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六零咸鱼小寡妇 第33页

第33页

    于婉茹听得心里发软,也不委屈了,儿媳妇对她够好了,是她想得不够周到。
    杨春花这头被闺女晃着胳膊,看着她眼里的哀求,余光也瞥见于婉茹又偷偷抹眼泪,心里难受得紧。
    行了,别晃了,让你俩哥忙完了家里的活,去兰刚他们家干活就行了,你下地人家指不定是要忙活摘棒子还是还忙活照顾你呢。
    杨兰刚是杨大志他大堂伯的名字。
    杨春花没好气地拨开温九凤的小手,赶紧收拾收拾进城,你姐上回就催我让你去找她,你都几个月没见你姐了!
    当初温九凤非得嫁,就是因为被救那事儿,看中了杨大志。
    杨春花劝自己,闺女现在估计也还没放下,真要这么嫁了人说不定男方感觉出来心里也不痛快。
    再说于婉茹这对母子在新民大队的名声温九凤走了这娘俩日子还真不知道咋过。
    杨春花是个嘴硬心软的,憋着心疼冒出来的火也说不出别的了,当初她能被磨着同意闺女嫁,现在还能不同意她等几年?
    这当娘的,但凡真心疼自己身上掉下来那块肉,啥时候都拗不过自家孩子。
    温九凤也不想下地,本来就是心疼婆婆,听杨春花的意思是婆婆也不用下地了,她利落应下来。
    也不能让我哥和嫂子白干活,去县城正好我给大哥和二哥买两双鞋,大嫂的布我也给买回来,姐肯定给我留麦乳精,给二嫂,她快生了更得补营养。
    论下地,温家人确实更擅长,温九凤心疼婆婆,也心疼家里人,都是爱她的家人,她不会厚此薄彼。
    杨春花脸色更好了些,嘴上还是要说,你有钱别瞎花,攒着给你婆婆和小叔子也买点好的,剩下的钱也得攒着,将来等嫁了人有了孩子,有的是花钱的地方。
    好好好,听您的,八点了,再不走没车了,您和妈再聊会儿,我换衣裳去赶车!温九凤打断杨春花的话,跑回自己屋换衣裳。
    于婉茹前阵子给她用瑕疵布做的衬衫刚穿过两回,后头于婉茹又拿回去,重新给她掐了下腰,刚拿回来。
    她换上衬衫,下身配了条温四凤给她的卡其色窄脚裤,脚上穿黑色斜跨带的小皮鞋。
    这一身打扮并不出挑,但穿在温九凤身上,因为那张白皙的银月脸和略微蓬松的麻花辫,显得她像初春刚开出来的迎春花,浑身都透着娇嫩和鲜活。
    秋天早晚都有点凉,衬衫掐了腰有点显身材,温九凤喜欢好看不喜欢让人关注,便从衣柜里挑出来个宽松的咖啡色格子西服。
    西服也是温四凤给她的,听说是从沪市来的潮流,有垫肩,版型不错,就是穿着显老气,却能遮住她不盈一握的细腰。
    她从空间取出个没有任何标志的黑色皮革手提包,在镜子前头看了眼,这一身去县城够给她姐长脸了,也不会让人说花里胡哨的骨头太轻。
    得了杨春花和于婉茹一顿夸,温九凤走到公社上了去鱼坪县的公共汽车。
    九凤?你这是去县里找你姐啊?售票员接过一毛钱,撕了张绿色的拇指大小的票,递过去就看见温九凤的俏脸,笑道。
    艳红姐。温九凤也冲售票员笑,慢悠悠坐在她身边,我今天休息,去我姐家看看外甥女和外甥。
    温四凤先生了个女儿,叫棉花,今年八岁,好几年没再怀上,没少让人说嘴,说她是不下蛋的鸡。
    结果温四凤干啥都争气,前年憋着气一下子生了对双胞胎,都是小子,给婆家喜得嘴都笑歪了。
    杨艳红家是新民大队的,跟杨大志沾亲带故,算起来得叫杨大志表弟,生了三个女儿就一个儿子。
    听温九凤这么说,眼中闪过一丝羡慕,你姐是真厉害,要么不生,一生就生俩,没听说你姐夫家里有生双胞胎的,你姥姥家有吗?
    温九凤想了想,点头,嗯,我小姨和三姨姥姥都生过双胞胎。
    正好上来人,杨艳红吆喝着让人给空出座,收钱给完票,继续跟温九凤闲聊。
    那你说不定也能生啊,别听那些瞎胡说的,能早点嫁还是早点改嫁的好,你这条件就是嫁没娶过媳妇的都吃香。
    车里大都是公社各大队的人,不管认识不认识温九凤,有她那张漂亮又不妖气的脸在,就算温九凤穿着暗色西服故意装老气,也够引人注意的。
    听售票员说起这位女同志家里能生双胞胎,还没嫁人,好些人都意动了。
    谁家里还没有几个适龄的未婚青年呢,瞧温九凤打扮就知道家里不差钱。
    小姑娘长得好还是福相,看起来脾气也软,娘家又有能生双胞胎的例子,这可是打着灯笼都没处找的好媳妇。
    当即就有人想要上前给温九凤介绍对象,还是听杨艳红话里的改嫁和没娶过媳妇听出来点不对劲,这才缓了缓。
    这位女同志是寡妇啊?有个老大娘趴在椅子上抢了先,哎我家里正好有个表侄子刚死了媳妇,有个丫头片子奶奶看着,他在公社砖瓦厂里当领导,要不给你介绍介绍?
    没听说人家条件好,想嫁没娶过媳妇的嘛。有人反驳,我认识你,你是新民大队温老五家的是吧?供销社上班?我跟你说我二儿子也不错
    --


同类推荐: 冬夏莫言(父女,1v1,H)启明1158抚宋摄政王家的农医宠妃不死的我只好假扮血族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重生后嫁给废太子李治你别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