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大清话事人 第547章 激进的帝国,什么都敢卖

第547章 激进的帝国,什么都敢卖

    第547章 激进的帝国,什么都敢卖~
    随着饼越铺越大,财政大臣胡雪余压力山大。
    缺钱~
    陛下一口气往饼里注水过多,到处都需要干面粉。
    14万陆军、 3万水师(准海军)、 1万巡警、 4000文官、 6000文吏、 4000教师,每年的薪俸、赏恤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还没算直属工矿十万工人。
    也没算神秘的情报署、内政部。
    以上,仅仅是人的支出!
    ……
    军用物资、大型工程这俩方面开支更大。
    军队后勤标准定的太高,又极度依赖火炮。打娘胎里带出来的习惯,一辈子都改不了。
    此外,
    还有购买战舰、雇佣南洋各国前海军军官、自造内河战舰、省际水泥道路、湖广防洪、崇明水利、大型粮仓、通信高塔、廉价成药、盖学校、蒸汽船蒸汽机车试验等等。
    金山银山也扛不住。
    猛然间,
    他又想起了一桩事,交西伯贾笑真率庞大的使团随撒克逊舰队一道返回了欧洲。
    临行前,支了 10万两黄金。
    陛下还从内帑里拨了数目不详的经费,以及 1船价值连城的奢侈品,以及若干陛下手绘艺术品。
    胡雪余很想当面问贾笑真:
    “你拿这么多钱,去伦敦准备怎么?”
    ……
    为了解决严峻的财政问题,胡雪余决定继续开放矿禁、批准区域专营权。
    滇铜产量,天下第一。
    特点是分散,单个矿洞开采时间有限。
    胡雪余和采矿署商量后一口气批了云南 48处矿洞的永久开采权,收取一次性承包银 120余万两。
    将湘西辰溪全县煤矿资源打包给苏州煤矿商会, 5年开采权,承包银 30万两。
    向民间公开兜售《海外出口许可证》,一张 500两,有效期 5年。
    一口气卖了 3000多张,其中广东就占了 1500余张。
    ……
    这些都不算什么。
    胡雪余琢磨着将福建全省 5年的茶叶收购权也打包卖掉。
    仅仅是一个口风,就引来了苏、浙、皖、粤商人疯狂觊觎,出价一再提高。
    根据底下反馈:
    皖赣茶叶商会,出价 300万两。
    四大盐商不甘寂寞,出价 350万两。
    新成立的江浙海运协会,居然出价 500万两。
    想想也挺幽默的,福建这会还属于“大清”呢。
    ……
    儒家理论有糟粕也有精髓。
    比如: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句话就能很好的总结当下吴廷君臣的精神状态——狂妄而自信。
    陛下本人尤其明显:
    “虽然现在不是我的,但早晚是我的。”
    “没有人比我更懂经济。”
    经过多轮讨论,
    吴廷批准了提前兜售福建全省 5年的茶叶收购权,分南北两块,拍卖。
    最终,
    江浙海运协会以 300万两吃下了北边,皖赣茶叶商会以 280万两吃下了南边。
    ……
    一无所获的四大盐商抓耳挠心,转头就以 150万两吃下了广西全省 10年的甘蔗收购权。
    ,所承载的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食品生意看起来很不起眼,但市场极其广大。
    搞不了盐,就搞。
    积沙成山,盐商最有体会~
    如今有了蒸汽机,制厂效率可以翻倍再翻倍。
    关键的切割、压榨环节全部机械化。
    ……
    吴廷拒绝了四大盐商要求同时取缔广西境内原先的私人制作坊的要求,还给出了不得低于过去 10年甘蔗平均收购价的限制。
    但是,
    所有人都知道,由于不可抗拒的成本因素,小作坊必定会倒在大型制厂的脚下。
    伦敦的蒸汽工厂粗布,无法对大清的土布形成价格优势。
    吴廷的蒸汽工厂粗布,可以对大清的土布形成价格优势。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经济问题。
    总之,军工署分出了很大产能批量制造蒸汽机,单台售价应声而落。
    陛下指示:
    宁可少造些枪炮,也要先搞出 3000台蒸汽机。
    抢在撒克逊人之前普及蒸汽工厂,意义巨大。一步快,步步快。
    人类发展最迅速的 100年,刚刚拉开帷幕。发展略快一步,后世子孙就多一座金山。
    ……
    蒸汽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许多行业。
    磨坊主们惊喜的发现,小型蒸汽机可以日夜不停的工作,每石米的脱壳加工成本降低了 7成。
    慢慢的,
    首批吃螃蟹的工厂主们发现,压根不需要购买所谓的蒸汽机专用煤。
    吴廷纯忽悠。
    随便在市面上买点煤丢进去,一样哐哐运转。
    采矿主们,再也不担心坑道积水了~
    铁厂的工厂主们,欣慰的将蒸汽机用于鼓风,轧钢、锻造、拉丝~
    皇家铸币厂,也采用了大型蒸汽机冲压。
    随着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吴国境内铁器、米面、纺织品价格都有明显下降,与此同时,销量暴涨。
    销量增量主要集中在江浙、珠三角、江西,还有大型工矿周边。
    其余省份的百姓也不是不想买,关键是手里没现钱。
    这是一个很头疼的经济问题。
    至少目前,李郁无能为力。
    ……
    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工厂主们笑的合不拢嘴,他们头一次明白了陛下所述说的“大工业规模生产”是什么意思。
    规模,是一个很厉害的词。
    只要规模上来了,成本就下去了。
    这是一个循环。
    尝到甜头的工厂主们再次扩大规模,都想着提高产能拉爆竞争对手,好吃独食。
    历代盐商之所以豪富,就是因为吃独食。
    没法专营,就想办法搞同业协会。
    ……
    最明显的是江浙合流。
    例如:江苏丝绸商会和浙江丝绸商会。
    合并之后,搞了内部攻守同盟。所有协会单位统一采购,统一售价,确保肉烂在锅里。
    剑指广东同行。
    原本广东丝绸业也算尚可,但被江浙同行这么一搞,立马就吃不消了。
    于是,
    广府丝绸商人决定改变策略:国内,不要了。
    打不过同行,就出口南洋。
    守着家门口的广州港,搞出口有天然优势。航程短,运费省,航线熟。
    一锭国内的银锭,和一锭国外的银锭。
    告、告、告诉我,它、它、它有区别吗?
    ……
    吴国商业扩张的步伐越发激进。
    潮汕商会急了。
    这是一个特殊的封闭群体。
    他们更像是天生的贸易商,骨子里缺乏制造业基因,在当前的工业化形势下明显吃亏。
    尤其是看着隔壁的广府佬狂挣,心里难受死了。
    不知道是哪位潮汕神仙想出来的致富经,居然向吴廷提出——我们能不能以 50万两承包紫禁城 5年的经营权?
    如果不行,雍和宫也可以啊~
    吴廷震惊、陛下震惊,严厉驳回。
    再敢胡咧咧,商会所有人集体掌嘴。
    ……
    潮汕商会内部开会聊了三天三夜,喝了八斤茶叶,又拿出了一条致富经——做帝国的海上马车夫。
    这次,
    陛下龙颜大悦,批准他们放手去干。
    开拓海洋的宏大工程,光靠朝廷是办不成的,需要民间力量积极加入。
    经批准,海军部卖给潮汕商会 100门舰载炮、 300杆大抬枪、 1000杆燧发枪。
    老乡们,下海吧!
    你们能商则商,能抢则抢。
    但有一条,不许碰自己人的商船,否则严惩不贷。
    ……李郁很清楚,脚下这片土地的竞争有多激烈。
    混出头的都是“蛊王”。
    部分失败者失意者跑出去了,发现外面海阔天空,迅速发家。
    这就叫降维打击。
    失败者的智商、眼界也能碾压南洋土著。
    就好比:
    大罗境界的学徒,可以轻松碾压元婴境界的掌门。
    但是,
    要划好规则红线,坚决禁止内斗。必要时帝国会出手对突破红线者杀无赦。
    ……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一下兰芳国。
    又是一个落榜生的精彩故事。
    广东嘉应州(梅州)客家人书生罗芳伯,屡试不第,穷困潦倒。 35岁那年被迫下南洋,到西婆罗洲淘金。
    一个“接近报废”的年龄,一个失败者,到了异国他乡却在短短数年内打下来偌大的江山。
    历史上的兰芳国祚持续了百年,后被尼德兰殖民者灭国。
    这个故事,从侧面佐证了李郁的“人口出口政策”是极其英明的。
    未来 100年,帝国会出口 3000万人口~
    凡太阳照耀之土地,皆可闻汉语。
    ……
    数千里之外的燕京城。
    朝臣们迈着威严的四方步迈入刚刚修缮一新的太和殿。
    乾隆端坐在龙椅上,他的左侧坐着嘉亲王。
    虽说天上不可有两个太阳,但现在确实是两个太阳并存。
    “宣~海外供使进殿。”
    满怀激动的 4名兰芳使节低头快步入殿,按照礼部提前教授的礼仪,三磕九拜,山呼万岁。
    和珅扭头观望。
    不知为何,他又想起了那个该死的美洲赛里斯王国。
    心里默念,可不能在同一个坑里跌倒第三次。
    ……
    乾隆微微颔首,不管怎么样,总算是好消息。
    而且,
    兰芳朝贡使还送来了 1000两金沙。在穷的尿血的朝贡体系当中,算得上是一股清流。
    他高声道:
    “兰芳之民心向大清,这是好事。日后就按藩属国待遇吧。”
    ……
    老迈的于敏中突然出列:
    “皇上,老臣有一提议。”
    “讲。”
    “既然兰芳心向大清,且此国多是福建广东一带百姓。臣认为可任命一位总督,一来安抚兰芳百姓之心,二来也能沟通南洋。”
    殿内,议论声嗡嗡。
    兰芳使团 4人错愕,事先可没谈过这事。
    疑心病越发严重的和珅死死的盯着 4人。
    他发现,其中 3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另外 1人。很明显,这位是主心骨。
    ……
    乾隆诧异地望向永琰。
    眼神征询:
    逆子,是你安排的吗?
    永琰的眼睛清澈而茫然,微微摇头。
    眼神回复:
    老不死的爹,儿子一点都不知情。
    朝堂之上,气氛十分诡异~
    和珅突然出列,问道:
    “于大人,我大清并无在藩属国设总督的先例。”
    于敏中点头,解释道:
    “兰芳孤悬海外,周围虎狼环伺。大清设总督就是给海外汉民撑腰,咳咳,也能增加一些收入。”
    众人秒懂。
    敢情是盯上了兰芳的金子啊。于老大人,老成谋国啊。
    ……
    “永琰,你怎么看?”
    “儿臣认为似是可行。不如,散朝后再议?”
    兰芳使者茫然的走出太和殿。
    在小太监的引领下,到附近一偏殿喝茶。
    不过,紫禁城的茶叶可贵。
    太监搓着手指索要了 500两银票,才心满意足的离去了。
    这种熟悉的感觉,罗芳伯反而松了一口气。
    清廷怎么也想不到堂堂兰芳大统制居然假扮使者,悄悄来京。
    “芳伯,怎么办?”
    “朝廷若派了总督,以后兰芳谁说了算?”
    罗芳伯叹了一口气:
    “只是虚职罢了,多给点金子也就打发了,就当是去庙里请神。”
    见其余 3名使者心中不忿,
    他又解释道:
    “母国是我们的根。兰芳周边危机四伏,欧洲殖民者武力强悍,岛屿土人残暴嗜杀。兰芳需要强力外援。”
    ……
    众人沉默不语。
    正月里,尼德兰战舰劫持了一艘兰芳商船,之后又派人来解释纯属意外,还将船员和空船送回。
    婆罗洲的几个土王,磨刀霍霍。
    相比之前的几次战争,如今的土拥有了不少欧洲火枪。
    一人压低声音,问道:
    “南边的吴?”
    罗芳伯用眼神严厉的瞥了他一眼,摇头道:
    “吴国赢不了。”
    “他们不尊圣人,摒弃儒学,就算一时兴旺,早晚还会重蹈三藩旧事。切莫再提。”
    ……
    次日,于敏中亲自来了驿馆。
    笑呵呵的告诉他们:
    “恭喜恭喜,皇上被兰芳百姓的赤诚之心所感动,决定派驻一位年富力强的总督,为兰芳的发展指点迷津。”
    “兰芳朝贡使,听旨。”
    “~朕感念兰芳百姓思乡之苦、惶恐之忧,承认兰芳为我大清之海外藩国,以闽浙总督王亶望兼兰芳总督。”
    “兰芳日常事务,亦由尔等自行决定。”
    “加封兰芳国主罗芳伯为二等轻车都尉,赏 2品顶戴,赐皇马褂,加国子监监生。麾下首领一应有赏。”
    “谢主隆恩,大清万岁,皇上万岁。”
    罗芳伯一磕到底,哭的不能自己。脑后,一根白的辫子垂下。
    ……
    于敏中寒暄片刻后离开了。
    坐进马车,他终于松了一口气,胜利完成了吴皇交代的任务。
    虽然不清楚让王亶望兼职兰芳总督目的何在,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肯定不是给兰芳人谋福利。
    想到这里,
    于敏中觉得颇为讽刺。
    王亶望这个王八蛋怕是老早就投过去了。他在甘肃的做的那些事,去年就已经发了,但朝廷不敢吭声。
    更不敢追究同伙。
    本来,
    朝廷上下都知道王亶望和吴国眉来眼去,只差一层窗户纸。
    现在查甘肃冒赈案,福建一夜就会变色。
    ……
    养心殿。
    乾隆、和珅俩人正在密谈。
    总管太监秦驷守在门口好似门神,不许太监宫女们接近。
    如今的紫禁城内,嘉亲王的眼线多如蛛网。
    “和珅,你坐。”
    “是。”
    君臣对坐,相视无言。此刻不存在僭越,不存在礼仪。
    和珅流泪,乾隆的眼眶也红了。
    “主子~”
    “别哭,别哭。”
    乾隆甚至摸出自己的明黄手帕递给这个忠心的奴才。
    呜咽了好一会,开口问道:
    “听说,永琰抢了你的侍妾?”
    (本章完)


同类推荐: 风起云涌陈浩叶心仪重生:官运亨通高手下山,我家师姐太宠我了南璃萧景煜安南笙穆伏城重生之官屠娇软奴婢,又被强势王爷溺宠了全职热血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