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文革的一些文章,觉得很多东西荒诞得登峰造极。整个一个民族像疯了傻了似的不明事理,轰轰烈烈地在中华大地上颠倒黑白,全民参与演出破坏生产、违背人性的闹剧。现在想来真的不可思议。偌大一个国家,十亿多的人口,怎么都没有了鉴别能力?
当然,文革中的社会环境可能使有些本来有鉴别能力的人不敢鉴别,但也确实存在大多数人缺乏鉴别能力的现象。他们跟着犯错而不知错,甚至把犯罪当做是革命行动。一个民族如果到了是非不辩的程度,那还有什么悲剧不会发生的呢?这也许才是最可怕的错误,值得我们好好反思。
我在想,中国人缺乏鉴别能力——判断是非的能力,恐怕跟中国有太多的“好心人”有关。他们做事过于谨慎,总觉得别人都是分不清黑白的傻子,所以他们遇到岔道就替我们选择,给我们指定方向,就只准我们顺着他指定的道路前进。他们给我们叙述事情,不是告诉事情真正发生发展的全部过程,而是给我们提前做完“删节、取舍”工作,给我们指出结论,让我们学习、接受、贯彻。像会宠孩子的妈妈,即使给孩子吃冰砖,也要给剥去包装纸,把手把交到孩子的手里,哪怕孩子已经二十几岁了。他们觉得自己充满了爱,替我们考虑得无微不至,以致从来也没有让我们留机会来培养自己鉴别是非的能力。因为他们已经为我们鉴别过了,我们只需接受,照着去做就行了。所以久而久之,我们习惯了接受,不需要认识黑白,因为有人会告诉我们是黑还是白。
书报是这样,影视也是这样,我们看到的全是精华没有糟粕,全是要吸收的,没有要摒弃的。全是让接受的,没有让我们可怀疑的。当然,这样对我们好象都是好事,省却了多少麻烦,但也锈蚀了我们的思维,抑制了我们判断能力的发展,使我们的心智永远停留在傻傻呆呆的童年时代。我们遇事无所适从,要么去问大人怎么办,要么从众看别人怎么办。因为从来也没有人教给我们怎样判断。我们的教育,除了教给我们听从之外,就是教会我们逃避。他们不告诉我们怎么识别坏人,只教给我们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离陌生人远点。
我在想,人如果只吃能吸收的食物而绝不允许有排泄的东西,会给人带来什么?其实,人一直在食用“精华和糟粕的混合体”类的食物,而不是只有精华的食物,这锻炼了人各器官的功能,扩展了人应对恶劣环境能生存的适应性,体现了生命力的强大。像人生病可以锻炼人的免疫能力一样,人犯些小错误,走些弯路也可以锻炼人的识别能力,吃一堑,长一智。因为多经风雨才能增长人们应付风雨的能力。
所以,提高一个人的鉴别能力要靠不断的有东西可供鉴别来锻炼,需要教育教给一些鉴别方法而不是逃避方法来完成。太多的“好心人”“太多的爱护和关怀”不见得就是好事。溺爱的效果也不见得仍是意愿中的“爱”了。
不可缺失的鉴别力
同类推荐:
快穿攻略,病娇男主,宠翻天!、
回到七零养崽崽、
苟在诊所练医术、
道无止尽、
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
万世飞仙、
学园异战录、
万人迷穿为炮灰后他们火葬场了[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