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金圣祖 第七十章一二事

第七十章一二事

    完颜璟为什么这么信任安排太监。
    是完颜璟在当了皇帝之后,入住宫中才真正了解了太监这个群体,才开始了信任他们。
    太监会不会在地方作威作福。
    肯定会有的。
    但完颜璟用太监来监察地方,那些地方文官肯定会不喜欢太监。
    那些地方官为了把太监赶走,一定也会盯着太监的一言一动。
    在用太监监察地方的同时,反过来过来也在用地方官监察着太监。
    一旦有人盯着太监们,太监作威作福的可能性就下降了很多。
    就算是有哪个太监做出这种事,地方官员一旦上报给自己,自己也就知道了问题所在,可立马处理。
    同样反过来,有太监在监察着地方官员,地方官员也会老实了很多。
    至于说受贿问题,这个问题不管是武官还是文官或太监都会有。
    但文官武官,他们收了钱都会去买田。
    或者是没有太监的监察,他们会在地方侵吞田地人口。
    太监受贿顶多是收点钱,因为太监没有皇帝的允许他们不能在外面居住。
    他们养老的地方一辈子都在皇城里面,他们在其它地方要那么多的田干什么。
    对一个王朝来说,一个收钱,一个收田,到底哪个的危害性最大。
    已经不言而喻了。
    只能说在古代这种技术条件不发达的时代,矮个子里面拔高个。
    先把太监用着,起码让下边地方不敢隐瞒朝廷。
    别像以前一样,哪里出了什么事情,下面的第一反应都是捂盖子。
    当下面真正捂不住的时候,朝廷才知道了下面居然发生了这么大的瘟疫。
    其实金宫中的太监,他们不只是皇帝的家奴,他们更把皇宫当成了自己的家。
    金宫中的太监视皇帝主子,为父母。
    视皇宫为自己的归宿,视为自己的家。
    他们为什么会视皇宫为家?
    因为他们不是正常人,他们已经回不到过去了。
    现在遗留在金宫的太监们,只有两个群体。
    一种是孤身一人的那种。
    他们的家在哪里他们已经不知道了,或者他们的家已经没有了,只剩他们一个了。
    另一个群体就是他们有家,但不想回去。
    为什么他们不想回去,是因为他们都是残疾人。
    在宫中周围的人跟自己一样,没有歧视,羡慕一说。
    一旦他们回到家里,周围都是正常人,就他们自己一个人跟个另类一样。
    在人群中格格不入,看着别人老婆孩子热炕头,而自己却孤苦伶仃一个人。
    他们会被这种寂寞所折磨死。
    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自己的家人也不想要他了。
    如果这个太监是带着田产,财富官职回家。那家里人肯定很高兴,会继续接纳他。
    但其实除了一少部分高位的太监之外。
    大部分太监都是一些可怜人,并没有什么财产。
    能进宫当太监的,家里肯定都不富裕。
    他们空身而回,除了给家里增加一张吃粮的嘴外,对家里没有任何帮助。
    家人不会要他们。
    他们还不如待在皇宫,既能给家里省粮食,还可以在皇宫养老。
    大部分太监从一入宫开始,他们的归宿就是皇宫。
    在皇宫里吃饭,在皇宫里干活,最后在皇宫里养老,老死之后还有个人替他们收尸。
    一旦离了皇宫之后,他们就会被人排挤歧视,没地方去住,到最后会活生生的饿死。
    死了之后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
    这也是太监群体会对皇室特别忠心的原因。
    因为看似是他们在伺候皇帝,但同样反过来皇帝也在养活他们,收留他们。
    他们的家就在皇宫,离了皇宫他们就像没了家的游子一样,会没有归属感。
    前几次已经大规模放还过太监,能回家的有去处的,都已经出宫了回家。
    而现在留下来的都是已经不想回去,或者没人要的。
    所以说完颜璟现在不会再去放还太监。
    因为现在放还太监就是对这些人的不负责。
    既然不能放还,那自己也不需要那么多人伺候。
    还有这么多太监在宫中待着,等于资源浪费。
    不如将他们组织起来替自己监察地方。
    或许他们没有施政地方,或领兵打仗的能力。
    但只是让他们去监察别人。
    做眼睛做耳朵,根据自己的命令去办一些事,他们还是可以办到的。
    并且在金国,他们只需要监视官员豪族就行。
    并不需要去监视民间百姓。
    因为在金国的百姓他们很少会造反。
    因为在当时金国是唯一一个善待百姓的国家。
    甚至完颜璟都不需要去发布一些改革保民政策。
    因为金国太善待老百姓了,结果把自己给搞没了。
    金国的税收是诸国中最低。
    并且金国现在大部分的家底都是自己攒下来的。
    从没有像宋朝一样一朝爆发。
    金国之前一年税收是九百多万石粮草,国家军官用去七百多万石,遗留两百万石。
    这两百万石是哪里发生了天灾,用来救济灾民的。
    如果没有大规模的天灾人祸,那就把这些粮攒下来。
    完颜雍干了二十八年,就给完颜璟攒了五千多万石粮草。
    平均下来一年才能攒一百多万石。
    铜钱的话金国不会去积攒,而是会将他们花掉。
    因为金国国内缺钱,如果朝廷将钱攒着不用,那民间就会出现钱荒。
    并且在金国看来,钱这东西不能吃不能喝没有粮食有用。
    金国一直抱着是我有粮就行的想法。
    并且如果粮草够了朝廷所需,金国就不会再去收税,经常给地方减免税务。
    因为在金国看来我只要自己够用,就不需要再麻烦百姓了。
    一些地方甚至没有发生天灾人祸什么的,金朝会因为粮食收够了,就不收粮了。
    直接给地方减免税务,这么奇葩的政策估计也就金国一家了。
    所以说金国的税赋本来已经就很低了,还经常减免百姓税务。
    百姓不会去反它,但同样国家没钱支持不起国家军队建设也是真的。
    金国在大定二十九年,全国共有六百九十三万九千户,四千五百四十四万七千九百人。
    一年税收才同太宗年间的九百万石,增至现在为一年为一千万石。
    平均下来一户一年交一石多粮而已。
    物力钱(商税)二百六四万四千七百四十二贯。
    平均下来每年每户交两贯多钱。
    但其实物力钱属于商税的种类,一般老百姓不会去交。
    盐收从一开始的一百多万贯,后来金朝廷降盐价,增至每年六百二十万六千六百三十六贯五百六十六文。
    平均下来每年每户购盐需要一贯钱。
    平均下来每人每年购盐只需要一百三十多文钱。
    而反观北宋最巅峰时,是在宋哲宗绍圣年间有记载的户口是,一千九百一十二万九千二百一十户,人口有四千二百五十六万六千二百四十三人。
    北宋一年光是收粮就有二千四百四十五万石,草七百九十九万,人口没有金国的多。
    收上来的粮食却是金国一倍以上。
    北宋一年收钱是六千多万贯。
    金国物力钱加买盐的钱,总共才八百多万贯。
    北宋一年的税收钱是金国的七倍多。
    还是没有算北宋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
    金国只有田税以及物力钱跟买盐的钱。
    在人口未变,生产力度没有变的情况下,北宋税收是金国的三倍多,就代表着北宋农民的负担是金国农民的三倍多。
    这种情况下北地人民谁会去怀念前朝。
    南宋那就更不愿意去说了,在跟金朝同时期,南宋有记载的人口是从两千多万减至一千多万。
    当然了肯定还有很多没有记载的人口。
    相应的没有记载的人口,那也就说明这些人不交税,都被士大夫们侵吞了。
    也就是说南宋只有一千多万人交税。
    但是南宋的税收比北宋还高,南宋一年的农业税是两千多万贯,大概算一下也就是两千多万石。
    其他的钱税是高达一亿多贯。
    哪怕这一亿多贯里面有很多的水分,有些是用交子来充数。
    真正的铜钱税收高达六千多万贯。
    地方留款也有一千八百多万贯。
    加起来都快八千多万贯了。
    比整个金国的全部铜钱加起来都要多。
    金国全国民间以及朝廷总共才有六千多万贯。
    南宋只是一年的税收,就比整个金国全国的铜钱都要多。
    南宋的税收是金国的四倍。
    而交税人口只有金国的四分之一,
    也就是说这些南宋农民的负担是金国农民的十二倍之多。
    在没有发生工业革命,全靠手工业以及种田的时代。
    宋朝这种高昂的税赋,代表着宋朝繁华的表现吗?
    谁要是这么想只能说是脑子坏了。
    赵宋高昂的税赋,只能说明他对内剥削的厉害。
    这也是为什么不管是北宋还是南宋,两个朝代的人口只减不增的原因。
    农民宁可不生孩子。
    宁可把生下来的孩子自己掐死。
    宁可将自家祖传的地投靠给别人。
    宁可自己不要户口成为黑户,也绝不想生活在宋朝廷治下。
    所以说后人所想的金国民族矛盾尖锐,那只是后人自己强加上去的罢了。
    不说当时的人识不识字,懂不懂民族这个问题。
    就说一点,在宋朝治下百姓的负担是金国的十二倍。
    这就能看出没有人会去倾向赵宋。
    金国国内有的只是阶级矛盾。
    而这个矛盾不管是外族朝廷还是本民族朝廷都有。
    哪怕是到后世都没有清除掉阶级矛盾。
    北地汉人一开始倾向赵宋,那是因为赵宋顶多是把自己打残,金国是来杀人的。
    因为金国一开始根本就没有想入住中原。
    想的只是来中原抢一把,所以他们把当时的北地人民当成了敌国人民。
    没有当成自己的本国人。
    但是在金宋和议后,金国真正的开始统治北方地区的时候。
    金国便转变了思路,将北地当成了自己的国土。
    开始了轻税赋轻徭的保民政策。
    对北地汉人来说反而是金国更好。
    因为当金国不杀人的时候,对百姓来说,只是将头顶上之前将自己打残的士大夫,换成了给自己一巴掌的女真贵族。
    双方都不是什么好货,只不过是一个把自己打残,一个给自己一巴掌。
    只要是个聪明人都会选择打自己轻的那一个。
    哪怕是金国国内的阶级矛盾,都比赵宋轻。
    更不要说金国还对北地汉人付予田地。
    金国将官田或无主之地,不分女真还是汉人,每一个人给一把弓箭,让这些老百姓自己射,射中多大的面积就给多大的面积。
    不过后世有很多人,将一点断章取义了,好像说的只有给女真人分地,不给汉人分地一样。
    但其实在金国不分女真还是汉人朝廷都会给他们分地。
    并且还设计了一套免税制度,从一开始的免税,到半税再到全税,这中间的时间都是分好几年的。
    这一点对北方的汉人来说是增加了自己的财产。
    跟赵宋的把自己的家产夺去,双方一比较。
    一个给自己送东西,一个将自己原有的东西抢去,对谁有好感一目了然。
    只能说金国这种少数民族一旦入主中原。
    他们只会有两个支柱,一个是自己的本民族,另一个就是汉人老百姓。
    因为他们明白,只要老百姓不造反,只是士大夫造反的话,自己只要依靠自己本民族就可以将其镇压。
    只有蒙元这个愣头青才真正的信任那些士大夫,拉拢士大夫。
    结果蒙元不到一百年就被汉人百姓赶的出去。
    士大夫屁股一拍又去做明朝的官了,大元朝在他们口中又成了暴元。
    因为这江山不是人家的,改朝换代的时候杀皇帝又不杀我。
    那当然使劲造了,百姓的死活,江山的永固人家根本不管。
    而赵宋人王朝都是以士大夫为支柱,来镇压汉人百姓造反。
    要不是有金朝跟蒙元入侵替宋朝解决了一次次劫难,宋朝早就亡在了自己人民的手中。
    北宋时的方腊造反可以看做是当时大规模起义的前兆。
    只不过接着金朝入侵了,直接替北宋挡了一次劫。
    南宋更不用说了,人口直接锐减至一千多万。
    南方地区除一开始的一些农民起义外,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
    结果还没有战争频发的北方人口多。
    结果明朝洪武年,光是在南直隶以及浙江地区就检出两千多万人口。
    这还没算其他地区呢。
    在元朝治下不到一百年人口却增加了几千万,这说出来谁信。
    谁对百姓好谁对百姓坏,一目了然。
    历史上北方汉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拥护谁。
    所以完颜璟只需要将政府组织提高,再来提高民间组织就行了。
    自己用东阁还是东厂都是为了提高政府的组织力。
    只有在这一切合适了之后,才能种田养兵。


同类推荐: 冬夏莫言(父女,1v1,H)启明1158抚宋摄政王家的农医宠妃不死的我只好假扮血族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重生后嫁给废太子李治你别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