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崇祯重振大明 第462章 清理户部

第462章 清理户部

    顾炎武成为元士这件事,刺激到很多大学生。
    他们开始认识到,除了埋首读书外,京城还有其他出人头地的机会。
    有些人认为顾炎武是因为文章写得好,被皇帝看到后得到赏识。
    有些人则认为顾炎武是凭借守卫清华园的功绩,让皇帝觉得他忠心。
    还有人认为孙奇逢这个元士在其中发挥了作用,没看到顾炎武的推荐人,就有他的名字吗?
    所以京城师范学堂,一时名声大噪。很多京城的学子,来打探明年如何招生。
    甚至有其他学堂的学生,询问如何转学。想要把自己的学籍,转到师范学堂。
    孙奇逢对此是一一解答,又推荐他们订购《教育报》。这是他近期最关注的事情,并且在使用报纸编撰文学教材。
    《教育报》的订购量,因此得到猛增。甚至直逼《卫报》,仅在四大报之后。
    北直隶的士绅在知道“师徒两元士”的事迹后,也纷纷慷慨解囊,向师范学堂捐献钱财。甚至其它学堂,都得到钱粮捐献。
    有了这笔资金,再加上师范学堂的校舍即将建成,孙奇逢已经打算在明年从清华园搬出去,免得再被其他学堂诟病,说自己赖在皇家别苑。
    朱由检得知此事后,特意给师范学堂赐了一千亩宅地,用于建造校舍和宿舍。并且还赐下庄田一千亩,作为师范学堂的学田。
    其他学堂在得知后,也纷纷请求赐庄田。
    朱由检为了收拢学子人心,也为了表明自己不是贪财之人,给这些学堂大肆赐田。按照各个学堂的规模,普遍赐下了数百亩宅地和学田。
    同时也为了安抚勋贵,以公爵五百亩、侯爵四百亩、伯爵三百亩的规格,在诸王府附近给他们赐宅地。
    这些土地,都位于京城西北,也就是他划出的海淀区所在。因此朱由检命令巡捕营,趁着这次叛乱,把当地清理了一遍。
    和乱民有牵扯的自然要流放海外,家产都被征收。
    没有牵扯的大户也以或许有瓜葛为由,被强制迁往天津——
    那里还有许多荒地,之前诸王府和大学城的土地,有一些就是用天津的荒地置换的。
    如今朱由检趁着这次机会,更大规模地征收土地,把这里打造成贵族和学子的聚居点。
    也因为此,天津同知一职,被他选择了卢观象担任。
    此人曾被左光斗和张慎言重用,担任河间府屯田同知,在天津和静海主持屯田。
    朱由检查到他的履历后,把他和张慎言起复,组建天津行署,并且负责屯田。
    顺天府其他几个增加的同知,也被朱由检趁着戒严任命,借着抓捕盗贼的机会推进卫所改制,并且清丈田亩。
    各个学堂的学生,也重新派了出来,继续清丈土地。
    这些学生因为在京西叛乱中受了惊吓,又有顾炎武这个被皇帝赏识的榜样存在,一个个拿出了十二分力气,认真清丈土地。想要让这些可能和叛乱有牵联的人,狠狠脱一层皮。
    巡捕营新军也派出了很多小队,专门保护这些学生。敢于抵抗的庄园和寺观,更是被巡捕营派兵看起来。
    也因为此,对勋贵和大户的土地清丈得以顺利推进。佛道二教也很快屈服,承诺缴纳宗教税。
    这让朱由检更加认识到,有时候就该用刀把子逼着,一些人才会让出利益。
    可以说,在巡捕营新军派出后,顺天府的形势一时之间大好。
    朱由检也终于感觉到,自己真正掌握的地方,在从皇宫扩展到京城后、又从京城扩展到顺天府。
    明年他的目标,就是整个北直隶。利用北直隶各地筹建议会、民心依附的机会,把上上下下清理一遍,完全掌握这里。
    不过这件事情,也引起很多反弹。
    例如京城征收房产税这件事,就引得寿宁公主入宫,请求不要向她居住的宜园征收房产税。
    寿宁公主是郑贵妃的女儿,也就是福王的妹妹。
    朱由检需要福王帮自己稳住宗室,也不想让外人说自己对待亲戚苛刻。
    所以他对此事很慎重,让锦衣卫调查详情。并且让现在主要负责皇室情报和京城情报的东厂,同样调查此事。
    这一查他才得知,原来是太府寺让东城区政务署户政科出面,向寿宁公主和冉驸马居住的宜园征收房产税。
    这座园子是万历皇帝赐下的,曾经是石亨府第的一部分,在寿宁公主成婚时被赐下。公主和驸马在此居住了十几年,实在没想过要被赋税。
    朱由检同样没想到,他在得知此事后,心中极为恼火。
    为了减轻推行房产税的压力,他之前就规定了贵族和官员的赐宅,不用缴纳房产税。
    没想到却有人暗中使坏,收税先收到驸马头上。
    这让他想起了之前征收有产税,被文官首先收到勋贵头上、引发京西叛乱的事情。
    如今京西叛乱的幕后黑手还没确定,就又发生了类似的事情。所以朱由检认为,这件事不是孤立的,有人在变着法搞破坏。
    所以他召来户部、太府寺、司农寺这三计司的官员,狠狠训斥了一遍。
    并且让他们严查此事,查明是谁在主使。
    却不料太府寺查了之后,发现根本就没向东城区户政科下公文。但是东城区的户政科,却又拿出了文件,证明是太府寺下的。
    上面的印信,也属于太府寺无误,并非是伪造的假印信。
    所以这件事情,很快由工作纰漏变成了一件案子,成了伪造公文的案件。
    太府寺掌管印信的官吏很快被逮捕,在锦衣卫的逼问下,有小吏招供出是私下盖的印信。
    这下案子就更大了,成了一起盗用印信的大案。
    按照《大明律》规定:盗用印信及空纸用印者皆绞。
    所以太府寺掌管印信的官吏,毫无疑问是死罪。甚至太府寺卿董应举也受了处分,加衔被降为正三品承政使。
    户科给事中对此有失察责任,同样受到处分。
    东城区巡城御史、政务署长、户政科长等官员,也都被处分了一遍。涉及此案的官吏,被皇帝雷厉风行地处置了数十人,甚至有数人被判死刑,十数人流放海外。
    这么严厉的处罚,让户部官吏人人自危,在皇帝要求户部所有官吏都必须申报财产时,也没有人敢抵抗。
    韩爌之前为了自保提出的让所有官员申报财产的建议,开始得到推行。
    他担任主任的逆案审判委员会,也挂上了廉政委员会的牌子,加强廉政建设。
    将来审判逆案结束后,就会顺势转为廉政委员会,继续威慑官员。
    不过这还没完,就在户部官吏稍微松口气时,朱由检又下了旨意,要求户部把军饷发放、军事物资采购等职责,全部移交给枢密院后勤部。
    户部只负责给后勤部拨款,如何向士兵发放军饷,如何把物资送到前线,以后由后勤部负责。
    军饷的拨付也必须通过顺天银行,都要全额拨付。
    这个命令,让户部官吏如丧考妣。因为按照惯例,各地兵马在向户部讨饷时,会多报些名额,以求多发放粮饷。在兵部让他们要求作战时,则经常说兵力不足,请求多调兵力。
    这个弊端朝廷上下几乎都知道,但是户部却对此故作不知,只是按照上报的名册发饷,自己也从中分润。
    通常来说,地方要求的粮饷,能到手六七成就不错了,其它的都被中间环节分走。
    军饷作为朝廷最大的支出,每年多达一千多万两。户部虽然不是都经手,从中分润的却着实不是小数。
    如今,皇帝把发放军饷的权力转给了枢密院后勤部,户部能够做的,就是给后勤部拨款。而且还要从顺天银行账上走,彻底失去了分润的机会。
    这让户部的官吏,如何不痛彻心扉?
    但是这还没完,朱由检在催促户部官吏申报财产后,又让廉政委员会授权反贪署,对户部所有申报财产的官吏进行审核。
    凡是申报的财产数量和实际财产不合的,一律羁押审问。
    身家特别豪富、和应该得到的收入不合的,也同样遭到羁押。
    一时间,户部、太府寺、司农寺的官员,可谓为之一空。之前的一百多名官员,只留下了不到五十人。吏员更几乎都受到波及,没有多少能留下来。
    可以说,整个户部都被清理了一遍。二百多年的积弊,被彻底一扫而空。
    而后朱由检从京城的学生中招募吏员,并且从明算科进士和副榜中选择表现良好的,挑选入户部任职——
    可以说,正是这些人才,给了他清理户部的底气。
    用这些刚踏入官场的新人,重新塑造户部。
    户部尚书毕自严,对此几乎是麻木了。
    他是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感觉运转良好的户部,在皇帝眼中有这么多弊端。
    这让他不得不请辞,承担这个责任。
    科道官员也纷纷按照惯例弹劾,认为毕自严应该承担责任。
    但是朱由检却知道,他清理的是户部积累的弊端。
    毕自严虽然有责任,却不能把两百多年的积弊都算在他身上。那样对他不公平,也会让其他官员不敢改变本衙门的弊端。
    再加上毕自严勇于任事,称得上有能力的人才。所以朱由检温言留任了毕自严,只是象征性罚俸三个月,又授权他梳理户部制度,减少相关弊端。
    毕自严被皇帝如此礼遇,只能顶着弹劾继续任职,下决心把相关制度完善。
    但是朱由检也没把希望全部放在户部自查自纠上,在授权议会监督税务、审核开支后,他又强调科道官员、资政大臣、资政卿和议员都拥有这个权力,甚至给得到锦衣卫舆情司认可的记者授权,用他们监督户部。
    户部每年的收支也要见报,接受所有人监督。
    可以说,以后户部的政务,基本实现了公开化。他们做任何事,都要受官员和民众监督。犯下的任何错误,都可能遭到检举。
    这让户部的官员感叹,好日子一去不复返。
    甚至有一些户部的官员,隐隐有些后悔把内库和外库分开。
    在皇帝不需要他们为内廷敛财后,户部就被皇帝毫不留情地公开化,让他们苦不堪言。
    甚至就连保密这个借口,他们也说不出。因为皇帝已经把军饷发放等责任转给后勤部,户部做的其它事,需要保密的很少。
    以后户部的官员,就要夹着尾巴做事。户部也成了政务院六部之中,官员最不愿任职的衙门。
    但是对朱由检来说,他的目的并没有完全达到,因为这次清理户部,并没有查到幕后黑手。
    这让他心中感慨,觉得自己对京城的控制还不够强。京西叛乱这件事,有可能成为无头悬案。
    有些恼怒的他,把气撒在了阳武侯头上。催促他带着和乱民有牵扯的人南下,前往南洋开藩。
    一些寺观里被查出劣迹的和尚和道士,也同样被阳武侯带着,南下传播教义。
    原本在沧州负责移民的船只,很快转到了天津,把这些人运到南洋。
    同时下南洋的,还有一些卫所的人员。
    虽然卫所改制有涿鹿三卫做榜样,世官的权力受到很大保障,以后还能有世代富贵。
    但是有些世袭军官就是不满足,也看不清形势,抵制卫所改制。
    对这些人朱由检毫不客气,直接把他们迁去南洋诸卫。留下的土地正好分给军士,从军士中招兵。
    南洋总督郭尚友担心的移民数量不足,也因此得到解决。
    这些世袭军官再不堪,在南洋安稳地方还是能胜任的。甚至他们会主动抓土著做农奴,帮他们开垦耕地。
    而且因为巡捕营和御营武器的更新,朱由检把淘汰的武器拨给了南洋诸卫。
    这让南洋总督府的实力更强,足以站稳脚跟。
    南洋的开拓,也因此踏入快车道。
    朱由检利用戒严时期,做出了很多平时不方便做的事情。把自己的意志,施加在方方面面。(本章完)


同类推荐: 快穿攻略,病娇男主,宠翻天!回到七零养崽崽苟在诊所练医术道无止尽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万世飞仙学园异战录万人迷穿为炮灰后他们火葬场了[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