆着他已经是诱饵了,人家的目标就是他,那么皇甫惟明是否已经做出安排,这才是他真正在乎的。
他麾下的赤水军,无论任何情况都有一战之力,但最差的情况,就是像眼下这样,因为李光弼故意将自己搞成了瓮中之鳖,导致赤水军成了敌军眼中的肥肉。
大概半夜时分,南城墙和北城墙,敌军也已经发动了攻势,但对李光弼造成的压力并不大,因为有火拔归仁的三千城外驻军,分摊了这一压力,频频骚扰敌军攻城部队,打乱了他们的节奏。
等到天明的那一刻,李光弼爬上北侧城墙,除了看到昨夜战事留下的狼藉之外,并没有再看到吐蕃军阵的身影。
“敌军刚刚撤退,是结阵往北走的,北边应该是来人了,”负责望风的一名烽后朝李光弼汇报道。
李光弼点了点头,当即下令孙立明率五十骑出城往北,查看情况。
北边确实来人了,而且即将进入李光弼的视野。
王人杰的振武军直到抵达距离绥和城不足五里的地方,才被吐蕃发现,眼下虽然已经被吐蕃拦阻不能往前,而且厮杀已经开始。
但是这个距离,是安全距离,因为他处在赤水军的有效支援范围之内。
李光弼收到消息之后,立即派出白孝德率两千人马往北接应,火拔归仁不准休整,往东翼掩护。
那么这支阻击王人杰的吐蕃军,便陷入腹背受敌的局面,短时间内没有能烧掉王人杰的马车辎重,那就只能暂时撤走。
振武军在午时之前,顺利进入绥和城。
王人杰本来就出自赤水军,这里面的人都是他的老伙计,大家见面之后也是相互拥抱,感情深厚。
“没想到是你来了,今晚你替我吧,我已经累得抗不住了,”
城中的临时指挥所内,火拔归仁将王人杰给他带来的一包烤羊肉分给大家,故意说了这么一句话。
李光弼面带微笑,表情不变,但对火拔归仁的这句话是比较反感的。
他是振武军,为什么能接替你的任务?你想干什么?拉拢河西旧将。
火拔归仁眼下对李光弼是有意见的,因为自从李光弼来了赤水军,他就一直是前锋敢死队,就算他愿意顾全大局,忍气吞声,但手下的人也不愿这么累死累活。
每次出城应战都是我们这帮弟兄,你就不能换一拨人吗?
当初盖擎执掌赤水军的时候,火拔归仁有什么想法,都敢说,说出来,盖擎也会仔细考虑,但是眼下对李光弼,他已经懒得说了,因为说了对方也不同意。
那么就只能像现在这样,说一些阴阳怪气的话,言语中对李光弼的排斥是显而易见的。
王人杰自然也听到火拔的话不对劲,看向李光弼道:
“临行之前,隋王有吩咐,振武军只要抵达绥和城,一切听李将军调度,如果今晚需要我出城驻守,将军只管下令。”
名义上,王人杰和李光弼都是兵马使,但是品阶相差巨大,赤水军也不是随便哪个军镇都敢碰瓷的,人家是整个大唐建制最大的一座军镇,所以赤水军使在战场兼领其它军镇,是非常常见的事情。
在河西就是这样,赤水军被派去某个地方,那么那里盖擎说了算。
人家刚来,就愿意担此重任,可见诚意满满,隋王还是明事理啊,李光弼笑道:
“人杰是新军,城外驻防职责最重,还是需要归仁的精锐才能应对,你既然来了,我肯定不会让你闲着,你可以帮助协防。”
王人杰点了点头:“唯命是从。”
“王将军带来的布帛有多少?”白孝德问道。
他虽然是李光弼一路提携上来的,但是王人杰呢,也是他曾经的上司,尤其人家还是盖帅的爱将,于公于私,他都不会排斥王人杰。
王人杰道:“有六百匹,是用作犒赏积石城振武军将士的。”
火拔归仁一听这话,双目放光的看向李光弼。
李光弼见状笑道:“我可以借来一用,但你要珍惜着点,脏了可以洗,破损了我得赔。”
火拔归仁满意笑道:“总算是有些遮风挡雨之物了。”
布帛不是让他们裹在身上御寒的,是以兵器挑起来,搭建临时帐篷,主要就是避风,破损几乎是不可避免。
本来就够冷了,冷风再嗖嗖的刮着,还让不让人活了。
虽然昨晚打了一个晚上,激战之下也不觉寒冷,但是如果今晚不打呢?
李光弼拍了大腿一下,道:“这样,明天开始,白天的时候,人杰驻防城东,归仁晚上换防,好了,你赶紧下去休息吧,晚上有你累的。”
火拔归仁点了点头,起身拍了拍王人杰的肩膀,离开屋子
长安。
盖擎几乎每天都会去隋王宅,就像点卯一样,大家也都知道他每天会去,而且是明目张胆的去。
但是没有人告他的状,因为人家是去向隋王妃汇报当下的陇右战事,这是高力士特批的。
为什么是高力士特批呢,因为他的干闺女韦妮儿怀孕了,天天忧心着丈夫的安危也不是个事,所以高力士吩咐盖擎,报喜不报忧。
郭淑出月子的第三天,圣人便下旨,让她将孩子带进宫,圣人要看孙子。
兴许是李琩现在身兼重任,所以李隆基当下对隋王宅是非常照顾的,隔三差五还将宫里的美食给送来。
这就叫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
本来他是打算早早将李佶送去百孙院的,但是眼下这个当口肯定不合适,甚至今年都不行了,因为他不能让李琩难堪啊。
名义上,孙子进入百孙院,是方便照顾,集中培养,但任谁都明白,那是人质啊。
“陈黄门昨天找过我,希望我能找个理由将元载从陇右调回来,”盖擎夫妇在兰芳院,与郭淑等人喝茶聊天,道:
“人,是隋王挑走的,我怎么去开这个口啊?”
韦妮儿怀孕已经两个半月,肚子不显怀,但是一直在不停的吃,所以稍微胖了一些,已经与盖擎的妻子卢氏一样丰腴了,她闻言好奇道:
“军国大事在前,陈黄门怎么能这么糊涂?眼下整个长安都在心焦西北战事,他倒好,从前线要人?”
盖擎笑道:“他不便明说,但我猜测,应该是与今年的科举有关,元载来长安,本就是参加科举的,结果阴差阳错被隋王挑走,五月份就要开考,陈黄门应该是担心来不及,元载应该是有一个非常体面的门路,才能让陈黄门亲自过问他的事情。”
郭淑笑了笑,点头道:“既然是陈黄门打招呼,事情还是需要慎重考虑的,他管着道举,难道元载要走道举吗?”
“听说是进士科,具体情形我也不甚清楚,但是我知道,元载的行卷是投给陈黄门的,陈黄门是他的举荐人,”盖擎道。
他现在每日巡查长安,自然也收到一些小道消息,听说元载和王忠嗣的闺女有一腿,但是呢,他不能确定,也不方便乱问,毕竟涉及到了王忠嗣的脸面。
郭淑和韦妮儿她们,则是非常非常确定,因为韦妮儿和杨绛在咸宜府上,亲眼见到了两人的大白屁股。
不过这种事情呢,涉及到了个人隐私,她们也没有好意思告诉盖擎。
大家都知道,王忠嗣特别要脸。
而盖擎呢,又一直在试探郭淑她们,因为他认为,李琩不可能无缘无故带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去陇右,但是他没有来得及询问李琩。
韦妮儿吃着糕点,看向郭淑道:“不合适的,历来只有边关跟长安要人,没听说长安从战场上要人的,陈希烈这个面子,我们还真就给不了,再说了,考中进士怎样呢?没有人提携的话,也是在守选嘛,跟在郎君身边立了功,再考进士也不晚。”
盖擎微笑点头。
他今天来,其实就是走过场,陈希烈托付给了他,而他呢,自然不可能跟李琩开这个口,那么请求王妃她们开口,也算是尽人事了,可以给陈希烈一个交代。
郭淑沉吟片刻后,也是赞成了韦妮儿的看法,她是正妻,考虑的比较全面,陈希烈地位太高,人家既然开了口,正常情况下,肯定是要变通的。
但是眼下这个关头,西北方面从上到下,都在全身心的经略战场,你却写信要将一个无足轻重的人调回来,怎么看都不合适,虽然这个人将来会是王忠嗣的女婿。
鸡毛蒜皮的小事,现在不能去麻烦丈夫。
于是郭淑转移话题道:
“听说李太白被封了翰林待诏,他应该满意了吧?他在上元夜的诗词,是真的好,我至今仍在回味,终南山匆匆一瞥,至今仍没有机会再见,盖将军将来若是偶遇,请帮忙传达我的诚意。”
韦妮儿听到这话,又是蹙眉,她和郭淑的性子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人平时言语上也会有些较劲,但只限于分歧,绝非什么矛盾。
“四娘的意思,请李白来王府?”韦妮儿道。
郭淑一愣,点了点头,道:
“怎么了?不妥吗?”
“不妥的,”韦妮儿道。
杨绛也赶忙道:“郎君与王维是至交,我们并不合适与李白接触,最好还是不要让他来。”
郭淑诧异道:“我只是听说他们不睦,矛盾有那么大吗?两大诗家,本该是惺惺相惜才对,不是吗?”
韦妮点头道:“他们俩虽然相逢无语,但应该没什么矛盾,但是哎呀,我也说不上来,总之,郎君与王维是至交好友,就不能再与李白有交情。”
卢氏在一旁微笑道:
“两人当下在长安,都拥有大量的拥趸,上元夜虽然已经过去了,但是士子们因为他们俩在兴庆宫的斗诗,仍旧争论不休,寒门支持李白,高门支持王维,已经形成了两个派系的矛盾,隋王府确实不宜与李白接触,妾身看来,隋王也应该没有这种念头。”
“可惜了”郭淑叹息一声,她是李白的粉丝,自然希望能和偶像见一面。
当初她和李琩在玉真公主的延生观下,见到过李白,那时便惊为天人,而且她很清楚,丈夫对李白是特别敬重的,当初也找李彦允、李琳张罗李白入宗籍的事情。
所以她才会认为,邀请李白来王府做客很正常,但是被韦妮儿这么一说,又打消了主意。
而韦妮儿,是王维的拥趸,主要是因为出身缘故,所以对王维有着天生的亲近,指望她看得起一个商人,那是不可能的,我欣赏你的诗,欣赏你的人,但我还是看不起你。
盖擎笑道:
“李白一直以来的愿望,便是能够入仕,如今也算是达成心愿了,翰林待诏与集贤殿书院学士分掌制诏书敕,属中枢贵职,没几个进士能进翰林院,他今后也不用再四处奔波求人了。”
弘文馆、集贤殿书院、史馆、翰林院,集中了当下大唐最顶级的一拨知识分子,他们的社会地位非常之高,而且属于天子近侍,是属于中枢行列的。
其中的翰林院,掌起草诏制,这也是很牛逼的,等于是国家大事,你是第一个知道的。
但是呢,翰林院有这个权力的,只有六个人,叫做翰林学士,其中有一个更为特殊,叫做承旨,等于是李隆基只会将旨意告诉他,然后他和另外五个人负责起草。
眼下的承旨,叫蔡有邻,当下大唐八分书第一人。
八分书是隶书的一种,常用在皇帝颁布的制诏书敕当中,那么翰林学士这一职责,明摆着与中书舍人重叠了。
那么区别在哪呢?就是正式诏和急诏,两边都具备最高法律效应。
李隆基为了避免诏书交给一个部门,从而导致难以保守机密和应付急需,所以将急诏的权利给了翰林学士。
盖擎来长安不久,又是在军府,所以对皇城的官制并不了解,虽然眼下正在逐渐熟悉的过程当中,但他还是说错了。
韦妮儿笑着纠正道:
“李白只是待诏,不是学士,他没有权利起草急诏,翰林院分为两种人,一种叫翰林学士,一种翰林待诏,翰林学士只有六个,可参议政事,起草急诏,翰林待诏多为文艺专长之人,分为四类,文学待诏、书画待诏、琴棋待诏、阴阳待诏,盖将军觉得,李白应该是哪种待诏呢?”
盖擎一愣,没想到翰林院原来也挺复杂,他从前没有在长安做过官,加上皇城的部门编制,其实也一直在频繁改动,所以他也是糊里糊涂,一知半解,只是听说翰林院权利不小,敢情说的是翰林学士啊。
“那么他应该是文学待诏?”盖擎好奇道。
韦妮儿点了点头,笑道:
“什么叫待诏呢?你每天需要去翰林院,但是并没有职事,也可以不去,但不准离开长安,以备圣人随时召见,李白有文学之长,诗词有鬼神之变,圣人就是看上了他这点,眼下宫宴繁多,圣人常携贵妃外出游玩,肯定会找他应制作诗,李白的机会还是有的,但想要真正进入中枢,几乎没有可能。”
郭淑皱眉道:“你就这么看不上李太白啊?郎君对太白先生可是极为推崇的。”
韦妮儿摇了摇头,笑道:
“王维够厉害了吧?出身太原王氏,宗内入仕者遍布皇城要职,天下郡县,他都难以升迁,何逞李白?四娘要知道,王维可不是只会作诗,其人精通诗、书、画、乐舞,人称诗画双绝,更是普寂禅师的弟子,他如果都不能升官,李白永远都不可能。”
郭淑等人面面相觑,她们对政治一途的了解,是远不如韦妮儿的,没办法,韦家在长安吃这口饭,吃了几百年了。
盖擎叹息一声:“如果是这样,李白应该会很失意吧?”
“失意的人多了去了,”韦妮儿表情恬静道:
“长安处处失意人。”
第二百五十章 长安处处失意人
同类推荐:
快穿攻略,病娇男主,宠翻天!、
回到七零养崽崽、
苟在诊所练医术、
道无止尽、
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
万世飞仙、
学园异战录、
万人迷穿为炮灰后他们火葬场了[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