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仙侠版水浒 第435章 高宠

第435章 高宠

    …
    虽然江鸿飞才四十岁,依旧非常年轻,且有活力。
    但别忘了,在外人眼里,江鸿飞生活相当不自律,每日驭十几女,且其中至少有一个是处女。
    这万一哪天江鸿飞死在哪个女人的肚皮上,那时大元帝国还没有储君,那大元帝国可就有分崩离析的可能。
    千万别忘了,江鸿飞可是有数之不尽的儿孙。
    关键,江鸿飞的儿子们充斥在大元帝国的各个部门,有些还是有兵权的诸侯王,或是跟更有兵权的一方统军大将是联姻的关系。
    这样的格局,犹如暗流涌动,一旦失衡,帝国的统一将岌岌可危,再难复原。
    毕竟,谁都不相信,这世上还会再诞生一个江鸿飞。
    所以,立储之事,成了帝国急待解决的燃眉之急。
    一日早朝,陈公辅挺身而出,言辞恳切:“国本之固,在于储君之立,恳请陛下深思远虑,为我大元帝国奠定未来。”
    此言一出,百官共鸣,纷纷附和,共请江鸿飞确立储君。
    然而,朝堂之上,亦是人心各异。
    有人借机推崇皇嫡长子江载,以“立长不立幼,传嫡不传庶”的古训为据,强调其仁厚、亲贤好学、温良恭俭让,是储君的不二人选。
    而且,江载深受儒家仁政思想影响,他主张文官治国,颇有恢复宋制之意,不喜欢江鸿飞定下的文武分治,因此赢得了众多文臣的青睐。
    文人的笔锋,化作舆论的洪流,将江载推向了储君之位的风口浪尖,一时间,朝堂之上,竟然有四分之一的朝臣皆为其声援。
    但与此同时,另一种声音也不容忽视。
    有人力荐江鸿飞的庶长子江修为储君,声称他勤政节俭,多年监国,经验丰富,且无差错,是打破常规、立为储君的理想人选。
    不少大臣都认为,江修不仅拥有治理国家的实际能力,更能在复杂多变的时局中稳住大局,引领大元帝国走向更加稳固的未来。
    这场关于储君的争论,实则也是对大元帝国未来走向的深刻探讨。
    一方面,是遵循古训、注重血脉纯正的保守派;
    另一方面,则是强调能力与实践经验的革新派。
    两派各执一词,吵得不可开交。
    由此也不难看出来,立储君一事,已经到了不可不为之时。
    甚至说,大元帝国的一众大臣在“逼宫”也不为过。
    可面对这样的局面,江鸿飞却只是淡然抬手,指向高悬的“正大光明”匾额,声音沉稳而有力:“朕已选定储君,其名隐于这匾额之后。若朕不测,尔等可依此遗诏行事。”
    江鸿飞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愕然失色!
    有些大臣本欲借“时局所迫,立储为安”之名,对江鸿飞施压。
    他们之所以敢于如此,并非出于无畏或狂妄,而是深谙“国不可一日无君,储君之立,关乎社稷安稳”之理。
    他们忧虑,一旦江鸿飞突然离世,无储君之位的帝国恐将陷入纷争,四分五裂。
    也就是说,这些大臣手上握着大义。
    不然,就是借这些人一万个胆子,他们也不敢逼江鸿飞立皇储。
    却不想,江鸿飞早有筹谋——秘密立储!
    江鸿飞这一手,不仅平息了朝堂上的暗流涌动,更让所有人哑口无言,无论是忧虑帝国未来的忠臣,还是意图推举江修、江载等子嗣为储的势力,均无言以对。
    你们不是怕我突然死了,因为没有立继承人,而使大元帝国分崩离析吗?
    可我已经立好了皇储。
    就是我现在死了,大元帝国都不会没有继承人,更不会因此而分崩离析。
    但是,你们这些人谁也别想知道我立的皇储到底是谁。
    有些大臣感叹于江鸿飞的深谋远虑,滴水不漏;有的则赞叹其政治手腕之高明,非常人所能及;还有一些大臣在心中感慨:“陛下到底是陛下,永远都不会教臣子牵着鼻子走的!”
    自古以来,中国皇室便遵循嫡长子继承制,旨在避免诸子争储之乱。
    然而,历史长河中,不乏因储位之争而引发的血雨腥风。
    秦始皇之犹豫不决,终致大秦二世而亡,成为后世帝王之镜鉴。
    因此,历代王朝皆力求规避此祸,但无论他们如何处理,其结局都没有大的改变。
    而且,江鸿飞所面临的情况,显然比之前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严峻得多,因为江鸿飞的儿孙实在是太多了,江鸿飞的儿子又已经进入大元帝国的各个要害部门,甚至开始掌管大元帝国的各个要害部分,更有甚者开始掌管一些军队,还有大元帝国的地盘也太大了,这种情况下,一个处理不好,大元帝国很容易就分崩离析了。
    不想,江鸿飞在此难题上展现出超凡的智慧与魄力。
    面对子嗣众多、势力盘根错节的复杂局面,江鸿飞深知,立储之事,绝非轻易可为。
    ——若立之过早,恐引各方势力竞相角逐,皇储反成牺牲品;若所立非人,更将危及大元帝国根基。
    于是,江鸿飞选择了秘密立储,既给予自己充足的时间考察继承人,又能在必要时灵活调整,确保大元帝国传承之稳定。
    此外,江鸿飞还巧妙地利用了秘密立储对各方势力的制衡作用。
    在储君身份未明之前,每位有资格竞争的皇子背后皆有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相互牵制,相互忌惮,谁也不敢轻举妄动,事态永远都不可能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如此,便维护了朝堂的稳定与平衡。
    可以说,江鸿飞的这一策略,不仅巧妙地化解了立储危机,更彰显了他作为千古一帝的非凡智慧与远见。
    总之,江鸿飞一招就把立皇储的问题给压了下去。
    由此可见,江鸿飞的政治手腕之高。
    在江鸿飞的治理下,大元帝国如同一艘巨轮,即便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也能稳健前行,不受丝毫动摇。
    群臣目睹此景,无不心悦诚服。
    他们意识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江鸿飞始终是那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千古第一帝。只要有他在,大元帝国便如磐石般稳固,无可撼动。
    其实——
    今天之所以会出现“逼宫”这一幕,也是因为支持江修或者江载当皇储的一众大臣,感觉到了形势不妙。
    尤其是后者。
    是。
    江载是江鸿飞的嫡长子。
    可江鸿飞好像不太喜欢自己这个嫡长子。
    嗯……这么说,也不对。
    应该说,江鸿飞没有让江载当皇储的意思。
    当初,江修和其他皇子,刚成年,江鸿飞就安排他们从政。
    甚至可以说,江鸿飞就是将江修当成储君培养的。
    可轮到江载这里。
    江载成年,也有一段不短的时间了。
    然而,江鸿飞却始终都没有让江载从政的意思。
    这可不是一个好现象。
    另外,有风声传出,就立储君一事,高梁曾找江鸿飞开诚布公地深谈过一次。
    换而言之,高梁曾希望,江鸿飞能像培养江修一样,培养江载。
    也可以说,高梁还是希望她为江鸿飞生的嫡长子当大元帝国的皇储的。
    可江鸿飞与高梁之间的对话,简洁而决绝。
    他直言不讳,指出江载性格上的软弱与缺乏政治手腕,断言其难以胜任储君乃至皇位之重任。
    高梁,作为江鸿飞的正妻,虽心知自己儿子受限,却因多年来的夫妻情谊与自身温婉性格,未敢过多反驳。
    最终,江鸿飞仅承诺给予江载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作为对高梁的慰藉。
    高梁,虽为皇后,却向来以柔顺著称,对江鸿飞的决定从不敢有丝毫违抗。
    而且,高粱深知,储君之事,关乎国本,关乎大元帝国的整个皇室、宗室、甚至外戚,所以她选择了沉默,即便这关乎她亲生儿子的未来。
    江鸿飞的决心坚定不移,他宁可秘密立储,也不愿受群臣左右,尤其是那些力荐江载的朝臣。
    一时间,朝堂之上,风向骤变,众人皆意识到,江载的储君之路已显渺茫。
    胡宪,江载之师,眼见爱徒前途黯淡,心有不甘,挺身而出,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由,试图为江载争取最后一线希望。
    然而,他的言辞尚未尽述,便遭江鸿飞冷峻目光打断,他淡淡地说:“老爱卿就恁地想当这从龙之臣?”
    江鸿飞此言,让胡宪瞬间如坠冰窖,汗湿衣襟。
    气氛紧张至极,胡宪几乎以为自己将遭不测。
    本来年纪就不小了的胡宪,很快就吓得堆缩在地上。
    可这时,江鸿飞却收回了自己的气势,笑着说:“老爱卿年纪大了,站都站不住了,就不要再醉心权力了,还是回家好好做学问去罢。”
    胡宪闻言,如获重生,感激涕零,连忙谢恩。
    此事之后,朝堂之上再无人敢轻易提及储君人选,一切似乎都在江鸿飞的掌控之中。
    文武百官皆目睹了胡宪的遭遇,心中暗自警醒,深知在此等大事上,唯有顺应圣意,方能保全身家性命。
    江鸿飞的意志,如同铁幕般笼罩整个皇朝,储君之选,终将由他一人决断。
    值得一提的是,江鸿飞虽然不看好江载,但在不久之后,江鸿飞还是秘密安排江载去岳飞那里从军。
    高梁得知,江鸿飞真的给了他们的儿子江载一个公平的机会,赶紧安排有“大元第一高手”之称的高宠跟江载一块去从军,暗中保护江载。
    ——高宠是大元皇后高梁的侄子,也是高家年轻一代最杰出之人,更是大元年轻一代第一高手,江鸿飞甚至都亲自表示过,将来如果有一个人在战力上能接近自己,那么这个人一定就是高宠。
    作为一个皇帝,一个父亲,江鸿飞肯定不会厚此薄彼,大搞偏心。
    在安排江载去岳飞的军中历练的同时,江鸿飞也安排江修去吴玠的军中去历练。
    与此同时,江鸿飞的大量儿子,都被江鸿飞安排进了军中。
    江鸿飞曾无意间说起过,一个皇帝,不懂从军打仗怎么可以,言外之意就是,想继承江鸿飞皇位的人,必须要有从军的经历,而且必须要上过战场,真正懂军事、懂军队、懂军人。
    江鸿飞的决策,如同春风化雨,悄无声息间却深刻影响着大元的未来。
    江鸿飞深知,皇权的传承不仅仅是血脉的延续,更是能力与责任的考验。
    所以,一场无声的竞争在诸位皇子之间悄然拉开序幕,他们各自踏上了不同的征途,誓要在军旅生涯中磨砺出足以担当天下的意志与才干。
    江载与高宠并肩踏入岳家军的营地,那里是铁血与荣耀的熔炉。
    岳飞的威名如雷贯耳,其治军之严、用兵之奇,让无数敌人闻风丧胆。
    江鸿飞希望,在岳家军的锤炼下,江载能收起他的幼稚,成为一个智勇双全的人,不论他是否能成为储君。
    而吴玠以稳健著称,擅长以少胜多,其战略眼光与战术布置皆为一时之杰。
    江鸿飞希望,在吴玠的悉心指导下,江修学会了如何在复杂多变的战局中寻找胜机,如何在逆境中保持冷静与坚韧。
    看得出来,江鸿飞对江修同样寄予厚望。
    其他皇子们亦是各展所长,有的在西北边陲抵御外敌,立下赫赫战功;有的在江南水乡治理水患,赢得民心;还有的在朝堂之上参与国事,展现治国理政的才能。
    江鸿飞望着这一切,心中既有欣慰也有忧虑。
    欣慰的是,他的孩子们都在各自的领域里发光发热。
    忧虑的则是,未来皇位继承的抉择,将是一场怎样的风起云涌。
    然而,江鸿飞深知,真正的王者,不仅要有超凡的智谋,更要有宽广的胸怀与深邃的远见。
    江鸿飞期待着,当那一天来临,有一位皇子,能够凭借自己的实力与德行,赢得所有人的认可与尊敬,成为大元新的领袖,引领这个国家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至于江鸿飞把江修和江载全都送出去锻炼了,难道就不怕万一他出了意外,鞭长莫及吗?
    怕什么?
    江鸿飞最不缺的就是儿子。
    江鸿飞可以放一句狂言:儿子这种东西,他要多少有多少。
    至于继承人?
    他想定谁定谁。
    那万一江修和江载全都折在了战场上呢?
    真龙不死。
    想当皇帝,不仅要有能力,还要有命。
    总之,作为一个从最底层爬上来的皇帝,江鸿飞在选择自己的继承人上,绝不马虎、也绝不妥协。
    赵佶的例子就在前面,江鸿飞不可能不引以为戒!
    ……


同类推荐: 快穿攻略,病娇男主,宠翻天!回到七零养崽崽苟在诊所练医术道无止尽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万世飞仙学园异战录万人迷穿为炮灰后他们火葬场了[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