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当太子还要从小有几十个老师教他们帝王之术。哪怕是连提当年,也是在诸多久经沙场的名将身边,学了多年骑射统兵之法的。对于国事,连提也只是懒而不是不会处理。
但据宋青远的了解,各部落的少主完全是放养的状态,有的人甚至差到连会京城里不少纨绔都比他们强的地步。
把百姓的生计交到这样的人手上,恕他不能苟同了。
宋青远一手建成的盐坊占了很大一片庄子。
因为产盐的过程要严格保密,所以平日里庄子附近都是有士兵严格把守,除了运送原料以外,里面的人都不能随意离开。
制盐的人自然不用说了。他们都是奴隶,本来也就是孑然一身,住在哪儿都行。而在其它地方,还没有这里这么好的待遇。
宋青远对他们都是标准的八小时工作制。他们的吃住甚至比一般家境的百姓还要好一些。
虽然和其他雇佣来的百姓待遇相同,但为了防止泄密,宋青远还是命人在之间做了阻隔。
制盐的作坊在庄子的最中间,往里送盐晶和往外运食盐都有专门的道路,完全杜绝了有人想要浑水摸鱼的可能。
庄子在开始建设时,宋青远便是按着后世的工业园区来规划的。
里面的一屋一舍、一草一木,无一不是在整齐美观的同时做到了效率的最大化。
在宋青远的部下领着各部落未来的合作伙伴去仓库时,也礼节性地带着他们逛了逛附近的几处地方。
他们第一次来时,庄子还没有完全建好。砂石、木头都堆在地上,看起来乱糟糟的,他们自然也发觉不出什么异样来。
作者有话说:
连提的经典借口:本王会做,本王只是懒。
第68章
直到今天被人领着逛了一圈后, 这群平日里眼高于顶的贵族们才真正见识到了盐坊的全貌。
盐坊里虽然没有庭阁楼台、轩榭廊坊。但清一色的屋舍整齐划一,来往做活的人分工明确,有条不紊这些无一不让他们感到惊讶和震撼。
本来这群人中还免不了有心底里打着小算盘, 或仗着自己背后的部落对刚签订的协议不屑一顾的刺头,但在在刚刚下人无心地带着他们参观了一圈后,却不约而同地歇了心思。
从一个人所创作中,是很容易窥探到这个人的性格的。这庄子也勉强能算得上是某种作品。
而单从他们刚刚看到的那些场景中就可以看出, 盐坊背后的人一定是一个极其重视秩序和规则的人。
至于盐坊的主人是谁, 这个问题大家心里都门儿清。
虽然明面上这地方是归属于连提的,但所有人都知道,实际上做决定的还是那位看起来云淡风轻的燕云三殿下。
送走了心情在短短半天就经历了一波三折的几人, 宋青远终于如释重负地歇了下来。
要知道为了让这些人接受他的条件,宋青远故意和他们耗了这十几日的功夫。
让他们在等待的过程中, 心态由最开始的信心满满逐渐变得起伏不定,并且对自己能否与成功获得贩盐的资格产生怀疑,最后甚至有些焦躁甚至开始自乱阵脚,这才是宋青远与其周旋的真正的目的。
等到他们的期待和情绪都跌倒最低时,就到了和他们谈判的最佳时机。但在这一过程中, 他也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就在一边干等。
宋青远这段时间不仅要应付对方隔三差五的上门求见, 还要在与对方的商谈中不动声色地进行引导。
既要让对方感到挫败,但又不能真的让他们彻底放弃, 其中分寸一定要拿捏合适。
这一段时间他本就因为筹办学校的事而忙得不可开交,再加上还要与这些人周旋。只能说宋青远不愧是前世在生意场、谈判桌上身经百战的人, 即使是事情多到应接不暇, 他还是成功地谈下了这个让漠北受益匪浅的大买卖。
在他忙碌的这段时间里, 连提很是识趣, 没拿漠北的国事来烦他。但事情一结束, 他不过休息了三日,需要批阅的文书就又送到了宋青远案前。
好巧不巧,这些文书还都与他在做的事有关。宋青远耐心性子批完了最后一封文书,有些烦躁地来到了连提殿里。
萨合第一次见宋青远的情绪如此外露,不由地为他们王上捏了一把汗。
主要是他们王上做得未免也太过分了点。哪怕是薅羊毛,也不能尽逮着一只羊薅啊。
殿下作为漠北的贵客,帮他们漠北筹划了这么多事,王上不好好珍惜感激也就罢了,反倒还天天给殿下找事做。连他自己也无辜受到牵连。
这几天王上总叫他送文书过去,以至于他现在看见殿下就总觉得心中有愧,以至于在见到殿下时,都因为心虚而不敢多待。
殿下您讨厌做这些事吗?
连提面对宋青远的兴师问罪,不仅没有慌乱,反而像早料到宋青远会过来似的,早早就在炉子上温了奶茶。
见到来人,他十分镇定招呼着宋青远,给对方倒了一杯递过去。
宋青远手上握着微微发烫的白瓷茶盏,思考了几瞬后才轻轻摇了摇头。
事实上,他对于处理国事并不感到厌烦。
最让他感到厌恶的,反而是在刚来这个世界,与人尔虞我诈,明争暗斗的时候。
--
第127页
同类推荐:
冬夏莫言(父女,1v1,H)、
启明1158、
抚宋、
摄政王家的农医宠妃、
不死的我只好假扮血族、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重生后嫁给废太子、
李治你别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