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带着宝藏复大明 第180章 官员任免

第180章 官员任免

    既然为了换取商人们心平气和的交税,而解放了他们的户籍。
    那当然不能厚此薄彼,既然解放了户籍,就将所有的原先户籍全部解放。将所有的百姓统一称为国民。
    满清在北方,已经推行了开放户籍的制度,难道我们还不如野蛮人吗?
    开放了户籍制度,变成了仅仅是便于国家管理, 而不再是人们身上的枷锁。
    这样就彻底的放开了新明的生产潜力。
    这时候王学军,又趁势推出了国家财政改革。
    “一切财政收入归户部,其他任何部门没有权利管理财政。”
    原先,所有人都认为明朝的末期,国家的财政收入仅有300万两白银,最终所有的人都总结出一条,大明的灭亡是穷死的。
    其实明朝末期,大明的财政收入并不是300万两,林林种种加起来,据考据党考证,足足有2000多万两白银之多。
    但这2000多万两白银,却被四个部门收取去了,根本不能集中起来统一调配。
    大明的国家收入,分六块。
    一个当然是户部。
    第二个,是皇室的内帑。
    第三是兵部,
    第四是工部。
    第五,竟然还有詹士府。
    第六,那就是地方为卫所的扣留。
    如此一来,天下百姓根本没少交税,但政府却不能统一调配,更出现了互相扯皮。
    就比如说兵部要发饷银,这本来归兵部收的那一块。
    但是兵部说没有,你户部国库当然应该管。
    军队的装备,应该是工部收入的那一块来负责。结果每一次向军队调拨装备,还得兵部拿出20%的回扣作为补贴。
    然后再找户部,伸手要钱。
    至于军队的伙食, 应该出在詹士府,但詹士府可不管这一块了,皇宫的侍卫当值,还有皇亲国戚,宫女太监要他们负责呢。
    宫女太监,禁卫班执这一块,本来应该由皇帝自己的内帑出啊。
    但皇帝的内帑,都被兵部和户部给借走了。
    这么一圈子下来,整个财政体系就彻底的乱了套。结果就出现了处处有钱处处没钱。
    大明不是穷死的,是乱死的。
    所以王学军就严格的规定:“一切收入必须解送到户部,现在就是直接存到户部在各地信用社中的账户。然后一切的开销,都从户部出。就是凭着户部开具的证明,到存在各信用社里的户部账户上支取。
    这就出现了当初俞敏忠大胜缴获,得先把缴获变现,乖乖的拿着板车拉到信用社,先存进信用社户部的账头。
    然后都不用离开转身,再拿出户部奖赏他们的10万银子批文,再汗流浃背的把这10万银元再搬出来。然后大家欢天喜地的再拉回去。
    麻烦吗?
    似乎。但这种程序却将整个的支出收入彻底的理个清清楚楚。
    户部随时都知道自己手中到底有多少钱,这笔钱的去向。
    这就是统筹学。
    但一切的收入都归了户部,那么皇宫怎么办?
    原先的盐铁丝茶市舶司等等归于皇宫的这笔收入,没有了, 那皇室一家吃什么喝什么?
    王学军就规定:“皇室的费用,由金花钱出。也就是说,全国的收入供奉皇室当初的金花钱由一层,提高到三成。”
    什么是金花钱?就是国家收入的提成。
    这不但限制了皇室无限的奢靡,同时也让他们和国家的命运挂钩。
    想多拿点分红吗?那就别外行指导内行的瞎指挥。
    就这一下,所有的六部九卿,内阁军机处天机府的官员,通宵达旦的完善讨论,该有的必须有,原先那些臃肿的敷衍的,必须撤。
    如此5天之后,一个高效的精简的完备的政府架构名单,新鲜的出炉了。
    这样的政府机构已公布,不由得让所有的人眼前一亮。
    他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大明王朝,已经冉冉升起了。
    经过了一天的休息,第2天,六部九卿内阁天机府军机处,再次集合在集英殿,召开会议。
    “今天的会议,有两个事情要谈。”
    又有了新的会议议题,大家立刻就打叠起了精神,听着怎么样的内容。
    “我们现在光复了山东和江北四府。既然光复了,就要管理好,发展好。为我们光复全国,夯实下坚实的基础。”
    然后拿出一份名单:“这是吏部考核提请,我和皇上草拟的一个官员名单意见,交给内阁讨论。”
    然后他大声的宣布:“宣布任命赵应国,为山东布政使,任命李岩,为河南,山东总督;
    宣布任命任民雨为浙江布政使。宣布任命冯英伦,为江北四府总督。宣布应廷吉,户部左侍郎,山东浙江农垦使;宣布许杰为两江总督,宣布,王文杰,为浙江布政使。
    宣布任命朱见深,陪都留守,也就是府尹,宣布王文正,为陪都禁军提督总管。”
    然后就是各个地方的知府县令,满朝的文武群臣皆大欢喜。
    但细细品味,那些极其重要的位置,却全是王学军原先天机府的老人。
    但大家也不能说什么,毕竟这一片江山是那一群人打下来的,论功行赏也该如此。
    在内阁两天的仔细讨论之后,一字不动的,加盖内阁印信,奉还给了皇上,请皇上加盖玉玺。昭告天下。
    这么多的官员需要履职上任。
    然而这个小朝廷,却面临着一个尴尬的事情,那就是无官可用。
    这样就又将一件事情提到了议事日程。
    科举考试。
    “伦才大典是国家之重,历朝历代新皇登基,都有开恩科的惯例。我们更需要如此,不但需要将这些缺额选拔出来补上,更需要,为国家的未来恢复旧土,储备人才,科举考试就是势在必行。”
    这一点没有人有异议。这很合乎规矩,更是解决眼前问题的必然手段。
    “但皇上体恤那些北来的,和西来的官员心怀故国的心情,所以,这一次的科举考试,也将允许他们参加。”
    这样的决定一出,不知道原因的那些大臣简直彻底的惊掉了下巴。
    那些官员哪一个不是科班出身?早就有功名官职在身。怎么还要参加科举考试呢?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吗?
    这时候,小皇帝又站了出来,替王学军解释。因为下面的原因,只有经过这个小皇帝的口说出来,才能让大家信服。
    小皇帝现在虽然不亲政,其实就是一个影子傀儡。
    但有事儿还得上啊。这就是皇上的作用,要不要你干屁啊。


同类推荐: 冬夏莫言(父女,1v1,H)启明1158抚宋摄政王家的农医宠妃不死的我只好假扮血族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重生后嫁给废太子李治你别怂