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151章 开门!均田制!

第151章 开门!均田制!

    第151章 开门!均田制!
    “我郝氏家族的土地、及其上所附财产,都是我历代先祖凭本事赚来的。
    “乡野农夫好吃懒做,将土地托付与我,我好心收留他们,哪里有错了?
    “为什么还要替他们纳税?那些没有地的流民本就是不课户,纳什么税!”
    面对亲自登门“谈谈”的李明,柳城县郝氏的族长郝邵,表现出了相当的敌意。
    嗯,在营州,也并不是所有人都热烈欢迎这位活菩萨的到来。
    慕容氏的前车之鉴摆在那里。
    在郝氏等一众地头蛇的眼里,这是来了一个活阎王啊。
    李明耐心地和郝邵讲着大道理:
    “根据大唐的律法,每个丁男可分得口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
    “你们一家多占了这么多田产,那别人怎么办呢?”
    郝邵一脸“你法我笑”的揶揄表情:
    “连皇城根下关中百姓,也不见得每个人能按《均田令》分到足额的土地。
    “殿下就来自关中,不会连这个常识也不知道吧?”
    一脸我就这么着了,你能奈我何的无赖表情。
    他也是有底气的。
    营州都督府还在,营州还是有地方乡绅和朝廷双重兜底的。
    不像平州那地方无法无天。
    就算是龙子来了,不说盘着,你至少也得讲点“规矩”吧?
    被反讽一句,李明一点也不生气,表情甚至没有一丝波动,全程保持着微笑:
    “可像你这样兼并土地、隐瞒人口,衙门收不到税,怎么训练军队保护你的财产呢?”
    郝邵冷笑一声:
    “无需殿下关心,营州的山匪翻不进我郝家庄的院墙。”
    话里带刺,显然意有所指。
    他的身后,家丁们气势汹汹。
    正堂之外,郝家庄壁垒森严,哨楼高墙浑然一体。
    边疆情势复杂,这座大宅院,是按照抵御蛮族入侵的标准修建的。
    与其说是宅院,更像是一座密不透风的军事碉堡。
    李明点点头,也不多说话,转身便走。
    “贞观十年夏,郝邵扒开白狼水河堤,淹死逼死百人,抢夺其土地。
    “此事为真?”
    他问道。
    陪同的长孙延点头:
    “千真万确,柳城县都知道这件事。”
    李明点点头:
    “那就他吧。”
    …………
    第四日晚,柳城县外的郝家庄,火光冲天。
    一伙古怪的山贼像天降一般,轻而易举地摧毁了坚若堡垒的郝家庄,不抢财物只杀人,将郝家灭门。
    族长郝邵的尸体被烧成焦炭,脖子吊着挂在宅院大门口,第二天才被上门的卖菜翁发现。
    一个盘踞营州多年的豪族,就此彻底在历史上销声匿迹。
    “你们偷税漏税,让衙门财政不足,没有足够的治安能力,才导致了这起惨剧的发生。”
    李明废物利用,“征收”了郝家在柳城县里的别宅,作为营州州府的临时所在。
    他坐在正堂主位,优哉游哉地喝着茶,说着哈人的话。
    他的面前,名列清单的营州土豪劣绅们个个面如土色,膝盖打颤。
    “所以说,税一定要缴,不缴不行。
    “而田产,也一定要上缴。都是身外之物,拥有了不属于你的那一份,一旦被山贼惦记上了,丢了性命,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李明盖上茶碗,送客。
    全程陪同的张俭都督表情极其复杂。
    一方面,他特么早看这群光吃不拉的貔貅不顺眼了。
    营州地处偏远,补给线过长,限制了这里的常驻军规模。
    要是能在营州本地,就地征得足够的粮草,不但能极大缓解后勤压力。
    更是能让常驻军的规模扩大,足以硬抗高句丽的全面进攻!
    可就是因为这群貔貅的存在,导致都督府在本地根本收不上来多少税,严重依赖朝廷的后勤。
    这诱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导致被高句丽大军打得窝在城里不敢出战,丢尽了颜面!
    但另一方面,李明殿下这也太胡来了。
    杀人放火、敲诈勒索。
    匪气太重……
    “殿下,您这……可能不大合法吧?”张俭欲言又止。
    李明眨着无辜的小眼睛:
    “怎么不合法了?违法乱纪的是那些地头蛇,我可是一切都按照均田令来的
    “他们违规侵占农民的土地,我按照均田令,把土地还给农民。
    “我怎么不合法了?我可是大唐头号守法公民。”
    啊是吗……张俭也不多说什么了。
    有一个能抗事、肯背锅的领导,也挺好。
    反正朝廷那边有李明殿下应付,他和营州都督府只需坐收渔利,专心抓好边防就可以了。
    …………
    很快,辽东军镇营州州府的第一条政令正式颁布:
    重审《均田令》重要性和严肃性,维护我大唐基本法的权威,在营州范围内全面开始均田——
    其实还是李明在平州搞的那一套“国营农场+”,只是套了层均田令的皮套,假装遵守大唐律法。
    营州的情况和彻底打烂重建的平州还不一样,所以策略上还是有所不同的。
    平州是赤果果的,营州多少遮了一片名为“大唐律法”的叶子。
    具体执行上,重新统计户籍人口,有户口就有田。
    而原本化外的各族蛮夷,只要你肯归附华夏、安心种田,也给你发户口,大家都是好朋友。
    至于土地超标的地主,李明毕竟也不是魔鬼,也是会按照市场价给予补偿的。
    嗯,在领取补偿之前,请地主老财们先补齐之前历年欠缴的租庸调、以及所产生的滞纳金。
    一切都严格遵守《贞观律》。
    甚至李明殿下还格外法外开恩,免除了诸如“杖五十、徙五百里”之类的刑罚,只要你的土地,不用谢。
    政令一出,营州沸腾。
    广大平头百姓自然是喜迎旧朝雅政,坚决拥护北魏时期就诞生的《均田令》,踊跃申报户口,都不用胥吏们再清点一边,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
    而地主们也同样喜迎雅政,踊跃上交土地。
    不踊跃不行,郝邵烧焦的尸体还挂在大门前,看着他们呐!
    …………
    营州酒肆。
    两个人互视一眼,点点头,便走进了大门。
    酒肆内熙熙攘攘,人来人往。
    自从李明殿下入主营州,酒肆的生意肉眼可见地好了起来。
    一方面,以前喝不起酒的人,现在喝得起了。
    另一方面,以前喝得起酒、且有专人服侍、无需屈尊来此和众人混迹的人,如今只能在酒肆里借酒消愁了。
    因此,这里成了传播消息最方便的渠道。
    两人就是收了钱,来这里带节奏的。
    “咳咳。”其中一人清清嗓子,故意大声说道:
    “节度使一来,营州都乱套啦!”
    此话一出,闹忙的酒肆立刻安静下来,大家都看着说话的人。
    传流言,流量是关键。
    见成功吸引众人的关注,两人心中一阵激动,捧哽不失时机地插入:
    “老兄,此话怎讲?不是都是节度使是活菩萨,节度使一来,营州就太平了吗?”
    “扯犊子!”主讲人夸张地挥挥手,好像在赶苍蝇:
    “都是传言,那小孩能有什么本事?不就是山贼那一套分赃吗?”
    “老兄说的是啊,节度使一来,我家公鸡都不生蛋,母鸡都不打鸣了。”
    “这就是天人感应,惹得天怒人怨了!”
    “唉,看来节度使也不是啥好人啊。”
    “对啊,朝廷的人都靠不住,要治理好营州,还得看宗族耆老。”
    两人就这么表演着辽东特色二人转,酒客们就这么默默看着。
    看到最后,掌柜的出来了,拍拍两人的肩膀。
    面对一脸懵逼的二人,掌柜什么话也不多说,而是在他俩面前展开了一张纸。
    这张纸很古怪,标题是《营州晚报》,印满了豆腐干似的一篇篇文章。
    他们看不懂“晚报”是什么玩意儿,但标题下方最醒目的那行字,他俩看懂了:
    《地主走狗造谣传谣的十二条特征》。
    两人面面相觑。
    啊这……
    一阵凄厉的惨叫和拳拳到肉的打击声后,酒肆后门飞出了两个破麻袋似的东西。
    …………
    “和我搞舆论战,还是太嫩了点。”
    李明听取着尉迟循毓的治安汇报。
    类似的斗殴遍布全城各处酒肆、市场等人流量密集区,均以传谣者被热心群众正义制裁结束。
    且不论李明殿下那越传越神的声望,他主推的均田令是绝大多数人的蛋糕,甚至可以说是许多贫苦家庭唯一的活路。
    你敢乱动别人的活路,不制裁你制裁谁。
    李明还顺腾摸瓜,通过传谣者摸到了幕后黑手,给他们的税收滞纳金翻倍。
    有钱请水军,没钱交税?
    “解决了土地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问题。”
    李明背着手,颇有成就感地站在格物架旁的墙壁前。
    他来这里的第一天,就在墙上挂起了大唐的地图。夕阳西下,将他的阴影投射在了地图之上。
    “接下该怎么建设?
    “修桥铺路?兴修水利?采矿冶炼?兴办教育?
    “我的大辽东蒸蒸日上啊!再配合一系列和平演变的措施,颠覆高句丽,将其收入囊中……”
    李明的影子越来越长,渐渐将辽东以北也吞没了
    而在他的脑海里,早已将广袤的东北大地染成了他的颜色。
    咩哈哈哈,爽呐!
    我笑那承乾无谋,青雀少智。
    整天就只会窝在太极宫的一亩三分地里,玩那点狗屁倒灶的宫斗。
    就不会把时间精力在祖国大地上,在普罗大众上,为百姓谋福利、为华夏开疆土,放弃软弱的宫中生活,享受热血刺激的东北大开发吗?
    咩哈哈哈!
    “明……”长孙延抱着一叠资料来找李明。
    可一见李明站在地图前的神态,他忽然吃了一吓,资料掉落一地。
    “你怎么了?”
    李明的神色恢复如初。
    长孙延闭了闭眼睛。
    嗯,还是朝夕相处的明哥……
    “我……我们可能有点累了。”长孙延语气有些虚弱。
    李明立刻关切地问:
    “需要我给你们配助手吗?”
    “问题就出在助手身上。”
    长孙延深呼吸了几次,终于淡定了些:
    “营州百业待兴,事务极其庞杂。
    “而我们人手不足,只能依赖营州原有的官僚和胥吏。
    “可他们……有好有差,一言难尽。”
    是新团队和老体系的磨合问题,好比雅迪的电瓶装在比亚迪上,这肯定不合适。
    统治一地,人是第一位的。
    官僚好解决,用垃圾充个数就行。
    关键是胥吏。
    要承担起实际统治本地的重任,营州的胥吏体系也必须像平州那样,经历彻底的改革。
    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满足新要求,与李明互相信任,正式纳入“旧瓶新酒”的体系当中。
    而营州的情况还和平州不一样,社会秩序没有经历崩溃重组。
    这既是一笔资产,同时也是负担。
    这一大批现成的胥吏,不能简单开除了之。
    否则,营州分分钟瘫痪给你看。
    而且,万一这些开除的胥吏中,藏着什么亭长、邮递员或者图书管理员,那可就闯祸了。
    不过在抵达忠实的营州前,李明早就想过这个问题,并做出了相应的安排。
    “这几天先坚持一下。”李明宽慰道:
    “我已经让李世绩捎信,去长安帮我叫个人过来。
    “他能破解这个局面。”
    真的?……长孙延不太相信。
    但他现在没有心情纠结这个问题,和李明一起收拾好满地的资料,匆匆离开了。
    走出李明的书房,他不由得虚脱地蹲在地上,大口喘气,满头冷汗。
    刚才刚进门时,他恍惚看见了什么?
    李明的影子,仿佛化成了一条龙!
    一条贪婪的恶龙,盘踞在地图右上方的东北,向整个大唐吐着毒信子!
    “我真的是累了,长安那神奇的帮手什么时候来啊……”
    长孙延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很快将这桩小事抛诸脑后。
    …………
    长安。
    在长孙延闯入太极宫、传达了平州的真实情况以后,太极宫中对李明的批评便很有默契地偃旗息鼓了。
    岑文本等挑头的大臣,态度立刻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从要求严惩乱臣贼子李明,无缝转变为了赶紧为忠诚的辽东节度使提供支援。
    反正动嘴皮子又不费力。
    李世民对这些二皮脸也没有追究责任。
    朝堂就是这样的,大臣要敢于下判断,不管正反都能扯出一大堆理由。
    不能因为一两次判断错了,就惩罚大臣。
    否则阻塞了言路,以后大臣们都不吱声了,你还怎么治国?
    况且这次,岑文本他们对李明的质疑确实是有充足理由的。
    一方面,李明这厮一直拖着不联系,显然是在打小算盘。
    另一方面,张亮提供的情报,非常有误导性。
    连李世民自己都忍不住怀疑自己的儿子,又怎么能挡得住朝臣们的怀疑呢?
    “张亮,张亮……”
    立政殿的书房之中,李世民陷入了沉沉的思考。
    密探头子对自己不忠诚,疑似与皇子勾结,传递误导性情报。
    还无意中害死了尽职尽责的老臣。
    换做其他任何一个皇帝,张亮最好的下场也是五马分尸。
    但李世民不一样。
    他是真的不想杀这些陪自己起家的老伙计。
    有时他甚至觉得,就算侯君集等老伙计真的谋反了,他或许也愿意放他们一条生路。
    但,眼看着老伙计们一个个离自己远去,有的是离心离德,有的是溘然长逝。
    李世民便感到无尽的悲凉。
    皇帝,真的是孤家寡人啊……
    “嗐,人老了,多愁善感了。”
    李世民自嘲地苦笑,起身踱步到了地图前,借着夕阳的余光,俯瞰着大唐的土地。
    目光不由自主地停留在了辽东地界。
    他忽然很羡慕李明。
    有一帮死党,愿意和他疯,愿意为他抛头颅洒热血。
    创业期的激情,就是这么让人品味终生。
    “你要好好珍惜这段时光啊……”
    李世民喃喃道,久久凝望着遥远的平州。
    “陛下。”杨氏柔声道:
    “东宫那边向您问安,不知您……”
    “不见,不去。”李世民有些暴躁。
    杨氏面有忧色,劝道:
    “陛下,您与太子已经许久没有说话了。
    “只有一墙之隔,父子之间有什么误会是不能澄清的?”
    虽然她很清楚,太子视她与她的儿子如眼中钉。
    但站在大唐的大局考虑,皇帝与太子生出嫌隙,于国于民都不是什么好兆头。
    “吾……没心情见他,在辽东事了之前。”
    李世民硬压着满肚子火气,长叹道。
    都是他,都是因为承乾的小伎俩!
    勾连张亮的是他,害死魏征的是他,让平州孤立无援的是他,让李明深陷高句丽重围的也是他!
    为什么,为什么李承乾一直不愿意放过李明?
    就因为子虚乌有的“猜忌”?
    李明还三番两次救过李承乾呐!
    朕怎么会诞下这么忘恩负义的儿子,大唐怎么会有如此刻薄寡恩的储君!
    “辽东……”
    杨氏一阵恍惚,眼眶一下子就红了。
    这段时日,她是最煎熬的。
    儿子下落不明,又备受质疑。
    现在好了,质疑声是消停了,儿子的下落也确定了。
    只是这个下落不大好——
    陷入了敌军十五万的重围!
    十五万!
    “现在不是焦虑的时候,相隔四千里急也没用……”
    杨氏收束心神,继续劝道:
    “那陛下您至少可以给东宫捎个口信……”
    “捎口信的心情也没有!朕的宦官也是很忙的!”李世民赌气地回答道。
    就在这时,宦官来报:
    “陛下,李世绩求见。”
    “谁?李世绩?!他不是去辽东打仗了么……”
    李世民几乎原地跳了起来,惊愕之情溢于言表。
    催促李世绩从幽州快速行军的长孙延,才刚上路没几天。
    刨去路上的时间,合计着李世绩在平州,才呆了没几天?!
    他也是打过仗的,对敌十五万,就算是十五万头猪,也不可能几天抓完。
    那就只有一种解释……
    “难道,我军败了?!”
    李世民脸色变幻,下意识地望向杨氏。
    杨氏面色惨白,无力地跪坐在地上。
    (本章完)


同类推荐: 风起云涌陈浩叶心仪重生:官运亨通高手下山,我家师姐太宠我了南璃萧景煜安南笙穆伏城重生之官屠娇软奴婢,又被强势王爷溺宠了全职热血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