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396节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396节

    “好难啊。”
    “是啊。”
    嬴小政瘫在盐土上躺着:“舅父,盐由官营能极大提高国库收入,必须这么做。要怎么压制盐价,又让盐民稍稍好过一些?若他们这么苦还吃不饱,恐怕会起民乱。”
    朱襄道:“这个就要政儿你自己想了,舅父也不是无所不知。”
    嬴小政嫌弃:“舅父,要你何用!”
    朱襄道:“在政儿思考的时候给政儿做点心?要吃牛奶水果冰塔吗?”
    嬴小政立刻来了精神:“要吃!走,我们立刻回家!”
    朱襄和嬴小政慢吞吞地爬起来,拖着疲惫的身体洗澡换衣服,在雪姬和白起的搀扶下登上马车回家。
    “政儿啊,舅父太累了,今日就不做点心了。”
    “不行,舅父食言而肥!”
    “肥就肥。”
    “哼,今日就算了,改到明日。”
    “谢谢政儿的大缺大德。”
    “啊?!”
    “我是说,大恩大德。”
    雪姬本来很担心累瘫了的朱襄和嬴小政,见这爷俩躺在马车上还能斗嘴,笑着摇头。
    “成蟜,别学你舅父和大兄。”雪姬叮嘱。
    小成蟜问道:“那成蟜学谁?”
    雪姬皱眉思索了许久,没想到比自己良人和政儿更优秀的人,于是为难了。
    白起失笑:“还是学你舅父和太子兄长吧。”
    “哦。”小成蟜挪动到嬴小政身边,“大兄,要我帮你捶背吗?”
    嬴小政道:“无事献殷勤,说吧,你想要什么?”
    小成蟜道:“今天少做十道算术题!”
    嬴小政冷酷无情道:“想都别想。”
    小成蟜很委屈,但小成蟜还是努力帮太子兄长捶背。
    委屈,咚咚咚。
    第220章 将老当益壮
    嬴小政手臂痊愈的时候,吴郡又开始忙碌夏收了。
    今年收成仍旧不错。庞大的运粮船队浩浩荡荡逆流而上,开向关中。
    郑国已经修好了广陵城附近的供水工程。此次他将和运粮团队一起前往咸阳,在关中修水渠。
    朱襄都给他把名字想好了,就叫郑国渠。
    郑国走时依依不舍,眼巴巴看着邗沟的方向。
    他非常想重新修通邗沟,沟通淮水和长江。
    可那片地方还是南楚国的地盘,他没法去修。
    郑国不仅想疏通邗沟,还想把淮水和黄河连起来,贯通南北水道。
    朱襄听着郑国的雄心壮志眼皮子直跳,在嬴小政跃跃欲试的话还没说出口前,率先截断:“不,政儿你不想!”
    嬴小政:“……”我还没说想什么呢。舅父真烦人。
    朱襄赶紧把郑国及其老伙伴们举荐走了,免得他们天天围绕在嬴小政身边吹嘘南北大运河。
    虽然郑国被举荐走了,嬴小政心里还是埋下了一颗南北大运河的种子。
    他开始学习水利知识,计算如果他要开凿黄河到长江的大运河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又能创造多少效益。
    嬴小政认为,这运河是一定要开凿的。
    黄河是中原腹地,长江是他和舅父好不容易开发出来的宝地。
    待他当秦王之后,南秦三郡离秦国腹地太远,很可能重新脱离秦国掌控。
    只有把黄河和长江水道连起来,加强南北沟通,秦国才能将南秦三郡这一片产粮地牢牢控制在手中。
    同时嬴小政也有了双都计划。
    西周时其实就是双都,一在镐京,一在洛阳。镐京就离咸阳不远。
    所以中原诸国说秦国是与戎狄杂居的蛮夷,虽然这是事实,但秦国是不认的。我大秦龙兴之地,怎么能叫蛮夷?
    待秦国统一天下后,肯定也不能只有一个都城。
    按照传统,嬴小政应该将洛阳作为东都。
    但如果将洛阳作为东都,南北运河最好绕道洛阳,这样才能给洛阳供粮。这样运河就会绕很大一个弯子。
    嬴小政在地图上看了许久,视线落在了自己所在的吴郡。
    其实……也不一定西都和东都,北都和南都不也挺好?吴郡有他太多的心血,是他现在,也是将来唯一亲手打造出来的繁荣城池。
    嬴小政骨子里就带着霸道,自己的东西护得十分紧,无论是权力,还是其他什么。
    他对立活着的皇后一事十分抵触的原因并非只是因为赵姬,而是因为“外戚”和“后宫干政”。
    或者说不仅是“后宫干政”,所有分润他手中权力的“干政”他都很厌恶。
    一个大事小事一把抓,看奏章看得手臂疲劳过度得吊脖子上的千古一帝,可想他心中过分庞大对自己所有物的占有欲。
    所以吴郡这完全属于嬴小政的地盘,在他心中地位可想而知。
    “修南北运河贯通南北江河,如果可能,再修运河连通渭水和汉水。”嬴小政看着地图道,“这样咸阳就有两条水道可以供粮。”
    嬴小政自言自语的时候,朱襄背着手站在窗户后面,轻轻叹了口气。
    他就知道,只要嬴小政想到了运河的作用,就不会那么容易打消他挖运河的念头。
    隋唐之前,黄河中下游的泥沙淤积不严重,从长安可以直接从淮水到黄河入海。
    因秦汉和隋唐两个封建王朝最鼎盛的阶段都在咸阳/长安建都,几百年的人口膨胀导致附近森林被大规模砍伐,至唐高宗起,长安附近水土流失已经较为严重。
    唐朝中后期为了保证渭水和黄河中下游通航,每年都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疏通。
    到了北宋,因长安变成了边疆,几乎被北宋废弃,北宋不再花力气保护渭水流域的环境。渭水流域的森林成了北宋最大的木材来源地,渭水从此以后彻底失去了通航的能力。
    三易回河之后,黄河中下游的通航能力也彻底失去。
    后来明朝想要重回汉唐,希望能返回长安时就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渭水和黄河能通航,那里才能是汉唐的长安。
    现代治理渭水和黄河最终的目标就是恢复渭水和黄河的通航,这样就能让文明故地重新焕发生机。
    但积重难返,即便中国的基建已经很强大了,仍旧只能一小步一小步地走,寄希望于百年计划。
    现在秦朝都还未建立,渭水流域和黄河流域的繁荣才刚开始。
    汉水也还没有遇到那场改道的地震,淮水也还没有经历黄河夺淮入海。
    如果真的能将汉水、淮水、长江、黄河连起来,形成一个全部能通航,有三个入海口的庞大矩形水道……
    朱襄深呼吸了一下,走到门前,推门进去。
    嬴小政立刻慌慌张张想藏起地图。
    “别藏了,我早就看见了。”朱襄道,“我知道无法打消你的念头。先订个计划,徐徐图之。路要一步一步地走,先疏通邗沟,再治理渭水和黄河,再贯通黄河和淮水。打通淮水和渭水非常难,你可以交给下一代。”
    嬴小政立刻道:“下一代?我不信任下一代!”
    朱襄叹气:“政儿啊,不管你信不信任,大秦终究是要交给下一代。若你因不信任就不好好培养,那大秦的未来会变成什么模样?你是想大秦败在你的孩子手中吗?”
    嬴小政像是屁股上按了弹簧似的,从椅子上蹦了起来:“舅父,不许胡说!”
    朱襄道:“居安思危,才能走得更远更安稳。不会吧政儿,难道你的器量小到连最坏的可能都不敢想?”
    看着舅父那一副可憎的嘴脸,嬴小政气得牙痒痒。
    他在心里道,扶苏就算是再没用,但好歹也是个勇武有仁名之人,还有蒙家兄弟和李斯辅佐,怎么可能二世而亡。
    哪怕梦境中的秦朝确实有很多问题,百年国运还是没问题吧?
    看着嬴小政的表情,朱襄就知道他在想什么。
    两人虽然没有坦白彼此的金手指,但也心照不宣地猜到了大半。
    至少朱襄知道,嬴小政大概是知道扶苏的。
    因为嬴小政很小的时候学《诗经》,就在给扶苏取名的那句诗上画了个大大的叉。
    待他画了叉之后又哭着来找自己,说要把叉洗掉。
    确实秦朝灭亡根源在于“令黔首自实其地”的土地政策放弃了土地在分配,保留了六国根基,埋下了火药桶;过重的徭役加速了秦朝的崩溃;迟迟没有确立继承人,导致胡亥阴谋上位是引爆线。
    但迟早灭亡和二世而亡是两回事,“秦可能无百年国运”和“始皇死后三年嘎掉”更是两回事。
    章邯拉着几十万骊山囚徒都能差点把六国叛军打崩,只是遇到项羽开挂。
    如果没有胡亥那个傻叉,再加上蒙恬为将,丞相李斯和冯去疾搞后勤,项羽拿头打。
    史记记载,“项羽兵数绝章邯甬道,王离军乏食”,这才是项羽破釜沉舟能一举击败几十万秦军的最主要原因。
    看看汉武帝晚年把户籍玩崩二分之一,出了个汉宣帝还能给西汉续一波命。秦朝虽然内忧外患,但换成其他秦公子,未必不能出一个秦太宗秦宣帝。
    就算秦朝还是分裂了,也说不定还有个秦光武帝呢。
    嬴小政即使看到了梦中秦朝的弊病,显然也不认为秦朝会火速崩溃。
    三年是个什么概念?打韩国都打了一年!
    朱襄回忆嬴小政遇到一点小事就喜欢哭的幼年时候,表情回味又遗憾。
    好怀念政儿哭唧唧来找舅父亲亲抱抱求摸摸了。


同类推荐: 快穿攻略,病娇男主,宠翻天!回到七零养崽崽苟在诊所练医术道无止尽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万世飞仙学园异战录万人迷穿为炮灰后他们火葬场了[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