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丝萝赋 丝萝赋 第12节

丝萝赋 第12节

    北狄既已退兵,大越军队便也可搬师回朝,谢辽上书皇帝,留五千士卒驻守高阳一带,以防北狄突然入侵,苏煦自是同意。安排妥当后,谢辽决定三日后启程回京,此时在阿宝的去留上又产生了矛盾。因卢缙仍是高阳县令,不能擅自离开,是以不与大军一同出发。阿宝才与他经生死共患难,正是情浓之时,无论如何也不愿意随谢辽先回京城。谢辽见劝她不动,也不再多言,只说回京后便请旨将卢缙调至麾下。
    诸人才商量好,便又有圣旨传下,皇帝召高阳县令卢缙进京,众人皆是震惊,片刻后谢遥笑道:“如此最好,咱们一同走!”卢缙难免有些忐忑,不知皇帝将如何处置他。他本无所畏惧,弃城之时已做了最坏的打算,如今与阿宝死里逃生,深知生的可贵,心理已起了微妙变化,有了牵挂反而不如当日洒脱。
    三日后众人如期出发,卢缙将县务交于方安,高阳百姓听闻他要走,纷纷相送,县衙至城门处不过短短二里,已围满了百姓。卢缙见状下马,一一谢过。阿宝坐在车内,掀帘看着,心中无比骄傲。
    有大军同行,沿途顺畅无阻,又无要事缠身,四人不急于赶路,日出而行,日落而息,如此走了十余日才到了雒阳。
    作者有话要说:  谢二终于出来了,可惜戏份太少
    ☆、三十五、皇城之内
    进了城,众人便要分道扬镳,阿宝回家,谢遥回侯府,谢辽进宫复命,卢缙则到驿馆等候召见。阿宝依依不舍,卢缙一再保证明日便去丞相府,她才松开手,谢遥一路护送她到了家,掉转马头往谢府去了。
    袁继宗并不在家,新帝甫登基,万事皆要他过问,这几日都在宫中。管事见到阿宝,又惊又喜,连忙命人去请袁继宗回来,又是准备热水让她梳洗更衣,又是端上茶水点心,忙的不亦乐乎。
    阿宝换上一身新衣,坐在厅中等着父亲,约莫过了三刻,宫中来了个内侍,说袁丞相正在与皇帝议事,暂时回不来,皇帝请阿宝进宫相见。阿宝吃了一惊,在回来的路上,她已听说了苏煦当了皇帝,暗道:“爹爹回不来我等他就是,何必非要接我入宫?”她望望管事,管事一咬牙,上前陪笑道:“还请上差回禀陛下,我家姑娘远道回来,又受了惊吓,身心俱疲,今日不宜见驾。”
    那内侍连道“不敢”,也满脸堆笑着道:“陛下说与袁姑娘数年未见,甚为想念,本想颁旨宣姑娘进宫,可巧贵府来人,便令咱家一同来了。”言下之意若阿宝不进宫便是抗旨不遵。管事微微皱眉,说道:“我们姑娘不是命官,也非内命妇,便是入宫也是后宫贵人宣召,陛下此举恐于礼不合。”内侍“呵呵”干笑了两声,说道:“此言差矣!天下是陛下的天下,规矩也是陛下定的。袁姑娘是有大富贵的人,管事莫要再阻挡。”
    管事听的暗暗心惊,这内侍的暗示已十分明显,他回头忧虑地看了看阿宝,见她茫然地望着自己,心知她并不知道这其中的含义,暗叹口气道:“姑娘,你……”阿宝道:“既然阿煦哥……陛下要见我,我便去一趟吧,正好可与爹爹一同回来。”内侍笑道:“姑娘请!”说罢当先出去。管事拉着阿宝低声道:“进宫后便去找丞相,切勿与陛下单独相处,也不要碰那宫中饮食。”阿宝莫名其妙,管事是家中老人,对父亲忠心耿耿,虽不知他为何这么说,但总不会害她,于是点头应下。
    阿宝上了一乘绿罗小轿,往皇宫而去。轿子行在御街之上,耳边充斥着各种人声,她却突然想起那日空旷的高阳城中,卢缙沉沉的脚步声,心中泛起一丝甜意,恨不得立刻就与他相见。小轿悄无声息地进了宫门,阿宝掀起轿帘,依稀还能记得些景致。
    又走了半刻,抬轿的小黄门停下脚步,躬身请阿宝下轿,阿宝探出头,见此处无宫无殿,仅一方莲池,不由皱眉道:“这是哪里?”一名小黄门退后一步道:“此处是细柳池。”阿宝看着他道:“我爹爹呢?”那小黄门只道不知。阿宝下轿左右看看,先前那名内侍也没了踪影,一时又急又怒,上前抓住那小黄门的衣襟正要说话,谁知他竟“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口中唤道:“陛下!”
    阿宝一呆,缓缓回过头,苏煦一身玄色龙袍,正笑吟吟地望着她,见她看过来,挥手令左右退去,径直走到她面前,执起她的手道:“宝儿,你回来了!”阿宝一惊,忙挣脱开,退后两步伏地道:“臣女袁宝儿参见陛下!吾皇万岁!”
    苏煦目光微闪,笑着双手扶起她道:“宝儿无需多礼,怎地与我如此生分了?仍唤我阿煦哥哥吧。”阿宝再不晓事,也知不能如此称呼皇帝,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讷讷地站着。苏煦借机仔细打量她,她比当年又长高了些,身姿已十分玲珑,听闻她在高阳大病了一场,果然脸色还有些苍白。见她低着头站在那里,不由微微一笑道:“宝儿可还记得这里?”
    阿宝抬起头四下看了看,摇摇头,苏煦眼中掠过一丝失望,自怀中拿出一把折扇,打开递给阿宝道:“你再看看。”阿宝双手接过,扇面正是自己幼时送他的那幅涂鸦,皱眉看了片刻,才迟疑道:“这……画的是这里?”
    苏煦柔声道:“那年你爹爹要送你去庐江,你来同我告别,说舍不得我……”他停顿了一下,阿宝惊讶地看他一眼,他轻笑道:“你说要送我礼物,便在这里画了这幅画,还让我日日都要带着,不许离身。我怕纸张年久易损,便令人做成扇面,如此方能随身携带。”
    阿宝一阵汗颜,心中想道:“这些我怎么都不记得了。”苏煦又道:“你还说,这是信物,若再见时,我仍带着这幅画,你定能认出我来。”阿宝的头愈发低了,暗暗奇怪这些事为何自己全无印象。苏煦拿回扇子,接着说道:“我说你若不认识我该怎么办,你说若真那样便什么都听我的,任我处置!”说罢深深地看着她。
    阿宝心中暗道:“我又不是傻瓜,怎么会说这种话?定是当时年幼,被他诓骗着说的!”口中说道:“陛下恕罪,臣女完全不记得了。”苏煦上前一步,勾住她的下颌,将她的脸抬起,盯着她的眼睛道:“宝儿是要耍赖吗?”
    阿宝想也不想,“啪”地一声将他的手打掉,两人俱是一怔,阿宝见他慢慢沉下了脸,吓得伏在地上道:“臣女无状,陛下恕罪!”过了片刻未见苏煦说话,偷偷抬起头瞟他一眼,见他也正看着自己,目光中蕴含万千情绪,她却是半分也看不懂。
    苏煦见她这副模样,长叹一声,无奈道:“你莫要怕我,我虽是皇帝,对你却仍是……”他似说不下去,让阿宝起来。二人都不再说话,他负手看着那方莲池,如今正是二月,春寒料峭,那池中只有一汪春水,他却看的十分专注。阿宝不明所以,隐隐觉得不安。从前的苏煦只让她觉得陌生,如今的他却让她感到害怕。
    许久后,苏煦轻声道:“原来喜欢这里的只有我一个……”阿宝听他的语气十分落寞,也不敢接话,苏煦又站了一会儿,方令内侍送阿宝去前殿,待她走远后,沉声道:“宣高阳县令卢缙明日进宫!”
    阿宝随内侍来到一座偏殿,内侍请她进去便自行离开,阿宝站在殿门处犹豫不定,不知里面又有什么,只听身后有人唤道:“阿宝?”阿宝猛然回头,正见袁继宗与谢辽站在身后。她心中一松,飞身扑到父亲怀中,袁继宗忙将她抱住,问道:“你怎么来了?”
    阿宝将前情说了一遍,又将在细柳池边遇到苏煦一事也说了。袁继宗暗暗心惊,说道:“我本已准备回去,听说二郎进宫复命,便去找他问些事情,并未见到家中来人。”谢辽点点头,道:“丞相一直与我在一起。”看了看阿宝道:“陛下还与你说了什么?”阿宝摇摇头。谢辽对袁继宗道:“在高阳时,陛下听闻阿宝病了,曾派了两名御医前去医治。”袁继宗神色凝重,轻声道:“我知道了。”牵着阿宝道:“咱们先回家。”
    父女俩在宫门外与谢辽道别,坐上袁府的软轿,阿宝见父亲面色沉沉,忍不住问道:“爹爹,我不该来是吗?”袁继宗看了她一眼,叹口气道:“不怪你,是爹爹大意了。”苏煦一年前曾向他暗示欲求娶阿宝,被他拒绝后,再未提及此事,半年前还娶了一侧妃,他便以为他已放开,谁料阿宝才回来,就发生了这种事。
    回到府中,袁继宗将管事唤至书房,细细问了当时情况,管事将内侍的话学了一遍,袁继宗惊道:“他果真这样说!?”那内侍是苏煦的近侍,地位非同一般,他说的阿宝的大富贵,除了进宫还能指什么!
    袁继宗在书房内苦思良久,仍是毫无对策,苏煦今时不同往日,不再是无权无势的闲散亲王,而是天下之主,若他一纸皇命,令阿宝入宫,自己怎能抗旨?他在房中转了许久,对管事道:“你速去驿馆,将卢缙请来!”
    一个时辰后卢缙来到袁府,径直被请进书房,待阿宝听说匆匆跑去时,他已离开。阿宝心中隐隐不安,不知父亲漏夜召唤卢缙谈了些什么,是否与今日之事有关。她不禁开始后悔,京城这般复杂,还不如与卢缙留在边城。
    次日早朝,苏煦当着百官传召了谢辽与卢缙,谢辽将高阳一战的情况详细禀报,苏煦颇为满意,北狄虽并非战败而退,总也解了边境之患,可算他登基以来的一件喜事,当下擢升谢辽为三品辅国将军,赏百金。谢辽谢恩退到一边,卢缙跪在殿中,苏煦打量了他片刻道:“你便是卢缙?”卢缙答是,苏煦点头道:“果然一表人材,难怪丞相对你青眼有加!”
    袁继宗为卢缙取字一事,朝中大臣都知道,苏煦此言并不觉突兀,袁继宗与谢辽却知他另有所指,袁继宗神色如常,谢辽微微皱眉,不着痕迹地看了卢缙一眼。卢缙伏地道:“蒙丞相错爱,臣惶恐!”苏煦微微一笑道:“错爱么……”看了阶下站在首列的袁继宗与谢谦一眼,笑道:“你以区区五百之兵,苦守高阳,保我大越寸土不失,乃是大功一件!丞相,大将军,你们看应如何封赏?”
    ☆、三十六、谁的天下
    谢谦看了看袁继宗,见他做沉吟状,似在思索,暗骂一声,上前一步正要说话,便听有人高声道:“陛下,卢缙当罚不当赏!”诸臣皆惊,循声望去,正是侍中华昱。袁继宗回头看看他,一言不发,谢谦亦退回原位,噤声不语。
    龙椅之上,苏煦奇道:“华卿何出此言?”华昱出列道:“卢缙私纵百姓,强征民夫,后又贪生怕死,弃城出逃!此人按律当诛,怎可再行封赏!”众人哗然。苏煦似颇为吃惊,问道:“竟有此事?”华昱道:“涿郡太守可为证,卢缙未向其禀报便令百姓出城,致万余人流离失所。又强行征用青壮百姓守城,此后更是临阵脱逃,弃城而去。”
    苏煦听闻变了脸色,问卢缙道:“卢缙,你有何辩解?”卢缙直起腰,抬起头道:“臣无从辩解!侍中大人所言皆属实,只是当时情形不容臣选择。”苏煦沉下脸道:“既是事实,你可知罪?”卢缙咬牙道:“臣……”话未出口便听袁继宗道:“陛下,臣听闻当日大将军之子谢三公子也在高阳,应该很清楚当时之事,何不请谢三公子上殿,说一说当时的情形。”
    谢谦抬眼瞄了瞄袁继宗,又在心中骂了一句,苏煦已看着他问道:“大将军,可有此事?”谢谦沉吟一瞬,身后谢辽极轻地唤了一声:“父亲!”他看了看跪在地上的卢缙,心念飞转,暗暗长叹一声,出列道:“陛下,确有此事!”
    苏煦轻轻“哦”了一声,隐在冕旒后的面孔看不清表情,只能见到他微微弯起的唇角,似在微笑,他的目光在谢谦与袁继宗二人脸上滑过,口中说道:“既然如此,便请三郎来说说吧。”早有内侍奔往谢府去请谢遥。
    半个时辰后,谢遥匆匆赶到,三呼万岁后与卢缙跪在一处。苏煦道:“谢遥,上月你可在高阳?”来时路上,谢遥已从内侍处得知了传他进宫的原因,当下朗声道:“启禀陛下,草民在高阳。”华昱突然问道:“谢三公子为何在高阳?”谢遥侧过头道:“私事。”华昱冷笑道:“高阳边陲小县,不知道同安侯府有何私事相关?”
    谢遥看看他,心中想道:“此人步步紧逼,话中有话暗指谢家,我若实话实说,众人便都知阿宝为了卢缙追到高阳,于她名声有碍不说,还让人以为谢家与卢缙早有瓜葛。”他略一思索,决定赌上一赌,抬起头看向御坐上的苏煦。苏煦也正在看他,二人目光交汇,谢遥只见他弯起唇角,耳边听他说道:“既在高阳,当日北狄来犯你可在场?”
    谢遥轻舒一口气,暗道:“他对阿宝果然还有几分情谊。”余光见华昱向上看了一眼,躬身退回队列。谢遥直起身,将胡七如何发现北狄军,卢缙如何应对,如何写信求援,涿郡太守是何态度,卢缙为何遣散百姓,百姓又是怎样自愿守城,北狄如何强攻,卢缙如何孤身深入敌阵的情形,一五一十地说了。他音色清朗,口齿清晰,说到关键处抑扬顿挫,殿上众人如身临其境,一时鸦雀无声。
    他又看了看苏煦,仍是无法看清他的表情,便接着说道:“我们苦守高阳半个月,北狄见久攻不下,便开始围城,城中粮草不继,卢大人见援兵迟迟不到,恐百姓及士兵活活饿死在城中,这才决定率众突围。十六那日,他只带了四十余人,自东门杀出,将北狄守军引了过去,城中百姓及士兵才得以从南门逃脱。”
    说完他看了看谢辽,谢辽会意,出列道:“启奏陛下,臣带大军行至高阳城南五里处,正遇高阳县丞等人,方知他们已突围。待臣带人前往东门救援时,卢县令已身负重伤,被北狄军团团围困,命在旦夕,其所带四十余人也尽数战死。”
    朝堂之上忽然响起窃窃私语之声,袁继宗站出来道:“启禀陛下,华侍中说卢缙贪生怕死,弃城而逃,试问天下有以身为饵的贪生怕死之人么!卢缙若是有心逃命,以他的身手,早已逃脱,何苦要去诱敌?可见他所思所想所为,俱是为了满城百姓、为了大越!卢缙主政高阳,兴水利、劝农桑,百姓乐业,人人称颂;北狄来袭,无兵无援,以一己之力苦守高阳不失,此乃是大越的功臣,百官的榜样!臣恳请陛下三思,莫要寒了人心!”
    苏煦静静听他说完,目光一瞬也没有离开卢缙,心念急转。他又看了看跪在一旁的谢遥兄弟,面无表情的谢谦,缓缓闭了闭眼,睁开后已是满面笑容,起身走下御座,来到卢缙面前,亲手将他扶起道:“爱卿请起!”卢缙忙叩头谢恩,垂首站在他身侧,苏煦道:“今日若不是丞相,朕险些错怪了卿。”
    卢缙稍稍抬头看了一眼,忙道:“臣惶恐!”苏煦笑道:“朕几年前就听说你文武全才,不知先帝当日为何让你去了高阳,如今看来竟是冥冥之中自有注定,若不是你在高阳,北狄铁骑恐已进入中原。卿之人才,留在高阳太过可惜,朕拟另有重用。”
    一旁谢辽道:“陛下,卢缙可为将!”苏煦“哦”了一声,侧过头问袁继宗道:“丞相以为呢?”袁继宗低头道:“谢将军所言甚是,臣附议。”谢遥看着苏煦,见他唇角又微微弯起,心中莫名一凛,只听他说道:“既如此,大将军,卢缙可任何职?”
    谢谦见问,沉吟片刻道:“为将者,需精通兵法,熟知军务,卢缙从未领过兵,恐有所欠缺。不如让他先在犬子军中历练一番,再另行重用。”苏煦点点头道:“甚好!”转身走上玉阶,坐下后说道:“传旨,卢缙、谢遥御敌有功,封卢缙为折冲校尉,谢遥为骁骑校尉,暂归于辅国将军麾下。”
    卢缙谢遥叩头谢恩,退到了武将队列。苏煦看看身侧内侍,内侍忙问诸大臣是否有事禀奏,华昱出列道:“臣有本!”苏煦请他直说,华昱道:“陛下春秋鼎盛,宜早立皇后,广充后宫,为大越立下万世根基。”此言一出,立刻又有数位官员附和,袁继宗与谢谦则岿然不动。
    苏煦沉默片刻,说道:“皇兄新丧,朕心甚痛,暂无心于此事。”给事中吴禄道:“皇嗣事关国本,陛下既已顺天承命,便应担下此任,此方为告慰先帝之法!”苏煦似颇为难,说道:“卿等所言,朕亦明白,只是皇后为一国之母,岂可草率。此事容后再议!”说罢挥挥手,内侍忙高呼退朝。
    苏煦起身走出大殿,来到御书房,片刻后内侍来报,侍中华昱求见,苏煦传他进来,待内侍带着左右宫人出去后,才道:“卿今日可看了一场好戏?”华昱抬起头看了看,见他神色如常,一时拿不准他的心情,不敢随意答话。苏煦微掀唇角道:“父皇在世时,谢、袁二人便势同水火,不想今日竟然会为了一个卢缙联手。”
    他冷笑连连,华昱低下头,只听他喃喃道:“卢缙……卢缙……”突然唤了内侍进来,沉声道:“拟旨,北狄近日多有扰边,着辅国将军谢辽即日率部前往朔方镇守,勿使异族踏入大越半步!”华昱忙道:“陛下,谢将军才从高阳回来,大军尚未休整,此时便让他去朔方守边,太过……”他话未说完便被苏煦举手打断,轻声道:“朕不想做那滥杀的昏君。”华昱心中一寒,噤声不语。
    苏煦看看他,忽而笑道:“你今日在朝堂上说得极好,朕甚为满意。”华昱一愣,有心想问问,既然说的好,为何不让他继续逼问谢遥,还是皇帝早已知道了谢遥到高阳的原因?他心思活络,看着苏煦道:“陛下,立后一事还当早日定夺。”苏煦点点头,并不说话,华昱会意,叩头后退到殿外,长长出了口气,春风拂面而来,他竟觉得遍体生寒。
    宫门外,诸大臣围着谢氏父子道贺,卢缙则悄悄上了袁府的马车,半晌后,待人群散去,谢远轻声道:“袁继宗不打算避嫌了吗?这般张扬!”谢嫌道:“经此一事,还有何可避,不如将他直接纳入羽翼之下。”回头看看谢辽道:“卢缙当真如你所说一般?”谢辽还未说话,谢遥已抢先说道:“真!十足地真!”谢嫌瞪他一眼道:“你若找到阿宝便带回来,岂会将谢家牵扯进去!只怕现在皇上心里已认定谢袁联手了!”谢遥不服气地道:“联手又怎样?我们保的还不是他苏家的天下!”
    谢远喝斥道:“三弟!休要妄言!”正欲劝父亲回去再说,便见一小黄门匆匆跑过来,对谢辽道:“谢将军,陛下有旨!”谢辽忙跪地口呼万岁,待圣旨读完,谢辽愕然道:“大军昨日才回师,这便要开赴朔方?”黄门举着圣旨道:“陛下旨意,谢将军速速接旨!”谢辽皱眉还要再说,谢谦低喝一声:“还不接旨!”谢辽看了看父亲,抿唇双手接过圣旨。
    那小黄门正要转身回去,却被谢谦叫住,忙回身道:“大将军有何吩咐?”谢谦道:“烦请回禀陛下,大军刚刚还朝,粮草均需补给,可否五日后再发兵。”小黄门应下,回宫复命。谢遥正要说话,被父亲瞪了一眼说道:“回去再说!”当先跨上马,三子互相看了看,亦上马随行。
    ☆、三十七、谁能料到
    袁府书房内,袁继宗摒退左右,仅留管事在旁,卢缙道:“果然被丞相料中,今日朝堂有人发难。”袁继宗道:“华昱也是听命行事。”叹息道:“是我大意了!早知……”看着卢缙道:“你与宝儿的婚事必须速速定下,你家中怎么说?”卢缙皱眉道:“家父至今未有回音。”袁继宗道:“莫非令尊不同意?”卢缙想了想,将父亲此前已有意为自己定亲一事说了,袁继宗并不惊讶,只轻声说道:“原来如此。”卢缙忙道:“我准备明日便与谢二哥说一声,回家一趟,将此事定下。”袁继宗点点头道:“是当如此,当面问问令尊有何不满,总好过书信往来。”
    卢缙又道:“我想带阿宝一同去。”袁继宗一怔,卢缙道:“父亲许是顾虑阿宝身份,我想让他见见阿宝,便知道她是多好的女子了。”袁继宗微微一笑道:“你想的倒是周全,只是以令尊的脾性,宝儿此时登门,是否会让他觉得不守礼法,反而弄巧成拙?”
    卢缙一呆,仔细想想,父亲真有可能这般认为。袁继宗道:“你自行回去吧,我修书一封,请你交给令尊。”说罢伏案疾书,片刻后写好递给卢缙,卢缙见信上言辞恳切,写明如何相中卢缙的为人和才华,愿以爱女许之等等。卢缙大惊,袁继宗笑道:“如此方能显出袁家的诚意。”
    卢缙默默将信收好放入怀中,袁继宗道:“你弃文从武,心中可有遗憾?”卢缙摇头道:“今日看来,我不适合朝堂,还是军中更好些。”袁继宗道:“谢家二郎是个……”话未说完便听仆从在门外道:“丞相,谢三公子求见!”
    袁继宗一愣,示意管事开门,谢遥大步走进来,看看卢缙道:“你果然在此!”袁继宗命管事守在门外,问道:“三郎何事前来?”谢遥将圣旨一事说了,袁继宗沉吟不语,卢缙道:“我们回来时,未曾听说北狄在朔方滋事。”谢遥冷笑道:“哪里是北狄滋事,分明是他在寻事!”对卢缙道:“二哥叫我告诉你,五日后大军开拔。”
    卢缙忙道:“我准备明日回吴郡,正要去向谢二哥告假。”谢遥摇头道:“你不能回去了,谁都可以不走,你却必须走!”又看向袁继宗道:“袁丞相,我爹让我来问您,是否曾对陛下许过什么话,为何陛下如此执着于阿宝?”
    袁继宗正色道:“回去告诉侯爷,谢家的规矩袁某还是知道的,便是不为此,我也不会让阿宝嫁入皇家。”谢遥点点头道:“如此最好。”见卢缙为难地站在那里,轻笑道:“你真是个死脑筋!这会儿正在风头上,你便随大军一同走,待过段时间,他忘了这事儿,你再偷偷回来,谁还拦着你不成!”拍拍他的肩道:“放心,你的阿宝有谢家帮你看着,丢不了!”
    话音未落,门外管事道:“姑娘,丞相正在议事。”阿宝的声音响起:“卢大哥在里面吗?”谢遥看看卢缙,摇摇头,将门打开,阿宝面上一喜,连忙走进来,看了卢缙一眼,走到袁继宗身边轻唤了声:“爹爹。”
    袁继宗笑着道:“找爹爹有事?”阿宝哪里是来找他的,支吾了片刻才道:“饭已备下,卢大哥和三哥可在这里一起用过?”谢遥哈哈笑道:“三哥吃不吃不要紧,卢缙可是要吃的。”阿宝脸一红,瞟了眼卢缙,低头当先去了前厅。袁继宗笑着摇摇头,示意谢卢二人同去,路上叮嘱二人切莫将今日早朝之事告诉阿宝。
    阿宝见三人来了,忙招呼坐下,亲手奉上羹汤,袁继宗笑着让她坐,她才在袁卢二人中间坐下,却也是低头不语。卢缙心中有事,见她这般娇羞模样,越发觉得难过,深吸口气道:“阿宝,陛下令我五日后随军赴朔方。”阿宝一呆,半晌后才反应过来,放下碗筷道:“为何?”
    谢遥轻咳一声道:“北狄蠢蠢欲动,朔方不安定,我与二哥都要去的。”阿宝将信将疑道:“可是你们才回来啊!再说二表哥是武将,尚情有可原,你们两个去做什么?”谢遥道:“今日早朝,皇上封我和卢缙为校尉,归于二哥麾下。”阿宝闻言大喜,看着卢缙道:“真的?”卢缙点点头。
    阿宝心中替卢缙高兴,又为两人即将分离难过,看着父亲道:“爹爹,我能同他们一起去吗?”袁继宗板起脸道:“休要再胡闹!卢缙如今是武将,私带女眷乃是违反军纪,你想害他因此获罪么!”阿宝扁扁嘴,卢缙忙道:“若无战事,我便告假回来看你。”阿宝道:“那我们的事……”看了看父亲与谢遥,欲言又止。
    袁继宗微微皱眉道:“此事无需你操心,为父自有安排。”卢缙亦点头,阿宝仍是不放心,碍于父亲不便再说,只得作罢,准备寻机与卢缙详谈。她却没有料到,直到发兵,都未曾再见到卢缙。
    五日后,谢辽等人起程,阿宝闻讯匆匆赶到城外,大军已远去,她站在城楼上泪流满面,直到再也看不见人影才恹恹地回去。
    谢辽等人走后第三日,朝堂之上又有人奏请苏煦立后,苏煦依然婉拒,此后每日都有大臣上本进谏,一个月后,不只在京的官员,连各州郡刺史太守也开始表奏此事。皇帝苏煦不堪其扰,禀明太后,令人将四品以上官员家中年十五至二十的未婚女子一一造册备选。
    敕令一出,符合条件的官员均喜不自胜。苏煦年轻英俊,为人谦和,单就此论,已经是佳婿;又甫登大宝,后宫空虚,若雀屏中选,莫说为妃,便是为后也是有可能的,因此各家均想方设法贿赂画师与负责此事的内侍监梁建。那画师还好,无论是偷偷塞钱财,还是明着拉关系,他均来者不拒,画出的小像也十分出彩;梁建却与以往不同,便是从前与他关系颇近的大臣,他也推辞不受,只说全凭皇帝定夺,竟是一副异常公正的模样。
    阿宝也在此次备远范围内,袁继宗却迟迟不上报,平素与他交好的大臣见状,纷纷劝告,他只笑而不语,令人捉摸不清。
    这日下了朝,袁继宗如常上轿回家,便听身后哒哒马蹄声响,他掀帘朝后看了看,谢谦面无表情地跟在身后,他了然地笑笑,放下车帘。到了府门口,他下轿整整衣袍,回过身正见谢谦下了马,他笑着拱手道:“侯爷,请!”谢谦紧锁眉头,似在隐忍,举步跨进大门。
    二人进了书房,谢谦道:“你准备怎么办?”袁继宗笑道:“侯爷何意?”谢谦冷着脸道:“休要装模作样!若不是为了阿宝,你以为我会登你的门?!老太太已听说了,急得寝食难安,令我定要来见你。”袁继宗看着他道:“多谢侯爷关心,宝儿是我的女儿,我自有安排。”谢谦冷笑道:“你有安排?你若能安排好,如今便没有这道选妃令了!”
    袁继宗默了片刻道:“我已让卢缙速送婚书过来。”谢谦奇怪地看着他道:“你也是久历官场之人,怎会如此幼稚!卢缙便是拿了婚书来又能如何?只怕他活不到成亲!”袁继宗皱眉不语,半晌后道:“我总不能让她入宫吧。”谢谦不屑道:“我早就说过,你于小处精明,大事上却是个糊涂的。若不是由着阿宝的性子胡来,现在她早已嫁人,哪里还有今日之事!”
    袁继宗看着他道:“宝儿与卢缙两情相悦,我成全他们有何错?”谢谦道:“有何错?卢缙出身比你当日尚且不如,门不当,户不对,将千金贵女嫁与市侩,你若不错会有今日这困局?!”袁继宗叹道:“谁能料到他会登基……”
    此言一出,二人俱是沉默,苏熹身强体健,又正当盛年,谁也不会想到他半年不到便会病死。二人均对他的死起过疑心,只是兹事体大,袁继宗纵然心里明白,也不敢妄言,而对谢谦来说,只要皇位上坐的仍是苏姓之人,他便不算违背祖训。
    半晌后袁继宗问道:“侯爷有何对策?”谢谦道:“卢缙是嫁不得,便是成了亲,他也能……你我能保他几回?你若为了他好,便断了这个念头。”袁继宗不说话,谢谦继续说道:“为今之计,只有将阿宝嫁给季泓,婚书是现成的,我与季瀚说好了,马上便可成亲。”袁继宗皱眉道:“宝儿从未见过季泓,怎能嫁给他。”谢谦气极反笑道:“不能嫁季泓,难道能嫁苏煦?”
    袁继宗知他说的有理,心底深处却不愿让阿宝难过,因此犹豫不决。谢谦道:“劝你莫要再做无用之功,苏煦的心机智谋远出你我所料。我本想将太宗皇帝留下的密诏拿出来,却发现不行。梁建此次登记时,将阿宝以袁氏之女的名义入册,我若以密诏抗命,就要将你与阿谨的事宣扬出去,到那时,你苦心树立多年的伪装、谢家数百年来的声誉,便都化为乌有!而这还是其次,若他根本不知密诏之事……你想过后果吗?”他顿了一顿道:“我看他此次,未必是对阿宝用情多深,恐怕还是试探的成分居多些。”
    作者有话要说:  苏二出手了……还有就是,那位大太监长时间不出场,我已经忘了他叫啥了……
    ☆、三十八、不能嫁他
    袁继宗长叹一声道:“我岂会不明白!只是……只是我答应过阿谨,要保宝儿一生平安喜乐。她与卢缙那般要好,便是能说服她去季家,只怕她一生也不会快活。”谢谦听他这番话,神情一黯,片刻后道:“阿谨若泉下有知,定不会怪你。”
    两人默默对坐,各怀心事,直到门外管事叩门,谢谦才起身道:“你若决定了,我这便让季家来提亲。”袁继宗道:“容我再想想。”谢谦看了看墙上妹妹的肖像,将脱口而出的斥责咽了回去,“哼”了一声道:“夜长梦多!”拂袖而去。
    管事将他送走后又匆匆跑到书房,紧张地说道:“丞相,梁内监来了!”袁继宗一怔,来到前厅,果然见梁建悠哉地坐在下首品茶。他压下心中的厌恶,面上却不动声色,梁建见到他,忙站起来,弯腰行了一礼道:“丞相!”他点点头,走到上首坐定,这才问道:“内监来此何事?”梁建满脸堆笑道:“咱家奉陛下旨意,为各家贵女造册,如今其他人都齐全了,独缺了丞相家的千金,想是丞相事多繁忙,忘了此事。”
    袁继宗已猜到他的来意,微微一笑道:“是忘了。”梁建正要说话,袁继宗道:“小女已许了人家,我却忘了告诉内监,确实是我疏忽了。”梁建一愣,沉下脸道:“丞相这是何意?”袁继宗端起茶盅抿了一口,慢慢说道:“小女已有婚约在身,不能入宫备选。”梁建忽然笑道:“不知贵婿是何人?”袁继宗仍是喝茶并不答话,梁建站起身拱手道:“咱家来意想必丞相也清楚,令千金是有造化的,将来富贵不可估量,还望丞相莫要辜负陛下的一片苦心!告辞!”
    袁继宗独自在厅中坐到天黑,侍从均不敢上前打扰,直到阿宝过来寻他用饭。他抬起头看着秉烛而来的女儿,心中感慨万千,低喃道:“阿谨,我该怎么办……”
    阿宝见父亲定定地看着自己,奇怪地问道:“爹爹,你怎么了?”袁继宗站起来,摸摸她的头道:“宝儿大了……”阿宝一怔,笑道:“爹爹,我都快十八了!”袁继宗轻声道:“爹爹总觉得你还是那个趴在我肩头,哭着睡着了的小娃娃,眨眼间你都这么大了……”阿宝心中一暖,靠在父亲胸前道:“阿宝长得再大,也是爹爹的女儿。”
    袁继宗轻笑了下,牵着她的手慢慢往饭厅走去,阿宝直觉父亲今日不一样,想了想道:“听说今日舅舅来了?”袁继宗点点头,阿宝又问道:“那个内侍监梁建也来了?”袁继宗停下脚步,看着女儿道:“他们都是为了一件事而来。”阿宝见父亲神色与以往大不相同,紧张地问道:“何事?”
    袁继宗望着她圆睁的双眼,所有情绪都摆在了脸上,这样的女儿若是进了宫会怎样,他想都不敢想。春风拂起二人的衣摆,他忽然便下定了决心,低下头说道:“宝儿,你不能嫁给卢缙了!”
    阿宝似未听懂,愣了片刻道:“爹爹,你说什么?”袁继宗道:“爹爹知道你接受不了,只是你如今不能跟卢缙成亲了。”阿宝愣愣地问道:“为什么?”袁继宗摸摸她的头,长叹道:“卢缙是个好孩子,可惜与你无缘。”阿宝神情呆滞,袁继宗缓缓牵着她前行,来到饭厅坐下后,才听她又问道:“为什么?”


同类推荐: 快穿攻略,病娇男主,宠翻天!回到七零养崽崽苟在诊所练医术道无止尽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万世飞仙学园异战录万人迷穿为炮灰后他们火葬场了[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